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用戶之聲...必威betway官网网页登录快報

山東(dong) 13個(ge) 城市開展公交周及無車日活動

餘梁

  
  9月16日上午,以“綠色交通與(yu) 健康”為(wei) 主題的山東(dong) 省暨濟南市首屆公交周及無車日活動啟動儀(yi) 式在泉城廣場舉(ju) 行。山東(dong) 省人大常委會(hui) 副主任時立軍(jun) 、山東(dong) 省副省長郭兆信、濟南市市長張建國等領導出席啟動儀(yi) 式。活動現場還舉(ju) 行了新型歐Ⅲ排放標準的公交車和百部出租車新車上路儀(yi) 式、城市公交成果展覽、快速公交(BRT)概念車展示、“綠色交通從(cong) 我做起”萬(wan) 人簽名等活動。啟動儀(yi) 式後舉(ju) 行了精彩的文藝演出。

  開展公交周及無車日活動是建設部借鑒國際經驗與(yu) 做法發出的一項重大倡議,是推進公交優(you) 先發展戰略的一項重要舉(ju) 措。今年9月16日至22日開展的首屆中國城市公共交通周及無車日活動,共有108個(ge) 城市參加。公交優(you) 先和綠色出行方式鼓勵市民多坐公交車、少開車,讓自己更健康,讓城市更宜居。首屆中國城市公共交通周及無車日活動將是世界上相關(guan) 活動單一國家參與(yu) 人數最多、涉及地域最廣的一次活動。山東(dong) 省有13個(ge) 城市參加了此次公共交通周及無車日活動,分別是濟南、青島、淄博、棗莊、煙台、濰坊、泰安、威海、日照、臨(lin) 沂、德州、聊城、濱州。

  我國私人汽車擁有量近5年來年均增速超過30%。據國家信息中心預測,2009年我國將有近1億(yi) 人擁有私人小汽車。由於(yu) 道路資源的有限性,無節製地使用低效率的小汽車占用了越來越多的公共資源。交通擁堵已成為(wei) 中國大、中城市的普遍現象。相對於(yu) 私人交通工具而言,優(you) 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照顧了大多數人的利益,讓更多的人得到平等的交通出行權和道路等公共資源使用權,關(guan) 係到群眾(zhong) 利益和社會(hui) 公平正義(yi) 。

  國家環保總局的一項報告稱,在中國的大霧天氣中,汽油造成的汙染占79%。汽車尾氣排放正使藍天變少。汽油和柴油在發動機然少時會(hui) 產(chan) 生100多鍾有害物質,危害人體(ti) 健康。城市中每1000輛汽車每天就排放300公斤一氧化碳、100-200公斤碳氫化合物、50-150公斤氮氧化物。一輛汽車從(cong) 上路行駛到報廢排出的有害氣體(ti) 比其自身的重量大3倍。越來越多的小區把綠地改成了停車場,汽車正將寶貴的綠色擠出人們(men) 的生存空間,與(yu) 居民爭(zheng) 奪城市本已稀少的土地。個(ge) 人出行方式選擇對節約能源、改善城市交通擁堵和城市環境的重要作用可見一斑。如果更多的人自覺選擇綠色交通出行,最終受益者將是城市和市民自己。

  公交汽車能源消耗隻相當於(yu) 小汽車的10%左右。據測算,開展無車日活動一天,僅(jin) 民用汽車即可節約燃油3300萬(wan) 升,減少有害氣體(ti) 排放3000噸,數百人的生命和身體(ti) 會(hui) 幸免交通事故傷(shang) 害。如果采用小汽車出行的人有1%轉乘公共交通,僅(jin) 此一項全國每年節省燃油就將達到0.8億(yi) 升。

  在泉城廣場上舉(ju) 行的快速公交(BRT)概念車展示活動中,中通客車、金龍客車、宇通客車、青年客車、黃海客車、一汽客車等六家企業(ye) 參加了展示。今年將開通的濟南快速公交一號線和二號線,將在展示車中選型。作為(wei) 山東(dong) 本土企業(ye) ,來自聊城的中通客車打出了“都市動車,山東(dong) 人的驕傲”的口號。都市動車以流線型外形、人性化的設計理念和智能化的控製係統獲得了市民的交口稱讚。該車車身長18米,共有乘客坐椅42個(ge) ,可容納175人同時乘車,最高時速可達80公裏,達到國Ⅲ排放標準,采用寬車門、低入口、一步踏入設計。中通客車還請來專(zhuan) 業(ye) 模特迎賓,市民紛紛在車前拍照留念並登上都市動車,體(ti) 驗最新交通方式帶來的的舒適與(yu) 溫馨。據悉,明天濟南將舉(ju) 行快速公交(BRT)概念車巡遊活動。 

  據悉,公交周期間,濟南市將新開辟136路、137路公交線路,舉(ju) 辦“公共交通與(yu) 城市未來”專(zhuan) 家論壇,舉(ju) 行南門IC卡發售點投入使用剪彩儀(yi) 式等。9月22日早7點到晚7點實施的無車日活動,東(dong) 至南門大街、黑虎泉西路、黑虎泉北路,西至趵突泉路,北至泉城路(泉城路完全封閉,作為(wei) 步行街使用),南至濼源大街(西至順河高架橋,東(dong) 至曆山路)為(wei) 無車區域。無車區域隻對行人、自行車、公共汽車、出租車、校車、通勤車和各種應急車輛開放。交通部門呼籲市民盡可能選用公共交通、自行車、步行等方式出行,減少對小汽車的使用和依賴。


責任編輯:豔陽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