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 市場建設司
【發布單位】商務部
【發布文號】商務部2005年16號令
【發布日期】2005-08-10
【生效日期】2005-08-10
《汽車貿易政策》已經商務部部務會(hui) 審議通過,現予發布,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部長:薄熙來
二○○五年八月十日
汽 車 貿 易 政 策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wei) 建立統一、開放、競爭(zheng) 、有序的汽車市場,維護汽車消費者合法權益,推進我國汽車產(chan) 業(ye) 健康發展,促進消費,擴大內(nei) 需,特製定本政策。
第二條 國家鼓勵發展汽車貿易,引導汽車貿易業(ye) 統籌規劃,合理布局,調整結構,積極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物流技術和先進的經營模式,推進電子商務,提高汽車貿易水平,實現集約化、規模化、品牌化及多樣化經營。
第三條 為(wei) 創造公平競爭(zheng) 的汽車市場環境,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堅持按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規律,進一步引入競爭(zheng) 機製,擴大對內(nei) 對外開放,打破地區封鎖,促進汽車商品在全國範圍內(nei) 自由流通。
第四條 引導汽車貿易企業(ye) 依法、誠信經營,保證商品質量和服務質量,為(wei) 消費者提供滿意的服務。
第五條 為(wei) 提高我國汽車貿易整體(ti) 水平, 國家鼓勵具有較強的經濟實力、先進的商業(ye) 經營管理經驗和營銷技術以及完善的國際銷售網絡的境外投資者投資汽車貿易領域。
第六條 充分發揮行業(ye) 組織、認證機構、檢測機構的橋梁紐帶作用,建立和完善獨立公正、規範運作的汽車貿易評估、谘詢、認證、檢測等中介服務體(ti) 係,積極推進汽車貿易市場化進程。
第七條 積極建立、完善相關(guan) 法規和製度,加快汽車貿易法製化建設。設立汽車貿易企業(ye) 應當具備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有關(guan) 條件,國務院商務主管部門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研究製定和完善汽車品牌銷售、二手車流通、汽車配件流通、報廢汽車回收等管理辦法、規範及標準,
依法管理、規範汽車貿易的經營行為(wei) ,維護公平競爭(zheng) 的市場秩序。
第二章 政策目標
第八條 通過本政策的實施, 基本實現汽車品牌銷售和服務,形成多種經營主體(ti) 與(yu) 經營模式並存的二手車流通發展格局,汽車及二手車銷售和售後服務功能完善、體(ti) 係健全;汽車配件商品來源、質量和價(jia) 格公開、透明,假冒偽(wei) 劣配件商品得到有效遏製,報廢汽車回收拆解率顯著提高,形成良好的汽車貿易市場秩序。
第九條 到2010年,建立起與(yu) 國際接軌並具有競爭(zheng) 優(you) 勢的現代汽車貿易體(ti) 係,擁有一批具有競爭(zheng) 實力的汽車貿易企業(ye) ,
貿易額有較大幅度增長,貿易水平顯著提高,對外貿易能力明顯增強,實現汽車貿易與(yu) 汽車工業(ye) 的協調發展。
第三章 汽車銷售
第十條 境內(nei) 外汽車生產(chan) 企業(ye) 凡在境內(nei) 銷售自產(chan) 汽車的,應當盡快建立完善的汽車品牌銷售和服務體(ti) 係,確保消費者在購買(mai) 和使用過程中得到良好的服務,
維護其合法權益。汽車生產(chan) 企業(ye) 可以按國家有關(guan) 規定自行投資或授權汽車總經銷商建立品牌銷售和服務體(ti) 係。
第十一條 實施汽車品牌銷售和服務。自2005年4月1日起,乘用車實行品牌銷售和服務;自2006年12月1日起,除專(zhuan) 用作業(ye) 車外,所有汽車實行品牌銷售和服務。
從(cong) 事汽車品牌銷售活動應當先取得汽車生產(chan) 企業(ye) 或經其授權的汽車總經銷商授權。汽車(包括二手車)經銷商應當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準的經營範圍內(nei) 開展汽車經營活動。
第十二條 汽車供應商應當製訂汽車品牌銷售和服務網絡規劃。為(wei) 維護消費者的利益,汽車品牌銷售和與(yu) 其配套的配件供應、售後服務網點相距不得超過150公裏。
第十三條 汽車供應商應當加強品牌銷售和服務網絡的管理,規範銷售和服務,在國務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備案並向社會(hui) 公布後,要定期向社會(hui) 公布其授權和取消授權的汽車品牌銷售和服務企業(ye) 名單,對未經品牌授權或不具備經營條件的經銷商不得提供汽車資源。汽車供應商有責任及時向社會(hui) 公布停產(chan) 車型,並采取積極措施在合理期限內(nei) 保證配件供應。
第十四條 汽車供應商和經銷商應當通過簽訂書(shu) 麵合同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yi) 務。汽車供應商要對經銷商提供指導和技術支持,不得要求經銷商接受不平等的合作條件,以及強行規定經銷數量和進行搭售,不應隨意解除與(yu) 經銷商的合作關(guan) 係。
第十五條 汽車供應商應當按國家有關(guan) 法律法規以及向消費者的承諾,承擔汽車質量保證義(yi) 務,提供售後服務。
汽車經銷商應當在經營場所向消費者明示汽車供應商承諾的汽車質量保證和售後服務,並按其授權經營合同的約定和服務規範要求,提供相應的售後服務。
汽車供應商和經銷商不得供應和銷售不符合機動車國家安全技術標準、未獲國家強製性產(chan) 品認證、未列入《道路機動車輛生產(chan) 企業(ye) 及產(chan) 品公告》的汽車。進口汽車未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及其實施條例規定檢驗合格的,不準銷售使用。
第四章 二手車流通
第十六條 國家鼓勵二手車流通。建立競爭(zheng) 機製,拓展流通渠道,支持有條件的汽車品牌經銷商等經營主體(ti) 經營二手車,以及在異地設立分支機構開展連鎖經營。
第十七條 積極創造條件,簡化二手車交易、轉移登記手續,提高車輛合法性與(yu) 安全性的查詢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統一規範交易發票;強化二手車質量管理,推動二手車經銷商提供優(you) 質售後服務。
第十八條 加快二手車市場的培育和建設,引導二手車交易市場轉變觀念,強化市場管理,拓展市場服務功能。
第十九條 實施二手車自願評估製度。除涉及國有資產(chan) 的車輛外,二手車的交易價(jia) 格由買(mai) 賣雙方商定,當事人可以自願委托具有資格的二手車鑒定評估機構進行評估,供交易時參考。除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外,任何單位和部門不得強製或變相強製對交易車輛進行評估。
第二十條 積極規範二手車鑒定評估行為(wei) 。二手車鑒定評估機構應當本著"客觀、真實、公正、公開"的原則,依據國家有關(guan) 法律法規,開展二手車鑒定評估經營活動,出具車輛鑒定評估報告,明確車輛技術狀況(包括是否屬事故車輛等內(nei) 容)。
第二十一條 二手車經營、拍賣企業(ye) 在銷售、拍賣二手車時,應當向買(mai) 方提供真實情況,不得有隱瞞和欺詐行為(wei) 。所銷售和拍賣的車輛必須具有機動車號牌、《機動車登記證書(shu) 》、《機動車行駛證》、有效的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合格標誌、車輛保險單和交納稅費憑證等。
第二十二條 二手車經營企業(ye) 銷售二手車時,應當向買(mai) 方提供質量保證及售後服務承諾。在產(chan) 品質量責任擔保期內(nei) 的,汽車供應商應當按國家有關(guan) 法律法規以及向消費者的承諾,承擔汽車質量保證和售後服務。
第二十三條 從(cong) 事二手車拍賣和鑒定評估經營活動應當經省級商務主管部門核準。
第五章 汽車配件流通
第二十四條 國家鼓勵汽車配件流通采取特許、連鎖經營的方式向規模化、品牌化、網絡化方向發展,支持配件流通企業(ye) 進行整合,實現結構升級,提高規模效應及服務水平。
第二十五條 汽車及配件供應商和經銷商應當加強質量管理,提高產(chan) 品質量及服務質量。
汽車及配件供應商和經銷商不得供應和銷售不符合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強製性標準及強製性產(chan) 品認證要求的汽車配件。
第二十六條 汽車及配件供應商應當定期向社會(hui) 公布認可和取消認可的特許汽車配件經銷商名單。
汽車配件經銷商應當明示所銷售的汽車配件及其它汽車用品的名稱、生產(chan) 廠家、價(jia) 格等信息,並分別對原廠配件、經汽車生產(chan) 企業(ye) 認可的配件、報廢汽車回用件及翻新件予以注明。汽車配件產(chan) 品標識應當符合《產(chan) 品質量法》的要求。
第二十七條 加快規範報廢汽車回用件流通,報廢汽車回收拆解企業(ye) 對按有關(guan) 規定拆解的可出售配件,必須在配件的醒目位置標明"報廢汽車回用件".
第六章 汽車報廢與(yu) 報廢汽車回收
第二十八條 國家實施汽車強製報廢製度。根據汽車安全技術狀況和不同用途, 修訂現行汽車報廢標準, 規定不同的強製報廢標準。
第二十九條 報廢汽車所有人應當將報廢汽車及時交售給具有合法資格的報廢汽車回收拆解企業(ye) 。
第三十條 地方商務主管部門要按《報廢汽車回收管理辦法》(國務院令第307號)的有關(guan) 要求,對報廢汽車回收拆解行業(ye) 統籌規劃,合理布局。
從(cong) 事報廢汽車回收拆解業(ye) 務,應當具備法律法規規定的有關(guan) 條件。國務院商務主管部門應當將符合條件的報廢汽車回收拆解企業(ye) 向社會(hui) 公告。
第三十一條 報廢汽車回收拆解企業(ye) 必須嚴(yan) 格按國家有關(guan) 法律、法規開展業(ye) 務,及時拆解回收的報廢汽車。拆解的發動機、前後橋、變速器、方向機、車架"五大總成"應當作為(wei) 廢鋼鐵,交售給鋼鐵企業(ye) 作為(wei) 冶煉原料。
第三十二條 各級商務主管部門要會(hui) 同公安機關(guan) 建立報廢汽車回收管理信息交換製度,實現報廢汽車回收過程實時控製,防止報廢汽車及其"五大總"流入社會(hui) 。
第三十三條 為(wei) 合理和有效利用資源, 國家適時製定報廢汽車回收利用的管理辦法。
第三十四條 完善老舊汽車報廢更新補貼資金管理辦法,鼓勵老舊汽車報廢更新。
第三十五條 報廢汽車回收拆解企業(ye) 拆解的報廢汽車零部件及其它廢棄物、有害物(如油、液、電池、有害金屬等)的存放、轉運、處理等必須符合《環境保護法》、《大氣汙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規的要求,確保安全、無汙染(或使汙染降至最低)。
第七章 汽車對外貿易
第三十六條 自2005年1月1日起,國家實施汽車自動進口許可管理,所有汽車進口口岸保稅區不得存放以進入國內(nei) 市場為(wei) 目的的汽車。
第三十七條 國家禁止以任何貿易方式進口舊汽車及其總成、配件和右置方向盤汽車(用於(yu) 開發出口產(chan) 品的右置方向盤樣車除外)。
第三十八條 進口汽車必須獲得國家強製性產(chan) 品認證證書(shu) ,貼有認證標誌,並須經檢驗檢疫機構抽查檢驗合格,同時附有中文說明書(shu) 。
第三十九條 禁止汽車及相關(guan) 商品進口中的不公平貿易行為(wei) 。國務院商務主管部門依法對汽車產(chan) 業(ye) 實施反傾(qing) 銷、反補貼和保障措施,組織有關(guan) 行業(ye) 協會(hui) 建立和完善汽車產(chan) 業(ye) 損害預警係統,
並開展汽車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力調查研究工作。汽車供應商和經銷商有義(yi) 務及時準確地向國務院有關(guan) 部門提供相關(guan) 信息。
第四十條 鼓勵發展汽車及相關(guan) 商品的對外貿易。支持培育和發展國家汽車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引導有條件的汽車供應商和經銷商采取多種方式在國外建立合資、合作、獨資銷售及服務網絡,優(you) 化出口商品結構,加大開拓國際市場的力度。
第四十一條 利用中央外貿發展基金支持汽車及相關(guan) 商品對外貿易發展。
第四十二條 汽車及相關(guan) 商品的出口供應商和經銷商應當根據出口地區相關(guan) 法規建立必要的銷售和服務體(ti) 係。
第四十三條 加強政府間磋商,支持汽車及相關(guan) 商品出口供應商參與(yu) 反傾(qing) 銷、反補貼和保障措施的應訴,維護我國汽車及相關(guan) 商品出口供應商的合法權益。
第四十四條 汽車行業(ye) 組織要加強行業(ye) 自律,建立競爭(zheng) 有序的汽車及相關(guan) 商品對外貿易秩序。
第八章 其 他
第四十五條 設立外商投資汽車貿易企業(ye) ,除符合相應的資質條件外,還應當符合外商投資有關(guan) 法律法規,並經省級商務主管部門初審後報國務院商務主管部門審批。
第四十六條 加快發展和擴大汽車消費信貸,支持有條件的汽車供應商建立麵向全行業(ye) 的汽車金融公司,引導汽車金融機構與(yu) 其他金融機構建立合作機製,使汽車消費信貸市場規模化、專(zhuan) 業(ye) 化程度顯著提高,風險管理體(ti) 係更加完善。
第四十七條 完善汽車保險市場, 鼓勵汽車保險品種向個(ge) 性化與(yu) 多樣化方向發展,提高汽車保險服務水平,初步實現汽車保險業(ye) 專(zhuan) 業(ye) 化、集約化經營。
第四十八條 各地政府製定的與(yu) 汽車貿易相關(guan) 的各種政策、製度和規定要符合本政策要求並做到公開、透明,不得對非本地生產(chan) 和交易的汽車在流通、服務、使用等方麵實施歧視政策,
堅決(jue) 製止強製或變相強製本地消費者購買(mai) 本地生產(chan) 汽車,以及以任何方式幹預經營者選擇國家許可生產(chan) 、銷售的汽車的行為(wei) 。
第四十九條 本政策自發布之日起實施,由國務院商務主管部門負責解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