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公交民營化風波,將十堰公交推上了風口浪尖。未來十堰公交將何去何從(cong) ?昨日召開的十堰市府第38次常務會(hui) 議,給了人們(men) 新的期待。
會(hui) 議認為(wei) ,十堰公交改革不會(hui) 停滯,將按照國有控股、社會(hui) 資本參與(yu) 和建立現代企業(ye) 製度的要求,依法組建十堰市城市公共交通(集團)有限公司。
依照初步計劃,在第一階段,十堰市政府擬出資6000萬(wan) 元,注冊(ce) 成立國有獨資公司,並授權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政府作為(wei) 股東(dong) 享有權利、承擔義(yi) 務,並不幹涉公司的正常經營。在獲得營業(ye) 執照後的第二階段,經政府批準,新公司可向社會(hui) 公開轉讓49%的國有股權。
這與(yu) 5年前的公交民營化迥然有異。2003年3月,十堰市政府與(yu) 溫州一出租公司簽訂協議,溫州方以每年800萬(wan) 元的經營費和附加費等,買(mai) 斷十堰公交18年的特許經營權。作為(wei) 國內(nei) 首例市州級“城市公交整體(ti) 民營化”改革,這一破冰之舉(ju) 當時在國內(nei) 曾引起廣泛關(guan) 注,被譽為(wei) “公交民營化”的“標本之作”。
但在實踐中,企業(ye) 虧(kui) 損日益嚴(yan) 重,職工待遇下降。5年間,十堰公交四次停運,極大地影響了當地公交運營秩序。今年4月15日第四次停運時,十堰市果斷決(jue) 定收回公交特許經營權,“公交民營化改革”由此謝幕。
此後一個(ge) 多月的過渡期內(nei) ,十堰公交運行平穩。上個(ge) 月,全市公交車營運額570多萬(wan) 元,高於(yu) 往年同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