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交通部統計,“十一”黃金周期間,全國公路水路共安全運送旅客3.69億(yi) 人次,全國公路基本暢通,水上沒有發生與(yu) 黃金周出行有關(guan) 的險情和事故。
據初步統計,黃金周期間,全國共完成道路客運量3.63億(yi) 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9.7%。全國道路運輸行業(ye) 共投入大中型客車76萬(wan) 輛,其中旅遊客車近7萬(wan) 輛。道路客運高峰出現在10月1日和10月6日,分別完成客運量5280萬(wan) 人次和5350萬(wan) 人次;7日客運量較6日最高峰有所下降,共完成客運量5270萬(wan) 人次。 黃金周道路運輸呈現五大特點: 一是客流增長以中短途客流為(wei) 主。與(yu) 平時相比,長途客流相對穩定,中短途旅遊和探親(qin) 客流增長幅度較大,農(nong) 家樂(le) 、鄉(xiang) 村采摘遊增長迅速。針對前往農(nong) 村地區客流增多的情況,交通部門投入30餘(yu) 萬(wan) 輛農(nong) 村客運班車和旅遊車,采取適時投放加班車、循環發車等措施,方便旅客下鄉(xiang) ,滿足前往農(nong) 村旅遊的需要,增加了農(nong) 民收入。 二是旅遊客流增幅較大。旅遊客流增幅較大的地區有北京、上海、浙江、江蘇、福建、安徽、重慶、廣東(dong) 、天津、四川、山東(dong) 、海南、新疆等省份,特別是北京今年大力宣傳(chuan) 奧運,外地來京參觀奧運場館的遊客激增。 三是運輸質量有所提高。節日期間,交通部門組織了充足的運力,合理安排線路班次,及時組織旅遊包車。客運企業(ye) 堅持“以人為(wei) 本”,服務質量顯著提高,旅客投訴明顯減少。此外,隨著道路客運市場運力結構的調整,客運車輛檔次穩步提高,中檔以上客車達到營運客車總數的40%,高速公路客運車輛中高檔豪華客車比例達到80%以上。 四是交通環境得到改善。隨著高速公路、旅遊公路、農(nong) 村公路建設的快速發展,全國公路網絡逐步完善。交通部門在節日期間,加強了對道路的巡查和維護,保證了良好的公路狀況和暢通。為(wei) 保障車輛快速通過,各收費站增加了值班人員,增設收費道口,加強交通疏導,努力挖掘公路通行潛力,減少交通堵塞,為(wei) 廣大旅客出行創造了良好的交通環境。 五是自駕車出遊明顯增多。隨著私家車數量的快速增長和農(nong) 村、城郊旅遊文化設施和交通條件的改善,城邊遊、農(nong) 村遊逐漸增多,特別在一些中心城市自駕車出遊明顯增多。 據初步統計,全國主要地區水路旅客運量完成601萬(wan) 人次,與(yu) 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1.8%,其中三峽大壩通過旅客近10萬(wan) 人次,客船艘次是日常(平均22艘次)的1.5倍多,10月5日最高峰時達到45艘次。各級交通主管部門及港航企業(ye) 按照要求提前進行了部署,共組織兩(liang) 萬(wan) 餘(yu) 艘、101萬(wan) 餘(yu) 個(ge) 客位的船舶運力。陸島、海峽間運輸以及部分江、河旅遊運輸依然是水路客運的熱點地區,客流增幅較大,此外汽車滾裝運輸增長較大。 黃金周期間,全國水上安全形勢總體(ti) 穩定,交通部海上搜救中心成功組織防抗了第15號台風“利奇馬”,並正在組織有效防抗第16號台風“羅莎”。黃金周期間處置險情9起,涉及遇險船舶13艘、遇險人員151人,其中獲救131人、失蹤12人、死亡8人,沒有發生與(yu) “十一”黃金周出行有關(guan) 的險情和事故。 黃金周期間,全國海事係統出動海事執法船舶5488艘次,現場監督檢查船舶75082艘次,出動執法車輛5537輛次,監控船舶58135艘次。截至7日18時,交通部救撈係統在防抗第15號台風“利奇馬”和第16號台風“羅莎”過程中共執行救助任務9起,出動救助船舶8艘次、救助直升機5架次,成功救助遇險貨船兩(liang) 艘,救援船舶兩(liang) 艘,救助遇險船員48人,援助遇險人員38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