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綜合首頁...必威betway官网网页登录快報

商用車全年超預期可能性增大

李孟滔


  2007年1-2月,商用車行業(ye) ,尤其是重卡和客車銷量增長超出我們(men) 的預期,國內(nei) 共計銷售各類商用汽車30.0萬(wan) 輛,同比增長21.14%,其中客車(完整車輛+底盤)共銷售4.7萬(wan) 輛,同比增長42.71%,貨車(完整車輛+底盤+半掛車)共銷售25.3萬(wan) 輛,同比增長17.81%;

  重卡銷量(整車+底盤+半掛)共計51,804輛,同比增長72.5%,其中普通載重汽車(即整車)累計銷售8,337輛,同比增長51.5%;底盤累計銷售21,491輛,同比增長38.6%;半掛牽引車累計銷售21,976輛,同比增長143.8%;

  按照中客網統計口徑,07年2月客車行業(ye) 銷量為(wei) 8,265輛,同比增長64.77%,1-2月累計銷量為(wei) 21,844輛,同比增長41.04%;

  根據近期調研走訪的結果,我們(men) 認為(wei) 重卡行業(ye) 今年開局超預期的主要原因是“貨運量增速上升→下遊運輸企業(ye) 收入和盈利增速上升→對重卡需求量上升”的邏輯關(guan) 係,由於(yu) 商用車行業(ye) 3月份的銷量數據對判斷全年走勢最具代表性,因此目前仍然不能完全肯定07年重卡銷量能否超過我們(men) 此前預測的14%的增速: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我們(men) 發現2006年12月公路貨運量和周轉量出現了明顯的“翹尾”現象,在全國貨物總周轉量(包括鐵路、公路、航空和水運)當月同比僅(jin) 增長7.55%前提下,公路貨運周轉量的單月同比增長高達31.75%,06年年底貨運行業(ye) 大幅增長的情況持續至07年1月;

  正是由於(yu) 貨運量(周轉量)增速在12月底的大幅上升導致重卡銷量的高增長,因此我們(men) 認為(wei) 整個(ge) 行業(ye) 的發展仍然是健康的,不會(hui) 出現2004年由於(yu) 國家治理超載,政策和行業(ye) 標準的修改導致04、05年銷量出現劇烈波動的現象。如果二季度和下半年貨運行業(ye) 增幅回落至10%左右的正常水平,則重卡銷量增速也會(hui) 恢複到10-15%左右,行業(ye) 出現大幅下滑的可能性很小;

  我們(men) 認為(wei) 客車行業(ye) 超預期的主要原因是出口:

  為(wei) 了準備春運,國內(nei) 需求多數在1月份全部釋放,根據我們(men) 了解的情況,主要客車企業(ye) 在2月份國內(nei) 淡季以出口訂單的生產(chan) 為(wei) 主;根據汽協的統計數據,2006年全年我國共出口各類客車(海關(guan) 統計口徑為(wei) 10座以上)12,920輛,同比增長101%,超出我們(men) 此前預測的1萬(wan) 輛出口規模,絕對增量為(wei) 6,487,對客車行業(ye) 全部增量的貢獻率為(wei) 27%;

  我們(men) 認為(wei) 國內(nei) 客車市場未發生任何明顯的變化,主要需求來自於(yu) 公交、旅遊和中短途客運。因此,如果今年客車出口增速繼續超過我們(men) 原先的預測,就將對行業(ye) 增長產(chan) 生非常明顯的拉動作用(即增量貢獻率繼續上升)。根據我們(men) 的測算,當出口量再次以100%的速度增長時,行業(ye) 增速將由原先預測的12%上升至16%。所以我們(men) 建議重點關(guan) 注2、3月份的出口數據(4、5月份披露);

  由於(yu) 商用車行業(ye) 競爭(zheng) 格局較為(wei) 穩定(尤其是重卡和客車行業(ye) ),在行業(ye) 景氣度上升時,通常龍頭企業(ye) 收入都會(hui) 以大於(yu) 等於(yu) 行業(ye) 平均水平的速度增長。因此我們(men) 認為(wei) 2季度的選股策略仍然以各細分行業(ye) 的龍頭企業(ye) 為(wei) 主,中國重汽(34.30,1.30,3.94%)、濰柴動力、金龍汽車(25.91,1.09,4.39%)依然是我們(men) 最看好的商用車企業(ye) ;

  2007年1-2月,商用車行業(ye) ,尤其是重卡和客車銷量增長超出我們(men) 的預期,國內(nei) 共計銷售各類商用汽車30.0萬(wan) 輛,同比增長21.14%,其中客車(完整車輛+底盤)共銷售4.7萬(wan) 輛,同比增長42.71%,貨車(完整車輛+底盤+半掛車)共銷售25.3萬(wan) 輛,同比增長17.81%。

  07年1-2月,重卡銷量(整車+底盤+半掛)共計51,804輛,同比增長72.5%,其中普通載重汽車(即整車)累計銷售8,337輛,同比增長51.5%;底盤累計銷售21,491輛,同比增長38.6%;半掛牽引車累計銷售21,976輛,同比增長143.8%;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我們(men) 可以看出2006年12月公路貨運量和周轉量出現了明顯的“翹尾”現象,在全國貨物總周轉量(包括鐵路、公路、航空和水運)當月同比僅(jin) 增長7.55%前提下,公路貨運周轉量的單月同比增長高達31.75%,07年1月公路貨運量和周轉量的同比增速分別為(wei) 13%和17%,高於(yu) 06年全年的平均水平;

  根據我們(men) 與(yu) 重卡經銷商和貨運企業(ye) 交流的情況,2006年以來國內(nei) 對機電產(chan) 品的運輸需求不斷增加(機電產(chan) 品質量大、批量少,是重型公路貨運行業(ye) 的主要需求),2006年底至2007年初之間,此類貨運需求增長集中爆發,06年12月甚至部分地區出現了“有貨無車”的局麵。此外,因為(wei) 油價(jia) 和治理超載導致運輸成本上升,運費較去年增長20%左右。由於(yu) 貨運需求上升和運費的提高,貨運行業(ye) 的利潤增幅平均達到30-50%左右,這應當是刺激下遊用戶大批購買(mai) 重卡的主要原因;

  此外,整車廠、貨運企業(ye) 和經銷商都反映06年下半年起,治理超載力度的再次加大,中型卡車和中重型卡車已無法利用“大噸小標”的優(you) 勢為(wei) 用戶帶來回報,標準重型卡車對這些運力的更新替代需求加速也對年初重卡銷售產(chan) 生積極的影響;

  我們(men) 對於(yu) 今年國家實施國3排放標準的觀點是:由於(yu) 符合國3排放標準的柴油難以在全國範圍內(nei) 滿足正常供應需要,全麵實施的可能性非常小,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進行的試點的可能性最大。新車上公告目錄強製要求達到國3排放標準是可能的,但終端用戶仍可購買(mai) 和使用國2標準的卡車,國2和國3標準的車型將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nei) 並存;

  我們(men) 在此前的行業(ye) 報告中曾經提出,“影響重卡銷量的因素主要由公路貨運量(周轉量)、固定資產(chan) 投資、公路網絡建設、貨車保有量和政策等因素構成,在理想狀態下,當上述變量的增速都保持不變時,每年重卡銷量增速也將不變,隻有在一個(ge) 或多個(ge) 變量出現大幅波動的時候,重卡行業(ye) 才會(hui) 出現波動。”

  行業(ye) 數據證明了我們(men) 的觀點,影響重卡銷量的所有變量中,隻有貨運量(周轉量)出現異動,正是由於(yu) 貨運量(周轉量)增速在12月底的大幅上升導致重卡銷量的高增長,因此我們(men) 認為(wei) 整個(ge) 行業(ye) 的發展仍然是健康的。如果二季度和下半年貨運行業(ye) 增幅回落至10%左右的正常水平,則重卡銷量增速也會(hui) 恢複到10-15%左右,行業(ye) 出現大幅下滑的可能性很小,我們(men) 將在3月份數據披露之後重新預測行業(ye) 的增長水平;行業(ye) 競爭(zheng) 格局演變:“2+4”的格局再次出現.. 2004年以前,一汽、東(dong) 風憑借8噸車的高性價(jia) 比一直占據市場前兩(liang) 位,治理超載之後,中國重汽迅速崛起,2006年行業(ye) 競爭(zheng) 格局演變為(wei) 一汽、東(dong) 風和重汽三分天下的局麵。

  進入2007年以來,受益於(yu) 牽引車的大幅增長,北汽福田、一汽、陝汽增速高於(yu) 行業(ye) 平均水平,而東(dong) 風新一代產(chan) 品“天龍”上市以後並沒有挽回公司市場份額下降的頹勢,2月份東(dong) 風汽車銷量僅(jin) 增長8%。“2+4”的格局再次出現,所不同的是行業(ye) 龍頭由中國重汽取代,東(dong) 風與(yu) 陝汽、北汽福田和重慶紅岩一起組成第二梯隊。我們(men) 認為(wei) 07年陝西重汽和北汽福田很可能越過東(dong) 風汽車,對一汽形成合圍之勢,斯太爾家族企業(ye) 的市場份額將如我們(men) 預期的一樣繼續上升;

  按照汽協的統計數據,大中型客車2月銷售5,146輛,同比增長56.56%;按照中客網統計口徑,07年2月客車行業(ye) 銷量為(wei) 8,265輛,同比增長64.77%,1-2月累計銷量為(wei) 21,844輛,同比增長41.04%。各細分米數區間中,12米以上和9-10米區間的客車增幅最大,中型客車大型化的趨勢明顯,8-9米區間增長緩慢;按用途劃分的細分市場中,公交客車仍然是需求熱點,中、輕型公交增速都高於(yu) 行業(ye) 平均水平;

  為(wei) 了準備春運,國內(nei) 需求多數在1月份全部釋放,根據我們(men) 了解的情況,主要客車企業(ye) 在2月份國內(nei) 淡季以出口訂單的生產(chan) 為(wei) 主(2月份行業(ye) 出口數據在4月份披露),這也就不難解釋大型客車增速最快的原因了(國內(nei) 需求逐漸由大型向中型客車轉移,出口則以大型客車為(wei) 主)。

  根據汽協的統計數據,2006年全年我國共出口各類客車(海關(guan) 統計口徑為(wei) 10座以上)12,920輛,同比增長101%,超出我們(men) 此前預測的1萬(wan) 輛出口規模,絕對增量為(wei) 6,487,對客車行業(ye) 全部增量的貢獻率為(wei) 27%;

  我們(men) 在2006年年底預計07年客車出口18,000輛,出口占行業(ye) 銷量比重將上升至12%左右;

  我們(men) 認為(wei) 國內(nei) 客車市場未發生任何明顯的變化,主要需求來自於(yu) 公交、旅遊和中短途客運。因此,如果今年客車出口增速繼續超過我們(men) 原先的預測,就將對行業(ye) 增長產(chan) 生非常明顯的拉動作用(即增量貢獻率繼續上升)。根據我們(men) 的測算,當出口量再次以100%的速度增長時,此前預測的行業(ye) 增速將由12%上升至16%,2、3月份的出口數據(4、5月份披露)非常重要;

  三龍一通的優(you) 勢仍然十分明顯,尤其是蘇州金龍,市場份額較06年底上升了2個(ge) 百分點,累計銷量同比增長75%,成為(wei) 客車行業(ye) 最耀眼的成長型企業(ye) 。由於(yu) 07年洛陽宇通不納入宇通集團的統計範圍,因此宇通的數據難以比較,我們(men) 估算1-2月宇通集團銷量同比增長在40%左右。

  “加息”及“兩(liang) 稅合並”對汽車行業(ye) 的影響加息對行業(ye) 和上市公司的直接影響有限..根據行業(ye) 協會(hui) 的數據測算,加息對汽車行業(ye) 淨利潤的影響很小,各子行業(ye) 中隻有改裝車製造業(ye) 財務費用占稅前利潤比重較大,為(wei) 26.52%,因此加息對該行業(ye) 影響最大,但08年淨利潤也僅(jin) 下降1.17%,這與(yu) 汽車行業(ye) 負債(zhai) 結構中應付帳款占比較高、多數規模企業(ye) 占用上遊企業(ye) 資金解決(jue) 流動資金的現狀有關(guan) ;..根據我們(men) 的財務模型測算,重點上市公司中影響最大的是安凱客車(6.06,-0.16,-2.57%),但08年淨利潤下降幅度同樣僅(jin) 有1.33%左右;

  由於(yu) 商用車上市公司所得稅低於(yu) 33%的都是由於(yu) 國家認定高新技術企業(ye) 和地方性優(you) 惠政策等原因所致(僅(jin) 有金龍汽車控股兩(liang) 家公司屬於(yu) 中外合資,但在我們(men) 的財務模型中08年業(ye) 績預測已不再考慮這一因素),因此兩(liang) 稅合並對重點上市公司並沒有負麵影響。而宇通客車(17.28,-0.08,-0.46%)、中國重汽、安凱客車和濱洲活塞四家企業(ye) 因原有稅率均為(wei) 33%,08年淨利潤有望上升10.22%,是主要受益者;選擇股票的策略行業(ye) 景氣上升時龍頭企業(ye) 是最大受益者

  由於(yu) 商用車行業(ye) 競爭(zheng) 格局較為(wei) 穩定(尤其是重卡和客車行業(ye) ),在行業(ye) 景氣度上升時,通常龍頭企業(ye) 收入都會(hui) 以大於(yu) 等於(yu) 行業(ye) 平均水平的速度增長。因此我們(men) 認為(wei) 2季度的選股策略仍然以各細分行業(ye) 的龍頭企業(ye) 為(wei) 主,尤其是產(chan) 業(ye) 鏈較為(wei) 完整的優(you) 勢企業(ye) ,例如即將回歸A股的濰柴動力,因為(wei) 擁有發動機、變速箱、車橋和整車等核心業(ye) 務,能夠更加充分的分享整車銷量增長帶來的收益。

  中國betway最新网站聲明:本版文章內(nei) 容純屬作者個(ge) 人觀點,僅(jin) 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