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WWW.CHINABUSES.COM V3.0  上次更新時間:
 
 
中國客車的國際之路
 

   根據中國汽車協會(hui) 的統計, 2004年1—6月,我國出口海外的中型以上客車達到2 000輛,其中30座以上的大型客車338輛,較2003年同比增長88.2%,10座以上的輕中型客車1 625輛,同比增長22.93%。    

    2004上半年,客車批量出口訂單不斷:少林客車出口哈薩克斯坦1 000輛;中通與(yu) 印尼客戶簽訂500輛客車的意向性訂單;天津客車廠向孟加拉國批量出口城市客車;金旅向也門出口20輛客車;等等。出口海外的紅火景象與(yu) 國內(nei) 客車市場的低迷狀態形成鮮明對比。從(cong) 出口訂單不難看出,目前我國客車產(chan) 品出口最多的是非洲、亞(ya) 洲等經濟欠發達國家和地區,這些國家和地區的客車市場環境與(yu) 我國基本相同,我國客車產(chan) 品具有價(jia) 廉物美的優(you) 勢,因此在這些市場上具有很強的競爭(zheng) 力。    

    國內(nei) 客車經過近幾年的飛速發展,已經具備比較成熟的技術。雖然與(yu) 國際先進技術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在底盤運行穩定性、發動機動力性、車身美觀性等方麵都達到了較高水平,具備了一定的國際競爭(zheng) 力。    

    中國客車的核心優(you) 勢在於(yu) 價(jia) 格,而價(jia) 格水平是由國內(nei) 的政策環境和市場環境共同決(jue) 定的。    

    從(cong) 政策環境來說,首先,汽車工業(ye) 是中國的支柱產(chan) 業(ye) 之一,加入WTO,汽車工業(ye) 有5年的保護期,產(chan) 品出口有17%的退稅額度;其次,根據國家統計局2004年6月11日發布的5月份國民經濟運行統計報告,國民經濟5月份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宏觀調控措施的效果進一步顯現:市場物價(jia) 漲勢減弱,鋼材價(jia) 格基本回落到2003年1 2月之前的水平,對降低客車產(chan) 品的成本具有極為(wei) 重要的積極意義(yi) 。所以說,中國的客車產(chan) 品具有政策優(you) 勢。    

    從(cong) 市場環境來說,國內(nei) 的人工成本、材料成本、設計成本、製造成本相對國外都比較低廉,產(chan) 品整體(ti) 成本水平低。    

    國內(nei) 客車產(chan) 品具備了優(you) 勢,將優(you) 勢轉化為(wei) 勝勢首先需要解決(jue) 的是渠道問題。目前我國的客車出口多通過外貿公司作為(wei) 中間商,而外貿公司主要合作對象並不是直接的用戶。這樣,不僅(jin) 客車出口在操作程序上極為(wei) 繁瑣,而且中間商的利潤直接影響了我國客車產(chan) 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價(jia) 格競爭(zheng) 力。縱觀近幾年客車出口,民營企業(ye) 表現優(you) 異,主要原因就是這些企業(ye) 具有與(yu) 外商直接交易的傳(chuan) 統,並且他們(men) 在國外主要市場還設有自己的辦事機構。這些做法很值得其他客車企業(ye) 借鑒。    

    以往常聽業(ye) 內(nei) 人士感歎,“客車出口的售後服務成本太高”“客車出口方麵的人才難求”“客車出口信息資源昂貴”等。以往國內(nei) 客車企業(ye) 大都沒有投入足夠精力解決(jue) 這些問題,進入2004年,客車企業(ye) 卻表現出與(yu) 以往截然不同的積極態度,一個(ge) 重要原因就是國內(nei) 市場空間趨於(yu) 飽和,許多客車企業(ye) 麵臨(lin) 國內(nei) 市場嚴(yan) 重萎縮的危機。國內(nei) 市場的不景氣,客觀上激發了客車企業(ye) 經營者的出口熱情,使得企業(ye) 從(cong) 觀念上開始重視出口市場。    

    對於(yu) 客車行業(ye) ,要想擴大出口規模,首先要培養(yang) 市場,轉變觀念,杜絕隻講索取不想付出的短視行為(wei) 。客車企業(ye) 在培養(yang) 國際市場的過程中,有3個(ge) 方麵需要重點關(guan) 注:

    一是要掌握國際市場規律。國際市場紛繁複雜,各有特點,掌握不同國家對客車進口的不同要求,才能保證不掉入市場陷阱。例如,美國法律規定,美國從(cong) 國外進口的客車產(chan) 品如果沒有通過美國認證,隻要一輛客車出現問題,同類客車必須全部招回。因此,在進入美國市場之前,獲得美國認證是一個(ge) 非常關(guan) 鍵的步驟。  

    二是要建立正常的競爭(zheng) 秩序。一些客車企業(ye) 反映,往往一筆國外訂單能吸引一批客車企業(ye) ,國內(nei) 企業(ye) 在價(jia) 格上自相殘殺之後,最終是幾敗俱傷(shang) ,不僅(jin) 影響了出口企業(ye) 的經濟效益,而且在國際市場上降低了中國企業(ye) 的形象,對中國客車產(chan) 品的出口事業(ye) 也是一種近乎毀滅性的打擊。    

    三是要選擇合適的出口方式。選擇合適的出口方式既能減少麻煩,又能提高效益。廈門金龍是較早關(guan) 注和開發海外市場的國內(nei) 客車企業(ye) ,2003年其低地板公交車成功出口馬耳他,率先進入歐美市場。在馬耳他,金龍公司慎重采用了區域獨家代理製,銷售權利由馬耳他商用汽車公司全權負責,減少了經營風險。天津客車裝配廠所走的路子與(yu) 廈門金龍則完全不同,該廠從(cong) 2003年第2季度至今,出口到孟加拉首都達卡市的雙燃料城市客車已經達到5批116輛,近期又將采取帶料組裝的形式,與(yu) 孟加拉合作建廠,進一步開拓東(dong) 南亞(ya) 市場。金龍的區域獨家代理製和天津客車裝配廠在國外建廠都是適合各自經營特點的出口方式。因此,客車企業(ye) 選擇什麽(me) 樣的出口方式必須以“適宜”作為(wei) 標準。

  

 
關於本站 ║ 網站地圖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合作聯係 ║ 意見反饋

©版權所有2000-2002,中國betway最新网站信息產(chan) 業(ye) 部
E-mail:webmaster@kurageshokudo.com
Copyright Reserved & Friendly Supported By Sino-IT Servic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