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票價調增將近 如何評估它帶來的影響?
交通運輸部九部門發了意見,公交票價(jia) 可以啟動調整機製。所以一些地方的價(jia) 格調整工作啟動了。
充分說明公交行業(ye) 是個(ge) 高效的行業(ye) ,行動效率高。憑過去所學,就票價(jia) 涉及相關(guan) 理論做個(ge) 粗淺介紹,就其影響做個(ge) 預判,算是拋磚引玉供參考。
一、經濟學基礎
價(jia) 格是經濟學反應供需平衡和調節供需的最重要工具。涉及知識體(ti) 係有需求理論、供給理論、效用理論、市場營銷等。
(一)需求
需求demand不是欲望need與(yu) 需要want,是具有購買(mai) 力的需要。
不同價(jia) 格情況下的需求組合在一起是需求曲線。
需求曲線表示同等條件下,價(jia) 格越高需求量越少,這是簡版的需求法則。
需求曲線往下走,是收入效應、替代效應和效用遞減效應的影響疊加。
當收入增加時,原來價(jia) 格就變成相對低了,導致需求增加,這是收入效應;當一種產(chan) 品價(jia) 格提高,消費者可能更多選擇替代品導致需求減少,這是替代效應;每增加一個(ge) 單位消費,消費者滿足感下降,這是效用遞減。
(二)供給
供給supply是在某特定價(jia) 格下和在某特定時間段內(nei) ,賣方願意並有能力生產(chan) 並賣出的商品或服務數量。
價(jia) 格越高,供給方願意增加供給,這是簡版的供給法則。
供給曲線區分不同競爭(zheng) 情況,會(hui) 有不同的形態,壟斷、寡頭、競爭(zheng) 市場呈現不一樣。
(三)商品
商品是能夠用於(yu) 交換的勞動產(chan) 品或服務,商品的特性、質量一般用特定維度定義(yi) 。
質優(you) 價(jia) 廉、質高價(jia) 低的質,是一組描述產(chan) 品或服務的指標。
市場學中的產(chan) 品分為(wei) 形式產(chan) 品、核心產(chan) 品和附加產(chan) 品。
產(chan) 品之間的特殊關(guan) 係包括替代產(chan) 品和互補產(chan) 品。
還有其他分類方法,如消費品和生產(chan) 資料,農(nong) 產(chan) 品、工業(ye) 產(chan) 品……
(四)價(jia) 格
價(jia) 格是市場均衡的反應,供大於(yu) 求價(jia) 格下降,反之價(jia) 格上漲。
市場競爭(zheng) 的充分程度是價(jia) 格形成的重要影響因素,越充分越透明越接近成本,獲得超額利潤的可能性越低。
價(jia) 格與(yu) 需求之間的變化關(guan) 係是需求價(jia) 格彈性係數,存在完全無彈性、缺乏彈性、單一彈性、富於(yu) 彈性和完全彈性五種情形,為(wei) 經營策略製定提供參考,
為(wei) 價(jia) 格管理提供支撐,對缺乏彈性的產(chan) 品采用政府管製的理論支撐源於(yu) 此,比如具有壟斷性質的公共服務如電、氣、水、公共交通等。
需求法則、供給法則、市場均衡都與(yu) 價(jia) 格息息相關(guan) ,而討論這一切的假設前提是:產(chan) 品是符合消費者需求的。
二、公共交通服務——恐龍邏輯失效
公共交通具有服務的無形性、異質性、生產(chan) 消費的同步性和易逝性特性;作為(wei) 解決(jue) 廣大人民群眾(zhong) 出行需求的公共服務,還具有非競爭(zheng) 性、非排他性和非營利性特點。
個(ge) 人出行需求是特定社會(hui) 經濟活動驅動的位置移動,需求偏好可以從(cong) 出行便利性、快捷性、可靠性、安全性及經濟性等進行定義(yi) 。公共交通通過線路營運、站點停靠集約解決(jue) 時空分散的個(ge) 人出行需求,
公共交通服務的便利性、快捷性、可靠性滿足乘客需求對應的便利性、快捷性、可靠性,是探討公共交通這一服務性產(chan) 品價(jia) 格的假設前提——不符合乘客需求的公交服務,本質上沒有討論其價(jia) 格的意義(yi) 。
公交服務作為(wei) 一種服務性的商品,同樣受需求法則、供給法則的影響,受替代品影響。當前出行的供需結構已經發生翻天覆地變化。
過去小汽車稀缺,老百姓出行方式缺乏替代產(chan) 品——所以再差的公交服務都不愁客流,做恐龍亦無所畏懼。現在是多交通方式並存,小汽車在大中城市蓬勃發展,疊加電動自行車等無序發展,出行方式替代選擇多——恐龍無所畏懼的底層邏輯已經發生根本性變化,沒有吸引力就意味被拋棄。
公共交通提升吸引力的路徑——提高便利性、快捷性與(yu) 可靠性,讓乘客願意選擇你變成更加重要的底層邏輯。
三、公共交通票價(jia) 調增的影響
(一)公交企業(ye) 虧(kui) 損的經營結構
公共交通長期低票價(jia) ,而營運成本市場化,當下成本水平與(yu) 經營結構決(jue) 定了公交企業(ye) 虧(kui) 損具有必然性。
(二)票價(jia) 低並非乘客需求偏好
根據本號乘客出行偏好調查顯示,乘坐公共交通既有迫不得已,也有心甘情願的——前者沒私家車,後者是公共交通有吸引力(如地鐵),低水平公交票價(jia) 並非乘客選擇公共交通的核心因素(低收入群體(ti) 除外)。
(三)公交票價(jia) 調增的影響不一定樂(le) 觀
在缺乏替代情況下,票價(jia) 增減對公共交通需求(客流)影響大不,即使增加票價(jia) 也不擔心乘客選擇。而當下不一樣,因為(wei) 有私人交通、隨手可得的電動自行車等替代影響,公交票價(jia) 增減對需求的影響比以前顯著,導致需求曲線整體(ti) 位移(右下方),而不是原來曲線上的對應關(guan) 係變化。
如果基於(yu) 增價(jia) 減虧(kui) 邏輯推動票價(jia) 調整(增加),不同步考慮服務質量、服務水平調整(提升),雖有正當性但缺邏輯性,可能變成詭異的幼兒(er) 園數學運算——好像知道要去哪(如減虧(kui) ),結果去了反方向(增虧(kui) )。
效果大概率事與(yu) 願違!
(四)公交票價(jia) 調增受益方
額外影響是:電動自行車等獲得漲價(jia) 機會(hui) ,經營環境向好。
四、公交票價(jia) 調增框架建議
當下城市交通擁堵代表了出行需求,公交客流持續下降反映公交缺乏吸引力及因缺乏吸引力導致浪費,更深層次代表公共交通現有服務水平不滿足乘客需求。
就大部分城市公共交通當下服務水平,公共交通票價(jia) 調增意義(yi) 不大——對免票群體(ti) 高比例的城市意義(yi) 不大;在替代效應之下導致降低需求(客流量)而可能對減虧(kui) 意義(yi) 不大——視乎當下供需結構下的需求價(jia) 格彈性係數,這個(ge) 不得不重視。
票價(jia) 調增的基本框架是:提供能夠滿足乘客需求的公共交通服務、提供更具吸引力的公共交通服務——這是啟動票價(jia) 調整或調增及優(you) 質優(you) 價(jia) 的基本前提。
不顧基本前提的妄動,同樣是飲鴆止渴。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kurageshokudo.com”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betway最新网站,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注明“來源:www.kurageshokudo.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betway最新网站)”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係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係:copyright#kurageshokudo.com
- 李小鵬在全球可持續交通高峰論壇(2024)全體會議上作主旨講話[09-26]
- 城市公交停車(保)場安全生產管理規定[09-13]
- 如何運用乘客與市場調查優化公交線路運營[09-11]
- 成都市快速公交係統建設與運營實踐[08-19]
- 中小城市公交線網優化麵臨的主要問題、發展需求及優化策略[08-16]
- 城市公交行業駕駛員心理健康調查及對策建議[08-08]
- 城市公交企業如何開展安全隱患排查?[08-06]
- 城市公交企業基層班組文化建設的實踐與思考[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