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煒
熠熠生輝十餘(yu) 載
在上個(ge) 世紀九十年代,一提起客車必少不了亞(ya) 星客車(600213)。揚州亞(ya) 星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的發起人江蘇亞(ya) 星客車集團有限公司,在半個(ge) 世紀裏創造了一個(ge) 又一個(ge) 輝煌,不斷改寫(xie) 中國客車發展紀錄。九十年代初,亞(ya) 星客車年產(chan) 銷量躍居全國客車行業(ye) 第一,自此以後,雄霸國內(nei) 客車行業(ye) 龍頭老大位置近十年;1996年日本出版的《世界汽車年鑒》關(guan) 於(yu) 大客車生產(chan) 大企業(ye) 排名中,"亞(ya) 星"赫然進入前10名;其曆史最高峰的1998年產(chan) 銷各類客車達14000多輛,中型客車國內(nei) 市場占有率達到37.5%。
九十年代中期,國內(nei) 長途客車運輸忽然刮起一股臥鋪風潮,亞(ya) 星當時的產(chan) 品調整剛好到位,把握了一次大好機遇,大江南北,路上到處奔跑著亞(ya) 星臥鋪客車。
1997年,亞(ya) 星集團與(yu) 德國奔馳合資創辦了亞(ya) 星奔馳客車有限公司。
1998年9月,由亞(ya) 星集團公司為(wei) 主發起人,以下屬的揚子旅遊車廠、特種車輛廠、城市客車廠和座椅廠的全部生產(chan) 經營性淨資產(chan) 出資,聯合揚州經濟技術開發總公司、揚州江揚船舶集團公司、江蘇揚農(nong) 化工集團有限公司、揚州冶金機械有限公司,共同發起成立亞(ya) 星客車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7月亞(ya) 星客車成為(wei) 上市公司。
"天上明星,路上亞(ya) 星"叫響了,整個(ge) 九十年代,亞(ya) 星被譽為(wei) "中國客車工業(ye) 星光燦爛的天幕上,一顆璀璨奪目的明星"。
今日"星光"黯淡
從(cong) 上世紀末到本世紀初,國內(nei) 客車市場悄然變化,長途客車之中高速高檔直達快車成主流,低檔臥鋪客車遭冷落,正當人們(men) 對剛上市的亞(ya) 星客車寄以厚望之時,其產(chan) 品不適應市場的危機已經漸漸向它靠近。亞(ya) 星客車有一大致命傷(shang) ,以為(wei) 走中低檔路線才符合中國國情,錯誤估計隨著我國公路建設的不斷深入發展,對中低檔客車的需求量將穩步上升,同時過分相信自己的中低檔客車具有很大的成本優(you) 勢。
亞(ya) 星公司上市時,號稱"已形成大、中、輕型,高、中、普檔,31個(ge) 係列200多個(ge) 品種,可滿足各個(ge) 層次用戶的需要"。然而其產(chan) 品品種雖多,但其實仍是以中低檔客車為(wei) 主,市場麵向國內(nei) 客運、公交市場,產(chan) 品附加值普遍偏低,盈利能力自然不強。這一次,國內(nei) 客運市場的悄然變化,的確令亞(ya) 星措手不及。上市後的1999年,產(chan) 銷量、營業(ye) 收入、利潤等主要經濟指標比上市之前的1998年幾乎是全線下滑,2000年,這一勢頭仍然沒有停止,2001年似有好轉跡象,但從(cong) 今年上半年的表現看還是令人失望。
與(yu) 此同期,同樣是國內(nei) 上市公司的宇通客車和廈門汽車(金龍)等走中高檔路線的企業(ye) 卻獲得巨大成功,短短幾年就把亞(ya) 星甩到了後麵。
有望重新奪魁
雖然近況不佳,但記者在采訪中獲悉,亞(ya) 星正在對產(chan) 品和經營管理機製進行調整,亞(ya) 星人對前景充滿信心。
該公司一位負責人說,最近這幾年,他們(men) 已經推進實施了一係列的調整措施,包括:建設計算機集成製造係統(CIMS),實施YX-CIMS工程;建成了企業(ye) 資源計劃管理係統(ERP),實現生產(chan) 經營從(cong) 粗放型向集約型跨越;加強技術中心建設;實施產(chan) 品優(you) 化戰略,調整產(chan) 品結構,使處於(yu) 成長期的產(chan) 品迅速進入成
熟期,淘汰一批性能落後、已進入衰退期的車型。
這位負責人同時承認,公司在調整方麵還有很多事未做好,近年業(ye) 績下滑屬於(yu) 正常的,調整一旦到位,情況會(hui) 好很多。他們(men) 的上級、大股東(dong) 亞(ya) 星集團確定客車經營目標是年銷售額30個(ge) 億(yi) ,其中合資的亞(ya) 星奔馳20個(ge) 億(yi) ,上市公司10個(ge) 億(yi) 左右,實現目標的關(guan) 鍵就是要調整好產(chan) 品結構,提高盈利能力。就把亞(ya) 星甩到了後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