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建光:軌道上的都市圈時代被融合的公交麵臨再定位
軌道上的都市圈時代來了 被融合的公交麵臨(lin) 再定位——我國部分城市開展公交社區係列活動案例袁建光“推動小編組、公交化運營”、“鼓勵采用大站直達等停靠方式”等用語,是我們(men) 傳(chuan) 統公交人非常熟悉的專(zhuan) 業(ye) 術語,如今,都市圈的軌道交通用上了。 國務院日前(中國政府網7月31日消息)印發的《深入實施以人為(wei) 本的新型城鎮化戰略五年行動計劃》,提出了4項重大行動、19項重點任務及有關(guan) 政策措施。重點任務的第1點就是提升城際通勤效率,穩步推進都市圈軌道交通網絡建設。充分利用幹線鐵路提供城際列車服務,優(you) 先利用既有線網資源開行市域(郊)列車,沿通勤客流主廊道有序新建市域(郊)鐵路,推動小編組、公交化運營。探索中心城市軌道交通向周邊城鎮延伸,鼓勵采用大站直達等停靠方式。推動幹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四網融合”發展,實現“零距離”換乘和一體(ti) 化服務。
首先,在發車班次密度上,已充分體(ti) 現公交化營運特色。近年來,我國三大成熟都市圈長三角、京津冀、粵港澳等,城際軌道發車頻率之高,客流之大,都超過城市公交的發車密度。高峰時段,幾分鍾一趟車,完全是公交化運營。如長三角都市圈,上海到南京,每天234趟車,每2~3分鍾一趟車。上海到杭州,僅(jin) 高鐵160多趟,十分鍾左右一趟車;另有動車,上午高峰時段,每五分鍾一趟車。上海到蘇州、無錫、常州等,每天都在210趟車左右,平均3~5分鍾一趟車。
其次,推動“四網融合”發展,已凸顯“超級地鐵”公交化營運特征。國家鐵路局今年在粵港澳大灣區等重點地區進行試點,大力推動軌道交通的設施互聯、票製互通、安檢互信、信息共享、管理協同等。1月23日,國家鐵路局會(hui) 同廣東(dong) 省及國鐵集團,推動莞惠、佛肇城際實現自主運營。5月26日肇慶到惠州實現城際鐵路“四線貫通”運營,廣東(dong) 省境內(nei) 的廣佛南環城際、佛莞城際相繼建成通車,與(yu) 近期運營的佛肇、莞惠城際實現了“四線貫通”的公交化運營,作為(wei) 市域鐵路硬件標準,其設計時速達到160公裏/小時,快於(yu) 普通地鐵一倍的運行時速。標誌著粵港澳大灣區“超級地鐵”城際鐵路網絡形成。運量大幅提升。全線與(yu) 國鐵、地鐵實現換乘的車站分別有7個(ge) 。其中,佛山西站及東(dong) 莞西站,均可通過便捷換乘通道換乘國鐵,無需二次安檢;線路全麵啟用“站站停+大站快車”公交化運營模式,並執行“肇慶站-小金口站”和“佛山西站-小金口站”交路;乘客可通過站台、站廳信息顯示屏、車站廣播的列車信息,區分“站站停”和“大站快車”,現場有車站工作人員持手舉(ju) 牌指引;全線路均支持“12306+城際鐵路公交化多元支付”雙票務係統,乘客搭乘城際鐵路將與(yu) 地鐵一樣便捷,隨買(mai) 隨進、隨到隨走。當下和未來,城市地鐵交通的中心地位越發突出,按照國家的四網融合,及城市公共交通的地鐵公交兩(liang) 網融合,城市地鐵雙雙入網,已成為(wei) 城市交通的雙重樞紐。如果說在中長距離的傳(chuan) 送中,快速通達是軌道運輸的強項,那麽(me) ,在完成最後一公裏的到家歸屬感和溫馨感上,傳(chuan) 統公交找到了他的理想再定位。目前,全國各地在做公交社區線路和開展公交社區係列活動的城市很多,值得學習(xi) 交流的有無錫、重慶、杭州、昆明、廣東(dong) 佛山、福州、廈門等城市公交。無錫公交以城市一刻鍾便民生活圈為(wei) 背景,將公交服務“搬進”小區在錫城各大居民小區內(nei) ,一個(ge) 個(ge) 巴士鄰居正在陸續啟用,為(wei) 市民提供多樣化便民服務。從(cong) 小區巴士直達居民樓下、公交卡充值、駕駛員培訓報名,到三甲醫院預約掛號、惠民助農(nong) ,再到家門口打輛萌萌吧到社區助餐中心就餐......市民反映缺什麽(me) ,公交便民服務就補什麽(me) 。自2024年1月28日,全國首站梁中站運營以來,已有六站遍布錫城,真正將公交服務的觸角延伸至社區居民身邊。無錫公交集團巴士鄰居既是市民服務站,又是公交調度站,是公交服務新模式的一次探索。該項目圍繞公交出行和居民需求兩(liang) 大核心內(nei) 容,以城市一刻鍾便民生活圈為(wei) 背景,將公交服務“搬進”了小區,既方便了社區居民的短途出行,也切實讓他們(men) 享受到了家門口的便捷的生活服務,真正唱響“貼近社區、貼身需求、貼心服務”的口號。更民意,站點選址由居民說了算每個(ge) 巴士鄰居的選位,均經過傾(qing) 聽民聲民意,考察測算,選擇大型居民區、周邊缺少便民服務的社區,力求通過巴士鄰居最大限度補齊社區短板,建設一刻鍾便民公交服務圈。首個(ge) 梁中站就是響應揚名花園小區居民乘坐公交地鐵不方便的問題而開辦的。前期,公交集團經過實地調研,多次與(yu) 梁中社區交流探討,創新提出以“社區提供場地+公交提供服務”的形式設置公交鄰居,通過不斷加強交流合作,整合雙方資源優(you) 勢,共同解決(jue) “最後一公裏”的民生服務供給難問題。今年以來,僅(jin) 梁中站就服務市民乘客達1萬(wan) 餘(yu) 人次。“以前上個(ge) 班,光走到小區外麵就要十分鍾,再走到地鐵站要二十分鍾。現在,下樓就有小區巴士直接到達地鐵站,我早上還可以多睡一會(hui) 兒(er) 呢”。說到小區巴士的便利性,家住揚名花園的王先生侃侃而談。更多樣,配套定製想去哪就去哪“這個(ge) 社區巴士真是太方便我們(men) 老百姓生活了,我一直心心念念就想喝一碗葷湯豆腐花。”家住惠峰新村的張阿婆的小小心願,而今實現了。之前,每次隻能步行20多分鍾,來回要接近1個(ge) 小時。年紀大了,走這麽(me) 久身體(ti) 吃不消。現在依托巴士鄰居平台,每個(ge) 巴士鄰居配套若幹條“家門車門無縫對接”的社區微巴,與(yu) 區域內(nei) 不定點不定線的“隨叫隨到”公交車,張阿婆享受到了一刻鍾便民交通圈福利。同時,無錫公交結合前期出行調研,為(wei) 不同社區“量身定製”了不同的社區專(zhuan) 線。如晴山藍城社區此次開通的老年助餐線,圍繞社區惠老助餐新模式,在用餐時段內(nei) ,分批將社區老人接駁至社區食堂,有效解決(jue) 社區養(yang) 老的一大難題。未來,這條線路的開通將有可能吸引更多老年人前往社區食堂用餐,讓老人省心又舒心,助力社區居家養(yang) 老服務。更貼心,便民服務缺什麽(me) 補什麽(me) “這個(ge) 一體(ti) 機預約掛號功能特別方便,像我們(men) 年紀大的都不怎麽(me) 會(hui) 玩智能手機,如果生病了都是現場去醫院掛號,耗時又耗力,現在好了,有專(zhuan) 人幫你操作掛號,再也不用去醫院排隊了。”家住廣益佳苑的張大媽高興(xing) 地介紹著一體(ti) 機的功能。在巴士鄰居不僅(jin) 能享受到公交卡年審、充值、醫療信息查詢、掛號、文創旅遊信息谘詢等各種便捷的生活服務,還有為(wei) 戶外工作者提供的歇腳處,公益體(ti) 檢、家政服務、補鞋裁衣、重物運遞等關(guan) 懷服務。同時,巴士鄰居秉持“一站一策”原則,結合屬地實際需求提供各具特色多樣化服務。如惠峰站毗鄰老小區,小區內(nei) 老年人較多,其緊扣適老化服務,圍繞老年人的物質生活與(yu) 精神需求,一方麵提供物美價(jia) 廉的農(nong) 副產(chan) 品、血壓計、老花鏡和簡單基礎的醫療設備,另一方麵提供報紙書(shu) 籍等精神食糧,幫助了解時政信息,搭建老友休閑聊天新場所,排解負麵情緒。廣豐(feng) 站圍繞兒(er) 童友好做文章,積極與(yu) 新華書(shu) 店合作,立足兒(er) 童本位,著眼“一米高度”,在站內(nei) 放置書(shu) 籍,開展親(qin) 子閱讀、家庭閱讀日等活動,讓服務更匹配,惠及兒(er) 童群體(ti) ,推進兒(er) 童友好空間建設,實現公交與(yu) 兒(er) 童友好的雙向奔赴,讓兒(er) 童更加幸福。據悉,樂(le) 山社區等新一批巴士鄰居已在籌備中,除提供公交谘詢、公益服務、生活休閑、便利購物、文創旅遊等便民服務外,還將與(yu) 人大、公安合作,嫁接惠民新功能,將巴士鄰居打造成居民日常交流和互動的場所,增強社區凝聚力和歸屬感。杭州公交 社區微公交進小區小身大能量
1004路開通於(yu) 2023年5月底,從(cong) 開通初期200人次左右的單日客流量,到如今最高可達到600餘(yu) 人次,這條線路好在哪呢?關(guan) 鍵是近乎“零距離”步行的乘車體(ti) 驗。杭州公交將1004路始發站設置在了小區內(nei) 部,充分體(ti) 現了杭州公交“六進”服務舉(ju) 措中公交“進小區”的核心要素。“我住德勝新村34幢,年紀大了走路走得多還蠻吃力的。小區裏有了1004路以後,樓下就是招呼站,坐車去超市和菜場真的太方便了嘞!”王阿姨連連誇讚在德勝新村這樣入住體(ti) 量非常龐大成熟的小區開通1004路,對於(yu) 穿行於(yu) 小區內(nei) 部要走很多路這一難題得到了很好的解決(jue) 。如果說公共交通是杭州的交通大動脈,那麽(me) 社區微公交就像是毛細血管,深入社區內(nei) 部,聚焦社區周邊的地鐵站及學校、商圈等各種生活場景。不僅(jin) 僅(jin) 是1004路,杭州公交開通的社區微公交早已強勢“出圈”,例如開入水墩苑一區的1903M路,解決(jue) 長虹南苑、雲(yun) 端公寓小區“交通孤島”問題的1519M路,極大提升乘客乘車的便利性,為(wei) 沿線居民編織幸福美好的日常出行路。社區微公交已不單純隻是一條公交線路,更是立足“公交小窗口”來串起街頭巷尾的濃濃煙火氣,為(wei) 打造有溫度的社區運營服務體(ti) 係而做優(you) “民生大服務”,用6米車廂為(wei) 鄰裏建立起互信、互助的關(guan) 係,讓昔日的“陌鄰”已變成如今的“睦鄰”。重慶公交“小巷公交”串起了山城的煙火與(yu) 繁華被交通運輸部評為(wei) 全國城市公共交通優(you) 先發展和綠色出行典型案例
今年6月,重慶“小巷公交”服務品牌成立迎來四周年。“小巷公交”“從(cong) 一點微光,到一個(ge) 標杆,從(cong) 一個(ge) 試點,到一條流動的風景線”,串起了社區與(yu) 商圈,串起了學校與(yu) 醫院,串起了軌道與(yu) 公交,也串起了煙火與(yu) 繁華,已成為(wei) 全國公交出行的鮮明元素,成為(wei) 有著深深重慶烙印的“流動名片”。“小巷公交”讓山城市民近距離感受到了公交溫度、交通溫暖。目前,該市已累計開通58條“小巷公交”線路,年均運送乘客超1800萬(wan) 人次。重慶是超大城市,也是山城。中心城區地形錯落,居住人口密度大,道路資源不足,發展公共交通、鼓勵公交出行是有效的交通組織管理方式和交通擁堵治理措施。也是實施綠色出行的重要體(ti) 現。昆明公交這輛社區公交車,始終圍繞居民需求轉
2024年08月06日 近日,五華區大觀街道三合營社區一名老年居民突發不適,作為(wei) 服務社區居民日常出行的“響應式公交”立即變身“應急式公交”,駕駛員與(yu) 社區工作人員、周邊群眾(zhong) 齊力將老人送往最近醫院及時進行救治。這輛具有應急處置能力的社區公交,幾年來,也為(wei) 轄區居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三合營社區轄區內(nei) 有人口密集的大型居民片區,老年居民占比30%以上。由於(yu) 轄區道路條件限製,不適於(yu) 大型公交車運行,日常買(mai) 菜的乘車問題成了社區大多數老年居民的痛點。三年前,社區與(yu) 昆明公交西部營運公司二十五車隊,聯合打造“社區巴士”,緊扣居民需求做好服務,從(cong) 解決(jue) “買(mai) 菜難”的“社區巴士”到服務範圍更廣泛、內(nei) 容形式更多樣的“響應式公交”,這輛社區公交一直開向群眾(zhong) 最需要的地方,也開到了居民們(men) 的“心坎兒(er) ”上。一年一升級從(cong) 居民實際需求出發提供“定製化”服務
2021年,三合營社區針對轄區居民“買(mai) 菜難”問題進行調查研究,在轄區內(nei) 開展試運行。該公交車為(wei) 循環線路,從(cong) 社區門口發車,沿著瓦倉(cang) 東(dong) 路、國防路、金碧路、西昌路到達篆新農(nong) 貿市場,在環西橋調頭後,又沿必威betway官网网页登录路返回社區。2022年,社區從(cong) 解決(jue) 居民生活便利、就醫便捷等方麵出發,進一步提升“社區巴士”服務,連通了篆新農(nong) 貿市場、雲(yun) 大醫院和篆塘公園,解決(jue) 居民“最後一公裏”出行問題。2023年,“社區巴士”升級為(wei) “響應式公交”,可為(wei) 轄區居民提供特定線路接送、物品運輸等“定製式”服務。此外,“響應式公交”不僅(jin) 能根據居民需求滿足日常生活所需的各方麵,關(guan) 鍵時刻還能變身“應急式公交”,可以及時為(wei) 轄區居民處理突發狀況。據了解,社區還通過聯合公共戶單位、物業(ye) 人員、治安誌願者等各方力量,組建了應急誌願服務隊伍,不定期開展應急救援培訓,進一步提升社區的應急處置能力。
2024年,社區聯合昆明公交西部營運公司二十五車隊推出了“社區巴士一日遊”,結合當季旅遊特色,針對轄區居民實際情況,定製了符合老年群體(ti) 的旅遊線路,進一步豐(feng) 富轄區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一輛小小的社區公交,從(cong) 解決(jue) 轄區居民群眾(zhong) “買(mai) 菜難”的實際問題出發,延伸至服務於(yu) 轄區居民工作、生活、應急、旅遊等方方麵麵。未來,將有更加多元化的創新模式和便民惠民的優(you) 質服務,進一步增強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斷變為(wei) 現實。廣東(dong) 佛山公交 智能應用、一鍵召喚、靈活調配公交社區綠色出行新玩法
2023年12月16日 禪城區第一個(ge) 公交社區示範項目——魁奇路公交社區再升級,全新應用禪城公交社區智能應用係統,輔助市民更方便、快捷呼叫想坐的公交車,提升等車及搭乘體(ti) 驗。 禪城公交社區的2條“公交社區”巴士環線高峰時間(7:00-9:00、17:00-19:00)“定時、定線、定站”運營服務;非高峰時間(9:00-17:00、19:00-21:00)響應式服務。在非高峰期,市民通過應用係統召喚社區巴士,司機收到訂單後,一般等待幾分鍾就可到達,線路全程運行時間10-15分鍾左右。禪城公交社區串聯地鐵魁奇路站,綠景、惠景、麗(li) 日等住宅小區、市場、學校、商場,營造居住、服務、零售、娛樂(le) 、休閑配套,舒適、便捷的社區氛圍。禪城公交社區智能應用係統在12月1日正式上線推出,全麵覆蓋社區巴士沿途的11個(ge) 公交站點。市民可以在公交社區專(zhuan) 屬的紅色智能站牌或者在手機端微信小程序搜索“禪城公交社區”,進入應用係統,通過應用係統可以召喚公交車,查詢附近共享電動自行車的位置和數量情況。新建的三處紅色專(zhuan) 屬智慧站牌,分別設置在麗(li) 日豪庭站、惠景公園站及綠景一路站,歡迎市民體(ti) 驗使用。
市民進入公交社區智能應用係統後,點擊召喚公交車功能鍵,係統會(hui) 自動定位,市民選擇所需前往的站點後,點擊確定召喚公交車,係統就會(hui) 發送指令到司機的接收端。司機收到指令後,就會(hui) 發車營運。公交車到達市民侯車站點後,市民正常付費上車即可。
魁奇路公交社區巴士采用6米的小型化公交車輛,車內(nei) 設有11個(ge) 座位,小型化公交車輛便於(yu) “穿街過巷”和靈活調配。另外,社區巴士的車身外觀是結合中國紅元素和佛山市特點進行設計,外觀整體(ti) 紅色,再用禪城公交社區吉祥物點點加以點綴,顯得醒目愉悅,讓人喜歡,過目難忘。為(wei) 了讓吉祥物更具有佛山特色,吉祥物身上加上了佛山市花——白蘭(lan) 花,還加上綠色的科技眼鏡和頭發,既增添科技元素又包含綠色環保出行的寓意。魁奇路社區巴士以環線的方式運行,線路裏程較短,運行速度快。線路早晚高峰期“定時、定線、定站”運營服務,每20分鍾發一班;非高峰期提供響應式服務,按需發車,比常規公交線路靈活性更強,是常規公交線路的重要補充。社區巴士環線主要圍繞社區周邊運營,串聯起魁奇路地鐵站和周邊的住宅小區、市場、學校、商場,既是社區定製線路,也是地鐵接駁線。社區居民通過社區巴士可以與(yu) 地鐵無縫換乘,體(ti) 驗更為(wei) 舒適和便捷的公交出行服務。福州公交網格化管理,打通微循環最後一公裏近日,福州開通通勤快線23公交線路,此線路集“響鈴式停靠、需求響應公交”於(yu) 一體(ti) ,為(wei) 橘園洲智能產(chan) 業(ye) 園職工通勤出行提供新選擇,也是福州公交網格化管理試點成效之一。
2023年以來,福州市交通運輸部門試行公交網格化管理,在橘園洲智能產(chan) 業(ye) 園、軟件園、福興(xing) 經濟開發區等地首批試點,組織企業(ye) 專(zhuan) 人對接片區,建立溝通聯絡機製,開展公交出行需求調查,采取公交線路統一調度、定期評估,社區公共交通信息發布等措施,通過深入調研園區通行需求,提供差異化公交服務,努力營造“出門有公交,喜歡坐公交”的良好氛圍,打通微循環最後一公裏。倉(cang) 山區橘園洲智能產(chan) 業(ye) 園是福州市創新型產(chan) 業(ye) 園區建設樣板園,區入駐企業(ye) 達1000餘(yu) 家。隨著園區的發展,員工快速通勤需求急劇增加,而園區周邊最近的地鐵站也有數公裏的距離。為(wei) 更好滿足該片區職工通勤需求,市交通運輸部門組織康馳新巴士公司針對該片區內(nei) 企業(ye) 員工上下班時間、出行訴求、企業(ye) 周邊的線網、堵點、地鐵等因素進行綜合分析,在優(you) 化地鐵接駁5號專(zhuan) 線車輛配比與(yu) 運營模式的基礎上,於(yu) 5月14日正式開通通勤快線23,為(wei) 園區員工提供“點對點”的公交接送服務。廈門公交自2013年8月開通首條社區公交“微循環” 已達11年的曆史
廈門公交自2013年8月首條社區431路開通以來,主動作為(wei) ,對接各區街道、社區等單位,逐步推廣社區公交,並結合地鐵開通及客流變化,部分優(you) 化升級為(wei) 公交地鐵接駁線或高峰專(zhuan) 線,截至目前,湖裏區開通社區公交14條、同安區5條、思明區及集美區各4條、翔安區1條,28條線路日均投放車輛數144台,服務乘客約3.75萬(wan) 人次。
已開通的28條社區公交中,日均客運量大於(yu) 3000人次的4條線路,分別為(wei) 湖裏區的31路(原426路優(you) 化調整)、430路、431路及思明區的M39路(原401路優(you) 化調整)。
431路開通初期,主要方便湖裏區禾山街道禾盛、阪上、圍裏、枋湖、禾欣、嶺下等6個(ge) 社區的城中村乘客出行,線路開通十年多以來,因途經的安兜村道道路條件受限,隨著沿線地鐵3號線開通及BRT快線換乘客流逐年增多,且線路途經湖裏創新園、市政務服務中心、五緣灣天虹、湖裏萬(wan) 達廣場、廈心醫院等客流吸引點,結合客流需求431路由開通時的6台7米公交車增至目前的9台,日均客運量約3000人次。客運量最高的社區公交線路—430路
殿前街道的430路是全市首條投放10米公交車的社區公交線路,於(yu) 2017年1月開通,是全市目前客運量最高的社區公交線路,日均客運量近5000人次。線路首末兩(liang) 端分別位於(yu) 自貿區空港片區的萬(wan) 翔物流園及象嶼園區的湖裏竹坑,途經高崎、殿前、寨上、長樂(le) 等社區或城中村,同時可接駁地鐵1號線殿前站、高崎站,是沿線社區乘客及自貿區通勤族的重要出行選擇。蓮前街道的M39路前身為(wei) 思明區首條社區公交線路401路,於(yu) 2016年5月開通,後與(yu) 98路整合,並結合地鐵2號線開通優(you) 化升級為(wei) M39路,是思明區服務乘客最多的社區公交線路,線路以地鐵2號線為(wei) 中軸,輻射周邊古樓、前埔南、塔埔、高林等社區及會(hui) 展北、觀音山兩(liang) 大商務區。2023年11月該線路增停全市首批公交地鐵接駁站之一“地鐵何厝1號口”站,為(wei) 台東(dong) 路沿線商務區乘客換乘地鐵提供了一種新選擇。
湖裏街道的436路係湖裏區唯一一條臨(lin) 崖公交線路,開通於(yu) 2014年12月,作為(wei) 唯一一條經過海山路這條長約兩(liang) 公裏、路窄、彎多、坡多的公交線路,436路一經開通,便成為(wei) 東(dong) 榮社區居民的“寵兒(er) ”。今年在線路開通九周年之際,為(wei) 方便郵輪母港周邊的東(dong) 榮等社區乘客往返郵輪母港片區,促進片區公交微循環網絡形成,436路改至郵輪母港公交場站始發,極大方便社區乘客往返郵輪母港片區的海上世界綜合體(ti) 購物、遊玩。“以軌道為(wei) 核心、BRT為(wei) 骨幹、常規公交為(wei) 網絡和補充”的公共交通出行服務體(ti) 係,已成大趨勢,有軌道城市的公交,在積極探索微循環的社區公交道路上,將緊貼居民出行需求,變被動為(wei) 主動地融入軌道交通新時代,深耕社區公交線路,將大有作為(wei) 。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kurageshokudo.com”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betway最新网站,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注明“來源:www.kurageshokudo.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betway最新网站)”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係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係:copyright#kurageshokudo.com
- 李小鵬在全球可持續交通高峰論壇(2024)全體會議上作主旨講話[09-26]
- 城市公交停車(保)場安全生產管理規定[09-13]
- 如何運用乘客與市場調查優化公交線路運營[09-11]
- 成都市快速公交係統建設與運營實踐[08-19]
- 中小城市公交線網優化麵臨的主要問題、發展需求及優化策略[08-16]
- 城市公交行業駕駛員心理健康調查及對策建議[08-08]
- 城市公交企業如何開展安全隱患排查?[08-06]
- 城市公交企業基層班組文化建設的實踐與思考[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