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車大作為
在“車聯網”概念出現前,很多商用車企業(ye) 已經運用信息技術創造公司效益。現有的“車聯網”形式也僅(jin) 僅(jin) 是從(cong) 企業(ye) 自身需求出發,在某個(ge) 廠家或領域形成,真正構成像通用汽車中國公司總裁兼總經理甘文維所設想的“2030可持續交通願景”,還有很大的差距。但不可否認,“車聯網”作為(wei) 未來交通的發展趨勢,將助力商用車,特別是汽車物流的升級,成為(wei) 其“中樞神經”係統。
20多年前,劉偉(wei) 堅駕車到美國福羅裏達州的迪士尼旅遊,將車停在8層停車場中的某一層,回來後卻無論如何也找不到自己的車。一直等到淩晨一點,車場中的車所剩無幾,他才開上保安的車一層一層地找,最終找到。
這段經曆讓他成為(wei) 了德爾福電子與(yu) 安全事業(ye) 部亞(ya) 太區工程總監,和汽車電子打上了20多年的交道,並成為(wei) 導航和Telematics領域的專(zhuan) 家。
10多年前,劉偉(wei) 堅帶領德爾福的團隊和國際一家衛星發射公司Obcom合作,開發了一款全球低軌道資產(chan) 追蹤器,專(zhuan) 門運用於(yu) 商用車領域,以滿足一些客戶運送價(jia) 值貴重的貨櫃、汽油、有毒氣體(ti) 等危險品時在運輸過程中對貨物的有關(guan) 情況保持實時監測的需要。德爾福借用Obcom這家公司覆蓋全球的衛星係統進行交通通信,不僅(jin) 在運輸過程中對貨物所處的位置進行實時監測,還能對貨品的溫度、濕度等有關(guan) 信息保持跟蹤監測。
德爾福所開發的這種模塊現在還應用於(yu) 海運和陸運等高價(jia) 值產(chan) 品。
在北美,有很多商用車公司,德爾福專(zhuan) 門為(wei) 其開發了全球性的導航係統(從(cong) 高端和中低端係統)投資方案,針對不同的市場需求提供定製化的導航係統。
例如根據車廠所編好的導航引擎定製導航係統,滿足車廠某些具體(ti) 的機械和電力需求。德爾福還為(wei) 客戶提供人機技術,例如通過不需代碼更改的XML圖形實現快速定製。
“盡管現在這些技術在中國汽車市場依舊屬於(yu) 新興(xing) 話題,市場認知度還非常低。但我對中國市場充滿了信心,要麽(me) 不做,一旦開始,即是爆發性的增長。”劉偉(wei) 堅說,最近Global Insight的調研表明,到2015年全球商用車上,Telematics將達到112億(yi) 美元。他看好中國在其中所占據的份額。
資源共享看好這一市場的不僅(jin) 僅(jin) 是劉偉(wei) 堅,夏輝也是其中之一,而且他正在親(qin) 曆這一切。
夏輝是中聯廣通資產(chan) 有限公司的董事長,這家公司與(yu) 有著國家開發銀行背景國銀金融租賃有限公司合作,是以第三方身份出現的資產(chan) 管理公司。
一年時間,已經有5000輛商用車裝上了他們(men) 公司與(yu) 多家GPS生產(chan) 廠家共同開發的監管係統。夏輝最初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讓沒有按時交納租金的貸款人按時還款,一旦出現惡意不還款的情況,他們(men) 可以通過電腦控製遠程鎖車。通過這一係統,大幅提升風險的預警能力和租賃物的管控能力。
隨著一批批貸款方還款到期,夏輝開始思考,是否可以做更多的增值服務?
夏輝一位朋友的經曆給了他啟發。這位做屠宰生意的朋友每天都需要將割好的肉分送到不同的超市。他自己買(mai) 了10輛物流車,還因此組建了一個(ge) 車隊,成本不可避免地提高了。
據此,夏輝做了這樣的設想,所有超市每天都需要配送不同的貨物,如果有一家專(zhuan) 門的公司,收集不同地方的貨物後,再對超市進行配送,這樣整體(ti) 成本將大大降低。
多年的經銷商的經曆讓夏輝對於(yu) 商用車市場和貨車司機十分了解。
在國外最長的有效物流距離是800公裏左右,而中國物流距離則遠遠超過這一數字,此外每個(ge) 物流載體(ti) 都是單方麵的,很多時候從(cong) 甲地到乙地後,返程的空載率高達60%。
較高的過路費讓超載成為(wei) 普遍現象,而超載導致的油耗增加和罰款的風險成為(wei) 司機的心病,更讓貨物的安全性和司機的安全大打折扣。
“資源共享是‘車聯網’應有的最為(wei) 重要的功能。”夏輝說,例如一輛貨車從(cong) 甲地發往乙地,如果能夠獲知乙地的貨源情況,貨車送到貨物後,又可再拉一趟,這樣就會(hui) 減輕空車回程的運輸壓力,極大降低貨物成本。
目前的現狀是所有的物流公司都是一個(ge) 小型的“車聯網”,夏輝看來,“車聯網”將會(hui) 像互聯網發展初期那樣,紛爭(zheng) 混亂(luan) 長期存在,在經曆充分競爭(zheng) 、不斷整合的階段後才會(hui) 生存壯大起來。“現在車輛與(yu) 互聯網聯結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但要擴展合作的深度和廣度,就要看國家政策的支持力度,以及各地方政府的推廣力度。”
整合難題在“車聯網”發展所遇到的瓶頸和難點上,各方都有不同的表述,但主要集中在三個(ge) 方麵,技術、標準以及社會(hui) 資源的整合,這也是關(guan) 鍵的核心所在。
做技術的劉偉(wei) 堅一直在研究的是他20多年前的那段經曆,在地下的通信訊號如何能穿越鋼筋水泥還如地麵信號一樣完好,讓他能夠不費吹灰之力便能找到他的愛車。3G技術已經成熟,4G也即將到來,但信號盲點卻依然不能解決(jue) 。
“現在的趨勢是,信息化、電子化、安全節能等都要通過各種技術手段來實現。‘車聯網’確實能夠在很多方麵實現這些功能,而不僅(jin) 僅(jin) 隻是把車輛‘連接’起來。”海格客車G-BOS項目總監謝江宏說,這其中還有一個(ge) 前提,即是標準的製定。
目前的狀況是,即便是車聯網最基礎的GPS全國也沒有規定相應的標準,各省市、各地級市都有自己的標準,這也是國內(nei) 知名的GPS廠家所遇到的最大問題。現在國家交通部正在研究相關(guan) 標準,謝江宏相信,標準製定出來後,會(hui) 為(wei) 未來車聯網的發展掃清許多障礙。
夏輝看重的並非這些,他認為(wei) :“現在車輛與(yu) 互聯網聯結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但要擴展合作的深度和廣度,就要看國家政策的支持力度,以及各地方政府的推廣力度。”
和客車相比,國內(nei) 卡車廠家對“物聯網”、“車聯網”、“智能交通係統”等這些詞語還較為(wei) 陌生。有的企業(ye) 表示對“車聯網”非常關(guan) 注,未來會(hui) 在這一領域有所發展;有的企業(ye) 則表示會(hui) 根據用戶需求進行部分改裝。
但在眾(zhong) 多的回答中,可以發現,很多國內(nei) 卡車企業(ye) 仍然沒有意識到“車聯網”的重要性,明顯滯後於(yu) 物流企業(ye) 的需求。
讓夏輝感觸最深的是,兩(liang) 年前開始設想中聯廣通這家公司,當初是想怎樣更好地收到客戶的貸款,而在做的過程中,隨著接觸的人和事物越多,就演變成一個(ge) 大的設想,這和“車聯網”所期許的不謀而合。
接下來,夏輝準備找尋幾家固定的物流公司,利用他現有掌握的客戶幫助他們(men) 一起來做物流,他認為(wei) “車聯網”的目的就是兩(liang) 個(ge) “降低成本、節省能源”,其最大的價(jia) 值就在於(yu) “綜合處理”能力。對於(yu) 眼下來說,夏輝缺的是一批誌同道合的人。
而更長遠一些,他們(men) 還需要有能力整合GPS生產(chan) 廠、GPS運營商、配貨商、物流企業(ye) 、中轉企業(ye) 、備件、銷售企業(ye) 等一係列的產(chan) 業(ye) 鏈,當所有都整合後也就是真正意義(yi) 上的“車聯網”了。
“按照我的設想,前期是不可能產(chan) 生效益的。但是對於(yu) 我而言,這是一項事業(ye) ,意義(yi) 重大。”夏輝說。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kurageshokudo.com”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betway最新网站,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注明“來源:www.kurageshokudo.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betway最新网站)”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係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係:copyright#kurageshokudo.com
- 關注校車安全永不過時[07-12]
- 十年 客車行業醞釀出新的格局[01-04]
- 黃宏生大起大落的傳奇人生[12-21]
- 博世的百年品牌發展之路[11-21]
- 大陸集團推出48V車載電力技術[11-29]
- 海格百億大單:“水到渠成”的收獲[11-28]
- 安凱寶斯通以實際行動提升智能製造[11-27]
- 大金龍在海外市場已成為“實力派”[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