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定義渦輪增壓角色
累計為(wei) 全球供貨超過1億(yi) 台渦輪增壓器,霍尼韋爾在渦輪增壓技術領域已有60餘(yu) 年曆史,自1994年起進入中國,並在上海建立第一家工廠。讓霍尼韋爾交通係統中國區副總裁兼總經理金晨海感到驕傲的是,從(cong) “東(dong) 方服務於(yu) 東(dong) 方”到“東(dong) 方服務於(yu) 世界”,上海已經發展成為(wei) 霍尼韋爾全球頂級渦輪增壓技術中心,為(wei) 中國和世界各地的汽車製造商開發和測試最新渦輪增壓技術。
作為(wei) 全球渦輪增壓行業(ye) 的領頭羊,霍尼韋爾是如何跑贏大盤的?保持長期增長的秘訣是什麽(me) ?金晨海回答道:“秘訣就是與(yu) 航空航天一脈相承的產(chan) 品研發能力,這為(wei) 我們(men) 提供了不可匹敵的優(you) 勢。”
他進一步對《汽車觀察》解釋說,一方麵,霍尼韋爾在中國擁有自己的研發中心和實驗室,這是很多競爭(zheng) 對手都不具備的;另一方麵,霍尼韋爾雖然是一個(ge) 國際型大企業(ye) ,但卻很願意培養(yang) 本土平台的研發能力,而不僅(jin) 僅(jin) 是將國外研發好的平台直接拿到中國來做應用,其自主研發的產(chan) 品不僅(jin) 在本土做應用,也能夠給全球其他高增長地區使用。
有專(zhuan) 家認為(wei) ,中短期內(nei) 混合動力汽車仍是更切實際的解決(jue) 方案,渦輪增壓電動化或將成為(wei) 改變未來汽車的關(guan) 鍵技術。
而霍尼韋爾在混合動力技術研發方麵擁有超過十年的經驗,其電動增壓技術不僅(jin) 適用於(yu) 內(nei) 燃發動機,也適用於(yu) 其他動力係統車輛,如混合動力係統和利用燃料電池技術的純電動係統等。其中,霍尼韋爾在廢氣旁通技術、汽油機可變截麵技術、先進柴油技術、混合動力技術方麵都具有充分的技術儲(chu) 備,且效果可觀。
今年4月,霍尼韋爾在“2016維也納汽車研討會(hui) ”上展示了最新汽油、柴油、氫燃料電池車增壓產(chan) 品及軟件解決(jue) 方案。其中,全新兩(liang) 級電動增壓器將在一家日係車企氫燃料電池車中率先使用,並於(yu) 今年年底上市,優(you) 點是布置緊湊可確保容納五人乘坐內(nei) 部空間;400千帕增壓壓力,額定功率20千瓦以上;采用業(ye) 內(nei) 首創自體(ti) 壓縮空氣冷卻的空氣軸承,可避免任何機油或油脂對燃料電池的毒害等。
在內(nei) 燃機技術上,霍尼韋爾已開發出具有特定空氣動力學性能、耐高溫能力的汽油機可變噴嘴渦輪增壓器VNT™。經證明,將米勒循環發動機燃燒流程與(yu) 可變噴嘴渦輪增壓器 VNT™相結合是大幅減少發動機耗油量和二氧化碳排放的最佳方案,這一解決(jue) 方案將在大眾(zhong) EA TSI發動機上開啟米勒發動機增壓新時代。
燃料電池用電動增壓器能夠使電動汽車通過一種內(nei) 部氫能源站為(wei) 自己充電,盡管這可能看起來像是未來科技,但這些應用正在成為(wei) 現實。“讓市場而非政府幹預來決(jue) 定供給需求也是改革方向,政策引導要充分考慮國家在汽油、柴油、電力之間能源消耗的最佳配比。”金晨海對《汽車觀察》如是說。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kurageshokudo.com”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betway最新网站,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注明“來源:www.kurageshokudo.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betway最新网站)”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係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係:copyright#kurageshokudo.com
- 關注校車安全永不過時[07-12]
- 十年 客車行業醞釀出新的格局[01-04]
- 黃宏生大起大落的傳奇人生[12-21]
- 博世的百年品牌發展之路[11-21]
- 大陸集團推出48V車載電力技術[11-29]
- 海格百億大單:“水到渠成”的收獲[11-28]
- 安凱寶斯通以實際行動提升智能製造[11-27]
- 大金龍在海外市場已成為“實力派”[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