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WWW.CHINABUSES.COM V2.0 上次更新時間:
|
|
|
中國客車產(chan) 業(ye) 的現狀與(yu) 前景
|
齊 信
如果說轎車企業(ye) 的重組剛剛開始,那麽(me) ,客車企業(ye) 的重組似乎還在睡夢之中。客車界人士認為(wei) ,中國客車企業(ye) 過多過濫,重組步伐緩慢。如不加快重組,今後將難以在國際市場站穩腳跟。
客車企業(ye) 散、亂(luan) 、小現象嚴(yan) 重
2001年我國大型客車產(chan) 量達到11431輛,中型客車產(chan) 量達到48169輛。預計到2005年,我國大中型客車的增速將保持在13%左右。雖然中國客車工業(ye) 前景廣闊,但結構散、布局亂(luan) 、規模小、開發能力差,成為(wei) 我國客車工業(ye) 最大的病症。
據統計,目前全國有大大小小的客車廠100多家,不包括一些未上目錄的企業(ye) 及“摩幫”、皮卡、零部件等新軍(jun) 。10萬(wan) 輛的規模,100多個(ge) 廠家平均分,每家的規模還不足1000輛,這不僅(jin) 僅(jin) 是資源的浪費,對市場的健康發展也相當不利。早在幾年前,有人就對中國客車企業(ye) 過多過濫的現象提出意見,認為(wei) 中國客車工業(ye) 要進行結構調整,進行以資產(chan) 為(wei) 紐帶的重組,形成發展的合力。國家汽車工業(ye) “十五”規劃中也曾明確提出,要加大調整力度,隻扶植產(chan) 銷前10名的大型客車企業(ye) ,這對客車工業(ye) 健康發展將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客車業(ye) 的重組是世界潮流
從(cong) 世界客車工業(ye) 看,沒有一家客車企業(ye) 遊離於(yu) 大型汽車集團之外,獨立的客車製造商已經成為(wei) 曆史。在20世紀90年代世界汽車工業(ye) 重組聯合中,一些客車企業(ye) 紛紛卷入大重組之中,連凱斯鮑爾這樣的百年老企業(ye) 也不例外。中國客車不可能遊離於(yu) 世界汽車大重組的格局之外,重組隻不過是一個(ge) 時間問題。
專(zhuan) 家認為(wei) ,要發展汽車工業(ye) ,必須走國際化之路。現在國際汽車工業(ye) 已形成美國、德國、日本、韓國國際競爭(zheng) 的新格局,而且又都是相互滲透的聯盟,而我們(men) 仍然遊離在這個(ge) 格局之外。因此,從(cong) 今後客車工業(ye) 的發展看,必須形成規模化、集約化,形成較高的自主開發能力,才能談得上向國際化邁進。但客車企業(ye) 真正能走到一起,還麵臨(lin) 條塊分割、地方保護等重重阻力。
獨立的客車企業(ye) 難以生存
有人認為(wei) ,客車企業(ye) 是勞動密集型企業(ye) ,以手工操作為(wei) 主,不像轎車那樣流水線生產(chan) ,規模不大也可以,尤其是高檔客車,國外企業(ye) 最大產(chan) 能也不過3000輛至5000輛。其實,國外客車工業(ye) 大多是依托大型集團資本、市場和技術資源優(you) 勢來發展客車的,沒有一家獨立於(yu) 大集團之外的客車生產(chan) 企業(ye) 。無論塞特拉、沃爾沃還是現代,都不是獨立的客車企業(ye) ,客車的技術開發、服務體(ti) 係都有大集團的支撐,因此在產(chan) 品開發上得天獨厚。與(yu) 此相比,中國客車企業(ye) 差距相當大,幾乎都遊離於(yu) 大型集團之外,不少企業(ye) 都沒有開發能力,未來的生存將是最大的問題。
發展中國客車業(ye) ,走重組之路,應該說是惟一的選擇。目前,我國客車工業(ye) 已經形成金龍、宇通、黃海、亞(ya) 星、安凱等一批企業(ye) 集團,客車集中度明顯提高。“十五”期間如能加快組織結構調整,加快重組步伐,提升能力,上規模、上水平,我國客車業(ye) 將進入一個(ge) 新的發展時期。
|
|
|
|
|
|
|
關(guan) 於(yu) 本站 ║ 網站地圖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合作聯係 ║ 意見反饋
©版權所有2000-2002,中國betway最新网站信息產(chan) 業(ye) 部
未經中國betway最新网站網絡部書(shu) 麵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kurageshokudo.com
Copyright Reserved & Friendly Supported By Sino-IT Servic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