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綜合首頁...必威betway官网网页登录快報
滬杭甬高速公路正式啟用不停車收費係統

陳震 馮(feng) 立峰
 

  電子標簽刷滿400次可全額退款

  過一個(ge) 收費站,隻要兩(liang) 三秒就能完成刷卡收費整個(ge) 過程。記者昨天從(cong) 滬杭甬高 速公路公司了解到,經過3個(ge) 多月的試運行,高速公路不停車收費係統從(cong) 本月起正式 啟用。小車和客車司機,隻要花400元就可以租用感應電子標簽,使用滿400次後, 租金全額退還。
  
  通行速度提高2-6倍
  
  不停車收費係統簡稱“ETC”,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路橋收費方式。當車輛以 15公裏左右的時速經過ETC車道時,可實現不停車繳費通行,全過程隻要兩(liang) 三秒鍾。

  按正常的流量計算,司機通過收費站時完成“停車、遞錢、找零、離開”這一 套流程需要十二三秒。如果是刷統繳卡、銀聯卡,需要五六秒。不停車收費係統全 麵鋪開後,通行速度可提高2—6倍。

  滬杭甬高速公路去年底開發了與(yu) 人工收費模式全兼容的不停車收費係統,並在 大雲(yun) 、杭州、紹興(xing) 、寧波4個(ge) 收費站投入試運行。

  400元“押金”可退回

  要實現不停車收費,首先必須在車上安裝一個(ge) 電子感應標簽。電子標簽必須與(yu) 用戶的銀聯卡(目前還未開通)、滬杭甬高速公路預付卡或地方“四自卡”(有站 點限製)配合使用,並允許後台扣繳。目前不停車收費業(ye) 務隻限單位或個(ge) 人的客車 和轎車,貨車暫不實施。

  為(wei) 了不增加車主負擔,電子標簽可采用租借方式,一次性付400元押金,使用 400次後,可全額退款。但使用中,不得將電子標簽轉移到其他車輛上。

  使用時,車主還需要保證賬戶裏有足夠的資金,一旦餘(yu) 額不足,可用其他方式 繳費。
  
  目前已有500多輛車安裝了電子標簽,絕大多數都是客運車輛。

   兩(liang) 道欄杆防止衝(chong) 卡

   使用不停車收費係統,車子通過收費裝置時車速不得超過15公裏/小時,並確保 前後5米車距。未安裝電子標簽的車輛不要進入ETC車道。

   為(wei) 了防止跟車衝(chong) 卡或者高速衝(chong) 卡等情況,ETC通道在前後10多米距離安裝了兩(liang) 道 欄杆。經測試,前一輛車通過時,後一輛車即使想跟車,也來不及過第二道欄杆。 而且即使衝(chong) 過兩(liang) 道欄杆,目前高速公路上也是全程監控,車子在下一個(ge) 點也肯定會(hui) 被攔下來。

   長三角聯網的路還很長

   目前滬杭甬高速在大雲(yun) 、杭州、紹興(xing) 、寧波4個(ge) 收費站設置進出共8個(ge) ETC車道, 上方會(hui) 懸掛醒目的標誌。公司將根據運行情況,逐步增加ETC車道。

   根據計劃,蘇浙滬皖高速公路收費站都將進行改造,一方麵保留傳(chuan) 統現金人工 支付車道,一方麵設立互相兼容的電子付費係統。到今年底,長三角高速公路要全 線實行不停車收費。

   但在試行中已經暴露幾個(ge) 問題,首先需要各地建立聯網的付費結算平台,但目 前江浙滬三地高速公路管理部門不但結算方式各異,且發卡機構、種類也不盡相同 。

   其次,需要車主事先在賬戶內(nei) 充值,跨省通行費動輒數百元,能否實時結算、 結算過程是否安全,都不能百分百保證。

   最後,電子標簽雖然可以通過租借方式發放,但需要使用滿400次才可以退還押 金,對一般私家車主來說,要用這麽(me) 多次還是比較難的。


 
責任編輯:豔陽天
 

反饋表單
請您通過以下方式對必威betway官网网页登录資訊進行評論
 
谘詢欄目: 讀者之聲
校驗碼:
您的姓名:
*
您的單位: *
您的職務:
電 話: *
傳 真: *
通訊地址: *
郵政編碼:
E_mail: *
請您簡短留言
*

 重要信息
· “中國客車第一品牌”引領西部國際車展風潮<2008-04-10>
· 上海申龍通過法國ISO/TS16949:2002版認證<2008-04-08>
· 安凱將召開“看得見的安全”研討會暨2008“客戶體驗安全之旅”啟動儀式<2008-04-01>
· 2008年3月28日見證:重慶恒通客車工業園落成典禮<2008-03-31>
· 洛陽中集淩宇著力打造中國專用車生產基地<2008-03-31>
· 宇通車架電泳線成功試運行<2008-03-26>

 熱點專題
· 安凱——看得見的安全專題報道
· 傳承海派文化 締造精品客車上海申龍客車專題報道
· 恒盛久遠 通達四海 重慶恒通客車專題報道
· 誠以至信 創造價值 廈門金旅2008上海世界客車博覽會專題報道
· 海格客車、斯堪尼亞互補互利共通共融專題報道
·

 客車論壇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