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零開始
完全沒有汽車研發經驗的廣汽,如何在短短8年裏,成為(wei) 中國自主品牌汽車正向開發的新先鋒?
2006年,沒有寬闊的廠房、沒有高精尖的設備,華南理工大學旁邊的一棟1.6萬(wan) 平方米的樓,成為(wei) 後來者廣汽研發的起步之地--也是現在廣汽的五山研發基地。
誰也沒有想到,通過近8年的努力,以廣汽研究院院長黃向東(dong) 等技術骨幹為(wei) 核心的研發團隊從(cong) 零開始,竟然打造了以A-AO級、B-C級、A00級-betway在线官网車為(wei) 體(ti) 係的三大架構六個(ge) 平台。
2014年2月,黃向東(dong) 告訴《汽車商業(ye) 評論》,他們(men) 所為(wei) 全部是正向開發,未來5年,廣汽傳(chuan) 祺將進入新產(chan) 品的密集投放期,上市新車的數量將達到30款。
全球招募的研發團隊人數已由初期的四五十人發展到了今天的1500人,並具備了12個(ge) 部門、3個(ge) 中心、45個(ge) 科室,形成了比較完善、基本滿足其開發要求的組織架構。
除了最早的五山研發基地,廣汽在廣州還擁有苑岡(gang) 和化龍研發基地,收購廣汽吉奧後又有了杭州基地。2012年底落成的全新化龍基地總占地30萬(wan) 平方米,投資17億(yi) 元人民幣,15萬(wan) 平方米建築麵積,是一個(ge) 設施完備、達到國內(nei) 一流水平的汽車研發基地。
2013年在國家企業(ye) 技術中心評價(jia) 的時候,全國一共883家來自各行各業(ye) 的企業(ye) 技術中心參與(yu) 評審,2012年11月才晉升為(wei) 國家認定企業(ye) 技術中心的廣汽研究院排在第17位,位列中國汽車行業(ye) 前列。
如果你對此感到驚訝,那麽(me) 當你深入了解黃向東(dong) 這些年來的努力,當你了解到短短幾年廣汽對研究院的投入已超過30億(yi) 元時,一切就都能夠解釋。
平台:在繼承中脫胎換骨
黃向東(dong) 是最早的一批"海歸",在都靈理工大學攻讀車輛係統動力學博士後,在菲亞(ya) 特總部工作了5年。1991年,他受彼時的"熊貓汽車"項目感召回國,但為(wei) 中國汽車產(chan) 業(ye) 做貢獻的願望卻陰差陽錯未能實現。之後的10餘(yu) 年中,他把光陰貢獻給了教育事業(ye) ,期間為(wei) 廣汽做合資項目的技術顧問。
2004年10月,時任華南師範大學交通學院副院長的黃向東(dong) 離開學校,來到廣汽集團。此後,黃向東(dong) 一直籌備各種資料,為(wei) 自主品牌項目上馬進行準備。但彼時,廣汽集團內(nei) 部對"搞不搞自主品牌"、"如何搞"還沒有下定最後的決(jue) 心。
兩(liang) 年後,廣汽集團在內(nei) 部會(hui) 議上下了決(jue) 心--要做自主品牌。之後的2006年6月,在黃的主持下,廣汽研究院正式成立。隨後,廣汽集團內(nei) 部對於(yu) 如何搞自主品牌這個(ge) 問題的論證,一直持續到了2007年3月。
從(cong) 中高級轎車開始做起,進行"高端切入",成為(wei) 廣汽最終的選擇。而原因主要有兩(liang) 個(ge) :首先,正如當今廣汽乘用車總經理吳鬆在多個(ge) 場合上說過的那樣,"沒有合資經驗就沒有廣汽傳(chuan) 祺的今天"--彼時,廣汽集團的生產(chan) 、管理經驗主要源於(yu) 合資企業(ye) ,而合資夥(huo) 伴的市場主打車型正是中高級車。
此外,當時已經發展了一段時間的奇瑞、吉利等自主品牌已經占領了一部分低端市場,"它們(men) 從(cong) 很便宜做起,已經將未來的天花板壓得很低"。黃向東(dong) 亦坦陳,在這個(ge) 領域,"我們(men) 可能做不贏它們(men) "。
決(jue) 定了方向,毫無自主品牌打造經驗的廣汽集團,首先要向發改委描繪技術路線,並讓其相信廣汽有能力研發、生產(chan) 這一級別的自主品牌車型。
但在當時,如果讓廣汽靠自身條件研發車型平台,條件並不具備;此外,相關(guan) 部門也並不相信廣汽有這樣的研發能力。在權衡之下,廣汽選擇了從(cong) 外國品牌中購買(mai) 可改進度強的平台,即備受關(guan) 注、並成為(wei) 其營銷點的阿爾法·羅密歐166平台。
黃向東(dong) 告訴《汽車商業(ye) 評論》,在準備開始籌備自主品牌後的很長一段時間,他都在為(wei) 找尋平台而四處奔波。
最開始,廣汽集團本試圖與(yu) 合資夥(huo) 伴協商,購買(mai) 該品牌一款在市場受歡迎程度較高的B級車平台。但協商的過程中,對方一直不置可否;直到一年後,才做出明確回複--"不行"。此後,黃向東(dong) 把選擇聚焦在了菲亞(ya) 特旗下的阿爾法·羅密歐166的平台。
2004年當菲亞(ya) 特現任CEO馬爾喬(qiao) 內(nei) 接手菲亞(ya) 特時,這個(ge) 歐洲小型車之王已經在3年間連續虧(kui) 損了120億(yi) 美元,而馬爾喬(qiao) 內(nei) 上任第一件事,即是改變產(chan) 品龐雜的現狀,精簡平台。而阿爾法·羅密歐166的平台,即是菲亞(ya) 特決(jue) 定停產(chan) 的平台之一。
曾在菲亞(ya) 特都靈總部工作了5年的黃向東(dong) ,看中了這款平台。這不是病急亂(luan) 投醫的選擇,而是這款平台"具備可以被改造升級的潛力"。
黃向東(dong) 說,通過購買(mai) 外資品牌已經放棄的平台,避免了未來發生產(chan) 權糾紛的可能;而平台提供方亦不用配任何人員來做技術支持,"這不是一般意義(yi) 上的靠外國人";在原有的基礎上,廣汽將專(zhuan) 利技術融進了平台,"實際上車造出來時已經是一個(ge) 嶄新的平台"。
經過升級後,底盤平台由剛購買(mai) 時的控製安全性"三星標準",升級至如今的"五星標準";發動機平台經過了500多項技術升級,升級變化成一個(ge) 全新的發動機平台,由購買(mai) 時的國II排放標準,升級至現在的國V標準--以讓廣汽傳(chuan) 祺產(chan) 品在未來可以順利達標第三階段及第四階段油耗標準。
在B-C級平台架構正向研發的基礎上,廣汽傳(chuan) 祺又以100%自主知識產(chan) 權研發了A-A0級架構,在與(yu) 奇瑞的合作基礎之上,構建了A00-betway在线官网平台架構。在這些新的平台上,目前誕生了GA5、GA3,以及GS5--獲得軒轅獎唯一大獎的車型。
除了其對中國汽車產(chan) 業(ye) 各個(ge) 方麵的貢獻,之所以將最終大獎頒給了傳(chuan) 祺GS5,來自全球的6位專(zhuan) 家--2位國內(nei) 專(zhuan) 家、4位國際專(zhuan) 家的意見恰恰印證了黃向東(dong) 的話,"雖然它以其他品牌的平台為(wei) 基礎,但在此之上,廣汽打造出了完全不一樣的產(chan) 品,而這些經驗值得業(ye) 內(nei) 借鑒"。
流程:不能簡化,不能匆忙
"平衡時間的同時,要尊重科學規律",這是黃向東(dong) 在提到研發流程時特意強調的。
時代不同了,但有些類似的事情卻依舊在上演。與(yu) 紅旗轎車當初的誕生類似,廣汽傳(chuan) 祺第一款中高級轎車的下線,實際上還背負了"政治使命"--成為(wei) 廣州亞(ya) 運會(hui) 的官方用車--當然這不僅(jin) 僅(jin) 是政治使命,還是一個(ge) 極好的營銷機會(hui) ,廣汽不願意錯過。
但一個(ge) 品牌的第一款產(chan) 品,由於(yu) 需要打造新的平台、動力總成等等,往往研發生產(chan) 周期長於(yu) 其他產(chan) 品--業(ye) 內(nei) 一般需要36個(ge) 月左右。而為(wei) 了亞(ya) 運會(hui) 前出車,傳(chuan) 祺第一款中高級轎車從(cong) 2008年8月項目獲批到2010年9月3日正式下線,僅(jin) 僅(jin) 用了25個(ge) 月。
也正因此,這款車市場反應平平--當然品牌最初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低也是重要原因,處於(yu) 起步期的廣汽傳(chuan) 祺倒也未受外界的苛責。但是黃向東(dong) 坦陳,這部車做得不夠好,甚至直言,"如今回想起來感覺很可怕"、"流程上不能簡化,不能匆忙"。
廣汽在采取正向研發的過程中,最為(wei) 耗時的,就是在實驗室製造工程樣車進行反複試驗的過程。工程樣車是根據工程設計規劃,以軟模方式鑄造車身及零部件,並采用相應工程樣件、製造工藝製造出滿足設計要求的零件,以對整車及係統進行進一步的設計與(yu) 驗證。
GA5上市之前,研發團隊在實驗室裏生產(chan) 了200輛工程樣車進行試驗。目前,隻有國外少數幾家車型平台較為(wei) 成熟的企業(ye) 完全利用仿真實驗,采取"零樣車模式"進行研發生產(chan) 。而大多數汽車企業(ye) ,還是需要依靠大量的工程樣車試驗來進行研發過程中的調整與(yu) 改進。
而更多的工程樣車實驗,也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更為(wei) 可靠的產(chan) 品,但也意味著更大的投入。根據黃的估算,每台工程樣車的實驗室生產(chan) 成本大約在100萬(wan) 元。而首台GA5下線前的200台工程樣車,即意味著僅(jin) 在此一項,廣汽集團就投入了近2億(yi) 元的研發經費。
黃向東(dong) 說,"雖然廣汽目前有很強的仿真實驗手段,但不能擺脫物理驗證",其原因則是模擬實驗會(hui) 有將近5%的誤差,"未來技術條件成熟了,或許可以減少樣車數量,但至少也要有60輛的工程樣車,否則心裏不放心"。
在全部車型研發的過程中,始終是由廣汽研究院來進行主導。張房有、曾慶紅等高層領導並不直接參與(yu) ,而隻介入重要環節。
這一流程,借鑒於(yu) 合資夥(huo) 伴豐(feng) 田的研發過程。豐(feng) 田將研發過程分為(wei) 兩(liang) 段,即"前期階段"與(yu) "後期階段","而兩(liang) 者間過渡的這個(ge) 環節則是重要環節,要高層領導參加"。
這是決(jue) 定是否大批量投產(chan) 的重要環節。這個(ge) 環節通常是在上市前一年半左右的時間進行,此時,研發車型已經完成了工程樣車實驗,如果高層領導參與(yu) 的評價(jia) 結果顯示產(chan) 品不達標,則需要重新進行調整與(yu) 修改;如果達標,即進入批量生產(chan) 環節。在中國,這實際上是以更為(wei) 科學的流程體(ti) 係,避免"拍腦袋決(jue) 定"的出現。
黃向東(dong) 告訴《汽車商業(ye) 評論》。按照豐(feng) 田的流程,豐(feng) 田在這方麵最大權力者都不是領導,是另外一些人--CE(ChiefEngineer)來做決(jue) 定,要負全責的。CE是項目的主管,"實際上不僅(jin) 僅(jin) 是有Engineer背景,還要有management能力。他要對產(chan) 品的全周期負責,不是說它投產(chan) 了就沒事,全生命周期都要管"。
但是在中國,或者說在廣汽,他們(men) 采取的是項目總監製度,"項目總監是對每個(ge) 重要開發的新產(chan) 品負責的人,類似於(yu) CE,但是權力沒有CE那麽(me) 大"。
和眾(zhong) 多實行正向研發的跨國汽車公司一樣,廣汽研發體(ti) 製采用矩陣式模式,就是以產(chan) 品開發項目為(wei) 橫軸,各個(ge) 專(zhuan) 業(ye) 職能部門為(wei) 縱軸。縱橫交錯,構成完整的開發機構設置。在橫軸上的項目總監要負責協調縱軸上各職能部門的資源,同樣在橫軸上的架構長則在更高的高度上考慮的是這個(ge) 架構的產(chan) 品發展規劃。
在各個(ge) 職能領域,廣汽實行首席專(zhuan) 業(ye) 總師製度。黃向東(dong) 將之翻譯為(wei) ChiefEngineer,但顯然不同於(yu) 豐(feng) 田類似於(yu) 項目總負責人的那種含義(yi) 。"首席的基本滿了,還不夠,徹底填滿還有一個(ge) 過程。"他說。
目前廣汽研究院有1500人左右的研發隊伍,本科以上學曆的為(wei) 90%以上,有中高級職稱的占25%左右,核心技術專(zhuan) 家團隊有20餘(yu) 人。
回想起受命負責籌建廣汽研究院時隻有不到50條槍的窘境,黃向東(dong) 對於(yu) 以往幾年取得的成就還是感到欣慰。他自豪地對《汽車商業(ye) 評論》說:"雖然我們(men) 看起來起步比別人晚,但是在一些事情上(正向開發)做得比別人早。"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kurageshokudo.com”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betway最新网站,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注明“來源:www.kurageshokudo.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betway最新网站)”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係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係:copyright#kurageshokudo.com
- 關注校車安全永不過時[07-12]
- 十年 客車行業醞釀出新的格局[01-04]
- 黃宏生大起大落的傳奇人生[12-21]
- 博世的百年品牌發展之路[11-21]
- 大陸集團推出48V車載電力技術[11-29]
- 海格百億大單:“水到渠成”的收獲[11-28]
- 安凱寶斯通以實際行動提升智能製造[11-27]
- 大金龍在海外市場已成為“實力派”[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