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未來3-5年 我國汽車價(jia) 格將呈不斷下降趨勢
曹建海

  與(yu) 往年相比,2003年國產(chan) 車價(jia) 調整周期由8個(ge) 月縮短為(wei) 3個(ge) 月,汽車廠家不再等到年底銷售壓力增大時降價(jia) ,而是以季度為(wei) 單位進行價(jia) 格調整。

  商品價(jia) 格的變動取決(jue) 於(yu) 供求雙方力量對比,包括汽車在內(nei) 的任何產(chan) 品都不能脫離這一規律的製約。由於(yu) 受貿易保護政策的影響以及汽車生產(chan) 規模不經濟的影響,我國汽車價(jia) 格長期居高不下,這樣又反過來限製了其市場規模以及企業(ye) 生產(chan) 成本的降低。隨著我國加入WTO之後汽車競爭(zheng) 性市場的開始形成,如同家電、電子通訊市場一樣,我國汽車市場開始進入了價(jia) 格不斷下降的通道。

  根據國家統計局監測數據,2000年底我國載貨汽車、客車和轎車的出廠價(jia) 格指數分別為(wei) 99.20%、99.20%和98.5%,汽車價(jia) 格較1999年底略有下降;2001年12月11日中國被接納為(wei) 世界貿易組織成員,關(guan) 稅稅率大幅度下調,在進口汽車的比價(jia) 效應下,我國轎車出廠價(jia) 格出現5.14%的下降,但載貨汽車隻下降了0.75%,客車價(jia) 格同比上升0.67%;2002年轎車出廠價(jia) 格水平繼續下降,降幅為(wei) 4.80%,客車、載貨汽車分別下降1.39%和0.68%。由於(yu) 出廠價(jia) 下降引起據此計算的車輛購置稅、保險費等稅費項目的同比例下降,加之汽車經銷商之間開展的讓利競爭(zheng) 活動,實際反映到零售環節的汽車價(jia) 格降價(jia) 幅度更大。

  進入2003年以來,汽車市場的價(jia) 格競爭(zheng) 也日趨激烈,一些車型和企業(ye) ,不斷推出價(jia) 格新基準,起到了車市降價(jia) “領頭羊”的作用。根據網上車市的統計,今年上半年兩(liang) 波國產(chan) 車降價(jia) 潮共有80多種新車型直接或間接降價(jia) ,北京地區國產(chan) 車價(jia) 平均下挫6.9%,最高降幅接近18%。

  與(yu) 往年相比,2003年國產(chan) 車價(jia) 調整周期由8個(ge) 月縮短為(wei) 3個(ge) 月,汽車廠家不再等到年底銷售壓力增大時降價(jia) ,而是以季度為(wei) 單位進行價(jia) 格調整。上半年,富康、賽歐、吉利、紅旗等品牌都在半年內(nei) 連降兩(liang) 次。不過,在國產(chan) 車價(jia) 格下降的同時,汽車行業(ye) 的利潤卻成倍增長,這主要得益於(yu) 汽車生產(chan) 規模迅速擴大生產(chan) 成本急劇下降。

  預計未來3-5年,我國汽車特別是轎車的價(jia) 格將呈不斷下降的趨勢,主要驅動因素包括:

  第一,汽車生產(chan) 能力的增長開始超過需求的增長。雖然我國汽車需求呈高速增長的趨勢,但是與(yu) 供給相比,汽車需求的彈性畢竟有限。目前全球汽車生產(chan) 能力普遍過剩,各國對安全、排放、節能法規日趨嚴(yan) 格,國際汽車寡頭加快了汽車工業(ye) 全球性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特別是在華汽車投資的步伐;其次,跨過汽車公司汽車產(chan) 業(ye) 鏈的全球性配置、生產(chan) 過程中越來越多地采用平台戰略、全球采購、模塊化供貨方式等。今年以來,大眾(zhong) 、本田、通用紛紛加大在華投資,加之國內(nei) 企業(ye) 的大規模追加投資,開始形成白熱化的汽車投資競爭(zheng) 。這意味著在我國形成大規模汽車生產(chan) 能力並且出現相對過剩的局麵為(wei) 期不遠。

  第二,汽車單位生產(chan) 成本的下降趨勢。汽車工業(ye) 是一個(ge) 規模經濟十分明顯的行業(ye) ,單位產(chan) 品成本隨生產(chan) 規模增加而下降的趨勢十分明顯。2002年以來,國產(chan) 車價(jia) 格下降的同時,汽車行業(ye) 的利潤卻成倍增長,這主要得益於(yu) 汽車生產(chan) 規模迅速擴大生產(chan) 成本急劇下降。汽車成本的下降還得益於(yu) 學習(xi) 曲線,即在汽車生產(chan) 過程中企業(ye) 的工人、技術人員和經理積累起來的在產(chan) 品生產(chan) 、技術設計和企業(ye) 管理方麵的有益經驗,從(cong) 而導致單位產(chan) 品的勞動投入量的逐步降低。近兩(liang) 年,隨著管理逐步到位,汽車廠家勞動生產(chan) 率有所提高,經營成本、財務成本在降低,這為(wei) 廠家擠出了一部分利潤空間。

  第三,消費者對產(chan) 品選擇的日益理性化。與(yu) 20世紀90年代的市場需求結構迥然不同,當前我國轎車和微型客車大多為(wei) 私人購買(mai) ,兩(liang) 者共占全國汽車市場份額的半數以上(54.1%),表明私人購車已成為(wei) 當今汽車市場消費的主流。私人消費者在汽車購買(mai) 過程中,要受產(chan) 品價(jia) 格、收入水平、替代品或互補品價(jia) 格、價(jia) 格預期等因素的影響,但最根本的單位貨幣支出給自己帶來的效用滿足。對消費者來講,是否形成購買(mai) 關(guan) 鍵看價(jia) 格是否低於(yu) 自己對商品的評價(jia) ,若是,就會(hui) 形成購買(mai) 行為(wei) 。購車者不但價(jia) 格貨比三家,而且參照北美、歐洲車市的各種品牌報價(jia) 一覽表,比較不同品牌車型的合理價(jia) 格比,一些價(jia) 格居高不下,或者新車價(jia) 格虛高的廠家,在市場的壓力下不得不降低產(chan) 品價(jia) 格。

  第四,汽車廠商的價(jia) 格策略行為(wei) 。目前我國汽車工業(ye) 基本上形成了“3+X”的寡頭壟斷格局,企業(ye) 在進行產(chan) 量、價(jia) 格決(jue) 策時都會(hui) 給競爭(zheng) 對手造成很大壓力,並引起競爭(zheng) 對手的反應。在同類型、同檔次的汽車市場上,價(jia) 格已成為(wei) 推銷自己擠壓對手最有力的武器。不少汽車廠家逐步形成高中低全係列車型,形成較為(wei) 合理的價(jia) 格梯度。今年以來,國內(nei) 汽車廠家相繼對主導產(chan) 品價(jia) 格向下調整。汽車廠家調整價(jia) 格既是擠壓競爭(zheng) 對手的需要,更是事關(guan) 自身全局發展戰略需要。

  第五,進口產(chan) 品的比價(jia) 效應。進口車的價(jia) 格對國內(nei) 汽車價(jia) 格起到風向標的作用。根據我國入世簽訂的協議,汽車關(guan) 稅將在2006年7月調整到位,統一下降到25%;此外,配額的放寬也將導致許可證方麵費用的減少。今年以來,由於(yu) 受到匯率、許可證及汽車市場供求的影響,進口汽車單價(jia) 出現大幅度上升,隻是一種暫時的、偶然的現象。據估計,目前市場售價(jia) 17萬(wan) 元、排量1.0升、手動擋的進口車,2006年將降至10萬(wan) 元;售價(jia) 30萬(wan) 元、排量1.6升、自動擋車型,將降至20萬(wan) 元左右;售價(jia) 40萬(wan) 元、排量2.0升、V6、自動擋車型,將降至26萬(wan) 元左右。如果國產(chan) 車能在2006年達到與(yu) 進口車一爭(zheng) 高下的價(jia) 格水平,緩衝(chong) 期內(nei) 每年必須主動降價(jia) 20%。

 

 

©版權所有2000-2002,中國betway最新网站
E-mail:webmaster@kurageshokudo.com
Copyright Reserved & Friendly Supported By Sino-IT Servic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