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旭光解析濰柴十年內在成長:從虧3億到盈利34億
“一個(ge) 企業(ye) 單純追求規模不可能實現可持續發展,要注重企業(ye) 的內(nei) 在成長。”從(cong) 1998年虧(kui) 損3億(yi) 多元到2007年實現盈利34億(yi) 元,譚旭光就是通過這種“內(nei) 在成長”促使濰柴實現蛻變。
身為(wei) 濰柴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濰柴集團”)董事長、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濰柴動力”)董事長,譚旭光說:“濰柴動力未來發展的基本思路是:打造全球先進的以動力總成係統為(wei) 核心的運輸和工程設備的供應商。”為(wei) 了這個(ge) 全新的模式,他堅持了十年的創新道路。
今年下半年,國Ⅲ排放標準正式實施,受其影響,重卡市場下滑趨勢將明顯,譚旭光對《第一財經日報》說:“在低穀時,誰能做好,誰才是好的企業(ye) 。濰柴動力能夠做到增長最多,下降最少。”
近日,譚旭光在接受包括《第一財經日報》在內(nei) 的數家媒體(ti) 聯合專(zhuan) 訪時表示,從(cong) 濰柴集團今年上半年的業(ye) 績來看,更是有望超過去年的水平。
體(ti) 製創新
談到對濰柴十年發展的體(ti) 會(hui) ,譚旭光認為(wei) ,這還得益於(yu) 企業(ye) 的改革創新。1998年,國有企業(ye) 改革進入攻堅階段,而此時的濰坊柴油機廠(下稱“濰柴廠”,2006年8月改製為(wei) 濰柴控股)正處於(yu) 虧(kui) 損3億(yi) 多元、銷售收入僅(jin) 1.7億(yi) 元的艱難時期。
譚旭光認為(wei) ,當時國有企業(ye) 不是沒希望,最重要的是製度完善。“國有企業(ye) 發展困難時期,如果體(ti) 製不改變,機製不改變是不行的。”
於(yu) 是,譚旭光開始推進“三三製”改革。2002年12月,濰柴廠發起成立了濰柴動力,擁有三分之一濰柴廠資產(chan) 及產(chan) 能的高速發動機業(ye) 務被置放進濰柴動力;三分之一的濰柴廠中速機業(ye) 務留在存續部分,以開拓船用柴油機、發電設備市場為(wei) 主,成為(wei) 國內(nei) 最具競爭(zheng) 力的船舶動力和發電設備生產(chan) 基地,尋找時機實現上市;另外三分之一從(cong) 事零部件生產(chan) 的專(zhuan) 業(ye) 廠,全部實施整體(ti) 分離改製,推向市場。
這樣的改革措施獲得了成效:從(cong) 2000年到2006年,濰柴的銷售收入從(cong) 8.5億(yi) 元增長到240億(yi) 元,主要經濟指標連續六年實現翻番。據譚旭光介紹,2007年,濰柴集團實現主營業(ye) 務收入428億(yi) 元,盈利34億(yi) 元。
譚旭光認為(wei) ,產(chan) 品始終走在國內(nei) 行業(ye) 的前列非常重要。“我們(men) 在歐洲設立了研發中心,在杭州建立了生產(chan) 基地。要把社會(hui) 資源全部釋放出來,為(wei) 我所用。”
在此過程中,讓譚旭光體(ti) 會(hui) 最深的是要建立創新體(ti) 係製度:“創新不是暫時的點對點創新,而要有一種支持創新的方法,指導企業(ye) 建立創新體(ti) 係製度。”
為(wei) 此,譚旭光始終堅持要讓濰柴動力的科研人員到國外學習(xi) 係統開發的方法。“這才是真正地實現可持續發展,要建立創新的方法,從(cong) 簡單的產(chan) 品創新升級到具有指導意義(yi) 的創新方法。”
資本創新
“真正實現快速發展,要通過產(chan) 品經營加資本經營的雙輪驅動,迅速擴張。”這是譚旭光的想法。
譚旭光將“產(chan) 品加資本”的模式解釋為(wei) ,通過資本市場的運作,完善對整個(ge) 行業(ye) 的重組;通過產(chan) 品鏈合創新,跟上遊供應商和下遊汽車廠形成整體(ti) 的創新。
2004年3月,濰柴動力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邁出了濰柴集團在資本創新道路上的第一步。此後,濰柴動力的每一次資本運作都成為(wei) 業(ye) 界的焦點。
2005年8月,濰柴動力斥資10.23億(yi) 元收購湘火炬。這一震動業(ye) 界的收購案使濰柴動力獲得了陝西重汽、陝西法士特齒輪、株洲齒輪、株洲火花塞以及牡丹江富通汽車空調等上下遊的優(you) 質資產(chan) 。2006年8月,濰柴動力提出了以換股合並吸收湘火炬的形式實現回歸A股。
“在購買(mai) 湘火炬的時候,我就已經想好了後麵的動作。”在譚旭光的規劃中,所有的資本運作環環相扣,“可以說所有的資本運作都完成了我們(men) 想達到的目的。”
譚旭光又在為(wei) 濰柴集團未來的發展作準備:未來五年,濰柴集團的目標是實現銷售收入1000億(yi) 元,向世界企業(ye) 500強進軍(jun) 。
譚旭光也認識到,在規模迅速膨脹的時候要強化管理。“企業(ye) 做到一定規模的時候,管理跟不上就一定會(hui) 出問題。”譚旭光說,“一個(ge) 企業(ye) 出現問題都是在企業(ye) 最好的時候,而當市場下滑的時候,這些問題會(hui) 全部暴露出來。”
近五六年間,濰柴動力先後聘請了11家國際大型谘詢公司,每年為(wei) 濰柴動力的經營管理進行跟蹤、評估。“企業(ye) 跟每個(ge) 人一樣,都會(hui) 出現問題。麵對這些問題,最重要的是能夠及時調整解決(jue) 。”譚旭光說。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kurageshokudo.com”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betway最新网站,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注明“來源:www.kurageshokudo.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betway最新网站)”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係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係:copyright#kurageshokudo.com
- 陳華出任康明斯中國供應鏈、質量和信息技術執行總監[09-26]
- 成都客車森鵬電子共攜手 繪製海外綠色交通新篇章[09-26]
- 逐鹿歐美市場 精進電動耀動2024漢諾威商用車展[09-26]
- 玉柴參加“與中國駐東盟經商參讚麵對麵”交流會[09-26]
- 北京祥龍公司與寧德時代簽署戰略合作協議[09-26]
- 媒體關注:從未勢能源看中國氫能企業的全球化之路[09-25]
- 盡顯“全天候”品質 歐輝BJ6105確實有點大不同 [09-25]
- 森鵬出海 領航商用車數智化轉型[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