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振清
2004年上半年,客車行業(ye) 在國家第五次宏觀調控和火車提速的多重影響之下,市場的表現不盡如人意:一方麵在產(chan) 銷量上遠未達到同比增長20%的保守估計(希望與(yu) 2002年上半年基本持平);另一方麵由於(yu) 原材料漲價(jia) 增加了製造成本,加上價(jia) 格競爭(zheng) 越來越激烈,使企業(ye) 的盈利能力受到了壓製。
據客車企業(ye) 反饋的信息來看,新一輪規模較大的行業(ye) 整合已有啟動的跡象。上半年客車行業(ye) 和客車市場的現狀比較複雜:行業(ye) 整體(ti) 比較困難,但部分企業(ye) 的表現卻非常搶眼;公路客車市場受到擠壓,城市客車市場卻異常火爆等等,預示著下半年客車市場的競爭(zheng) 態勢會(hui) 更加激烈。
根據中國客車統計信息網對50家企業(ye) 的統計情況數據分析:客車市場份額向優(you) 勢資源集中的步伐加快。今年上半年的銷量走勢與(yu) 上年基本相同,除了1月,其他月份的銷量都在去年之上,2月和5月兩(liang) 個(ge) 月份低穀十分明顯.從(cong) 2月開始銷售呈上升趨勢,但是1月的差距直到5月份才被補齊。雖然去年和今年的市場環境不同,但是今年客車市場的困難也是近年少有的,有政策因素,有市場因素也有客車行業(ye) 的內(nei) 部因素。
大企業(ye) 集團強勢爆發
6月份全國50家企業(ye) 共計生產(chan) 各類客車9217輛,同比增加3058輛,增長49.65%,銷售9870輛,同比增加3417輛,增長52.95%。上半年,50家企業(ye) 累計生產(chan) 各類客車49740輛,增加4696輛,增長10.43%;累計銷售49257輛,增加5397輛,增長12.32%。
今年上半年,宇通集團多項改革措施的效果已開始顯現。6月,宇通集團憑借產(chan) 銷1927輛和2125輛的良好業(ye) 績居行業(ye) 首位,由於(yu) 6月份產(chan) 銷量的大幅增長,宇通集團的行業(ye) 領先優(you) 勢更加突出了。以銷量為(wei) 例進行對比,宇通集團的累計增量為(wei) 2239輛,占總增量的41.49%;其中座位客車973輛,臥鋪客車134輛,公交客車782輛,其他客車413輛。
宇通集團產(chan) 品結構的變化趨勢有三個(ge) 反差極為(wei) 明顯:一是7~8米與(yu) 8~9米中型座位客車的大幅減少和大幅增長形成強烈反差;二是10~11米與(yu) 11~12米大型臥鋪客車的大幅減少和大幅增長形成強烈反差;三是大型公交增長速度明顯快於(yu) 大型座位和大型臥鋪客車的增長速度。
大中型客車產(chan) 銷量向優(you) 勢企業(ye) 集中趨勢明顯
截止到6月底,排名前15位企業(ye) 的累計產(chan) 量合計42475輛,累計銷量合計42339輛,產(chan) 量集中度為(wei) 85.39%,銷量集中度為(wei) 85.96%。與(yu) 上月比較,前15位的企業(ye) 中隻有宇通集團、丹東(dong) 黃海、揚州亞(ya) 星和長安勝利4家企業(ye) 的產(chan) 品集中度有所上升,另外河南少林、廈門金龍和揚州亞(ya) 星憑借6月份的良好表現排名前移。
排名在前10位的企業(ye) 中,座位客車累計銷量27345輛,臥鋪客車累計銷量1743輛,公交客車累計銷量9721輛,銷量集中度分別為(wei) 78.31%、97.10%、80.83%。與(yu) 上月相比,座位客車的排列順序雖然沒有變化,但市場份額變化較大。臥鋪客車中宇通集團所占份額已經高達62.56%,公交客車中揚州亞(ya) 星、上海申沃的排名有所上升。
截止到6月底,大型客車累計銷售12133輛,中型客車銷售21776輛,輕型客車銷售15348輛,分別占24.63%、44.21%和31.16%。大型客車列前10位企業(ye) 的累計銷量合計為(wei) 10475輛,集中度為(wei) 86.33%;中型客車列前10位企業(ye) 的累計銷量合計為(wei) 16826輛,集中度為(wei) 77.27%;輕型客車列前10位企業(ye) 的累計銷量合計為(wei) 13046輛,集中度為(wei) 85%。與(yu) 上月相比,大型客車前10位的集中度提高1.77個(ge) 百分點;中型客車提高1.28個(ge) 百分點;輕型客車降低1.37個(ge) 百分點。可見,大型客車和中型客車的產(chan) 銷量向優(you) 勢企業(ye) 集中的趨勢十分明顯。
訂單生產(chan) 模式有利於(yu) 客車企業(ye) 庫存控製
截止到6月底,各類客車庫存總量為(wei) 8306輛,其中座位客車6483輛,臥鋪客車427輛,公交客車1272輛,其他客車124輛,總庫存儲(chu) 備為(wei) 1.01個(ge) 月。
客車行業(ye) 的庫存狀況呈現以下特點。第一是總體(ti) 情況比較合理。客車行業(ye) 庫存儲(chu) 備僅(jin) 為(wei) 1.01個(ge) 月。與(yu) 去年同期持平,比去年底略高。客車庫存能夠保持在比較合理的範圍之內(nei) ,主要原因是由於(yu) 客車產(chan) 品的個(ge) 性化要求較高,企業(ye) 大都采取訂單式生產(chan) 模式,受市場表現的影響較小,影響企業(ye) 庫存的主要因素是企業(ye) 管理方式。
第二是企業(ye) 對庫存的控製情況較好。在產(chan) 品開發周期縮短、市場表現日新月異的背景下,庫存過大有諸多不利:首先,庫存會(hui) 加大企業(ye) 的資金占用,降低企業(ye) 的資金周轉率,影響資金的使用效率;其次,庫存產(chan) 品會(hui) 隨著新產(chan) 品的上市而不斷貶值;再次,庫存時間太長會(hui) 使產(chan) 品變成廢品。
第三是不同產(chan) 品的差異較大。公交客車和座位客車的庫存儲(chu) 備較好,而臥鋪客車和其他客車的庫存儲(chu) 備狀況則相對要差一些。具體(ti) 來看,5~6米其他客車、10~11米臥鋪客車和3.5~5米座位客車的庫存儲(chu) 備問題較大,需要相關(guan) 企業(ye) 予以重視。5~6米其他客車的庫存總量為(wei) 63輛,主要是長安勝利的廂式車,庫存儲(chu) 備高達7.56個(ge) 月,超出常規。
10~11米臥鋪客車的庫存總量也是63輛,主要是鹽城中威、桂林集團和中通客車的產(chan) 品,庫存儲(chu) 備高達4.79個(ge) 月,超出庫存儲(chu) 備的理想範圍。從(cong) 市場反映來看,臥鋪客車的市場需求主要以11~12米車型為(wei) 主,因此10~11米臥鋪客車滯銷在情理之中。
3.5~5米座位客車的庫存總量為(wei) 699輛,庫存儲(chu) 備為(wei) 2.12個(ge) 月,也屬較高範疇。主要是廈門金旅的海獅係列,此類輕型客車的生產(chan) 特性與(yu) 大中型客車差距較大,而與(yu) 轎車產(chan) 品相近,因此庫存儲(chu) 備增長與(yu) 國家宏觀調控關(guan) 係密切。據悉,廈門金旅已將此類產(chan) 品成功推向農(nong) 村客運市場,對擴大銷售、降低庫存將起到積極作用。
平均價(jia) 格指數漲跌不一
6月與(yu) 上月相比,雖然客車總體(ti) 價(jia) 格水平基本持平,但結構變化較大,座位客車和臥鋪客車增長與(yu) 公交客車和其他客車下降形成鮮明的對比,其中座位客車上升1.41萬(wan) 元,臥鋪客車上升19.3萬(wan) 元,公交客車下降3.91萬(wan) 元,其他客車下降1.31萬(wan) 元。
首先是座位客車價(jia) 格指數的增長是建立在有升有降的複雜局麵中,增長因素占了上風的結果。其中,8~9米、9~10米和7~8米三個(ge) 係列增幅最大,11~12米下降最多。8~9米座位客車的價(jia) 格指數較上月上升4.31萬(wan) 元,有11家企業(ye) 的價(jia) 格指數高於(yu) 上月平均指數,主要拉動力量來自於(yu) 廈門金龍、蘇州金龍、安徽江淮和安凱股份;9~10米係列較上月上升3.33萬(wan) 元;7~8米係列較上月上升2.8萬(wan) 元。11~12米係列的價(jia) 格指數較上月下降4.74萬(wan) 元,共有12家企業(ye) 的價(jia) 格指數低於(yu) 上月平均水平,其主要影響因素是丹東(dong) 黃海和廈門金龍。
第二是臥鋪客車價(jia) 格指數的增長是所有大型臥鋪客車共同增長的結果。其中10~11米係列增長25.29萬(wan) 元,11~12米係列增長18.54萬(wan) 元,主要動力來自於(yu) 安凱股份和中通客車80萬(wan) 元以上的高檔臥鋪客車。
第三是公交客車價(jia) 格指數較上月下降3.91萬(wan) 元,主要原因是11~12米係列下降0.52萬(wan) 元,8~9米係列下降0.8萬(wan) 元,7~8米係列下降2.66萬(wan) 元。其中最直接的影響來自於(yu) 常州依維柯、牡丹汽車、寧波吉江和江蘇友誼。
第四是其他客車平均價(jia) 格指數下降,主要受到河北長安勝利輕型廂式車的影響。從(cong) 4、5、6月三個(ge) 月的情況來看:12米以上的客車都是絞接公交客車,價(jia) 位在23萬(wan) 左右,生產(chan) 企業(ye) 少,價(jia) 格指數相對穩定;11~12米客車,平均價(jia) 位在50萬(wan) 元上下,低檔大型客車在該係列中占有相當的份額;10~11米係列和9~10米係列客車,平均價(jia) 格差距不大,價(jia) 位都在30萬(wan) 元左右,其中10~11米係列的落差較大,主要原因是該係團體(ti) 客車和公交客車的檔次不高所致;8~9米客車在20萬(wan) 元以下,該係列若非宇通集團的專(zhuan) 用客車支撐,價(jia) 位會(hui) 下落到15萬(wan) 元左右,將與(yu) 7~8米係列客車處於(yu) 同一檔次;8~9米係列相對於(yu) 7~8米係列而言,車型大、座位數多且價(jia) 格沒有明顯增長,運營成本也無本質區別,所以從(cong) 市場表現來看,今年上半年8~9米的中型客車要好於(yu) 7~8米係列;6~7米輕型客車一般在8萬(wan) 元以下,輕型客車與(yu) 中型客車在價(jia) 格指數上的界限非常清晰;5~6米係列一般在6萬(wan) 元左右,隨著農(nong) 村客車技術標準的出台,該係列的價(jia) 格指數還會(hui) 繼續下探。
客車產(chan) 品有向發達地區集中的趨勢
6月份與(yu) 5月份相比,客車的銷售流向的變化主要體(ti) 現在第二層次。按照既定的分類標準,將市場占有率5%以上劃為(wei) 第一層次,將2%~5%劃為(wei) 第二層次,餘(yu) 下的劃為(wei) 第三層次。每個(ge) 層次的具體(ti) 狀況如下:第一層次:有江蘇、山東(dong) 、廣東(dong) 、浙江、上海、遼寧、湖南、河南8個(ge) 地區,市場占有率為(wei) 52.21%。與(yu) 5月份相比,第一層次的市場占有率提高了1.15個(ge) 百分點。另外,該層的8個(ge) 地區沒有變化,隻是相互之間的排列位置有一些調整,江蘇繼續領先。
江蘇:6月份有16個(ge) 企業(ye) 本地形成銷售,其中牡丹汽車和蘇州金龍列第1、2位,分別占有江蘇市場的25.04%和18.57%;
山東(dong) :有20個(ge) 企業(ye) 本地形成銷售,中通客車占有主導地位,市場占有率達到23.4%;
廣東(dong) :有16個(ge) 企業(ye) 本地形成銷售,廈門金龍排在第一,市場占有率高達39.47%;
浙江:有22個(ge) 企業(ye) 本地形成銷售,亞(ya) 星股份排在第一,市場占有率為(wei) 23.35%;上海:有12個(ge) 企業(ye) 本地形成銷售,上海申沃排在第一,市場占有率高達46.67%;遼寧:有17個(ge) 企業(ye) 本地形成銷售,牡丹汽車排在第一,市場占有率為(wei) 26.32%;湖南:有19個(ge) 企業(ye) 本地形成銷售,河南少林排在第一,市場占有率為(wei) 24.24%;河南:有14個(ge) 企業(ye) 本地形成銷售,河南少林排在第一,市場占有率高達68.62%。
第二層次:有吉林、福建、北京、雲(yun) 南、河北、新疆、陝西、蛇口、安徽、天津、山西、貴州、廣西、湖北等14個(ge) 地區,市場占有率為(wei) 38.29%,較上月提高1.97個(ge) 百分點,除了四川和黑龍江降為(wei) 第三層次外,增加了福建、蛇口、廣西、湖北四個(ge) 地區,在客車產(chan) 品的銷售流向中,這個(ge) 層次變化最大。
第三層次:有四川、黑龍江、江西、內(nei) 蒙古、甘肅、重慶、寧夏、青海、海南、澳門、西藏、台灣、香港13個(ge) 地區,市場占有率為(wei) 9.5%,較上月下降3.12個(ge) 百分點,其中台灣、香港兩(liang) 地區仍無銷量。
從(cong) 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第一和第二層次的市場占有率均有所擴大,第三層次的市場占有率明顯下降,這些現象說明了四個(ge) 問題,一是由於(yu) 市場競爭(zheng) 越來越激烈,客車企業(ye) 在逐漸改變那些客車市場原本不是十分發達的地區;二是隨著道路條件的改善,客車產(chan) 品的市場覆蓋麵在逐步擴大;三是在產(chan) 品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的前提之下,產(chan) 品的出口會(hui) 越來越活躍;四是客車產(chan) 品具有向經濟發達或公路客運發達地區集中的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