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轎車紛紛貼上國際品牌之時,他卻在"與(yu) 狼共舞"中擦亮了中國客車的民族品牌,成為(wei) 客車工業(ye) 的先鋒人物。
時勢造英雄,中國客車業(ye) 選擇了宇通,宇通選擇了湯玉祥。從(cong) 技術員到總經理、董事長,他的命運與(yu) 中國的客車製造業(ye) 同在。他對質量精益求精的精神令德國同行折服。他造就了亞(ya) 洲最大的客車生產(chan) 基地,他推出了中國第一輛與(yu) 世界同步的豪華客車,他創造了震蕩業(ye) 界的"宇通現象",他讓客車業(ye) 第一次躋身於(yu) 中國500強……
敢為(wei) 天下先,他帶領宇通人櫛風沐雨、開拓創新,始終立於(yu) 行業(ye) 發展的潮頭。作為(wei) 客車行業(ye) 的領舞者,他的每一步都牽動著中國客車業(ye) 的神經。
市場經濟的質量信條
第一次近距離接觸湯玉祥,他坐在靠近窗子的米色布藝沙發上,穿著樸素簡單,話語簡潔深刻,目光犀利深邃。讓我覺得他與(yu) 倡導中國客車質量、長袖善舞的先鋒形象相去甚遠。在逆向的光暈中,已近不惑之年的他更像一個(ge) 平和的智者。
難以想象,在他簡單得有些神秘的形象後麵,卻是一個(ge) 引人注目的中國客車龍頭企業(ye) 。
他把一個(ge) 名不見經傳(chuan) 的國營小廠從(cong) 困境中帶出,一步一個(ge) 腳印,做成了亞(ya) 洲最大、最成功的客車企業(ye) ,創造了企業(ye) 資產(chan) 8年增長152倍的奇跡,創造了震蕩業(ye) 界的"宇通現象"。
如今,宇通企業(ye) 集團以33億(yi) 元的年營業(ye) 額傲立中國客車企業(ye) 榜首,並成為(wei) 第一家躋身中國500強的客車企業(ye) 。
說起市場經濟下的質量信條,湯玉祥語出驚人:質量最好的產(chan) 品不一定有市場,但有市場的產(chan) 品一定是質量好的。
一切按照市場規律和經濟規律辦事,質量好不好,要讓市場說了算、用戶說了算。這便是他對質量的大徹大悟。
1993年6月,客車廠改製為(wei) 股份有限公司,湯玉祥被提拔為(wei) 鄭州客車廠的副廠長,同時兼任新成立的股份公司副總經理,負責全廠的生產(chan) 經營工作。之前,國家取消計劃購車指標,"斷奶"後的鄭州客車廠陷入產(chan) 品滯銷、資金緊張、員工思想混亂(luan) 的嚴(yan) 重困境。湯玉祥可稱得上"臨(lin) 危受命"。
擺在他麵前的不止是這些困難,困難的是他如何在這種困境中找到一個(ge) 平衡點,生產(chan) 出對路的產(chan) 品。在對產(chan) 品結構老化、市場競爭(zheng) 力差等現狀進行反複論證後,他從(cong) 加強企業(ye) 內(nei) 部管理和產(chan) 品技術提升入手,對廠內(nei) 方方麵麵進行整合,全麵提升企業(ye) 對市場的適應能力,並適時推出臥鋪客車這一新車型。
臥鋪客車一經推出,便受到市場青睞。1994年和1995年,在整個(ge) 行業(ye) 的增長率普遍下降的不利情況下,湯玉祥麾下的宇通客車的銷售量卻逆大勢而上揚,反而增長了98%,一時被業(ye) 界歎為(wei) 奇跡。湯玉祥笑道,那算什麽(me) 奇跡,我不過是在懸崖邊上找到了市場需求點才絕處逢生的,使產(chan) 品質量適應了市場需求,成為(wei) 真正的賣點。
借助時勢和外力,湯玉祥開始邁出更大的步伐。在他的帶領下,凝聚宇通人汗水和希望的亞(ya) 洲最大、工藝最先進的客車生產(chan) 基地1998年建成投產(chan) ;國家第一個(ge) 客車企業(ye) 的博士後工作站2000年在宇通落戶;2002年與(yu) 世界500強之一的德國MAN公司攜手興(xing) 建猛獅客車有限公司,並於(yu) 當年捧回世界客車聯盟頒發的"年度最佳客車製造商"獎杯;2003年,宇通作為(wei) 首批通過3C認證的客車企業(ye) ,相繼成立重慶宇通客車有限公司和蘭(lan) 州宇通有限公司,加速了集團化步伐。
人文關(guan) 懷的質量哲學
在宇通,最讓湯玉祥引以為(wei) 自豪的是他的管理團隊。他以學習(xi) 力、創造力和競爭(zheng) 力作為(wei) 培訓考核的三大指標,來全力鍛造這支隊伍,可謂深謀遠慮。
2002年初,宇通與(yu) 世界500強之一的德國MAN公司就雙方合資興(xing) 建猛獅客車有限公司達成一致。MAN公司總裁在雙方談判成功後表示:MAN選擇宇通,看中的是員工隊伍和管理水平。宇通的成長速度非常快,而且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得來的。宇通員工很團結,很有創造性,這是一個(ge) 令人欽佩的集體(ti) 。
據了解,早在1994年年底,公司董事會(hui) 鑒於(yu) 湯玉祥為(wei) 公司所帶來的良好業(ye) 績和貢獻,決(jue) 定拿出125萬(wan) 元對他實施重獎。湯玉祥分文未取,除將其中的兩(liang) 萬(wan) 元獎給有功人員外,其餘(yu) 的全部交公。類似的事情還發生在1999年年底,湯玉祥再次作出驚人舉(ju) 動,將個(ge) 人的120萬(wan) 元獎金為(wei) 職工發了年終獎。
一個(ge) 私心太重的人永遠做不出高質量的產(chan) 品。湯玉祥明確提出"老老實實做人,認認真真做事"的原則,其目的就是倡導一種明朗化的、用勞動創造價(jia) 值的良好風氣。應該說,這為(wei) 企業(ye) 打造廉潔自律、高效敬業(ye) 的團隊精神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同樣是湯玉祥,在2003年10月份的2003年客屬第十八屆懇親(qin) 大會(hui) 上,出資500萬(wan) 元讚助大會(hui) 。麵對一些不理解的目光,湯玉祥說,宇通公司具有這個(ge) 實力和能力,就應該承擔起一些社會(hui) 責任。從(cong) 某種意義(yi) 上講,宇通不屬於(yu) 哪個(ge) 個(ge) 人,而是屬於(yu) 整個(ge) 社會(hui) 。承擔責任能夠讓宇通人更懂得如何去做好一名社會(hui) 人。這樣,每一個(ge) 員工才會(hui) 把社會(hui) 責任和宇通榮譽看得高於(yu) 一切,他們(men) 才會(hui) 在自己的崗位上盡職盡責,完成高質量、高要求的工作任務。
湯玉祥對做人和做車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宇通穩固了人文關(guan) 懷的人本理念。湯玉祥坦言,宇通近幾年超常發展的重要原因是"改製了"。具體(ti) 來說,環境決(jue) 定企業(ye) 成長,上市不是決(jue) 定性因素,重要的是體(ti) 製的變化。"改製創造了企業(ye) 發展的內(nei) 部環境,合資合作也是創造環境,最重要的是要靠人去做,搞好內(nei) 部管理,開拓市場"
在宇通,產(chan) 品質量的控製不僅(jin) 僅(jin) 是靠最終產(chan) 品的檢測手段,而是靠生產(chan) 流程中每一個(ge) 員工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因為(wei) 有了這種人文關(guan) 懷的人本理念,每一個(ge) 宇通人深知肩上的責任,宇通要為(wei) 社會(hui) 提供最好的產(chan) 品和服務。這種更高遠的目標和更深切的關(guan) 懷,賦予了宇通人更堅定的信仰。如果每一個(ge) 生產(chan) 環節都有員工在以一種高度負責的目光盯著質量,那麽(me) 這樣的產(chan) 品質量能沒有保障嗎?
中國製造的質量謀略
中國客車幾乎占據了國內(nei) 100%的市場,10多年來,幾乎沒有國外的大客車能夠批量進入中國。
經過多年的堅持和努力,湯玉祥帶領宇通和國內(nei) 其他同行擋住了外來客車品牌的入侵,完成了客車民族品牌的保衛戰。今天,處於(yu) 中國客車龍頭企業(ye) 權力巔峰的湯玉祥並沒有停下前進的步伐。
"2002年宇通賣了1.3萬(wan) 輛車,銷售收入33億(yi) 元,在國內(nei) 大中型客車市場的占有率超過20%。但是,這些數字隻能說明宇通是做大了,還不能說強!"湯玉祥動情地說:"我始終感覺到一種責任的存在。我的責任是把企業(ye) 做好。宇通要麽(me) 不做,要做就做行業(ye) 內(nei) 最好的,做民族的宇通、世界的宇通。"
為(wei) 了這個(ge) 目標,湯玉祥絲(si) 毫沒有停止征程:與(yu) 美國普華永道公司合作推行先進的SAP信息化項目;與(yu) 美國奧曼克公司合作貫徹ISO/TS6949質量管理標準,全麵與(yu) 國際接軌,以提高宇通的管理水平;與(yu) 德國MAN公司緊密合作,引進世界頂級技術和產(chan) 品,以拉長宇通的產(chan) 品鏈;每年拿出年銷售額4%的資金用於(yu) 研發,與(yu) 德國MAN公司合資成立慕尼黑研發中心;在宇通工業(ye) 園區興(xing) 建國家級技術中心,世界一流的客車實驗中心正在緊張的建設中,為(wei) 宇通保持科技領先、品質卓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斥資1.3億(yi) 元在全國建立了20個(ge) 集銷售、售後服務等四位一體(ti) 的服務站,實現了由製造型企業(ye) 向服務型企業(ye) 的轉變;在全公司10年如一日地開展"40+4"活動,即每周工作40小時,學習(xi) 4小時,每周末的上午請北大、同濟大學等高校的教授來公司為(wei) 各專(zhuan) 業(ye) 隊伍集中授課,先後選派百餘(yu) 名技術骨幹和管理人員到國內(nei) 外高校進修,以提高技術和管理隊伍的素質;采取激勵到位、環境做好、用心留人的機製,以保持核心隊伍的高度穩定……
湯玉祥認為(wei) ,中國的客車業(ye) 是從(cong) 敲敲打打起家的,如果不注意引進、消化、吸收的過程,隻是組裝搞產(chan) 品替代,那麽(me) 中國客車工業(ye) 也就會(hui) 永遠停留在敲敲打打的水平上。
湯鈺祥簡曆
●1954年出生;
●1970年參加工作,現任鄭州宇通企業(ye) 集團董事長;
●1999年任西北大學兼職教授;
●鑒於(yu) 他在鄭州城建交通係統改革與(yu) 發展工作中的突出表現,2001年被鄭州市政府記一等功,並當選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河南省第七屆黨(dang) 代會(hui) 代表;
●2002年,成功地實施了同德國MAN公司的強強合作,為(wei) 宇通客車走向國際市場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先後榮獲"鄭州市優(you) 秀青年企業(ye) 家"、"鄭州市十大必威betway官网网页登录人物"、"河南省勞動模範"等光榮稱號;
●2003年當選第十屆全國 人大代表。
經典語言
□老老實實做人,認認真真做事。
□要麽(me) 不做,要做就做最好的。
□企業(ye) 的真正資源是人,增加凝聚力,說到底就是充分開發人力資源,辦法隻有一個(ge) ---學習(xi) 。學習(xi) 是提升自身能力的惟一通道,以學習(xi) 提高員工的整體(ti) 素質,以學習(xi) 增強企業(ye) 的凝聚力、向心力。對企業(ye) 而言,惟一持久的競爭(zheng) 優(you) 勢,就是看你是否比你的競爭(zheng) 對手具有學習(xi) 新事物、新知識更快的能力。
□作為(wei) 生存百年以上並仍然保持旺盛生命力的跨國公司,他們(men) 有很多東(dong) 西是值得我們(men) 學習(xi) 的。隻有學習(xi) 他們(men) ,我們(men) 才趕上並最終超過他們(men) 。經驗是寶貴的,教訓相對就更加寶貴。我們(men) 不能自我限製,我們(men) 不僅(jin) 要總結自己的經驗和教訓,更總結和學習(xi) 他們(men) 的經驗和教訓,讓他們(men) 的經驗成為(wei) 我們(men) 的經驗,讓他們(men) 的教訓成為(wei) 我們(men) 前進中的免費教材。
□市場經濟條件下,現代企業(ye) 競爭(zheng) 不單是規模與(yu) 價(jia) 格的競爭(zheng) ,更核心競爭(zheng) 力的競爭(zheng) ,實質是看誰能贏得持續的領先優(you) 勢。
□企業(ye) 的核心競爭(zheng) 力,一是管理團隊和技術團隊的建設,二是多年生產(chan) 經驗的積累。卓越的企業(ye) 源於(yu) 卓越的服務,卓越的服務源於(yu) 卓越的員工。我們(men) 非常重視對人員的培養(yang) 。除了管理團隊的培養(yang) 外,管理團隊對基層人員也有培訓任務。我們(men) 對管理團隊的要求是領導加教練。
□在全球經濟一體(ti) 化的浪潮中,國際汽車巨頭紛紛將發展戰略的觸角伸向中國這個(ge) 大市場,中國汽車市場不可回避地成了世界汽車大舞台的一角。今後,汽車業(ye) 的競爭(zheng) 將是世界範圍內(nei) 的品牌角逐。企業(ye) 沒有足夠的資本實力,沒有自己的品牌就會(hui) 被吃掉。
業(ye) 內(nei) 評語:
他是一位冷靜、注重企業(ye) 管理、有大智慧、注重長遠的老總,是一個(ge) 見證了中國客車20多年風雨曆程、一個(ge) 仍將見證並不斷創造中國客車工業(ye) 未來的人。
李上雄 《中國汽車報》資深記者
用心做事,敏於(yu) 行而慎於(yu) 言
吳永強 《商用汽車》雜誌執行主編
他是我找到的最好的合作夥(huo) 伴,從(cong) 宇通的發展看出,湯玉祥是一個(ge) 優(you) 秀的管理者,有遠大的抱負,既嚴(yan) 謹又思想開闊,比較容易溝通。
本格特·漢斯滕 德國MAN公司客車部CEO
湯玉祥是一個(ge) 自始至終都將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人,哪怕有再大的風、再大的雨,他都會(hui) 屹立在船頭,為(wei) 自己親(qin) 手打造的客車航母指引前行的方向。
周健 《大河報》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