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WWW.CHINABUSES.COM V3.0  上次更新時間:
 
 
分析報告:世界大中型客車市場發展趨勢


  預計2005年全球大中型客車的總銷量將達到22.2萬(wan) 輛,增幅接近22%。到2005年,奔馳公司將在提供采用燃料電池電源的可替換推進係統方麵成為(wei) 市場主導者。今後若幹年內(nei) ,企業(ye) 間的並購仍將是全球客車行業(ye) 的主題。

1、重視公共交通將帶動客車需求的擴大

1.1公共交通成為(wei) 政治議題

  總體(ti) 上看,世界大中型客車行業(ye) 近年正在恢複景氣,多年來,該行業(ye) 一直被看作是與(yu) 卡車製造業(ye) 相關(guan) 的專(zhuan) 業(ye) 領域,而卡車行業(ye) 與(yu) 小轎車行業(ye) 相比規模要小得多,受關(guan) 注程度也低一些。

  在大部分發達國家,公共汽車不太受重視,往往被視作運輸工具中的“老末”,但目前一些政治家們(men) 開始改變看法,原因是發達國家城市中心日益受到交通擁擠和空氣汙染的困擾,而擁擠往往是由私人小轎車造成的,在行路高峰期影響更甚。城市擁擠還導致了廢氣排放加大,進而造成嚴(yan) 重汙染。

  有些國家的城市對公共交通一直給予高度重視。城市公共交通車輛的運營要求車輛準時,運行速度高於(yu) 私人小轎車,車輛質量高且交通費用合理。這種類型的交通運輸往往被視作一種公共服務,需要當地政府提供大量補貼。

  近5年來,公共運輸已被列入發達國家的政治議題,人們(men) 意識到,由於(yu) 小轎車的好處不言而喻,禁止小轎車使用是不夠明智的,近年來,一些城市中心相繼出台了限製使用小轎車的各種措施。在很多經濟發達的城市,一些主要街道已經成為(wei) 步行街,可利用的道路空間也有所縮少,使車輛行駛的時間延長。

1.2公共汽車是最佳選擇

  鐵路通常是運輸大量人群的最有效的工具,但需要投入較高的基礎設施費用和良好的輔助設施。新建鐵路線的費用相當高,投入該類項目的數量有限。

  有軌電車也是不錯的交通工具,但它們(men) 需要固定的軌道,其建造及維護費用很高。如果有些城市保留著原有的軌道,則有軌電車的運行就更有效。

  最簡單和最經濟的解決(jue) 途徑是使用普通公共汽車,與(yu) 其他交通工具相比,公共汽車的兩(liang) 大優(you) 勢是成本低且可以利用現有道路。

2、柴油化、低底盤化、環保化和高檔化是發展趨勢

2.1低底盤公共汽車受歡迎

  公共汽車有各種形狀和尺寸,最小的是微型公共汽車或迷你公共汽車,通常有16座,最大載重量為(wei) 3.5噸,運輸車的載重為(wei) 3.5~7.5噸,通常由大型板式拖車(PANEL VAN)或輕型卡車底盤改裝而成。因此,所謂“真正意義(yi) 上”的公共汽車和長途客車載重量都在8噸以上。大中型公共汽車,通常在10~14噸,總長8.5~11.5米,大部分12米長的雙軸式城市客車的載重量可達18噸,鉸接車的載重量可達25噸。

  在發展中國家,公共汽車和卡車在技術上仍有很強的關(guan) 聯性,由於(yu) 路況的因素,公共汽車車身往往高直平行,立式發動機安裝在前橋或後橋。這類車輛的底盤和車體(ti) 往往由不同的廠家生產(chan) 。

  在發達國家,尤其是歐洲和北美國家,對底盤較低、車內(nei) 地板與(yu) 地麵僅(jin) 一步距離的公共汽車的需求正在擴大,主要原因是這些車輛適合於(yu) 輪椅上的乘客上車,盡管這類乘客所占比例很小。低底盤設計對年老體(ti) 弱的乘客也很方便,因為(wei) 乘客上下車更快捷,公共汽車在車站停留的時間由此縮短,因而提高了行車效率。

  低踏步公共汽車和低底盤汽車可以采用雙軸和鉸接車身設計。近兩(liang) 年來,一些製造商,尤其是英國製造商也為(wei) 雙層公共汽車研製了低車廂地板的底盤,這類汽車往往有較短的後軸外伸尺寸和橫向發動機設置,在交通擁擠的城市可以提高汽車的操縱性。雖然低底盤公共汽車的最大好處體(ti) 現在城市中心(因為(wei) 短途乘客上下車的次數多),但城市之間的交通也需要這類汽車,德國的一些製造商就推出了幾個(ge) 型號的這類汽車,另外還推出了一種多功能公共汽車,其車廂地板和地麵的高度約為(wei) 800毫米,而行李裝載容量有限,因而適合於(yu) 城市間的交通運行。

2.2嗓音和廢氣排放控製見效慢

  在西歐和南美,公共汽車和其他道路車輛一樣,受到相繼出台的有關(guan) 限製噪音和廢氣排放法律的約束。燃料公司也受到牽製,新一代公共汽車以低硫柴油為(wei) 燃料,其廢氣排量非常低。目前的困難是公共汽車的運行壽命比較長,相關(guan) 法律真正見效需要很多年。

2.3可替換燃料漸受歡迎

  近年人們(men) 對可替換燃料的興(xing) 趣逐漸加大,壓縮天然氣已經很普遍,很需要較大規模的供氣設施,而且隻有在天然氣稅收水平大大低於(yu) 柴油的相關(guan) 稅率時才值得建造這些設施。壓縮天然氣的質量還必須保持不變,因為(wei) 一旦質量下降,多數發動機就無法工作。

  這類燃料必須用高壓裝灌並放置在公共汽車的頂部,這意味著汽車構架要堅固有力,裝滿燃料的箱體(ti) 重量可超過1噸,最大載客量相應減少。

  液化石油天然氣使用尚不普遍,但是漸受歡迎,它比空氣更稠,其維護設施需要引起關(guan) 注,但其加油設施的建設成本要低得多。瑞典已普遍使用酒精,同時小範圍地使用混合汽油(BIOGAS)(產(chan) 生於(yu) 汙水和工業(ye) 廢物)。

2.4對燃料電池寄予厚望

  從(cong) 中長期看,燃料電池發展前景很好。北美和歐洲已經研製出了幾台樣機,目前發動機的體(ti) 積比較笨重,樂(le) 觀人士估計,發動機尺寸將會(hui) 縮小,5年後與(yu) 內(nei) 燃發動機相當。奔馳公司希望到2005年開始為(wei) 城市公共汽車配備燃料電池,其價(jia) 格比普通燃料電池高25%-30%。

2.5各種形式的電力牽引車

  在有些國家,無軌電車仍在使用,雖然無軌電車比普通公共汽車造價(jia) 高,但其廢氣排放等於(yu) 零。人們(men) 已經在電力牽引技術的開發方麵取得重大進展,相關(guan) 的控製係統將更加輕便、高效。

  電機比相同功率的內(nei) 燃發動機體(ti) 積要小一些,無軌電車的局限在於(yu) 它需要架設高架布線係統,在進行道路施工或出現交通事故時會(hui) 造成麻煩。
有關(guan) 電力牽引電池方麵的進展很有限,由於(yu) 體(ti) 積笨重,對公共汽車的範圍或載重量有嚴(yan) 格的限製,解決(jue) 這個(ge) 問題的途徑是采用混合型公共汽車,它有較小的密封熱機(THERMAL ENGINE),以恒定速度運行,為(wei) 發電機或交流發電機提供電力,使用數量較小的充電電池。
目前使用替換係統的公共汽車的數量還很少,未來很多年中,內(nei) 燃發動機仍然會(hui) 是公共汽車、長途客車主要動力。

3、主要地區、國家產(chan) 銷概況

3.1西歐:對全球市場影響很大

  開發新技術需要較大的投入,近年企業(ye) 並購活動頻繁等因素使卡車製造商量持續減少,盡管西歐僅(jin) 占世界大中型公共汽車和長途客車市場的約12%,但西歐製造商對全球市場的影響卻不可忽視。通過補貼,許可證、合資企業(ye) 和組裝廠等形式,西歐廠家實際上占有世界市場的約60%~65%,而且該比例仍在上升。

  戴姆勒·克萊斯勒:世界上最大的公共汽車製造商,其EVOBUS分公司在兼並SETRA公司後負責經營奔馳公司在歐洲的工廠,EVOBUS發展很快,利潤頗豐(feng) ,占西歐市場近30%的份額。

  沃爾沃:原先主要是一家底盤生產(chan) 廠家,20世紀90年代沃爾沃異軍(jun) 突起,與(yu) 一些特定市場的車身製造商關(guan) 係密切。在進行了一係列的並購活動(尤其是購買(mai) 加拿大PREVOST和北美最大的城市公共汽車製造商之一NOVABUS)後,改為(wei) 主要生產(chan) 整車,並調整了其在歐洲的經營,將生產(chan) 集中在瑞典和波蘭(lan) (波蘭(lan) 被視作供應中歐和東(dong) 歐市場的較廉價(jia) 生產(chan) 地)。

  目前沃爾沃占據了拉美15%的豪華客車市場,在巴西這一份額已達到20%。該公司計劃在4年內(nei) 使沃爾沃在拉美豪華客車市場所占份額能增到20%~25%。隨著南方共同市場(巴西、阿根廷、烏(wu) 拉圭和巴拉圭)的日趨穩定和成熟,沃爾沃有望在南美地區獲得高速發展。

  IRISBUS:1999年1月,IRISBUS購買(mai) 了雷諾和依維柯的客車製造部門,在法國、意大利和西班牙設有工廠,生產(chan) 公共汽車、城間車輛和大客車,並將一些底盤加以改裝,更符合現代車型的需要,公司總部設在巴塞羅那,是一個(ge) 真正的跨國公司,未來還將通過並購擴大生產(chan) ,力爭(zheng) 在歐洲兩(liang) 大市場德國和英國占領更多的市場份額。

3.2東(dong) 歐:生產(chan) 規模大幅減少

  過去,東(dong) 歐的公共汽車製造業(ye) 規模較大,主要的生產(chan) 廠家是匈牙利的IKARUS,其年產(chan) 量曾經達到1.3萬(wan) 輛,現已成為(wei) 歐洲主要廠家IRISBUS的一部分,產(chan) 量僅(jin) 為(wei) 原來的一小部分。波蘭(lan) 的兩(liang) 家主要製造商JELCZ和AUTOSAN的大部分股權已被奔馳公司所擁有。

  俄羅斯的主要廠家LIAZ的產(chan) 量也比10年前大為(wei) 減少,前景未卜。但俄羅斯另一家中型多功能公共汽車製造商PAZ則運營狀況良好,並開始與(yu) 幾家歐洲同行洽談合作事宜。一些裝備精良的俄羅斯軍(jun) 工廠已轉產(chan) 公共汽車,其中的TUSCHINO工廠(在莫斯科郊外)正在與(yu) IKARUS合作,組裝和生產(chan) 公共汽車,意大利BREDAMENARINIBUS計劃在聖彼得堡成立合資企業(ye) ,但資金短缺是主要障礙。

3.3北美:西歐廠家大舉(ju) 侵入

  近幾年來,歐洲製造商大舉(ju) 進入北美,如沃爾沃購買(mai) 了墨西哥最大的公共汽車製造商之一MASA,西歐之星卡車機構購買(mai) 了加拿大ORION的部分股權。

  西歐的介入是主要零部件(如發動機、齒輪和車軸)供應商所關(guan) 注的。多年來,北美使用的公共汽車和客車發動機主要是GM兩(liang) 個(ge) 衝(chong) 程的發動機,但後來被噪音和廢氣排放相關(guan) 立法所禁止。目前康明斯和底特律DIESEL是兩(liang) 家主要的供貨商。

  沃爾沃和奔馳公司當然願意提供自己生產(chan) 的發動機,但他們(men) 麵臨(lin) 的競爭(zheng) 很激烈。用聯邦貨款采購的公共汽車必須含有至少60%的美國產(chan) 發動機零部件,進口發動機價(jia) 格昂貴,限製了一些製造商的采購能力。而客車的擁有者往往是小型家庭式公司,通常進行長途旅行,需要隨時隨地獲得有關(guan) 服務,但是,在北美高速公路網絡對零部件進行存放的成本不小。

3.4南美:由歐洲供貨商壟斷

  南美公共汽車和客車工業(ye) 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歐洲同行的影響,奔馳公司在巴西的工廠可能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底盤製造廠。沃爾沃和SCANIA在巴西也有一定規模的經營,主要集中在重型公共汽車和客車底盤的產(chan) 銷,另外,大眾(zhong) 的一家工廠在南美生產(chan) 中型卡車和公共汽車底盤。

  巴西工廠向南美共同市場貿易區的其他成員國以及包括哥倫(lun) 比亞(ya) 和委內(nei) 瑞拉在內(nei) 的北部鄰國供貨,這些工廠有實力強大的車身製造商的支持。

3.5日本:公共汽車製造商的作用不大

  日本在世界小汽車市場有舉(ju) 足輕重的影響,但他們(men) 在中型公共汽車和大客車領域的活動主要局限於(yu) 本國市場以及周邊市場。實際上,在一些地區市場,尤其是非洲和南撒哈拉地區,日本廠家的微型公共汽車和運輸車與(yu) 大型公共汽車之間的競爭(zheng) 十分激烈,後者的銷量由此大幅度減少。豐(feng) 田子公司日野、鈴木、三菱和日產(chan) 內(nei) 燃機公司在國內(nei) 市場一直占有很強的實力,生產(chan) 各類城市公共汽車和客車。

  近年日本豪華車漸受歡迎,風格日趨國際化,一些型號明顯帶有歐洲風格。由於(yu) 日本產(chan) 品在國內(nei) 市場很有銷路,所以對出口也有不利之處。日本出口的同類產(chan) 品一般是為(wei) 當地車身製造業(ye) 提供微型公共汽車、運輸車、重型卡車底盤等。

3.6印度:國內(nei) 兩(liang) 大製造商實力雄厚

  印度國內(nei) 市場由位居世界10大製造商(以產(chan) 量計)之列的兩(liang) 家國內(nei) 製造商所壟斷。ASHOK LEYLAND一度為(wei) LEYLAND的子公司和許可證生產(chan) 商,現在仍在生產(chan) 一部分由LEYLAND設計的公共汽車。包括非常老式的雙層公共汽車。該公司一直是印度各類國家級道路運輸公司的主要供貨商,現在由HINDUJA家族所擁有,依維柯占有37%的股權,其生產(chan) 型號逐漸由LEYLAND轉向依維柯設計,同時普遍采用日野發動機。另一家製造商TATA在客車市場也很有實力,生產(chan) 一係列底盤較高、發動機前置和後置的公共汽車和客車,沿用老式的奔馳公司設計,並擁有生產(chan) CUMMINS發動機的許可。

3.7中國大陸:市場潛力巨大

  中國客車工業(ye) 目前已經基本上形成了大中輕微齊全、高中低檔兼備的產(chan) 品格局,其中大中型客車的生產(chan) 能力超過10萬(wan) 輛。受宏觀經濟調控的影響,大中型客車市場自1992年以來持續多年不振,產(chan) 銷連年下挫,但從(cong) 1998年開始全麵回升。大中型客車按照用途可分為(wei) 城市客車(包括市區公共汽車和郊區公共汽車)、公路客車、旅遊客車、團體(ti) 客車及特種客車五類。

  為(wei) 調整產(chan) 品結構、許多客車廠通過合資、合作引進技術,已經具備了先進的客車車身和底盤製造技術,但中檔和普通型大、中型客車(分別為(wei) 40座以上和20~40座)與(yu) 國際水平相比仍有較大差距,首次故障裏程、平均故障裏程、使用壽命等指標明顯低於(yu) 國際水平;缺少適合高速公路使用的客車發動機和客車專(zhuan) 用底盤等。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客車市場。根據有關(guan) 部門的預測,未來我國大中型客車的保有量和需求量見表1。

表1 未來我大中型客車的保有量和需求量(萬(wan) 輛)
  項目:保有量~需求量
   大型客車  中型客車  大型客車  中型客車
2005年 12~18   50~60    3~5     7~9
2010年 15~20   55~65    3.5~5    8~10
2015年 19~25   60~70    4~6     9~11

4.全球市場未來發展趨勢

4.1市場規模持續擴大

  根據權威機構EIU統計,繼1998年後,1999年全球新生產(chan) 的大中型客車的銷量再次下跌,為(wei) 18.3萬(wan) 輛,約下降4.4%。下跌最多的區域市場是南美和亞(ya) 洲,但由美國﹑加拿大﹑墨西哥組成的北美自由貿易區(NAFTA)則連續幾年增長,預計該增長趨勢將維持到2004年。全球市場銷量在持續兩(liang) 年下降後,2000年呈現回升勢頭,預計2005年全球總銷量將增長近4.4%,創22.2萬(wan) 銷量的記錄(見表2)。

表2 全球公共汽車和客車銷量統計(輛)
地區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西歐  21059│20687│24317│24160│24155│23670│23455│23690│23810│24005
東(dong) 歐  16926│19664│18835│19300│19530│20980│22540│23565│25280│26790
NAFTA 49824│55213│57326│58840│59400│59600│60150│60450│58760│59050
南美  20371│20440│22866│16455│19135│21430│22950│24520│25530│25950
亞(ya) 洲和 73361│72968│64721│60855│62905│68000│70617│75965│78890│81840
澳大利亞(ya)

非洲和中東(dong) 3190│3240│3420│3480│3530│3830│4370│4680│4890│4890
總計 184731│192212│191485│183090│188655│197510│204082│212870│217150 222525
注:1996~1998年為(wei) 實際數值,其餘(yu) 年份為(wei) 預計數。   來源:有關(guan) 貿易協會(hui) ;EIU預測

4.2公共汽車運營業(ye) 麵臨(lin) 壓力

  所有製造商都麵臨(lin) 著嚴(yan) 峻挑戰,在很多國家,所有或大部分的公共汽車服務業(ye) 由當地地方或國家級政府機構所擁有,公共汽車線路的經營主要被視作公共服務的延伸,公共部門經營者通常受給予其壟斷地位的許可證製度的保護,通常擁有公共汽車,也有一部分將其分包出去。

  由於(yu) 公共部門財政支出狀況日趨窘迫,私有化﹑放寬管製和合同分包的趨勢由此加強。最典型的是英國,經過若幹年的私有化和放寬管製,已經出現了三大私營集團,控製了大約60%的市場。

4.3經營集團的購買(mai) 力

  主要經營集團的客車購買(mai) 力通常十分強大,最大可達到1500輛/年,這就給製造商造成很大壓力,當然也麵臨(lin) 著壓價(jia) 和減少車輛無關(guan) 緊要性能的壓力,因為(wei) 私營集團的支出不會(hui) 像公共部門那麽(me) 大。

4.4長途汽車行業(ye) 主要由家庭式業(ye) 主所擁有

  長途客車與(yu) 公共汽車的情況完全不同,絕大部分長途客車由相對較小的家庭式公司所擁有,一般每年購買(mai) 一輛新車。對製造商來講,長途客車是一個(ge) 特殊的領域,大部分客戶對汽車規格提出一些個(ge) 性化的要求。對這類客車的需求也呈現更強的季節性,很多客戶在旅遊季節剛剛開始的時候購買(mai) 新車。未來長途客車前景不錯,在很多國家,長途客車仍然是快速旅行的最普遍的手段,在發達國家,55歲以上的國內(nei) 旅客喜歡乘坐長途客車。

4.5有關(guan) 安全措施出台

  為(wei) 了達到安全的目的,長途客車製造商必須采取若幹項安全措施。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hui) 製定了若幹項法規,涉及所有類型的汽車。其中第66條規定了長途客車傾(qing) 翻時乘客幸存率的標準。為(wei) 此,製造商加強了汽車頂部結構,使翻車時的幸存率達到最高水平。歐洲經濟委員會(hui) 還為(wei) 座位安全帶的安全和座位與(yu) 地板的固定等製定了標準,一些國家規定要求長途客車的所有座位都必須設有安全帶。

4.6並購依然是主題

  最近5~10年客車行業(ye) 最重要的主題是並購,今後10年內(nei) 行業(ye) 並購的趨勢將進一步加強,這就意味著全球範圍內(nei) 行業(ye) 之間的競爭(zheng) 仍將非常激烈,集中優(you) 勢進行有效的聯合,才能穩定占領市場。


關於本站 ║ 網站地圖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合作聯係 ║ 意見反饋

©版權所有2000-2002,中國betway最新网站信息產(chan) 業(ye) 部
E-mail:webmaster@kurageshokudo.com
Copyright Reserved & Friendly Supported By Sino-IT Servic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