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yu) 主張品牌“瘦身”來抵禦經濟寒冬的福特、通用等汽車公司相比,旗下擁有12個(ge) 汽車品牌的歐洲第一大汽車企業(ye) ——大眾(zhong) 汽車集團在多品牌之路上卻樂(le) 此不疲。而為(wei) 了抵禦全球汽車市場低迷的寒流,一場涉及31名頂層高管職務變動的人事調整正式落槌。
更換中國CEO
在這場大眾(zhong) 汽車集團史上最大規模的高管調整中,針對大眾(zhong) 汽車全球第一大市場——中國市場的高層變化尤為(wei) 引人注目。
經大眾(zhong) 汽車集團(中國)方麵確認,9月1日,海茲(zi) 曼(Prof. Dr. JochemHeizmann)正式就任大眾(zhong) 汽車集團(中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同時,他還將成為(wei) 大眾(zhong) 汽車董事會(hui) 專(zhuan) 門為(wei) 中國業(ye) 務設立的職能部門的負責人。
早在今年6月,大眾(zhong) 汽車集團董事會(hui) 已決(jue) 定,在集團管理董事會(hui) 設立專(zhuan) 門負責中國業(ye) 務的職能部門。這是一個(ge) 全新的部門,主要任務是保證“2018戰略”的實施。“2018戰略”是大眾(zhong) 汽車集團的中期目標,目的是成為(wei) 全球汽車行業(ye) 最成功、最創新的領先企業(ye) 。而中國市場在很大程度上決(jue) 定了這個(ge) 中期目標能否達成。
今年60歲的海茲(zi) 曼1982年進入汽車業(ye) ,曾在德國英戈爾施塔特的奧迪NSU汽車聯盟公司工作。這位為(wei) 大眾(zhong) 汽車集團服務30年的“老員工”,具有豐(feng) 富的管理、戰略、技術以及生產(chan) 規劃等經驗。從(cong) 2010年10月開始,海茲(zi) 曼一直擔任大眾(zhong) 汽車集團管理董事會(hui) 成員,負責商用車業(ye) 務。
種種跡象表明,海茲(zi) 曼早已做好了擔任大眾(zhong) 集團全球最大市場“掌門人”的準備。雖然任命剛剛生效,但在3個(ge) 月前大眾(zhong) 汽車集團董事會(hui) 通過人事調整的決(jue) 議生效之後,海茲(zi) 曼便開始熟悉中國業(ye) 務。
擅長生產(chan) 規劃和基建,並且作為(wei) 生產(chan) 領域的專(zhuan) 家,海茲(zi) 曼3個(ge) 月前便飛赴長春,出席一汽-大眾(zhong) 整車試驗場奠基儀(yi) 式。1個(ge) 月後,又出現在上海大眾(zhong) 斯柯達品牌五周年的慶典儀(yi) 式上,並且首次公開發聲,稱大眾(zhong) 在華要進一步擴張產(chan) 能,2018年可達到400萬(wan) 輛。
5天前,海茲(zi) 曼出現在了大眾(zhong) 汽車自主變速器(天津)有限公司的成立現場。
與(yu) 上一任CEO倪凱銘不同,海茲(zi) 曼與(yu) 中國的“緣分”可以追溯到20年前,自從(cong) 1993年開始擔任大眾(zhong) 汽車乘用車生產(chan) 規劃負責人之後,他參與(yu) 並領導了大眾(zhong) 汽車在中國的整車廠、發動機和動力總成等零部件廠的規劃和建設。不僅(jin) 如此,8年前,海茲(zi) 曼還被聘為(wei) 上海同濟大學客座教授。
據記者從(cong) 大眾(zhong) 汽車集團(中國)內(nei) 部獲悉,與(yu) 溫文爾雅的電動技術專(zhuan) 家倪凱銘完全不同,海茲(zi) 曼的管理風格硬朗且強勢。這從(cong) 其未正式上任便頻繁來華了解中國業(ye) 務的工作狀態便可見一斑。
事實上,作為(wei) 專(zhuan) 門負責中國區業(ye) 務,並且可以直接將中國市場的聲音傳(chuan) 遞給大眾(zhong) 集團最高決(jue) 策層的重要“橋梁”,更了解中國市場且具備戰略眼光的海茲(zi) 曼的確是合適的人選。
玩轉“多品牌”
除了將中國業(ye) 務管理職能提升至集團層麵,與(yu) 海茲(zi) 曼一同發生職位變化的,還包括大眾(zhong) 汽車集團另外30名高管。
據德國《歐洲汽車周報》(Automobilwoche)分析,發生此次高管人事“地震”的主要原因在於(yu) CEO馬丁·文德恩希望解決(jue) 集團內(nei) 部的架構問題。
目前,大眾(zhong) 汽車集團擁有大眾(zhong) 乘用車、奧迪、斯柯達、西亞(ya) 特、賓利、布加迪、蘭(lan) 博基尼、大眾(zhong) 商用車、曼、斯堪尼亞(ya) 和新近收購的杜卡迪與(yu) 保時捷等總計12個(ge) 品牌,如何使各品牌實現效益最大化,避免通用、福特等汽車巨頭運營多品牌失敗的覆轍,是大眾(zhong) 汽車在全球車市低迷的大背景之下遇到的挑戰。
如今,為(wei) 了抵禦全球經濟下滑的寒流,全球各大跨國車企紛紛醞釀關(guan) 閉工廠、裁員計劃,尤其是歐洲企業(ye) 。來自汽車企業(ye) 最新數據,現代汽車8月份全球銷量下跌4.6%,3年來首次下降;而豐(feng) 田汽車8月在華銷量再次出現下降,同比降幅超過15%。
大眾(zhong) 汽車雖然在今年前7個(ge) 月在全球市場仍然保持9.1%的增速,但如何保證旗下眾(zhong) 多品牌協調前行,仍充滿挑戰。於(yu) 是,以重視中國市場、調整奧迪業(ye) 務、提升商用車板塊為(wei) 重心的人事調整隨之而來。
到目前為(wei) 止,包括海茲(zi) 曼在內(nei) 的大眾(zhong) 集團31名高管均按照原先計劃順利到崗就職,主要包括斯堪尼亞(ya) 前CEO利夫·奧斯特林(Leif Oestling)從(cong) 9月1日起取代海茲(zi) 曼,擔任集團卡車業(ye) 務執行董事。
奧迪方麵,賓利汽車原董事長兼CEO,以及布加迪總裁沃爾夫岡(gang) ·杜翰墨,轉赴奧迪總部擔任研發總監,負責技術研發工作;大眾(zhong) 集團及大眾(zhong) 品牌原市場總監盧卡·德·梅奧(Luca de Meo)取代蕭紳博(Peter Schwarzenbauer),擔任奧迪銷售總監;大眾(zhong) 集團原采購業(ye) 務部新品采購負責人貝恩德·馬滕(Bernd Martens)接替烏(wu) 爾夫·博肯哈根擔任奧迪汽車采購總監。
據記者從(cong) 一汽-大眾(zhong) 奧迪銷售事業(ye) 部了解,奧迪總部的董事會(hui) 成員變化目前並未對其在中國的合資公司產(chan) 生影響。
相關(guan) 閱讀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