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一些媒體(ti) 開始正式從(cong) 稱呼上將MPV與(yu) 輕客合二為(wei) 一。
大家都知道,MPV是近兩(liang) 年才流行的新車型,從(cong) 車身技術角度看,一種為(wei) 承載式車身,一種為(wei) 有底盤式車身;從(cong) 性能裝備及內(nei) 飾來看,一種是高檔轎車化趨向,一種是價(jia) 格適宜趨向;從(cong) 市場來看,MPV占據的是公務、商務、家用市場。不論檔次的高低,還是人為(wei) 設定文化理念的差異,隨著我國汽車市場進一步發展,MPV的安全、經濟性能將會(hui) 超越人們(men) 對它的多功能定位,成為(wei) 市場選擇的焦點。
而作為(wei) 國內(nei) 市場業(ye) 已成熟的產(chan) 品,輕型客車占據了相當穩定的市場份額,而以金杯、東(dong) 南為(wei) 強。實際上,所謂輕客並非就是專(zhuan) 用於(yu) 客運市場,它與(yu) 中低檔MPV適用市場相近。對目前幾家中檔MPV降價(jia) 後的表現,不難看出兩(liang) 者趨同的大勢。
安徽江淮汽車股份公司的瑞風商務車在不同檔次實施不同幅度的降價(jia) 後,結束了三四百輛月銷量的曆史,7月份實現銷售1700多輛,而且改變了顧客群由以原來集團客戶為(wei) 主的局麵,開始正麵進入傳(chuan) 統輕客的市場。在這種情況下,人們(men) 不禁要問,MPV要正式脫下時裝,注定要和輕客爭(zheng) 寵,究竟誰將做大?
不在於(yu) 功能多少,而在於(yu) 性能
回顧前一兩(liang) 年的MPV廣告用語,不難發現,當時多功能的概念,被幾乎所有的生產(chan) 廠家作為(wei) 表現差異化、宣傳(chuan) 賣點的重要概念來運用。而今廠家也醒悟過來了,在運動車體(ti) 內(nei) 進行娛樂(le) 、辦公的人士,畢竟不是顧客群的主流,苦心製造多功能新的概念,已經失去了實用價(jia) 值。如今,多功能的概念,正在向改裝"多功能"的方向轉變,無意中適應了向專(zhuan) 用車領域延伸的客觀需求。
對於(yu) 輕型客車而言,也存在著對車內(nei) 配置進行局部改造,向專(zhuan) 用市場延伸的問題。所以,兩(liang) 者競爭(zheng) 的焦點不在功能,而在於(yu) 性能。同檔MPV和傳(chuan) 統輕型客車的整體(ti) 性能的比較,在汽車外形時裝化時代,其重要程度遠甚於(yu) 其他。作為(wei) 中檔MPV的代表,江淮瑞風商務車兩(liang) 度巨幅降價(jia) ,準確切入既定市場,並獲得初步成功,就是得益於(yu) 其主要動力總成的優(you) 越性能。
不在於(yu) 價(jia) 格高低,而在於(yu) 定位
看MPV的價(jia) 位,從(cong) 40萬(wan) 元以下到10萬(wan) 元以上,而最低端輕客的價(jia) 格則在10萬(wan) 元以下,可謂是全麵覆蓋。高端MPV市場由廣本奧德賽和別克GL8比拚。中檔MPV由幾個(ge) 廠家分攤,風行與(yu) 瑞風是中檔車的勁敵,2002年度兩(liang) 家均有降價(jia) 的舉(ju) 動,但從(cong) 銷售來看,仍然難分伯仲,今年年中兩(liang) 家又一次降價(jia) 。
特別是江淮瑞風的"日炙"行動,在8個(ge) 版本的基礎上,將價(jia) 格定位在29.8萬(wan) 元至15.9萬(wan) 元的多個(ge) 價(jia) 位。這個(ge) 區間的高端車型,從(cong) 動力到內(nei) 飾都具有轎車化特征,從(cong) 而吸引部分轎車客戶;中端車型的定位仍然在於(yu) 鞏固既有的客戶群,而地產(chan) 化進度促使單台價(jia) 格的回落,又進一步增強了該檔產(chan) 品的衝(chong) 擊力;瑞風低端產(chan) 品,在柴油發動機的平台上,以15.9萬(wan) 元的價(jia) 格延伸到輕客核心市場。這樣上延下伸的市場定位,使競爭(zheng) 空間大大拓寬,符合單一品種經營的一般規律。
不在於(yu) 網點多寡,而在於(yu) 服務
眾(zhong) 所周知,營銷網絡建設,對於(yu) 所有汽車生產(chan) 企業(ye) 而言,都是一項影響競爭(zheng) 力提升的重要工作。對於(yu) 輕客而言,銷售成績較為(wei) 突出的企業(ye) ,都是得益於(yu) 廣而密的營銷網點。MPV企業(ye) 在降低單台盈利水平之後,必然要在謀求規模效益上下工夫,為(wei) 了擴大銷量,廣建網點。
江淮瑞風用兩(liang) 年時間,建成了遍布全國的48家四位一體(ti) 的特許專(zhuan) 賣店,二級網點將可能繼續增加。江淮汽車董事長左延安說,服務水平,反映企業(ye) 管理的功底,在產(chan) 品同質化條件下,服務比人家做得好,就體(ti) 現了差異化優(you) 勢。江淮瑞風地產(chan) 化工作持續推進,降低了成本,也給配件充足供應提供了條件,將會(hui) 在配件服務方麵做出特色。
不在於(yu) 技術來源,而在於(yu) 專(zhuan) 業(ye) 化
因為(wei) 缺少自主開發能力,無論是目前幾款市場份額較大的輕客產(chan) 品,還是MPV,車身技術來自多方麵,表現優(you) 異者,並不是因為(wei) 它是來自豐(feng) 田的,還是三菱,還是福特的。即使同出一宗,不同的生產(chan) 模式,不同的經營風格,也會(hui) 導致不同的市場反映。而一種車型的專(zhuan) 業(ye) 化設施、專(zhuan) 一型的生產(chan) 、營銷管理則是保證產(chan) 品服務品質的必要條件。國內(nei) 及幾款表現突出的輕客產(chan) 品,就是在有限的車身平台上,堅持了專(zhuan) 業(ye) 化程度很高的規模經營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