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們(men) 在對某省兩(liang) 市審計調查時發現,2004年至2006年,兩(liang) 市累計投資7467萬(wan) 元,計劃建設25 8個(ge) 鄉(xiang) 鎮農(nong) 村客運站,現已建成169個(ge) 。其中,除30個(ge) 投入運營外,其餘(yu) 均未投入運營,形成資產(chan) 閑置,這一問題值得重視。
調查發現,形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一是缺乏統一規劃。政府部門尚未出台農(nong) 村客運站管養(yang) 辦法,管養(yang) 主體(ti) 不明確,客運車輛未落實,客運路線未劃定,營運線路缺乏統一規劃。二是客運收入較低。受農(nong) 村經濟條件的製約,目前兩(liang) 市除行政村公路通車外,絕大多數自然村道路並不具備客運條件,完全靠市場化運作,客運收入明顯偏低,缺乏吸引社會(hui) 車輛參與(yu) 的基本條件。三是前期可行性研究不充分。沒有因地製宜,在每個(ge) 鄉(xiang) 鎮設置農(nong) 村客運站並不科學。鄉(xiang) 鎮客運站的建設必須考慮到有利於(yu) 群眾(zhong) 的乘車,不宜遠離中心地帶。
針對農(nong) 村客運站管養(yang) 中存在的問題,結合目前農(nong) 村客運的實際,筆者建議:一是迅速出台農(nong) 村客運站管理辦法。明確客運站管養(yang) 責任主體(ti) ,統籌客運站的管理、客運公司的組建及營運線路的統一規劃。二是實行管運分離,推進客運市場化。在對農(nong) 村客運站管理機構及人員科學定編的基礎上,成立農(nong) 村客運站管理公司,通過招投標方式獲得經營權。有 條件的客運站可吸納社會(hui) 力量參與(yu) 農(nong) 村客運競爭(zheng) ,使農(nong) 村客運產(chan) 業(ye) 逐步發展成為(wei) 具有競爭(zheng) 活力的產(chan) 業(ye) 之一。三是試行農(nong) 村客運補貼的優(you) 惠政策。鑒於(yu) 目前農(nong) 村客運可能出現虧(kui) 損或微利的特定情況,在深入調查的基礎上,可參照城區公共汽車補助辦法,試行農(nong) 村客運財政補貼政策,推動農(nong) 村客運的健康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