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客車市場受非典因素影響甚大,但是也不難看到,活躍的資本分子也在客車業(ye) 內(nei) 頻繁跳動。不僅(jin) 一些客車老牌企業(ye) 加大了產(chan) 能投入,一些外圍資本也不斷湧入,投資者數目之多絲(si) 毫不比轎車行業(ye) 遜色,如做家電的美的、格林科爾,做商用車轎車的一汽,曙光車橋等都以收購原有客車資源的方式切入客車業(ye) ,此外,近兩(liang) 年的新進入者如中大、長城也竭盡所能,力圖爭(zheng) 得一席之地。
長期以來,我國的國有客車企業(ye) 處於(yu) 歸口管理製度下,享受政府政策層麵的大力扶持,在溫床上長大的客車企業(ye) ,很多都缺乏競爭(zheng) 觀念。一些觀念轉變較早的企業(ye) ,如宇通?熏"早起鳥兒(er) 有蟲",通過改製、融資,迅速壯大起聲勢。而一些沒有及時轉變觀念的企業(ye) ,有些還在硬挺著,該破產(chan) 也沒破產(chan) 。目前,客車業(ye) 終於(yu) 掀起一股資本整合浪潮。來自中汽協最新的統計顯示,民營企業(ye) 將為(wei) 國內(nei) 汽車製造業(ye) 帶來了117億(yi) 元資金,在這117億(yi) 元民間資本中,投向客車的資本占了約30億(yi) 元。迄今為(wei) 止最大的投資者是美的,這家以生產(chan) 家電著稱的民營上市公司,10月份在深圳簽約收購湖南三湘客車集團有限公司全部股權,並計劃在未來3年內(nei) 投資17億(yi) 元。同樣,引起轟動效應的還有格林科爾。據亞(ya) 星股份高層人士透露,格林科爾收購亞(ya) 星股份計劃已經得到國資委的批複。
中國汽車工業(ye) 谘詢委員會(hui) 騰伯樂(le) 告訴記者,汽車產(chan) 業(ye) 投資多元化將成為(wei) 今後汽車工業(ye) 發展的必然趨勢,不僅(jin) 是對客車業(ye) 而言,對於(yu) 整個(ge) 汽車工業(ye) 來說,資本投入都是必要的,不僅(jin) 反映了市場的需求,也推動了經濟社會(hui) 的進一步發展,能夠反映出整個(ge) 社會(hui) 工業(ye) 化的進程,但是,最關(guan) 鍵的問題是誰來投資。國家政府會(hui) 逐步退出投資領域,而對其它經濟成分的投資,就要按照"誰投資、誰決(jue) 策、誰受益、誰承擔風險"的原則,來鼓勵投資多元化,由此發展壯大中國汽車產(chan) 業(ye) 。對於(yu) 投資者來說,他們(men) 也會(hui) 更理性、更謹慎地選擇投資項目。
另一方麵,隨著原有客車企業(ye) 特別是幾大老牌企業(ye) 產(chan) 能的進一步擴大,以及新企業(ye) 的進入,大中型客車產(chan) 能將進入快速的增長時期,因此產(chan) 能過剩必然引起客車平均利潤下降。2002年大中型客車的產(chan) 銷量不到8萬(wan) 輛,但生產(chan) 能力約在11萬(wan) ~12萬(wan) 輛的水平,產(chan) 能與(yu) 市場需求的差距約有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而近年來公路客運和客運周轉量基本穩定在5%~8%的增長率水平,旅遊客運對高檔客車的需求每年也穩定在2000輛左右的水平,公交客運在公交優(you) 先政策影響下,需求會(hui) 持續穩步增長但不會(hui) 是爆發性的。中大集團中威客車的王克告訴記者,目前客車業(ye) 的利潤已由過去的20%下降到10%,甚至有些車輛已經下降到5%或6%。從(cong) 宏觀角度看,中國客車業(ye) 即將麵臨(lin) 利潤下降、競爭(zheng) 升級的局麵,而在三年左右的時間裏,客車業(ye) 重新洗牌的序幕即將拉開,產(chan) 業(ye) 格局可能會(hui) 發生比較大的變化。
對於(yu) 產(chan) 能過剩的問題,騰伯樂(le) 則認為(wei) ,從(cong) 整個(ge) 行業(ye) 來看,供過於(yu) 求的問題僅(jin) 僅(jin) 是局部的問題,是一段時期內(nei) 某種車型的產(chan) 量相對增多,而不是整體(ti) 、長期的供過於(yu) 求,因此應該避免的是企業(ye) 低水平、重複性的投資建設,並且應該在車型、品種的開發上盡量多樣化,避免產(chan) 品趨同。他也認為(wei) ,新一輪的重組將成為(wei) 必然,而且目前客車業(ye) 的重組程度還遠遠沒有達到規模,需要有政府的引導、鼓勵、推進行業(ye) 內(nei) 的重組,並從(cong) 轉變政府職能、配套相關(guan) 政策和改善社會(hui) 環境方麵來給予大力支持。
雖然客車市場競爭(zheng) 白熱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但是騰伯樂(le) 認為(wei) 有五大利好因素對客車業(ye) 的發展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他認為(wei) ,首先,國家開始實施"村村通工程",今後三年我國將投資1000多億(yi) 元建設縣際和農(nong) 村公路17.6萬(wan) 公裏,實施東(dong) 部地區通村、中部地區通鄉(xiang) 、西部地區通縣"三大工程",同時交通部要求農(nong) 用客車退出客運市場,因此農(nong) 運市場的車輛需求將會(hui) 加大。其次,建設部也要求公交改革,無疑將推動公交車市場的更新,城市客車的保有量將由2000年的22.5萬(wan) 輛,上升到2010年的50萬(wan) ~60萬(wan) 輛,這將不止是翻一番的速度。第三,在WTO的背景下,外資獲準進入中國旅遊市場,新的參與(yu) 者對旅遊客車的要求也會(hui) 有所變化。第四,老舊汽車更新換代的速度仍將持續增長,目前每年汽車更新車輛的數量是50萬(wan) ~55萬(wan) 輛,這種速度還不能滿足目前需要更新的車輛數目的要求。第五,國債(zhai) 投資對整個(ge) 行業(ye) 投資的推動力量更加明顯。對於(yu) 客車企業(ye) 來說,是否能抓住機遇擴大規模,將決(jue) 定企業(ye) 的生死存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