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安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 王江安

在中國發展曆史上的當今,人民群眾(zhong) 的安全受到了政府和全社會(hui) 的高度關(guan) 注。客車產(chan) 品作為(wei) 大眾(zhong) 的交通運輸工具,其安全性也越來越受到乘客、運營商、行業(ye) 主管部門、製造商的高度重視。中國客車業(ye) 就是在這種內(nei) 外部政治經濟環境的影響下快速發展的,其進步速度令世人矚目。究其原因,以下三方麵的因素值得我們(men) 思考。
一、中國客車業(ye) 法規的進步開創了客車業(ye) 發展的新局麵
人們(men) 都說市場經濟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在操縱。而中國客車業(ye) 的發展卻有著一隻看得見的手在推動進步,那就是技術法規的不斷完善和進步。簡而言之,幾個(ge) 代表性法規的頒布和執行給中國客運業(ye) 和客車製造業(ye) 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1、自2000年下半年以來,交通部先後出台《道路旅客運輸企業(ye) 經營資質管理規定》和《JT/T325典型客車類型劃分及等級評定》等客車行業(ye) 法規,成了中高級客車市場紅火的催化劑。2000年到2002年整個(ge) 客車市場保持了較高的增長態勢,大、中型客車表現都十分突出。具體(ti) 情況如下表:
單位:(輛)
2000年 |
2001年 |
2002年 |
備注 |
大型客車銷量 |
7847 |
11269 |
15147 |
中型客車銷量 |
35232 |
47184 |
55996 |
從(cong) 上表可以看出,2001年的大型客車銷售比2000年增長了43.7%,而2002年的大型客車銷售比2001年增長了34.5%,2001年的中型客車銷售比2000年增長了34%,而2002年的中型客車銷售比2001年增長了近20%。
《JT/T325營運客車類型劃分及等級評定》給中級、高等級客車下了明確定義(yi) ,並為(wei) 公路客運公司的資質評定提供了基礎,直接促進了中高檔客車的需求量增加。它首次將等級與(yu) 質量保證期掛鉤,提高了整車質量水平。它給中高檔客車發展指明了方向,加快了新技術的應用,縮短了新產(chan) 品更新換代周期。
2、環保排放標準要求的提高使得客車升級
我國政府已規定,從(cong) 2001年開始實施相當歐I排放標準的國家第一階段機動車排放標準,客車行業(ye) 環保技術水平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2001年底開始,國家對提前達到國家第二階段排放標準的新生產(chan) 機動車實行減征30%的消費稅,大大刺激了客車環保技術水平的提高。2004年9月1日,根據國家環保總局發布的《關(guan) 於(yu) 實施國家第二階段激動車排放標準的公告》,所有3.5噸以上的重型車都必須執行歐II排放標準,這對發動機業(ye) 和客車產(chan) 品的技術進步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時,也促使了產(chan) 品銷售價(jia) 格的提高。
以LPG、CNG等代用燃料為(wei) 動力的綠色環保城市客車發展也很快,可能將很快成為(wei) 我國城市公交的主導產(chan) 品,並與(yu) 國際清潔燃料城市客車的開發和應用相接軌。
電動城市客車的開發、推廣和應用己得到了普遍的高度重視。世界汽車工業(ye) 的發達國家已不惜投入巨資研製開發新一代電動汽車,努力探索並解決(jue) 推廣應用中的各種技術問題。電動客車作為(wei) 一種無汙染,低噪聲的綠色客車,能有效解決(jue) 節約能源和環境保護的問題。因此,發展電動汽車勢在必行,電動城市客車也將是我國麵向新世紀的新車型,其發展前景十分廣闊。這給傳(chuan) 統客車企業(ye) 和新進入者提供了新的市場機會(hui) 。
3、對客車噪聲要求的提高必將促使客車製造業(ye) 的進一步優(you) 化。
2002年10月1日,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和國家質監總局聯合發布了GB1459-2002《汽車加速行駛車外噪聲控製限值及測量方法》,代替原有的GB1495-1979標準。今年1月1日,新標準第二階段指標開始實施,這些法規提高了對客車噪聲的要求,無疑是對客車企業(ye) 的一次考驗。
客車噪聲大概占城市交通噪聲的50%,對城市環境影響較大。而要把客車噪聲降下來,則要涉及設計、裝配、工藝等多方麵。
噪聲控製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整車製造的水平。噪聲控製涉及到整車方方麵麵的技術問題,包括發動機結構、材料質量分布、工藝水平、裝配密封性等等。實際上,客車噪聲的大小,已經反映出這輛車的質量和技術性能的優(you) 劣。
在我國,國家通過對噪聲限製的法規,可以淘汰一些技術落後的車型。專(zhuan) 家認為(wei) ,國家提高客車技術標準,將對客車技術發展起到促進作用。尤其是那些沒有核心技術,隻靠拚裝來製造客車的企業(ye) ,在初級階段可能還有些市場,但在客車製造水平高速發展的今後,尤其是在國家對噪聲的要求越來越高的今天,這些客車企業(ye) 肯定要被市場所淘汰。因此,可以說,國家客車噪聲要求的提高必將促使客車製造業(ye) 的進一步優(you) 化。今年,客車企業(ye) 的"馬太效應"也應證了這一點。
二、客車良好的安全性能將是客車業(ye) 界的更高視點
當今和未來,客車仍是人們(men) 出行和旅遊最廣泛采用的交通工具。2005到2010年,保守估計中國公路的客運總量將達到1200億(yi) 人次。麵對如此龐大的運送旅客任務,旅客營運部門的第一要素是盡最大努力確保旅客安全。所以說,客車安全是客運企業(ye) 發展的重要保證,也是客運企業(ye) 社會(hui) 責任的重要體(ti) 現。
1、客車良好的性能源於(yu) 先進的設計理念
成功的捷徑在於(yu) 汲取以往的經驗和教訓。因為(wei) ,誰能把過去所積累的經驗教訓轉化變成未來的長度,誰就在明天的競爭(zheng) 中搶占先機。從(cong) 這個(ge) 意義(yi) 來說,汽車作為(wei) 經典的工業(ye) 產(chan) 品就必須要堅持不斷創新。而客車作為(wei) 旅客的交通運輸工具就必須更加重視"以人為(wei) 本"。
早年載人客車都是在大車底盤上改製出來的,它的缺點"剛重有餘(yu) ,而柔韌和靈活性不足",直到20世紀50年代初,第一輛setra車型(S8)問世,客車才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由於(yu) 全承載技術及其相關(guan) 技術的進步,促使豪華客車的形象也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它的最大特點是,全承載車身允許隨意安裝各種現代化的先進設施,以改進、提高保證行車安全性,舒適性。
舒適性是一個(ge) 內(nei) 涵十分豐(feng) 富的概念,因為(wei) 乘客是一切技術發展的核心。這個(ge) 概念強調客艙環境設計。不論車外的強度如何,車內(nei) 必須保持舒適狀態,同時也要非常重視座椅的舒適性和車輛的低噪音與(yu) 振動。
安全性方麵則強調采用主動式和被動式的措施:改進客車主動性安全的關(guan) 鍵要素是駕駛員。當今很多新技術的應用也幫助提高客車的主動安全性。而被動性安全的設施是一個(ge) 由乘客艙、座椅和乘客安全帶組成的整體(ti) 係統,其保護功能是由這個(ge) 整體(ti) 係統中的各部件的綜合作用來保證的。ECER66、ECER80和其他規範都有具體(ti) 的定義(yi) 和標準。如乘客的生存空間等。
也正是因為(wei) "以人為(wei) 本"和"乘客是一切技術發展核心"的設計理念促進了客車業(ye) 的不斷進步。
2、經濟發展使人們(men) 更加注重生命安全權
隨著社會(hui) 的發展和人類文明程度提高,人們(men) 在解決(jue) 了溫飽和衣食住等問題後,"行"的問題就必將顯得越來越重要了。出行中旅客的生命安全權問題也越來越受到社會(hui) 和政府的重視。人們(men) 更加注重生命質量了,更加珍視生命了。
新的道路交通法的立法思想充分體(ti) 現了國家已經越來越重視人們(men) 的生命權!如:以生命權和道路權來比較,生命權高於(yu) 道路權。這種對生命權的傾(qing) 斜,是以人為(wei) 本理念的體(ti) 現。去年,全國人大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非常有創意,獲得廣泛的關(guan) 注和積極的評價(jia) 。其中,第76條規定:"機動車與(yu) 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責任"。這就否定了原來公安部已經在12個(ge) 城市試點的道路交通安全條例規定,否定了"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如果在道路上違反交通規則,被機動車撞了,自己負責"的法規條文。實施新的法律,即使機動車一方在事故中無責任,也要給予賠償(chang) 。製定新條文的法律專(zhuan) 家解釋的理由是:機動車與(yu) 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在道路上相撞,後者是會(hui) 發生身體(ti) 傷(shang) 害的一方,也就是處於(yu) 弱者的一方,以生命權和道路權來比較,生命權高於(yu) 道路權。這種對生命權的傾(qing) 斜,是以人為(wei) 本理念的體(ti) 現。
根據調查,今年1-6月份,在客車生產(chan) 企業(ye) 中,有些主流客車企業(ye) 銷量雖然位居前列,但與(yu) 往年相比增幅均有所下降。在客車行業(ye) 疲軟的大環境下,安凱汽車股份公司客車銷售收入同比增長30%,成為(wei) 行業(ye) 內(nei) 增長迅速、增幅明顯的客車企業(ye) 之一。是什麽(me) 原因?通過調查,我們(men) 發現,購買(mai) 安凱客車的消費者尤其是一"回頭客",主要看中安凱客車采用的是德國賽特拉真正的全承載技術,在營運過程中可以將安全風險降到最小。
3、高可靠的客車安全性能有效地降低了客戶經營的"後成本"
眾(zhong) 所周知,安全風險是公路運輸經營過程中最大的風險,如何有效地避免(尤其是群死群傷(shang) 等重大交通事故)發生,從(cong) 主觀角度來說,建立科學有效的管理規章製度、強化管理;對行車速度、操作方法、車輛的保養(yang) 等方麵嚴(yan) 格要求保障行車安全,增強主動安全係數,但客車的被動安全往往顯得更重要,以防在高速行駛中遇到的不測,可以大大降低客戶經營的"後成本"風險。
根據調查,現在全國各地都在加大對客車傷(shang) 亡事故的賠付。深圳市規定,客車事故死亡一人賠付80萬(wan) 元,北京地區賠付50萬(wan) 元,浙江地區賠付30萬(wan) 元等。賠付標準的提高,增加了客運企業(ye) 安全的或有風險。客車安全性能不好造成重大的惡性傷(shang) 亡事故,不僅(jin) 給客運企業(ye) 帶來重創,還危及到客運企業(ye) 老總們(men) 的"烏(wu) 紗帽",也增加了經營者的政治風險。
比如青海省青洛洲客運老板王健,2004年9月,購買(mai) 了一輛安凱股份公司生產(chan) 的安凱客車,因駕駛員駕駛不當,在西久公路上的一個(ge) 83度的斜坡處,跌入42米深的深溝裏,當時車上有15名乘客(含兩(liang) 名駕駛員),不同程度地受了傷(shang) ,卻無一人死亡。當地的交通運管和監察部門在現場勘察後一致認為(wei) ,客車墜入如此深的地方而無人員死亡,這簡直是一個(ge) 奇跡。
今年6月份,車主王鍵又到安凱股份公司來買(mai) 了一輛安凱客車。記者采訪了他,他說要不是安凱客車的骨架好,結實安全,從(cong) 這麽(me) 高的地方翻下去,肯定要死人。一旦死人,那損失可能就要大多了。他有可能早就傾(qing) 家蕩產(chan) ,哪還有錢再買(mai) 車?他感謝安凱客車。類似這樣的例子還很多。
由上述案例可見,購買(mai) 安全性能好的客車,可以大大減少客運經營的風險。
三、重視安全標準將是我國客車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
1、中國客車工業(ye) 標準的發展
中國客車工業(ye) 標準化已有20多年的發展曆程,大致經過了3個(ge) 階段。第一階段是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中期,其特征是各主管部門製定各自的客車部標;第二階段是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其特征是統一製定成套客車標準,並開始采用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hui) (ECE)法規;第三階段是90年代至今,其特征是係統采用ECE法規,製定發布了一係列客車標準,特別是近年來采用歐盟M2、M3類客車統一型式認證的客車指令等。這進一步說明中國客車工業(ye) 在標準層麵正在走向世界發達國家水平。
2、關(guan) 於(yu) 國際客車安全法規及其特點
國際客車安全法規有以下特點:
(l)客車結構安全要求包括軸荷、乘客利用麵積、標誌、防火、穩定性、出口、內(nei) 部布置、扶手、照明、鉸接段、踏步區、行李架、結構強度、關(guan) 門力測量及助殘裝置等15項。
(2)結構安全要求的技術層次增多,技術水平提高,法規內(nei) 容除強製要求外,還擴充了條件性要求或選擇性要求。例如,對乘客門的要求就包括:①基本要求。②條件性③選擇性要求
(3)結構安全要求的充分細化,規定可以采用相關(guan) 專(zhuan) 項法規,以進一步細化。
(4)歐盟已勾勒出今後的發展趨勢,即M2、M3類客車按2001/85/EC型式認證。原ECER36、R52和 R107合並,且不能同相關(guan) 指令矛盾。ECER66將修訂,客車指令亦將進一步發展。可見,客車法規的國際化已成定局。
對於(yu) 我國客車工業(ye) 界而言,對國際法規指令既要加深認識,又要優(you) 化實施。例如,在熟悉客車指令有關(guan) 規定和安全要求的情況下,還需要知道:這些規定對安全性的影響,通過對比,認清細化。根據具體(ti) 使用條件和發展階段,對主要結構、配套設備提出可簡可繁的方案。
從(cong) 對國際客車安全法規的分析和對我國客車安全標準的分析可知,目前我國客車工業(ye) 正麵臨(lin) 著發展契機,我們(men) 不能墨守陳規,不能遷就落後,而是要認清國際形勢和發展需要,創建全新的客車結構安全標準,通過實施,使中國的客車產(chan) 品盡快達到國際水平,從(cong) 而逐步走向世界。
在客車製造業(ye) 的曆史上,車輛的安全、環保、節能等特性從(cong) 來沒有象今天這樣受到重視。中國客車業(ye) 的發展也從(cong) 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受到全世界的矚目。中國客車業(ye) 要能更好的服務國人並走向世界就必須高度重視車輛安全性能,圍繞安全性和舒適性不斷創新。使車輛的經典元素和時尚元素達到最佳匹配,創造出中國造客車明天的輝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