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60年征文:我國道路運輸方式60年回顧(二)_公共交通_betway最新网站
當前位置: betway最新网站 > 必威betway官网网页登录 > 公共交通 > 國慶60年征文:我國道路運輸方式60年回顧(二)

國慶60年征文:我國道路運輸方式60年回顧(二)

發布時間:2009年09月25日 00:00 作者:佚名 來源:betway最新网站特約必威betway官网网页登录組

二、綜合運輸網絡基本形成

  新中國成立60年來,尤其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國家將加快交通運輸發展作為(wei) 優(you) 先發展的戰略目標,實現了交通基礎設施規模總量的快速增長。交通運輸設施網絡裏程從(cong) 1949年的18.74萬(wan) 公裏發展到1978年的123.51萬(wan) 公裏,2008年已經達到473.18萬(wan) 公裏(不含村道),分別是1978年的3.8倍,1949年的25.2倍,其中,2008年公路裏程為(wei) 200.92萬(wan) 公裏(不含村道),是1949年的24.9倍;鐵路裏程7.97萬(wan) 公裏,是1949年的3.7倍;管道輸油氣裏程從(cong) 1958年的0.02萬(wan) 公裏增加到2008年的5.83萬(wan) 公裏,增加了291.7倍;2008年規模以上港口生產(chan) 用碼頭泊位12773個(ge) ,比1978年增加12018個(ge) ,其中沿海萬(wan) 噸級以上泊位1076個(ge) ,增加943個(ge) ;民航航線裏程從(cong) 1949年的1.13萬(wan) 公裏增加到2008年的246.18萬(wan) 公裏,民用機場2008年達到152個(ge) ,比1950年增加116個(ge) 。


  交通運輸基本建設的快速發展在全國初步形成了一個(ge) 綜合運輸網絡。由高速公路和國省幹線公路組成的“五縱七橫”公路運輸大通道主骨架已基本形成,其中“五縱”指同江到三亞(ya) 、北京到福州、北京到珠海、二連浩特到河口和重慶到湛江五條公路,“七橫”分別為(wei) 綏芬河到滿洲裏、丹東(dong) 到拉薩、青島到銀川、連雲(yun) 港(6.57,0.06,0.92%)到霍爾果斯、上海到成都、上海到瑞麗(li) 以及衡陽到昆明七條公路。這十二條國道主幹線總裏程約3.5萬(wan) 公裏(其中,高速公路25500公裏,一級公路1145公裏,二級公路8983公裏),貫穿我國各直轄市及絕大部分省(區)的省會(hui) 城市,將人口在100萬(wan) 以上的所有特大城市和90%的人口在50萬(wan) 以上的大城市連接在一起,貫通和連接的城市總數超過200個(ge) ,覆蓋的人口約6億(yi) ,占全國總人口的50%左右。在“十五”期間實施了以提高國土交通通達度、改善農(nong) 村道路質量為(wei) 主要目標的大規模農(nong) 村公路建設,農(nong) 村公路通達度明顯提高,覆蓋麵不斷擴大,到2008年底,全國農(nong) 村公路總裏程達到172.10萬(wan) 公裏,實現了99.2%的鄉(xiang) 鎮、92.9%的建製村通公路,從(cong) 根本上改善了我國農(nong) 村的交通條件。2008年全國公路密度達38.9公裏/每百平方公裏。1988年以來,國家積極推進高速公路網的建設,高速公路發展尤為(wei) 迅猛。1988年147公裏的滬嘉公路建成通車,我國高速公路實現了零的突破,之後高速公路建設連創新高,到1999年突破1萬(wan) 公裏,到2002年突破2萬(wan) 公裏,到2008年底,全國高速公路裏程已達到6.03萬(wan) 公裏,實現了全國省際及大部分中心城市之間的高速公裏連接。我國用短短十多年的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三四十年的發展曆程,目前我國公路總裏程、高速公路裏程均位居世界第二位。


  從(cong) 新中國成立到“九五”之前,我國鐵路先後建成了成渝、天蘭(lan) 、寶成、蘭(lan) 新、鷹廈、貴昆、成昆、湘黔、襄渝、太焦、京原、陽安、通坨、豐(feng) 沙大線、石太線、京秦線、新荷線、枝柳線、邯長線、皖贛線、南疆線、青藏線、阜淮線、梅七線、京九線和南昆線等鐵路主幹線,鐵路網骨架已鋪至全國的東(dong) 西南北,各省、自治區的省會(hui) 及直轄市都有鐵路與(yu) 首都北京相連接,形成了以北京為(wei) 中心的全國鐵路網。“十五”期間,重點建設了在我國交通運輸中起骨幹作用的高標準、高質量、大能力的“八縱八橫”鐵路主通道,“八縱”為(wei) 京哈通道、東(dong) 部沿海通道、京滬通道、京九通道、京廣通道、大湛通道、包柳通道、蘭(lan) 昆通道;“八橫”為(wei) 京蘭(lan) 通道、煤運北通道、煤運南通道、太原至青島通道、第二亞(ya) 歐大陸橋通道、寧西通道、沿江通道、滬昆(成)通道、西南出海通道。“十一五”期間以客運專(zhuan) 線、區際幹線、煤運通道、西部鐵路為(wei) 重點的大規模鐵路建設全麵展開。北京至深圳、哈爾濱至大連、寧波至深圳、鄭州至西安、石家莊至太原等客運專(zhuan) 線、北京至上海高速鐵路開工建設,現已新建客運專(zhuan) 線5000公裏。目前正在加快發展城際軌道交通,重點建設京津冀、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區城際軌道交通,現已建成城際軌道交通1000公裏。為(wei) 了進一步擴大鐵路路網規模,提高既有線能力,開工建設了北煤外運第三通道、蘭(lan) 州(西寧)至重慶(成都)鐵路、太原至中衛(銀川)鐵路和青藏鐵路延伸線等。2008年鐵路營業(ye) 裏程達到7.97萬(wan) 公裏,居亞(ya) 洲第一位。其中複線2.89萬(wan) 公裏,電氣化鐵路2.76萬(wan) 公裏。目前,鐵路已經形成了“四縱兩(liang) 橫”的提速網絡,時速160公裏及以上的線路延展裏程達到16000公裏,覆蓋了全國大部分地區和主要城市。


  建國60年來,我國民航事業(ye) 走過了一條從(cong) 小到大、逐步成長為(wei) 世界民航大國的光輝發展曆程。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僅(jin) 有12架小型飛機,12條短程航線。經過60年的建設和發展,運輸網絡不斷擴大,運輸能力顯著增強。截止到2008年,我國民航定期航線航班達到1532條,其中國內(nei) 航線(包括港澳航線)1235條。改革開放以來,民航大幅度增加了省會(hui) 、自治區首府和直轄市之間的航線,並根據市場的熱點變化,不斷開辟通往旅遊城市的航線;為(wei) 了更好地服務經濟建設,民航還加速擴展沿海開放城市間的航線網絡,改善老少邊窮地區的航空運輸,在新疆、雲(yun) 南等省區形成了支線運輸網絡。目前國內(nei) 已經形成了以大城市為(wei) 中心樞紐、連接全國各地四通八達、幹線與(yu) 支線相結合的航空運輸網絡。2008年國際航線已達297條,通航46個(ge) 國家的104個(ge) 城市,目前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為(wei) 起點聯結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的航空運輸網絡。內(nei) 地38個(ge) 城市通航香港,10個(ge) 城市通航澳門,這些運輸航線方便了大陸與(yu) 港澳地區的往來。為(wei) 滿足航空運輸市場對運力的需求,民航利用國外融資租賃和經營租賃等方式,特別是在過去的十幾年中民航加強了機場、航管等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改建、擴建、遷建和新建了北京、上海、廣州等80多個(ge) 大中型機場,建設了一批支線機場,機場設施越來越接近航空發達國家的水平。2008年,全國共有通航機場152個(ge) ,航空運輸通達能力顯著增強。


  建國初期我國沿海港口泊位數僅(jin) 有161個(ge) ,港口泊位不足,設施落後,貨物的裝卸主要依靠人挑肩扛。經過60年的建設,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港口建設突飛猛進,取得了曆史性的巨大成就。到2008年底,全國規模以上港口生產(chan) 用碼頭泊位數達到12773個(ge) 。其中,萬(wan) 噸級深水泊位數1335個(ge) ,是1978年的10.0倍,平均每年增長8.0%。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在加快港口建設的同時,開始注重現代深水化、大型化、專(zhuan) 業(ye) 化碼頭的建設。一批大型原油、鐵礦石、煤炭、集裝箱等專(zhuan) 業(ye) 化碼頭和深水航道工程相繼建成,港口專(zhuan) 業(ye) 化泊位比重超過50%。目前我國基本形成了包括主要港口、地區性重要港口和其他一般港口三個(ge) 層次的港口體(ti) 係,在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東(dong) 南沿海、西南沿海五大區域形成了規模龐大並相對集中的港口群。在長江、西江幹線、長三角、珠三角地區建成了一批集裝箱、大宗散貨和汽車滾裝等專(zhuan) 業(ye) 化泊位。目前我國已建成了布局合理、層次分明、功能齊全的現代化港口體(ti) 係。


  我國管道運輸始於(yu) 1958年,當時管道運輸裏程僅(jin) 有0.02萬(wan) 公裏,隨著我國煉油業(ye) 的發展,輸油(氣)管道從(cong) 小到大不斷發展,經過幾十年的建設,到2008年末,全國輸油(氣)管道裏程達5.83萬(wan) 公裏,其中,輸油管道3.07萬(wan) 公裏,輸氣管道2.76萬(wan) 公裏。目前,我國已經形成了東(dong) 北、華北、中原、華東(dong) 和西北廣大地區四通八達、輸配有序的石油、天然氣管網運輸體(ti) 係。全國100%天然氣、90%以上的石油通過長輸管道源源不斷地輸向煉油廠、化工廠及海運碼頭。“八五”以來,我國的長輸管道建設有了新突破,油氣長輸管道以每年約400餘(yu) 公裏的建設速度遞增,東(dong) 北、華北、華東(dong) 管網進一步完善。長輸管道建設不僅(jin) 在陸地上有所發展,而且也向海洋、沙漠中延伸。西氣東(dong) 輸工程於(yu) 2002年7月4日開工建設,西起新疆輪南,經過戈壁沙漠、黃土高原、太行山脈,穿越黃河、淮河、長江,途經九個(ge) 省、自治區、直轄市,最後到達上海,全長約4000公裏,2004年12月30日全線供氣。該工程是目前我國管徑最大、管壁最厚、壓力等級最高、技術難度最大的管道工程,創造了世界管道建設史上的高速度。它的建成和運營,開通了橫貫東(dong) 西的一條能源大動脈,標誌著我國天然氣管道建設整體(ti) 水平上了一個(ge) 新台階,對於(yu) 推進西部大開發、加快中西部地區發展具有重大作用。


  新中國成立6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來,鐵路、公路、航空、港口和管道運輸各種運輸方式的快速發展,形成了龐大的交通基礎建設總量,交通運輸發展逐步改變了單一運輸方式分別發展的模式,更加注重發揮各種運輸方式不同的技術經濟特點和比較優(you) 勢,注重幾種運輸方式的銜接,充分發揮綜合運輸優(you) 勢。一個(ge) 以公路為(wei) 基礎,鐵路為(wei) 骨幹,充分發揮航空、水運、管道比較優(you) 勢,結構合理、有機銜接、協調發展、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網絡已基本形成。

鏈接:https://www.kurageshokudo.com/keyun/2009/0925/article_14236.html
公共交通
betway最新网站推薦閱讀
betway最新网站[www.kurageshokudo.com]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kurageshokudo.com”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betway最新网站,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注明“來源:www.kurageshokudo.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betway最新网站)”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係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係:copyright#kurageshokudo.com
品牌推薦 更多>>
南京金龍公司總部新廠區位於南京溧水開發區,旗下有大客車、輕型車、乘用車...
必威betway官网网页登录專題 更多>>
2024年1月19日,由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城市公共交通分會、中國betway最新网站聯合主辦...
2023上海國際客車展暨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及加氫站技術設備展覽會將於2023年...
微信 分享 谘詢 電話 頂部
×
betway最新网站微信二維碼
×
×
400-660-0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