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付於(yu) 武 : 尊敬的各位來賓,汽車界的各位同仁,必威betway官网网页登录界的朋友們(men) 你們(men) 好,2006汽車自主創新發展論壇下來開始,近幾年汽車工業(ye) 討論最多的話題,我覺得莫過於(yu) 自主創新,範圍之廣泛,討論給熱烈,觀點之鮮明,都是中國汽車發展史上所前所未有的,我想這場討論,對於(yu) 中國汽車工業(ye) 的成長是有益的。當然隨著創新型國家戰略的實施,結論也越加清晰,大家知道中國汽車工業(ye) 已經走過了五十多年的曆史,2005年產(chan) 銷量雙雙接近六百萬(wan) 輛,論規模不可謂不大,要做強還有相當大的距離,男兒(er) 當自立,中國汽車工業(ye) 當自強,唯發展才能自強,唯創新才能發展,作為(wei) 中國的汽車人確實不敢有絲(si) 毫的懈怠,因為(wei) 中國汽車確實承載了國人,太多的期望和理想,所以,今天由國家科技部和中國汽車工程學會(hui) 共同舉(ju) 辦這次論壇,是汽車行業(ye) ,按照科學的發展觀落實全國科技大會(hui) 的一次重要的行業(ye) 活動,既是匯報也是交流,既是討論更是探討,我相信這次論壇,對於(yu) 我們(men) 中國汽車工業(ye) 的自主創新,會(hui) 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作為(wei) 汽車業(ye) 界的高規格的會(hui) 議,此次論壇得到了社會(hui) 各方麵的充分重視。
下麵我榮幸地為(wei) 各位介紹參加本次大會(hui) 的各位領導。 他們(men) 是國家科技部副部長尚勇先生,還有我們(men) 中國機械汽車工業(ye) 的兩(liang) 位老領導,原國家機械部部長,何光遠先生,原國家機械工業(ye) 部副部長,陸願新先生,中國工程院院士劉白成教授,中國機械工業(ye) 集團副總裁,王鬆林生,中國航空二集團副總裁,宋金剛先生,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張建偉(wei) 先生,國家發改委汽車專(zhuan) 業(ye) 司專(zhuan) 家組組長,張修林先生,還有中國汽車工業(ye) 協會(hui) 顧問崔學文先生,我非常榮幸地介紹,今天到會(hui) 的講演嘉賓,他們(men) 是科技部863電動汽車總體(ti) 組組長萬(wan) 鋼先生,科技部政策與(yu) 體(ti) 製改革司副司長,梅永紅先生,第一汽車集團副總經理吳紹明先生,東(dong) 風汽車集團副總經理範仲先生,參加會(hui) 議的還有長安汽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總裁朱華榮先生,北京汽車工業(ye) 控股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董揚先生,哈飛汽車工業(ye) 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馬川立先生,奇瑞副總經理李立忠先生。還有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的院校,還有相關(guan) 媒體(ti) 朋友,請允許我代表主辦方對各位的光臨(lin) 表示感謝,下麵有請科技部副部長尚部長致詞。 尚勇 : 各位老前輩,老領導,各位女士們(men) 先生們(men) 早上好,首先請允許我代表科技部為(wei) 今天會(hui) 議的召開表示祝賀,並且對大家參加這次會(hui) 議,表示衷心的感謝和歡迎!今天的會(hui) 議,備受關(guan) 注,因為(wei) 在今年的年初,黨(dang) 中央國務院召開了全國科技大會(hui) ,提出了加強自主創新的國家戰略,確立了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宏偉(wei) 目標,因為(wei) 汽車現在正在進入千家萬(wan) 戶,汽車產(chan) 業(ye) 的發展,特別是汽車產(chan) 業(ye) 的自主創新能力,引起了社會(hui) 各界的關(guan) 注,特別是我們(men) 汽車人們(men) ,對汽車發展民族的汽車產(chan) 業(ye) ,更是充滿了信心。那麽(me) ,今天參加這次會(hui) 議,有很多是來自我們(men) 汽車界的老前輩們(men) ,也有很多我們(men) 這個(ge) 汽車產(chan) 業(ye) 企業(ye) 巨頭的老總們(men) ,更有更多的關(guan) 心汽車自主創新的專(zhuan) 家學者和必威betway官网网页登录界的朋友們(men) 。那麽(me) ,我們(men) 國家的汽車產(chan) 業(ye) 怎麽(me) 發展,大家要發表很多真知灼見,借此機會(hui) ,我在這裏也談幾點個(ge) 人想法。 自主品牌汽車增長的速度比合資汽車增長速度要快 第一點,我國汽車自主產(chan) 業(ye) 的時機已趨成熟,因為(wei) 我們(men) 國家汽車的起步,是和共產(chan) 黨(dang) 發展,特別是我們(men) 工業(ye) 體(ti) 係的建設幾乎是同步的,在1955年,我們(men) 就有了自己的汽車,1957、1958年就有了我們(men) 的轎車,我們(men) 起步很早,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men) 的汽車工業(ye) 得到了長足的進步。可以說,從(cong) 技術發展的階段,實現了技術水平極高的跨越,大家對我們(men) 的汽車產(chan) 業(ye) 抱有很高的期望,確實跟我們(men) 的鄰國韓國比起來,我們(men) 有著自主創新的路子稍微慢了一點,但是我們(men) 必須充分肯定我國汽車工業(ye) 發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首先大家來看,如果20年前我們(men) 街上跑的是什麽(me) 車,現在跑的是什麽(me) 車。我了解到,我國的汽車產(chan) 業(ye) 的自主創新,已經取得了驕人的成績,比如我們(men) 國家的貨車的水平,已經接近世界先進水平,在很多城市,包括大客車的水平。絕大多數我們(men) 有了自己的自主知識產(chan) 權,具備了較強的創新能力,在轎車工業(ye) 方麵,這些年來我們(men) 通過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提高了我們(men) 的設計水平,製造水平,盡管還有很多品牌,我們(men) 自主的品牌沒有像國外的品牌叫得那麽(me) 響,但是絕不能否認,我國汽車工業(ye) 在引進技術方麵取得的成績,因為(wei) 我們(men) 那時候落後太多,正是因為(wei) 引進來的技術,我們(men) 學習(xi) 了西方的先進的管理經驗,學習(xi) 了西方的經營模式,也學習(xi) 了很多的技術進步的這方麵的技巧技能。
一個(ge) 汽車界的老前輩跟我說過這麽(me) 一句話,說我國的卡車,為(wei) 什麽(me) 比較快地實現了自主創新,因為(wei) 從(cong) 技術水平來講,卡車比喻是小學水平,轎車就是大學水平,我們(men) 需要時間,我認為(wei) 從(cong) 轎車上來看,我們(men) 這些年通過引進技術,和某種程度上的消化稀釋,使我們(men) 已經使技術的台階上了一個(ge) 檔次,我們(men) 已經具備了自主研究開發的這方麵的能力,而且近幾年,我們(men) 一批企業(ye) ,特別是一批後起之秀,以奇瑞,長安,吉利為(wei) 代表的後起之秀,在自主研發上走得比較成功,實際上我們(men) 一批骨幹的企業(ye) 一直在自主研發自己的技術,掌握自己的技術知識產(chan) 權,從(cong) 技術創新基礎上來講,我們(men) 已經具備建立自助品牌汽車的基礎。
從(cong) 實際上來看,我們(men) 的汽車產(chan) 量,去年是接近六百萬(wan) 輛,成為(wei) 世界第三大汽車大國,而且從(cong) 成長性來看,我們(men) 的汽車發展的速度,是在世界上第一位的。更可喜的是,他們(men) 告訴我一個(ge) 數字,自主品牌汽車增長的速度比合資汽車增長速度要快,隨著汽車大量進入家庭,這個(ge) 市場的時機是很好的時機。而且要有一緊迫性,就是現在的時機如果抓不住,我們(men) 在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的很旺盛的這個(ge) 勢頭上,我們(men) 自主創新能力上不去,我們(men) 也會(hui) 失去時機的,所以這個(ge) 時機已經成熟了,機遇大好,而且更是時不我待。 引進技術不是自主創新 第二點我想談一下,加強自主創新,關(guan) 鍵要有自主的精神和創新的魄力。大家對於(yu) 我們(men) 中華民族的創新能力都很感到自豪,我們(men) 中國人絕不缺乏創新的智慧和創新的能力,不足的是我們(men) 的自主的精神和創新的魄力有待進一步加強。韓國,這些年來在汽車工業(ye) 方麵,在信息產(chan) 業(ye) ,在這方麵的創新有很多經驗值得我們(men) 學習(xi) ,其中他們(men) 經驗最寶貴的地方就是實施了自主創新戰略,根本在於(yu) 他們(men) 自主的精神和創新的魄力,我們(men) 要加強汽車產(chan) 業(ye) 的自主創新,必須要擯棄技不如人的心態,要樹立敢於(yu) 超越的民族自信心,要擯棄拿來主義(yi) 的依附心態,要樹立自主創新的民族精神,要擯棄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態,要樹立棄而不舍的艱苦奮鬥精神。
我們(men) 現在以市場換技術的階段已經過去,在國際競爭(zheng) 的格局下,如果我們(men) 不能創造我們(men) 自主的品牌,不能掌握核心的知識產(chan) 權,我們(men) 的市場不但換不來先進技術,我們(men) 的學費也白交了,更重要的是,在全球化的條件下,我們(men) 在國際競爭(zheng) 中,端著金飯豌,可能要淪為(wei) 非常被動的地位,所以說,這個(ge) 創新的精神和魄力對我們(men) 非常重要,現在還有一個(ge) ,一提自主創新,本來甚至把一些引進技術也叫自主創新,把一些小改小鬧也叫自主創新,所以目前有這個(ge) 認識,光有了這種精神,有了這種魄力還又要一些腳踏實地,求實務實的精神,同時在我們(men) 自主創新的過程中將會(hui) 受到國外一些公司的各個(ge) 方麵的刁難,包括專(zhuan) 利的壟斷,包括他們(men) 一旦我們(men) 有一些技術突破的他們(men) 又想把更新的技術要進來這種情況下有很大的誘惑,我們(men) 在這種情況下能不能樹立我們(men) 堅強的信心,這是一個(ge) 非常關(guan) 鍵的問題。
第三點,我的體(ti) 會(hui) 是我們(men) 要選擇好正確的創新路徑,現在正好我們(men) 在趕上一個(ge) 汽車技術更新換代的一個(ge) 很好的機遇,我們(men) 要技術超越,應該抓住清潔節能,清潔汽車作為(wei) 我們(men) 自主創新的重點,因為(wei) 我們(men) 國家發展受到環境的約束,如果我們(men) 作為(wei) 汽車大國,也許可能不長的時間內(nei) 就會(hui) 成為(wei) 世界第一汽車大國,我們(men) 也是一個(ge) 耗能主要的方麵,所以發展清潔節能汽車,是我們(men) 產(chan) 業(ye) 的方向,是我們(men) 產(chan) 業(ye) 政策鼓勵的重點,我們(men) 在清潔節能汽車恰恰是我們(men) 的機遇。
在去年的世界上電動汽車的博覽會(hui) 上,我們(men) 拿到了第一名,我看了很多國家,我們(men) 在這個(ge) 方麵的研究,特別是燃料電池汽車方麵,幾乎和很過國家是同步的,但是我們(men) 絕不能醒得早,起得晚,在產(chan) 業(ye) 化方麵又落在別人後麵,同時呢,在自主創新方麵,因為(wei) 自主創新的含義(yi) ,這次中央的文件說得很清楚,三層意思,一個(ge) 是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和再創新,第二個(ge) 是集成創新,第三是原始創新,主要的一個(ge) 目的都要掌握核心的自主知識產(chan) 權,我們(men) 對汽車工業(ye) ,我們(men) 現在的一個(ge) 很好的途徑就是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和集成創新,當然這裏麵,我們(men) 也有原始創新,比如在燃料電池方麵,我們(men) 有很多的原始創新,包括我們(men) 現在的發動機係統,變速器係統等等,我們(men) 還要積極擴大開放,利用國際的資源,提高我們(men) 自主創新的能力,但是我們(men) 不管通過何種途徑,核心是形成我們(men) 核心技術。 第四點我的體(ti) 會(hui) 是我們(men) 要為(wei) 汽車工業(ye) 的自主創新創造更好的環境。首先,我們(men) 要建立有利於(yu) 自主創新的品質和機製,要真正鼓勵企業(ye) 成為(wei) 技術創新的主體(ti) ,無論我們(men) 國有企業(ye) ,民營企業(ye) ,無論是老的汽車企業(ye) ,還是新企業(ye) ,他們(men) 各自有各自的優(you) 勢,但是現在我們(men) 要創新,更應該加強企業(ye) 的聯盟,加強各個(ge) 企業(ye) 在這方麵優(you) 勢的互補,要更多地通過各種平台,加強企業(ye) 界的交流,同時我們(men) 加強要使企業(ye) 為(wei) 主體(ti) ,一個(ge) 捷徑是產(chan) 學研結合,研究我們(men) 如何圍繞汽車企業(ye) ,特別是自主創新的需求,通過政府的引導,組織科研院所大學的力量,為(wei) 汽車企業(ye) 服務,更主要的創造環境的方麵是政府。政府應該通過怎麽(me) 樣深化改革,轉變職能,為(wei) 企業(ye) 的創新提供服務,提出是為(wei) 我們(men) 的技術創新來搭建平台,政府的這些重點實驗室,這些實驗設備怎麽(me) 樣進一步向企業(ye) 開放,政府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要通過政府的產(chan) 業(ye) 政策,采購政策,稅收政策,對我們(men) 的汽車自主創新進行扶持,進行引導,進行激勵。 2004年11月我訪問了韓國,有的事令我非常震驚,因為(wei) 那個(ge) 時候韓國現代剛造出來了混合動力的清潔節能汽車,第一批是政府財政出錢買(mai) 了50輛,當時的價(jia) 格是市場上一般汽車將近十倍,政府為(wei) 什麽(me) 要這麽(me) 做,他就是為(wei) 從(cong) 用戶上來講,政府也是很大的用戶,他就是引導社會(hui) 購買(mai) 國產(chan) 品牌汽車。我多次表示,我很想坐我們(men) 自助品牌的汽車,如果政府采購解決(jue) 了,另外我們(men) 也要創造更好的人才環境,我了解,我們(men) 現在有些汽車自主創新搞得比較好的企業(ye) ,他們(men) 成功的秘訣就是引進了一批高水平的人才,凝聚了一批高水平的人才,那麽(me) 為(wei) 這些創新人才,我們(men) 怎麽(me) 樣創造,怎麽(me) 施展才能,脫穎而出,我們(men) 要大力弘揚創新的的精神,自主創新,不光是我們(men) 汽車界的事,不光是科技界的事,也是我們(men) 全社會(hui) 的事,我們(men) 一起營造這個(ge) 環境,我相信,我們(men) 一起營造這個(ge) 環境,我國具有自主品牌的民族汽車產(chan) 業(ye) ,一定能夠崛起,中華民族一定能躋身於(yu) 世界汽車先進技術之林,對此我們(men) 充滿信心。
所以今天的研討會(hui) 對於(yu) 我們(men) 促進的汽車自主創新非常重要,我剛才講的是個(ge) 人得觀點,有錯誤的地方請大家提出,謝謝大家。
相關(guan) 連接:
1957年1月生,中共黨(dang) 員。1982年畢業(ye) 於(yu) 山東(dong) 礦業(ye) 學院機械係機械製造專(zhuan) 業(ye) 。1984、1987年分別於(yu) 中國礦業(ye) 大學北京研究生部礦山工程力學專(zhuan) 業(ye) 研究生畢業(ye) ,獲工學碩士、博士學位。曆任中國礦業(ye) 大學研究生部講師、副教授、研究生部副主任、國家科委調研室副主任、辦公廳副主任、國家科委政策法規與(yu) 體(ti) 製改革司司長、科技部政策法規與(yu) 體(ti) 製改革司司長。2001年4月任科技日報社社長(副部級),2001年11月起,任科學技術部黨(dang) 組成員。2004年1月起,任科學技術部副部級黨(dang) 組成員。2004年12月起,任科學技術部副部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