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的憂慮:“中國製造”的汽車登陸歐洲
“中國製造”的汽車登陸西歐市場!
最近,歐洲一些主流財經媒體(ti) 都報道了這樣一則消息。荷蘭(lan) 汽車經銷商人彼德維爾茲(zi) 向媒體(ti) 宣稱,他已經同中國一家公司達成了協議,將在27個(ge) 歐洲國家代理銷售其品牌旗下的汽車。這家中國汽車企業(ye) 的負責人對記者說:“包括代理權這些具體(ti) 的東(dong) 西還在談判,這個(ge) 消息屬實,但還不能透露更多的信息,經銷商考量了產(chan) 品的質量和生產(chan) 工藝,尤其是在價(jia) 格方麵的優(you) 勢,對這個(ge) 產(chan) 品在歐洲的市場前景很有信心。”盡管這一出口項目還隻是停留在“紙上”,但還是讓一些歐洲汽車製造商發出了擔憂的聲音,擔心“中國製造”的汽車如同“中國製造”的服裝、家電一樣,在未來席卷歐洲市場。
中國衝(chong) 擊波
“業(ye) 界把這款略顯粗笨的汽車看作是亞(ya) 洲新一波汽車出口攻勢的前鋒,繼日本、韓國的汽車製造廠家之後,中國車將湧進歐洲市場。”一位德國汽車分析人士認為(wei) ,一款中國汽車不會(hui) 對歐洲的汽車製造業(ye) 形成威脅,但其背後體(ti) 現出來的中國汽車企業(ye) 正在加速海外擴張的趨勢,讓歐洲汽車業(ye) 很是憂慮。來自中國的產(chan) 品具有很大的低價(jia) 優(you) 勢,因為(wei) 中國的生產(chan) 商使用價(jia) 格低廉的生產(chan) 原料、設備和勞動力。“就生產(chan) 成本而言,無論是日本、韓國還是其他任何亞(ya) 洲汽車集團,都無法應付中國的競爭(zheng) 對手。”韓國錦湖(Kumho)輪胎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吳世哲(Sae-Chul Oh)做了一個(ge) 具體(ti) 的比較,“在中國,輪胎中所含的勞力成本約為(wei) 4%,而在西方,這個(ge) 比例為(wei) 30%。即使在韓國,現在也有18%。”所以,來自中國的汽車產(chan) 品將具備很強的價(jia) 格競爭(zheng) 力。
低廉的價(jia) 格甚至讓消費者不再重視這些汽車在技術上的不足之處。原本人們(men) 認為(wei) ,歐美市場嚴(yan) 格的標準會(hui) 限製中國汽車進入,但這似乎也不會(hui) 成為(wei) 長久的問題。“標準很嚴(yan) 格,但不是高不可攀,中國生產(chan) 的汽車達到基本的要求沒問題。”資深汽車分析師賈新光說道,“歐美的汽車生產(chan) 商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過去的幾年,西方的汽車企業(ye) ,大眾(zhong) 、通用和其他大型汽車公司手把手地教會(hui) 了中國人如何製造現代汽車,而那位德國汽車分析人士說:“如果中國向歐洲出口汽車,他們(men) 將會(hui) 和歐洲的汽車商合作,掌握歐洲的汽車標準,了解相關(guan) 的技術指數。”德國汽車工業(ye) 經濟研究所的梅寧教授也表示:“中國人有很強的學習(xi) 興(xing) 趣和能力。他們(men) 現在已經符合了生產(chan) 汽車的常規質量標準,並且可以保證生產(chan) 的安全性。”比如中國的奇瑞汽車就已經貫徹了國際汽車業(ye) 最高標準ISO/TS16949質量體(ti) 係。
發展迅速的日本、韓國汽車製造商,已經給歐美企業(ye) 施加了巨大的壓力,去年,亞(ya) 洲企業(ye) 在全球汽車產(chan) 量中所占份額已增至37%以上。更讓歐洲汽車企業(ye) 緊張的是,諸如高檔車市場這樣一些自己傳(chuan) 統的優(you) 勢領域,日韓企業(ye) 也取得了巨大突破,在北美高檔車市場,一度主導市場的德國車已經被豐(feng) 田Lexus取代了不少位置。一旦再麵對中國這樣的新競爭(zheng) 對手,歐洲汽車生產(chan) 商的心情可想而知。
歐洲汽車生產(chan) 商的擔憂可能就要成為(wei) 現實了。
最近一段時間,奇瑞委托意大利設計機構專(zhuan) 門針對歐洲市場設計的新車,正在意大利的公路上頻頻試車,奇瑞計劃將在東(dong) 歐建設一座工廠生產(chan) 這些汽車。
在收購韓國雙龍汽車並與(yu) 英國羅孚汽車(MG Rover)進行合作後,上汽集團希望獲得他們(men) 的技術轉讓和其他專(zhuan) 利知識,而這是上汽的其他外國汽車合作夥(huo) 伴拒絕提供的。據分析,上汽的行動還有一個(ge) 沒有對外透露的重要因素,就是,通過雙龍和羅孚的全球經銷商網絡銷售自己生產(chan) 的產(chan) 品。雖然雙龍和羅孚長期處於(yu) 虧(kui) 損狀態,但他們(men) 龐大的全球銷售網絡仍然存在。
我們(men) 還缺什麽(me)
中國汽車企業(ye) 已經吹響了進軍(jun) 歐美市場的號角,但“中國製造”的汽車要在歐美市場站穩腳跟,關(guan) 鍵還是品質能否與(yu) 歐美日韓的企業(ye) 看齊。“雖然要達到歐美市場對產(chan) 品的基本要求很簡單,但在這些成熟的市場上,消費者的要求是大大高於(yu) 政府標準的。”賈新光提醒中國企業(ye) 不要盲目樂(le) 觀。
安永會(hui) 計師事務所一份報告分析說:“中國的生產(chan) 商在未來一段時間內(nei) 不太可能達到西方消費者對質量和設計的期望。”這些質量和設計的考量包括汽車廢氣排放是否符合他國水平,以及設計是否根據不同市場量身定做等。報告認為(wei) ,未來的一段時間內(nei) ,受產(chan) 品質量參差不齊、缺乏硬件基礎設施等不利因素影響,預計中國本土汽車製造商將無法實現迅猛的出口增速。大眾(zhong) 汽車集團董事長畢睿德也認為(wei) ,2010年之前,中國汽車製造廠家還不能向歐洲供應大量汽車。
梅寧教授還指出,符合潮流的車型設計是決(jue) 定中國汽車企業(ye) 能否在歐洲市場取得成功的不可忽視的因素,而這一直是中國企業(ye) 的軟肋。現在很多企業(ye) 熱衷於(yu) 模仿,模仿本身沒有錯,模仿先進技術及觀念本身就是一種提高的方式,但關(guan) 鍵是以不引起知識產(chan) 權糾紛的方式學習(xi) ,要進行創造性的模仿,做到這一點,中國企業(ye) 麵臨(lin) 很大的挑戰。另外,銷售和售後服務網絡的問題同樣重要。以往國內(nei) 汽車出口,在國外銷售都是依靠國外代理在當地市場的銷售服務網絡。在市場渠道被外方控製的情況下,國內(nei) 企業(ye) 在利益分配時的話語權被大大削弱。賈新光認為(wei) ,“歐美的消費者不僅(jin) 對汽車出廠質量的要求很高,而且對使用過程中的售後服務質量要求也很高。”而沒有自己的售後服務網絡,除了將失去一塊巨大的,甚至高於(yu) 一次性銷售的利潤外,還無法保證售後服務的質量。
國內(nei) 企業(ye) 對此也有著清醒的認識。奇瑞汽車研究院院長許敏說:“我們(men) 將要花費一些時間,才能達到歐洲人對質量的期望,並與(yu) 老牌巨頭展開競爭(zheng) 。但如果我們(men) 的產(chan) 品尚未做好準備,我們(men) 將不會(hui) 很快進入這些市場,以免損害我們(men) 的品牌。”“中國汽車企業(ye) 出口的熱情很高”,而且中國政府也在不遺餘(yu) 力地推動本國汽車產(chan) 品出口。中國商務部官員曾表示,中國將用10年左右的時間,實現世界汽車貿易占有量的10%,“商務部將采取有效措施,鼓勵和扶持國內(nei) 自主品牌轎車積極開拓國際市場”。
據記者了解,目前還有很多歐洲的汽車經銷商正在和國內(nei) 多家汽車企業(ye) 進行接洽,這肯定不會(hui) 是惟一擠進歐洲市場的中國汽車。德國汽車界甚至有人認為(wei) ,三四年之後中國汽車將在歐洲市場全麵開花,並遲早會(hui) 替代韓國汽車的地位。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kurageshokudo.com”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betway最新网站,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注明“來源:www.kurageshokudo.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betway最新网站)”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係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係:copyright#kurageshokudo.com
- 比亞迪向烏拉圭電動公交運營商交付100台12米純電大巴[09-24]
- 海外一線堅守者,點亮世界“安凱紅”[09-14]
- 搭載先進動力係統 比亞迪匈牙利工廠第700台純電動大巴下線[08-30]
- 繪就交通新畫卷 亞星客車成功交付坦桑尼亞[08-29]
- 行業觀察|國產betway在线官网客車是否受歐盟電動汽車關稅新政影響?[08-28]
- 節能環保至上 金旅客車緣何收獲北歐客商點讚?[08-27]
- 產品推介+現場簽約 中通客車全球合作夥伴大會(墨西哥)舉行 [08-23]
- 中車電動達喀爾項目:成功是我們拚搏出來的丨企業文化故事④[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