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我國汽車業將有十大變化

    一、經濟型轎車被看好,因此新的重複建設項目將會(hui) 很快出世,並釋放能量衝(chong) 擊市場,極易引起轎車市場價(jia) 格的波動。但是,由於(yu) 先天性的缺陷,重複建設項目 一出生就會(hui) 遇到嚴(yan) 重困難,麵臨(lin) 夭折的危險。

      二、加入WTO以後,我國政府對汽車工業(ye) 的管理方式將逐步與(yu) 國際慣例接 軌。將適時地修改和完善《汽車工業(ye) 產(chan) 業(ye) 政策》;汽車產(chan) 品目錄製管理辦法向“認證 製”過渡的問題將會(hui) 被提上議事日程;乘用車碰撞安全法規已經頒布,這給乘用車 生產(chan) 企業(ye) 的產(chan) 品設計和開發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三、一汽、東(dong) 風和上汽三大集團的綜合競爭(zheng) 優(you) 勢進一步顯現出來,部分企業(ye) 開始向這三大集團靠攏。我國汽車工業(ye) 的生產(chan) 集中度會(hui) 進一步提高。跨地區跨行業(ye) 的企業(ye) 重組有可能活躍起來,由於(yu) 地方保護主義(yi) 的牽製,這種重組將麵臨(lin) 著阻力和困難或者幹脆胎死腹中。

四、企業(ye) 之間的競爭(zheng) 更趨向於(yu) 素質競爭(zheng) 。技術創新和管理革新的成果大小,將決(jue) 定企業(ye) 在市場競爭(zheng) 中是否具有持續發展的能力。國有企業(ye) 將會(hui) 重新審視和確立本企業(ye) 的技術發展路線。

五、對汽車發出的環保呼聲在全國範圍內(nei) 會(hui) 越來越高。在如何更科學地治理尾氣排放問題上,汽車業(ye) 將投入更多的注意和資金。柴油車生產(chan) 企業(ye) 與(yu) 某些限製用柴油車的地方政府的矛盾將會(hui) 顯現出來。

六、汽車總產(chan) 量將達到二百萬(wan) 輛。其中,轎車總產(chan) 量將超過七十萬(wan) 輛;客車總產(chan) 量將創新高達五十五萬(wan) 輛;低地板城市客車將得到重點發展。加入WTO之後,我國整車企業(ye) 將更多地轉向專(zhuan) 用車的生產(chan) 。摩托車總產(chan) 量將超過一千一百萬(wan) 輛。農(nong) 用車的總產(chan) 量將會(hui) 減少,但受環保和消費需求的影響,品種檔次有所提高。四輪農(nong) 用車產(chan) 量會(hui) 明顯增長。

七、我國汽車零部件工業(ye) 長期形成的配套方式將會(hui) 發生巨大的變化。國際通行的全球采購、模塊供應和係統供貨等配套方式,將向我國汽車零部件企業(ye) 的自主開發能力、係統適應能力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戰。

八、隨著我國汽車市場開放程度的提高,外商在華設立零部件獨資企業(ye) 、控股企業(ye) 將形成一個(ge) 高潮,尤其是在排放、安全和電子等關(guan) 鍵的零件生產(chan) 方麵,這一特征將更加明顯。越來越多的隻會(hui) “按圖生產(chan) ”的零部件企業(ye) 被市場淘汰;“難兄難弟”式的關(guan) 係紐帶將被市場競爭(zheng) 所扯斷;盡管我國汽車零部件生產(chan) 的集中度有所提高,但從(cong) 趨勢上來看,國有獨資的零部件企業(ye) 的產(chan) 品市場占有率將逐步降低。

九、隨著燃油稅的正式出台以及全國範圍內(nei) 新一輪清理亂(luan) 收費行動的展開,汽車的使用環境將趨向好轉。我國轎車企業(ye) 開發經濟型轎車速度會(hui) 大大加快。到年底,經濟型轎車的行列中有可能出現幾個(ge) 新麵孔。

十、摩托車行業(ye) 多種經濟成分企業(ye) 之間的競爭(zheng) 更加激烈;市場上的假冒摩托車產(chan) 品將引起消費者和政府的高度注意。我國摩托車幾大巨頭將會(hui) 聯手行動,整肅自己的市場體(ti) 係和配套體(ti) 係,以維護自身的形象;幾大巨頭的產(chan) 品市場覆蓋率會(hui) 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