車聯網“熱”的“冷”思考
2011年,伴隨著客運企業(ye) 逐漸認識並接受“智能管理係統”,主流客車企業(ye) 的智能管理係統也紛紛登台亮相。於(yu) 是,車聯網隨之成為(wei) 了2011客車行業(ye) 的搜索熱詞。一場“智能化”的大戲隨即熱鬧開場。然而在“繁華”背後,客運企業(ye) 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也遇到了諸如運行成本、平台兼容等諸多問題。這場轟轟烈烈的車聯網“熱”要想持續下去,著實需要客車企業(ye) 、客運企業(ye) 乃至政府部門的“冷”靜思考。
從(cong) “一花獨放”到“百花爭(zheng) 豔”
2010年,海格客車G-BOS智慧運營係統率先登場,由此拉開了客車智能化的大幕。2010年,可謂中國客車業(ye) 的信息化元年。客運企業(ye) 開始逐漸接觸並開始智能化管理實踐。經曆了短暫的預熱期,2011年,各大客車企業(ye) 方才輪番登場。4月,青年汽車在銷售大會(hui) 上發布了“行車寶”;5月,宇通聯手中國移動、諾基亞(ya) 西門子通信發布了“安節通”智能運營係統;10月中通的“中聯智通”運營管理係統正式上市。除此之外,金旅的“慧多星”、桂林大宇的“E-管家”、少林客車的“EMS”、亞(ya) 星的“星•雲(yun) ”、揚子江客車的“車聯網”、大金龍的智能化係統等也相繼麵市。從(cong) 2010海格客車的“一花獨放”到2011眾(zhong) 客車企業(ye) 的群芳鬥豔,讓客車行業(ye) 全麵實現智能化從(cong) 遙不可及變得近在咫尺。
車聯網
盡管在具體(ti) 功能上有所差別,但目前各企業(ye) 推出的智能管理係統在功能上主要集中在安全和節能兩(liang) 個(ge) 方麵。
作為(wei) 最早嚐試G-BOS產(chan) 品的客運企業(ye) ——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旅遊服務分公司很早就嚐到了車聯網帶來的甜頭。該公司市場銷售部經理王旭告訴記者,以前由於(yu) 缺乏有效的監管工具,對於(yu) 個(ge) 別客車司機的違規行為(wei) ,隻能憑經驗處理問題,而現在借助係統上的數據顯示和司機行為(wei) 分析功能,可以完整重現司機的駕駛行為(wei) ,為(wei) 公司的安全、規範運營管理提供了有力依據。“客運企業(ye) 最重視車輛的運營安全,但是這並不是經常開安全例會(hui) 就能解決(jue) 的。”王旭說,G-BOS係統可以幫助安全管理人員提高警惕,實現事故隱患的杜絕在前,預防在先。
在節約成本方麵,各企業(ye) 也有所側(ce) 重。蘇州金龍和宇通的智能管理係統設有專(zhuan) 門的油耗管理功能;少林的EMS則更側(ce) 重於(yu) 對發動機的智能管理,通過準確顯示發動機的運行狀態,及時發現發動機故障,幫助用戶早一步排除故障;桂林大宇“E管家”三大功能之首就是節約客戶成本,通過後台管理平台,實時統計和分析油耗。
除此之外,安全預警、故障管理、車線管理甚至休閑娛樂(le) 等功能也被根植於(yu) 各企業(ye) 的智能管理係統中。科技的介入,使得客運企業(ye) 的運營管理登上了一個(ge) 新的台階,過去粗放、滯後的管理方式正在向科學精細的方向轉變。
政策導向與(yu) 客戶需求的雙重推動
之所以中國的客車信息化能夠在短時間內(nei) 形成了今天百花齊放的局麵,政策導向無疑是幕後的有力推手。2011年4月初,交通運輸部、公安部、安全生產(chan) 監督總局、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四部委聯合下發了《關(guan) 於(yu) 加強道路運輸車輛動態監管工作的通知》,要求,所有旅遊包車、三類以上班線客車(指經營者自有營運客車10輛以上、客位200個(ge) 以上),以及運輸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的道路專(zhuan) 用車輛(簡稱“兩(liang) 客一危”車輛)都需安裝使用具有行駛記錄功能的衛星定位裝置。對於(yu) 已經取得道路運輸證但尚未安裝衛星定位裝置的營運車輛,道路運輸管理部門將督促運輸企業(ye) 加裝,並接入全國重點營運車輛聯網聯控係統。與(yu) 此呼應,交通運輸部發布了《道路運輸車輛衛星定位係統車載終端技術要求》和《道路運輸車輛衛星定位係統平台技術要求》兩(liang) 項標準。這些政策與(yu) 技術標準的出台,被認為(wei) 是我國推動車聯網技術的良機。
另一方麵,隨著國家把車聯網列入重大專(zhuan) 項,車聯網成為(wei) 了“十二五”期間發展的重點,而交通運輸行業(ye) 實現安全、節能、綠色發展,也使得信息化成為(wei) 了道路運輸行業(ye) 規範化發展的重要助力。
不過,在客車企業(ye) 看來,滿足眼下的政府法規並不是最終目的,最終目的是為(wei) 了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從(cong) 我們(men) 幾年對於(yu) 用戶需求的調查看,客戶對於(yu) 智能運營管理係統的需求已經存在。客運企業(ye) 提高運營效率的要求,已經從(cong) 客車本身擴展至運營路線安排、駕駛員行為(wei) 習(xi) 慣等更全麵的範圍。”宇通客車副總經理王文兵解釋到。
“這是市場競爭(zheng) 到了一定階段的結果,從(cong) 外形競爭(zheng) 到價(jia) 格競爭(zheng) 再到現在的信息化競爭(zheng) 。未來客車競爭(zheng) 的一個(ge) 重要方麵是服務方案的競爭(zheng) 。現在客車產(chan) 品的同質化程度較高,哪個(ge) 企業(ye) 能夠站在用戶的立場提供用戶所需要的東(dong) 西,這個(ge) 企業(ye) 在某一時段就能占據優(you) 勢。”桂林大宇市場科科長石敏表示。可以說,客車信息化的蓬勃發展,既是大勢所趨,也是廠家在市場競爭(zheng) 中尋找到的賣點。因此,從(cong) 某種意義(yi) 上講,廠商關(guan) 注的焦點並不是服務能帶來多少收益,而是通過車聯網服務,更有效的管理客戶關(guan) 係和樹立品牌形象。
未來發展還需統一標準
不管出於(yu) 何種目的,車聯網呈現出欣欣向榮、百花齊發的局麵是不爭(zheng) 的事實。然而,如同所有高速發展的新生事物一樣,智能管理係統在為(wei) 客運企業(ye) 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由於(yu) 技術路徑、產(chan) 品功能各異,各種智能化產(chan) 品也給客運企業(ye) 帶來了管理不同平台的煩惱。
海格客車G-BOS首席工程師杜宏強此前曾表示:“現在車輛是五花八門,係統也是誰家有誰家的一套模式,客戶使用不同的版本,多少會(hui) 對客運公司造成一些麻煩。而且這個(ge) 係統的推出現在也是非常快,所以就整個(ge) 行業(ye) 來講,還是存在很多尷尬的。”
對於(yu) 客運企業(ye) 來說,這種尷尬不僅(jin) 表現在各種係統的兼容問題上,還體(ti) 現在實際運行成本和與(yu) GPS的兼容問題上。“幾千塊錢的安裝成本我們(men) 還是能夠承受的,但是後期的流量費用確實也給我們(men) 的實際運行增加了一定的成本壓力。現在我們(men) 每個(ge) 月僅(jin) 流量費就在200元左右,算下來一年也要將近3000元。”一家客運企業(ye) 的機務副總告訴記者。此外,交通運輸管理部門早已要求客運企業(ye) 強製安裝GPS定位係統,而很多智能管理係統本身就具有GPS定位係統的功能。這就造成了重複使用、交費的情況。不僅(jin) 如此,兩(liang) 者不能有效兼容也給管理帶來了麻煩。
車聯網本身給道路運輸企業(ye) 管理帶來的便利是顯而易見的。然而,使用成本偏高、平台不統一、無法與(yu) GPS兼容等等一係列問題的存在,勢必會(hui) 對客車廠商和客運企業(ye) 造成傷(shang) 害。要想解決(jue) 這些問題,不僅(jin) 需要客車企業(ye) 的努力,更需要客運企業(ye) 、IT企業(ye) 、交通信息內(nei) 容運營商乃至政府有關(guan) 部門的共同參與(yu) 。為(wei) 此,由betway最新网站主辦的第六屆影響中國客車業(ye) 係列活動將搭建一個(ge) 各方溝通、交流的平台,通過行業(ye) 交流、媒體(ti) 呼籲,促使政府主管部門統一協調,讓行業(ye) 有序發展,不走彎路。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kurageshokudo.com”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betway最新网站,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注明“來源:www.kurageshokudo.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betway最新网站)”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係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係:copyright#kurageshokudo.com
- 從鈦酸鋰“逆襲” 看betway在线官网客車動力電池“三國殺”[03-29]
- 直播—“安凱美麗中國行”第四季銀川站[03-29]
- 康明斯:鏈合全球技術資源,構建本土化模式[02-04]
- 揚子江雷洪鈞:大客車更適合用磷酸鐵鋰電池[01-30]
- 歐科佳張小平:中國需要什麽樣的“互聯網+”公共交通[01-11]
- 歐陽明高答betway最新网站:“十三五”客車電池什麽樣[01-15]
- 2016百人會23位專家領導共話betway在线官网客車[01-27]
- 誰家的車 讓精明徽商敢做吃螃蟹的人[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