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流斷崖式下滑的當下 如何才能有效提高常規公交分擔率?
一、經驗借鑒
(一)積極拓展公交覆蓋範圍
以蘭(lan) 州為(wei) 例:2014年以來,蘭(lan) 州市認真落實公交優(you) 先發展戰略,堅持以軌道交通和快速公交為(wei) 骨幹、常規公交為(wei) 支撐、城鄉(xiang) 公交為(wei) 延伸、慢行交通為(wei) 末梢、水上公交為(wei) 特色,全力打造“五位一體(ti) ”的立體(ti) 公共交通體(ti) 係。截至目前,全市累計開通城際、城鄉(xiang) 公交線路98條,基本建立了縣、鄉(xiang) 、村有機銜接的“全域公交”網絡體(ti) 係,實現了遠郊3縣1區城際公交全覆蓋、建製村公交覆蓋率100%,全麵破解了遠郊縣區、偏遠山區群眾(zhong) 乘車難、出行難的曆史難題,城鄉(xiang) 公交一體(ti) 化網絡布局凸顯;在居住分散的農(nong) 村偏遠山區,積極探索發展預約定製式“微公交”,開通微公交線路25條;利用“黃河穿城”得天獨厚的資源優(you) 勢在西北地區率先開通具有城市特色的水上公交巴士線路3條,投入30座巴士船舶10艘,年均運送乘客22萬(wan) 人次,逐步形成了集通勤出行、觀光旅遊、休閑娛樂(le) 為(wei) 一體(ti) 的出行方式,城鄉(xiang) 公共交通服務體(ti) 係不斷豐(feng) 富。2022年,蘭(lan) 州公共交通機動化出行分擔率達到68.3%,公共交通出行分擔率、吸引力、滿意度、美譽度逐年提高。
(二)動態調整公交功能定位
以上海市為(wei) 例:目前,上海軌道交通全網絡運營裏程達到772公裏(含15號線),軌道站點可達性進一步提升,中心城內(nei) 49%的人步行10分鍾可以到達軌道交通車站,其中浦西內(nei) 環內(nei) 區域達到82%,軌道交通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不斷增強。與(yu) 此同時,地麵常規公交進一步向區域出行、軌道交通接駁等功能轉型,接駁軌道成為(wei) 公交的重要功能之一。2019年,上海中心城公共交通在通勤出行中的分擔率達到41.6%,較2014年提高1.5個(ge) 百分點,其中軌道交通方式通勤出行占比由2014年的48%提高到58%;全市地麵公交日均客運量571萬(wan) 乘次,較2014年下降22%,與(yu) 軌道交通換乘的客流比例提升至21%;外環外客流逆向增長28%,占比達到44%,比2014年提高17個(ge) 百分點。軌道交通成為(wei) 通勤的主體(ti) 交通方式,地麵常規公交實現向區域出行、軌道交通接駁等功能轉型。
(三)始終堅持交通需求管理
以香港為(wei) 例:香港交通發展政策一直遵循“對道路的使用進行需求管理”的基本原則,塑造以公共交通為(wei) 核心的城市交通出行結構。2019年香港成為(wei) 世界公共交通分擔率最高的城市,其機動化公共交通出行分擔率達到90%,其中軌道比例占公共交通出行的41%,地麵公共交通占57%。其主要經驗做法主要體(ti) 現為(wei) “三限兩(liang) 促”:
三限:利用經濟手段,限製車輛擁有、使用和停放。香港通過立法保障,多次提高車輛首次登記稅、年度牌照費、燃油費、路橋費及停車費。車輛首次登記稅最高達115%,隧道收費最高可達60港幣每次,中心城區停車費30港幣每小時。香港在利用經濟手段控製交通需求的同時,通過法律手段來保障經濟杠杆在調控交通流量、控製機動車總量和使用頻率等方麵的運用,有效避免了單純依靠行政手段強行“限牌限車”。
兩(liang) 促:重視交通規劃,促進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發展。一是,香港高度重視以TOD公共交通模式為(wei) 核心的交通規劃,促進公共交通發展。目前,香港城市空間布局主要沿公共交通走廊沿線高密度發展,整體(ti) 形成了以“公交走廊為(wei) 城市發展軸,車站為(wei) 城市發展節點”的TOD公共交通發展模式。二是,香港高密度規劃建設慢行立體(ti) 交通設施,促進慢行交通發展。主要做法是:通過行人天橋、樓宇連廊、與(yu) 地鐵站相通的步行通道等,構建人車分流的立體(ti) 化步行交通體(ti) 係,實現全路網連續立體(ti) 過街,有效實現人車分流,在行人過街的同時確保了交通安全。
二、經驗啟示與(yu) 建議
深入挖掘公交出行需求,積極拓展公交覆蓋範圍。隨著居民消費觀念、消費方式等的變化以及交通出行需求的變化、發展,公交覆蓋隻是解決(jue) 有公交可坐問題,不解決(jue) 出行可靠性的問題,不具備替代私人化交通出行的相對優(you) 勢。為(wei) 更好地滿足市民多樣化的出行需求,公交服務應打破公交固定線路、固定站點的服務模式,將市民由線路出行向靠網出行轉變,做強公交線網而非公交線路。可借助科技化、信息化等手段,精準摸底市民出行特征,動態掌握居民出行需求,創新服務模式,為(wei) 市民提供多樣化的公交出行服務。如開通城鄉(xiang) 線路、社區線路等,進一步提高公交覆蓋範圍;開通定製公交、學生專(zhuan) 線、旅遊專(zhuan) 線等特色公交線路,不斷拓展公交市場。
加強公交服務體(ti) 係研究,動態調整公交功能定位。在城市交通問題成為(wei) 社會(hui) 問題的今天,發展公共交通是共識,各城市在持續推進軌道交通建設的同時,應充分認識到常規公交在城市公共交通服務體(ti) 係中的重要性。城市交通發展應充分考慮城市建設發展階段,加強軌道交通與(yu) 常規公交的一體(ti) 化協調研究工作,做好軌道交通與(yu) 常規公交的動態研究、協調發展工作。如在軌道交通尚未建設時期,應充分發揮地麵公交的主體(ti) 作用,搭建快慢結合、幹支互補的常規公交體(ti) 係;在軌道交通建設初期,應在發揮常規公交主體(ti) 功能的同時,做好其與(yu) 軌道軌道交通的銜接換乘工作;在軌道交通建設成熟階段,應在充分發揮軌道交通骨幹交通功能的同時,細分公交服務市場,結合區域軌道交通發展條件合理定位常規公交功能定位,明確其在不同區域中的功能地位,助力城市交通健康有序發展。
堅持交通需求管理,構建有競爭(zheng) 能力的公交體(ti) 係。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交通的重要載體(ti) 之一,城市交通政策的製定與(yu) 落實對公共交通、特別是常規公交影響深遠。交通政策需要長期堅持且有預期性,香港的交通政策的堅持百年才成就了其現在的城市交通體(ti) 係。我們(men) 應將“公交優(you) 先發展”的理念貫徹城市規劃建設始終,通過建設一個(ge) 具有相對競爭(zheng) 力的公交體(ti) 係,提高公交服務能力,提升城市交通整體(ti) 出行效率。如通過交通需求管理,引導小汽車理性擁有與(yu) 合理使用;通過施劃公交專(zhuan) 用道、實施公交優(you) 先信號等措施保證常規公交路權,提高公交車輛運營速度;通過為(wei) 公交發展預留條件,提高常規公交基礎設施支撐能力等,確保常規公交與(yu) 較電動自行車、小汽車等個(ge) 體(ti) 化交通方式的相對優(you) 勢。
來源:公共交通資訊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kurageshokudo.com”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betway最新网站,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注明“來源:www.kurageshokudo.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betway最新网站)”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係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係:copyright#kurageshokudo.com
- 李小鵬在全球可持續交通高峰論壇(2024)全體會議上作主旨講話[09-26]
- 城市公交停車(保)場安全生產管理規定[09-13]
- 如何運用乘客與市場調查優化公交線路運營[09-11]
- 成都市快速公交係統建設與運營實踐[08-19]
- 中小城市公交線網優化麵臨的主要問題、發展需求及優化策略[08-16]
- 城市公交行業駕駛員心理健康調查及對策建議[08-08]
- 城市公交企業如何開展安全隱患排查?[08-06]
- 城市公交企業基層班組文化建設的實踐與思考[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