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後5年,重慶市將加大農(nong) 村公路投入,農(nong) 民兄弟也要走上水泥路。”13日,市交委主任丁純接受記者采訪時稱,重慶市將於(yu) 2010年實現公路“村村通”,力爭(zheng) 2012年農(nong) 村公路達到5萬(wan) 公裏,處於(yu) 西部第一位。
農(nong) 村掀起修路熱潮 “水泥路要修到家門口,還要通客車,大家的積極性當然高哦!”62歲的村民範遠臻高興(xing) 地說。11月9日,忠縣三匯鎮飛龍村農(nong) 村公路改造動員大會(hui) 在院壩裏 召開,捐款的村民爭(zheng) 先恐後,將現場圍了個(ge) 水泄不通。 “以前沒有公路,到鎮上要走1個(ge) 多小時,地裏的菜賣不出去,隻有用來喂豬。”範遠臻告訴記者,2006年,鎮裏發動大家集資修了一條鄉(xiang) 道,雖然距飛龍村還有20分鍾路程,但比過去方便了許多。 今年,重慶市加大了農(nong) 村公路建設力度,政府出資比例從(cong) 原來的1/3提高到了1/2。有了政策支持,今年8月,三匯鎮啟動了“村村通”硬化工程,明年全鎮19個(ge) 村都將通上水泥路。在鎮政府的組織下,嚐到了甜頭的村民踴躍捐款,盼望著水泥路早日通到家門口。 和三匯鎮一樣,如今,全市所有區縣(自治縣)都掀起了農(nong) 村公路建設高潮。 “村村通”引領農(nong) 民致富 “如果交通不改善,帶領農(nong) 民致富就是一句空話。”丁純稱,城鄉(xiang) 統籌發展,交通必須實現一體(ti) 化。 據介紹,目前重慶市城鄉(xiang) 享受交通公共資源差異很大。按每百平方公裏道路計算,70-80%集中在城市,20-30%在農(nong) 村。城市裏到處是寬敞的馬路、立交橋、高速公路,農(nong) 村卻仍有許多不通路的山村,羊腸小道上,人們(men) 運輸貨物還靠肩挑背磨,十分不便。 2003年重慶市啟動了大規模的農(nong) 村公路建設,截至2006年,全市已建設農(nong) 村公路2.3萬(wan) 公裏,1528個(ge) 行政村告別了無路的曆史,520個(ge) 鄉(xiang) 鎮和1692個(ge) 行政村通上了油路或水泥路。截至2006年底,全市鄉(xiang) 鎮通暢率、建製村通達率和通暢率分別達58%、61.5%和20.5%。 “今年開始,重慶市進一步加大農(nong) 村公路的建設力度。”據丁純介紹,到2010年,重慶市農(nong) 村公路將實現100%鄉(xiang) 通暢、100%村通達以及50%村通暢。同時,實現通暢的鄉(xiang) 村將100%通客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