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兩會 北京市代表團開放團組 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2025年3月6日下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hui) 議北京市代表團舉(ju) 行開放團組會(hui) 議,並接受來自41家中外媒體(ti) 、84名記者的集體(ti) 采訪。
2025年3月6日下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hui) 議北京市代表團舉(ju) 行開放團組會(hui) 議,並接受中外媒體(ti) 記者的集體(ti) 采訪。本報記者 戴冰攝
市委副書(shu) 記、市長殷勇,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夏林茂,門頭溝區妙峰山鎮炭廠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村委會(hui) 主任邢衛兵,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雷軍(jun) 等8位代表分別回答記者提問。從(cong) 新質生產(chan) 力發展到優(you) 質醫療資源供給,從(cong) 京津冀協同發展到災後恢複重建,代表們(men) 直麵焦點、回應關(guan) 切,“零距離”溝通對話間,展現了履職盡責、擔當作為(wei) 的精神風貌,也展現了蓬勃發展、開放自信的首都風采。
殷勇代表:以科技創新引領產(chan) 業(ye) 創新大力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記者首先提問,北京市在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著力發展壯大高精尖產(chan) 業(ye) 等方麵有哪些具體(ti) 考慮,將如何提升優(you) 勢產(chan) 業(ye) 發展能級、布局建設未來產(chan) 業(ye) 。殷勇代表說,近些年來,北京市認真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北京重要講話精神,加快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大力發展高精尖產(chan) 業(ye) ,努力把北京打造成為(wei) 新質生產(chan) 力的重要發動機。我們(men) 以服務國家科技自立自強為(wei) 己任,著力發揮科技創新的引領作用。聚焦源頭創新,深入實施基礎研究領先行動,R&D投入占GDP比重連續6年保持在6%以上、穩居全國首位。聚焦“卡脖子”問題,大力推進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堅,明確生物醫藥等九大專(zhuan) 項、160個(ge) 攻關(guan) 方向,一批突破性成果接連湧現。聚焦體(ti) 製機製,持續改革創新科研範式,支持在京國家實驗室牽頭或承擔國家科技重大專(zhuan) 項,推動大科學裝置開放共享,讓“超級平台”產(chan) 出“超級成果”。
殷勇說,我們(men) 以供需對接為(wei) 抓手,大力促進科技成果轉化。一方麵,打破體(ti) 製機製障礙,製定實施科技成果轉化條例,深化中關(guan) 村先行先試改革,打通人才價(jia) 值實現通道,充分調動創新主體(ti) 積極性。另一方麵,積極搭建服務平台,構建良好轉化生態,在全國率先建設25家標杆孵化器,成功孵化出一批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和獨角獸(shou) 企業(ye) 。我們(men) 以重點產(chan) 業(ye) 為(wei) 支撐,建設更具國際競爭(zheng) 力的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聚焦高精尖,形成了新一代信息技術、科技服務業(ye) 、醫藥健康3個(ge) 萬(wan) 億(yi) 級產(chan) 業(ye) 集群,以及智能製造與(yu) 裝備、人工智能等7個(ge) 千億(yi) 級產(chan) 業(ye) 集群。積極布局建設未來產(chan) 業(ye) ,重點培育商業(ye) 航天、生物製造等20個(ge) 未來產(chan) 業(ye) 。充分發揮鏈主企業(ye) 關(guan) 鍵作用,一鏈一策開展上下遊對接,力爭(zheng) 產(chan) 業(ye) 生態先進性、完整性再上一個(ge) 台階。不斷完善產(chan) 業(ye) 布局,各區爭(zheng) 相成為(wei) 新產(chan) 業(ye) 的引領者、新賽道的主導者。
殷勇說,我們(men) 以企業(ye) 需求為(wei) 導向,持續強化要素保障。做好人才服務,為(wei) 各類人才特別是青年人才創造良好創新創業(ye) 環境。做好資金要素保障,新設立8隻政府投資基金,累計投出140億(yi) 元,帶動社會(hui) 投資約360億(yi) 元。做好園區建設發展,充分發揮中關(guan) 村試驗田作用,“一園一方案”優(you) 化提升各分園發展質量。做好企業(ye) 服務,堅持“無事不擾、有求必到”,係統推進全流程、各環節改革,用好“服務包”“服務管家”機製和12345便企服務熱線。接下來,我們(men) 將持續提升自主創新能力,以科技創新引領產(chan) 業(ye) 創新,大力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推動首都高質量發展不斷邁出新步伐,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殷勇代表:以市民訴求為(wei) 導向 提供更加便利優(you) 質的醫療服務
看病就醫是關(guan) 係千家萬(wan) 戶的民生問題。北京日報記者提問:北京將采取哪些更有力措施,有針對性地滿足群眾(zhong) 就醫需求?殷勇代表回答說,北京將繼續以市民訴求為(wei) 導向,從(cong) 推動優(you) 質醫療資源擴麵、提質、均衡,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提高醫療服務便利化水平三方麵繼續發力,為(wei) 大家提供更加便利、優(you) 質的醫療服務。
殷勇說,在醫療資源均衡布局方麵,本市醫院布局更加均衡優(you) 化,安貞醫院、天壇醫院、友誼醫院等醫院的新院區已經開診。新規劃項目主要向平原新城等承接中心城區人口、功能疏解的區域,以及生態涵養(yang) 區布局,結束了多個(ge) 區沒有三甲綜合醫院、優(you) 質醫療資源短缺的曆史。積水潭醫院、安貞醫院、朝陽醫院等老院區病房改造提升工程紮實推進。專(zhuan) 科結構設置更加完善,目前全市73家二級以上綜合醫院已全部開設兒(er) 科門診,未來幾年將逐步形成城市東(dong) 西南北各有一個(ge) 兒(er) 童醫療中心的格局。
殷勇說,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方麵,本市已在城區建成62個(ge) 綜合醫聯體(ti) ,形成“縱到底、橫到邊”的服務網絡。郊區重點加強鎮村兩(liang) 級醫療機構人、財、物一體(ti) 化管理,有效提升醫療服務水平,滿足村民看病需求。提高醫療服務便利化方麵,目前全市統一預約掛號平台已經覆蓋全市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今年將繼續推動市屬醫院全量門診預約號源在常規預約的基礎上,再提前兩(liang) 周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投放,其他三級公立醫院拿出50%的門診預約號源提前投放。持續推進電子病曆共享應用和檢查檢驗結果互認,今年全市將再增加60家醫療機構,總體(ti) 上覆蓋二級以上醫療機構97%的門診量,有效減少患者重複檢查。同時,拓展醫保移動支付場景,實現掛號、診間、互聯網複診、醫保個(ge) 人賬戶線上購藥等醫保線上結算場景全覆蓋,做到“秒支付”“免排隊”“少接觸”,方便患者就醫購藥。
夏林茂代表:努力讓城市副中心治理更精細、服務更溫暖、群眾(zhong) 更滿意
在回答新華社記者關(guan) 於(yu) 如何進一步提升城市副中心宜居宜業(ye) 品質的問題時,夏林茂代表說,我們(men) 堅持以城市副中心控規為(wei) 引領,以最先進的理念、最高的標準、最好的質量,推進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城市副中心承接中心城區人口和功能疏解作用初步顯現,城市副中心建設逐步由“打基礎、補短板,有序拉開城市框架”向“立長遠、強功能,全麵上台階”轉變。
夏林茂從(cong) 四個(ge) 方麵介紹了城市副中心發展成效和下一步工作安排,首先是著力提升城市副中心的吸引力和承載力,圍繞生態、產(chan) 業(ye) 、民生等重點領域,謀劃實施一批重大項目。下一步將保持每年千億(yi) 級投資規模,加快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等重點工程建設,謀劃推進環球主題公園二三期項目,讓城市副中心更有吸引力。
二是著力構建創新驅動的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目前,城市副中心已累計吸引央企和市屬國企170多家,金融業(ye) 增加值占GDP比重超過10%。下一步將重點培育數字經濟、現代金融、先進製造等六大產(chan) 業(ye) 集群,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
三是著力建設藍綠交織的優(you) 美生態環境。城市副中心去年PM 2.5年均濃度下降至33.9微克/立方米,曆史性達到國家二級標準,美麗(li) 宜人的生態環境已經成為(wei) 城市副中心的一張亮麗(li) 名片。下一步將持續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大力建設花園城市,加快實施運河兩(liang) 岸景觀風貌提升工程,不斷增強市民群眾(zhong) 綠色獲得感。
四是著力推進城市治理和民生保障。加快建設順暢、便捷的交通網絡,不斷增加教育、醫療等優(you) 質公共服務供給。下一步將聚焦“七有”“五性”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讓城市治理更精細、服務更溫暖、群眾(zhong) 更滿意。
王少峰代表:南中軸著力打造文化軸發展軸生態軸
在回答人民日報記者關(guan) 於(yu) 豐(feng) 台區將如何加快推進南中軸地區功能重塑、品質改善和動力升級這一問題時,豐(feng) 台區委書(shu) 記王少峰代表說,南中軸既是賡續傳(chuan) 承中華文脈的曆史軸線,也是承載拓展首都功能的未來軸線,南中軸地區被確定為(wei) “展示國家形象和中華文化自信代表地區”。豐(feng) 台區堅持以新時代首都發展為(wei) 統領,全力推動南中軸成為(wei) 引領南部地區崛起的文化軸,承載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的發展軸,充滿自然美感、活力氣息的生態軸。
王少峰進一步闡釋說,文化軸方麵,加快建設大國文化客廳。加快推進博物館群建設,國家自然博物館新館、國家博物館文化園、中國地質博物館、中央芭蕾舞團“芭蕾之翼”等重點項目都在有序推進。發展軸方麵,加快建設首都商務新區。南中軸地區服裝批發業(ye) 態已經全部轉型,原大紅門服裝商貿城轉型為(wei) 南中軸國際文化科技園,揭牌成立豐(feng) 台法務區,落地“國際人才港”,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生態軸方麵,加快建設城市生態綠核。建設首都南部最大的公園群落,南苑森林濕地公園形成萬(wan) 畝(mu) 集中連片的大尺度綠色開放空間,涼水河南中軸段一期濱水空間完成景觀提升。聚焦花園城市建設,持續加強綠化彩化和水係修複,持續擦亮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底色。
雷軍(jun) 代表:更加堅定走科技創新道路高端化發展道路
北京廣播電視台記者提問:小米集團將如何進一步以新質生產(chan) 力推動高質量發展?雷軍(jun) 代表說,小米的長期發展戰略是人車家全生態,未來將繼續大規模投入底層核心技術,並致力於(yu) 成為(wei) 全球新一代硬核科技引領者。
雷軍(jun) 向大家分享了當前小米汽車、小米手機等產(chan) 品在國內(nei) 外受到熱烈追捧的景象,他深刻感受到,“一個(ge) 新的時代開始了,中國betway在线官网汽車的時代開始了,國產(chan) 品牌全麵崛起的時代開始了。”他說,中國產(chan) 品的全球影響力正在顯著提升,我們(men) 將繼續把更多中國製造和中國創新創造的產(chan) 品帶向全球市場,為(wei) 科技強國、製造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小米能夠取得這些成績的背後是什麽(me) ?雷軍(jun) 說,這離不開對核心技術的突破,過去五年我們(men) 投入研發費用超過1050億(yi) 元,巨額投入帶來了小米集團翻天覆地的變化。更要感謝北京這片沃土,小米是北京土生土長的科創企業(ye) ,沒有北京一流的營商環境,就不會(hui) 有小米在過去15年的高速發展和成長。
“我參加了民營企業(ye) 座談會(hui) ,深切感受到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我們(men) 民營企業(ye) 的關(guan) 心愛護,信心倍增!”雷軍(jun) 表示,我們(men) 將更加堅定走科技創新道路,走高端化發展道路,讓廣大消費者能夠體(ti) 驗科技帶來的美好生活。
邢衛兵代表:炭廠村災後恢複重建煥發新活力
一年多前,“23·7”極端強降雨,讓門頭溝區嚴(yan) 重受災。如今,受災地區恢複重建情況怎麽(me) 樣?在回答新京報記者提問時,邢衛兵代表高興(xing) 地向大家介紹,村裏將災後恢複重建與(yu) “詩畫鄉(xiang) 村”建設有機結合,著力提升安全韌性水平,積蓄綠色發展勢能,災後村莊煥發新活力。“可以說,一年多以來,我的家鄉(xiang) 每天都在發生變化,村民們(men) 就在這點點滴滴的改變間,刷新著對新生活的期盼。”邢衛兵說。
“‘23·7’極端強降雨時,我們(men) 炭廠村遭遇了有記錄以來破壞程度最強、受災範圍最廣、經濟損失最大的自然災害。”回憶當時救災的情形,邢衛兵依然記憶猶新。他說,2023年8月2日,應急救災物資第一時間就到了,之後,應急路通了,發電車、應急液化氣來了。8月5日,街巷和戶裏淤泥基本清完。“老百姓問我,邢書(shu) 記咱們(men) 的電啥時候能來?我說最快也得20天以上,沒想到10天之後就恢複了供電,老百姓都很激動。”
邢衛兵介紹,災後重建階段,村內(nei) 受損的道路、公廁全部修複,汙水管道、塘壩和溝道疏浚完成。在房屋保險和各類惠民措施的幫助下,老百姓因災受損的房屋、煤改清潔能源的供暖設備都及時進行了維修、更換。經過一年多努力,門頭溝區水、電、氣、熱、路、通訊等受災基礎設施整體(ti) 恢複至災前水平,原址修繕重建房屋全部完成,異地重建安置全麵啟動。
何少花代表:把心掏給乘客就是我的“待客之道”
今年已經是北京公交集團電車分公司103路駕駛員何少花代表進入公交係統工作的第17個(ge) 年頭。北京青年報記者向她提問,如何為(wei) 市民出行提供更加便捷舒心服務。她講述了一段自己的親(qin) 身經曆。
曾經因為(wei) 沒聽懂方言,導致乘客沒有順利上車,乘客失望的眼神讓何少花心裏很不是滋味。這次經曆後,她下定決(jue) 心去學幾門方言。又一次出車時遇見一位說著方言的大媽,何少花從(cong) 容多了。“大媽用陝西話問我車開到哪兒(er) 了,我趕緊用她的家鄉(xiang) 話和她交流,‘您坐過站了,別著急,我的車還回去,一定把您送到站。’”何少花在講述中時不時穿插幾句陝西方言,生動還原了當時的場景,在會(hui) 場引起一片歡笑。
“我早已經把公交車當成第二個(ge) 家,來來往往的乘客就像家人一樣,把心掏給他們(men) 就是我的‘待客之道’。”何少花為(wei) 了服務聾啞乘客,還學習(xi) 了簡單的車廂手語。她在現場展示手語:“歡迎乘坐北京公交,我在103路等著大家。”
通學專(zhuan) 線風雨無阻護送孩子們(men) 的上學路,通醫專(zhuan) 線撫慰老年人拿藥看病的急愁心,通遊專(zhuan) 線帶八方來客暢遊風光無限的北京城……北京公交的快速發展讓何少花十分振奮,“當駕駛員心裏就得裝著乘客,當人大代表心裏就得時刻裝著群眾(zhong) 關(guan) 切。每一位乘客背後都是一份民意,作為(wei) 全國人大代表,我不僅(jin) 要把乘客安全送到站,也要把大家的心聲‘送到站’。”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kurageshokudo.com”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betway最新网站,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注明“來源:www.kurageshokudo.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betway最新网站)”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係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係:copyright#kurageshokudo.com
- 雷軍兩會聚焦自動駕駛 呼籲建立全國性法律體係與標準[03-05]
- 關於開展2025年縣域充換電設施補短板試點申報有關工作的通知[02-25]
- 從被動淘汰到主動升級 “以舊換新”能否激發公交更新活力?[02-14]
- 關於2025年加力擴圍實施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的通知[01-09]
-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建設統一開放的交通運輸市場的意見[12-24]
- 交通運輸部:交通物流基礎設施強化 客車末端服務補短板[12-03]
- 重大改革 明年起 大中型客貨車準駕年齡上限延長至63歲[11-14]
- 交通運輸部推出《城市公共交通條例》公益宣傳力作[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