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近10年的發展,中國客車業(ye) 無論從(cong) 技術水平還是生產(chan) 規模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時也湧現出一大批揚名中外的客車企業(ye) ,產(chan) 生了一大批成熟可靠、被市場所熱捧的客車產(chan) 品。尤其是在近幾年客車市場的差異化和用戶需求的多樣化的大背景下,我國客車從(cong) 產(chan) 品、價(jia) 格、品牌、造型都在不斷走向細分化之路。

國內(nei) 主要客車品牌
或許大家還能清晰地記得,在10年前的中國客車市場,每一特定市場領域,也僅(jin) 有少量的車型,但10年之後,基本上每一家客車企業(ye) 在公路客運、城市公交以及旅遊團體(ti) 等任何一部分的產(chan) 品都有幾十款甚者上百款,幾乎每一個(ge) 以5萬(wan) 元為(wei) 單位的價(jia) 格區間,都有十幾款車型在競爭(zheng) ,這就是我國客車產(chan) 品細分之路的結果,也是我國客車業(ye) 不斷成熟走向的標誌!
用戶需求多樣化是市場細分的動力
在探討這個(ge) 問題之前,我們(men) 首先要弄明白一個(ge) 概念:什麽(me) 是市場細分?所謂市場細分是指營銷者通過市場調研,依據用戶的需要和欲望、購買(mai) 行為(wei) 和購買(mai) 習(xi) 慣等方麵的差異,把某一產(chan) 品的市場整體(ti) 劃分為(wei) 若幹用戶群的市場分類過程。每一個(ge) 用戶群就是一個(ge) 細分市場,每一個(ge) 細分市場都是具有類似需求傾(qing) 向的用戶構成的群體(ti) 。而我們(men) 要探討細分的真正動力,就必須將客車消費放到整個(ge) 社會(hui) 轉型的宏觀視野下來考量。
按照社會(hui) 學的原理,當一個(ge) 國家的人均GDP在5000~3000美元之間時,整個(ge) 社會(hui) 將加速從(cong) 傳(chuan) 統的一元結構社會(hui) 向多元化的現代社會(hui) 轉型。而伴隨著互聯網的迅速普及和傳(chuan) 播的分眾(zhong) 化,整個(ge) 社會(hui) 將從(cong) “多元化”向“碎片化”轉型,反映在消費領域,就是消費者因價(jia) 值觀、審美需求等方麵的差異而被分割成一個(ge) 一個(ge) “碎片”,當這些“碎片”產(chan) 生購買(mai) 行為(wei) 時,便形成了細分市場。就目前我國客車業(ye) 的狀況來說,經過近些年的發展,產(chan) 品的細分之路已經略見端倪,主要體(ti) 現在公路客車領域的宇通,旅遊客車領域的金龍,公交客車領域的黃海,高檔客車領域的浙江青年,鄉(xiang) 村客車領域的河南少林,這些企業(ye) 在各自的細分市場上占據著無可爭(zheng) 議的龍頭地位。
實行市場細分對客車生產(chan) 企業(ye) 有那些好處?
細分市場,準確地講是用戶細分。而對生產(chan) 者的好處就在於(yu) 外部市場引領內(nei) 部運營。說白了,以目標用戶為(wei) 目標來展開企業(ye) 的產(chan) 品線結構調整。主要體(ti) 現在,合理的市場細分有利於(yu) 企業(ye) 製定合適的營銷戰略,發現市場營銷機會(hui) ,恰到好處的把握營銷契機,製定有效的策略與(yu) 競爭(zheng) 對手抗衡,同時還能有效把握用戶的心理和需求,有針對性地開拓新的市場、擴大市場占有率。
就拿快速公交BRT來說吧,由於(yu) 它與(yu) 普通公交相比具有速度快、運量大、運行準點可靠;與(yu) 軌道交通相比又具有建設周期短、建設成本低等特點,得到了世界各國的認可和推薦,正如巴西專(zhuan) 家保羅所說:快速公交BRT是可以和地鐵運營相媲美的交通模式,其建設成本相當於(yu) 地鐵建設的5%至50%,如果實施了BRT係統建設,一個(ge) 快速高效的城市交通體(ti) 係將很快展現。其優(you) 點已經足夠影響急於(yu) 解決(jue) 交通問題又暫無條件建設軌道交通的大多數中國城市的決(jue) 策,同時也為(wei) 客車企業(ye) 帶來了無限的商機。

BRT運營速度可達普通公交的1.5-2倍
然而機遇和挑戰從(cong) 來都是一對孿生姐妹,相互依存。在如此的機遇麵前,挑戰也同時存在。為(wei) 了滿足線路通暢的要求,BRT係統對車輛提出了很高的技術標準,必須具備大容量、快速度、節能、低排放、低噪聲、低地板、低入口和高可靠性的特點。從(cong) 國內(nei) 現已建成並投入運營的幾條快速公交線路看,基本選用了使用進口總成、長18米的鉸接式公共汽車,整車價(jia) 格都接近200萬(wan) 元。這主要是由於(yu) 快速公交運營車輛滿載率高、發車密度大、發車時間間隔小、準點率要求高、車速快,而其車道寬度一般不超過4.5米,沒有超車道,因此要求車輛性能穩定、可靠性高,盡量不出故障或少出故障。就技術上的高要求已經不能阻擋國內(nei) 客車企業(ye) 的步伐,然而在巨大誘惑下,客車企業(ye) 已經活躍起來宇通、金龍、安凱、中通、恒通等企業(ye) 都開發出了自己的BRT車型,有的甚至已經在BRT線路的試運行中。這就是市場細分衍生而來的結果,有了市場需求,自然而然會(hui) 產(chan) 生相應的產(chan) 品,誰先把握了機遇,也就能占據了競爭(zheng) 的先機。

北京南中軸BRT1號線
不僅(jin) 如此,在市場細分的道路上機遇是無處不在,就客車產(chan) 業(ye) 和市場而言,快速公交係統隻是一個(ge) 特例,以節能環保技術為(wei) 核心的環保客車和油電混合客車,以能方便移動滿足大型運動會(hui) 的餐車,以能適應各種環境滿足不同需求的客車專(zhuan) 用車,以大容量,超寬度,低地板的機場擺渡車等都是市場細化的產(chan) 物。
客車企業(ye) 應該謹防陷入市場細分的誤區
縱觀我國客車業(ye) 近十年的發展,我們(men) 可以肯定地說,幾乎每一個(ge) 客車生產(chan) 廠家都認識到細分市場的重要性,每一次新車型的上市,廠家都會(hui) 宣稱它為(wei) 某一個(ge) “細分市場”樹立了新的標杆。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客車廠家確仍然存在許多誤區。
誤區之一:以價(jia) 格細分市場
以價(jia) 格細分市場,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給用戶一個(ge) 很明確的定位。這方麵也有一些成功的案例,如重慶恒通的經濟型BRT的推出,就是恰當地把握了這個(ge) 領域的市場需求,結合我國的國情和市場需求研發出來的新產(chan) 品,如今已經得到了綿陽、新疆、石家莊、貴陽、西安等多個(ge) 城市的青睞。然而國內(nei) 的部分客車企業(ye) ,為(wei) 了顯示自己的研發能力,投入巨資研發一下高檔豪華的客車產(chan) 品,然而由於(yu) 價(jia) 格過高,無法適應當前的市場需求,陷入遲遲打不開市場的局麵。既然價(jia) 格並不是細分市場的唯一武器,客車廠家還有哪些文章可作呢?個(ge) 人觀點認為(wei) ,客車生產(chan) 應從(cong) 滿足用戶心理需求的角度,通過外形、性能、品牌、服務等方麵尋求差異化。
誤區之二:市場是可以無限細分的
從(cong) 理論上講,市場是可以無限細分的,因為(wei) 用戶的需求是多種多樣的,有什麽(me) 樣的需求,就有什麽(me) 樣的細分市場。聽起來,這種說法的確是貫徹了“以用戶為(wei) 中心”的營銷理念,但在實際操作中就有可能碰壁,為(wei) 什麽(me) ?因為(wei) 客車產(chan) 業(ye) 是一種規模化產(chan) 業(ye) ,隻有達到一定的產(chan) 能,製造成本才能有效降低,沒有一定的銷量做基礎,細分是沒有任何意義(yi) 的。這一點國內(nei) 的很多客車企業(ye) 都走過類似的彎路,在沒有充分了解市場需求的情況下,盲目推出新產(chan) 品,後來因為(wei) 銷路不暢,大大削弱了在行業(ye) 內(nei) 的影響力。對此個(ge) 人觀點認為(wei) ,客車產(chan) 品對市場的細分程度不能太窄,品牌定位也不能太超前,必須在保證差異化優(you) 勢的情況下,盡可能地尋找銷量最大的細分市場。

宇通的25米子彈頭快速公交

大金龍的機場擺渡車

恒通經濟型BR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