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機製製約農(nong) 村基礎設施建設
根據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新農(nong) 村總體(ti) 部署和國家“十一五”規劃要求,到2010年底,全國要基本實現所有具備條件的鄉(xiang) (鎮)通瀝青(水泥)路。交通部副部長翁孟勇7月28日在此間舉(ju) 行的“農(nong) 村公路與(yu) 新農(nong) 村建設高層論壇”上表示,這意味著“十一五”期間,中國要實現75300個(ge) 鄉(xiang) 鎮通瀝青或者水泥路,89970個(ge) 建製村通公路。
農(nong) 村公路屬“超前”建設 “新農(nong) 村建設任務非常重,但交通係統的工作已經是‘超前’了。”在談到自己對農(nong) 村公路建設的感受時,中央農(nong) 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唐仁建如此評價(jia) 。 記者從(cong) 交通部公路司獲悉,截至2006年底,我國農(nong) 村公路總裏程已達到302.6萬(wan) 公裏,其中縣道50.6萬(wan) 公裏、鄉(xiang) 道98.8萬(wan) 公裏、村道153.2萬(wan) 公裏;98.27%的鄉(xiang) 鎮 、86.40%的建製村實現了通公路;80.63%的鄉(xiang) 鎮 、60.39%的建製村實現通瀝青、水泥路;83.2%的建製村實現了通客運班車。 農(nong) 村公路是農(nong) 村地區最主要甚至是一些地區惟一的交通方式,關(guan) 係到農(nong) 民群眾(zhong) 的生產(chan) 、生活,關(guan) 係到農(nong) 村經濟社會(hui) 發展。翁孟勇用“五個(ge) 改變和促進”闡述了農(nong) 村公路建設與(yu) 新農(nong) 村建設的關(guan) 係: 一是農(nong) 村公路改變了交通落後的麵貌,促進了農(nong) 民的增收;二是農(nong) 村公路改變了消費結構,拉動了國內(nei) 的經濟增長;三是農(nong) 村公路改變了村容村貌,城市的文明也開始向鄉(xiang) 村延伸,農(nong) 民群眾(zhong) 接受現代文明,逐步形成了文明的生活方式;四是農(nong) 村公路的建設改變了幹群關(guan) 係,促進了基層民主;五是農(nong) 村公路建設提高了農(nong) 村的生活質量,促進了社會(hui) 的穩定。 農(nong) 村公路建設背後的難題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nong) 村經濟部副部長謝揚坦言,導致我國農(nong) 村基礎設施建設滯後的原因很多,具體(ti) 來說有兩(liang) 方麵: 一是城鄉(xiang) 二元結構。農(nong) 業(ye) 和農(nong) 村的資源配置在國民收入分配中仍處於(yu) 不利地位,公共財政對農(nong) 村公共產(chan) 品和服務領域投入不足,總體(ti) 覆蓋力度不夠。 二是投入機製的製約。“十五”以來,黨(dang) 中央、國務院對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視加強,基礎設施投入隨之加大,但投入總量不足、結構不合理、管理體(ti) 製不完善、中央和地方投入職責不清等問題還比較突出。 謝揚就此作了具體(ti) 分析:一是投入上過度依賴中央,地方投入嚴(yan) 重不足;二是政府在投入時重大動脈、輕毛細血管,如對農(nong) 村中小型設施投入不夠;三是政策基金缺乏有機的協調,基金使用分散和投入交叉重複現象比較嚴(yan) 重;四是投資主體(ti) 結構比較單一,缺乏多元化投資;五是投資法製不健全,對不按法規規定增加農(nong) 業(ye) 投入和虛增虛報現象缺乏約束的辦法。 投入是農(nong) 村公路建設的關(guan) 鍵 翁孟勇指出,建設農(nong) 村公路的實施方式要緊緊依靠黨(dang) 和政府的支持,依靠人民群眾(zhong) 的支持,動員社會(hui) 的力量,使農(nong) 村公路建設從(cong) 部門行為(wei) 轉變成為(wei) 政府行為(wei) ,從(cong) 行業(ye) 行為(wei) 變成一種社會(hui) 行為(wei) 。 謝揚指出,開展農(nong) 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是關(guan) 鍵。根據中央一號文件,首先要逐步將農(nong) 村公路等公益性基礎設施的管護納入到國家範圍,其次要加強小型基礎設施產(chan) 權原則確立工作。 唐仁健對農(nong) 村公路建設提出了三個(ge) “多一點”的應對意見。一是在政府和社會(hui) 力量的調動上,社會(hui) 的調動再多一點。除了簡單的民間、企業(ye) 之外,今後農(nong) 村金融製度創新需要上下一起努力。二是在政府和農(nong) 民的關(guan) 係上,希望政府或農(nong) 民之外的其他主體(ti) 承擔的建設責任再多一點。三是在建設和維護保養(yang) 上,今後的工作力度和投入力度加大一點。 國務院研究室農(nong) 村司司長黃守宏表示,應發揮政府主導作用推動農(nong) 村公路建設。首先各地政府應該把農(nong) 村公路的建設放在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戰略地位上。其次建設公路要做好規劃,與(yu) 經濟社會(hui) 發展總體(ti) 規劃和新農(nong) 村建設的規劃相銜接、相適應。第三,關(guan) 鍵還是要解決(jue) 錢的問題。最重要是要增加政府財政的投入,可以在原有的籌資渠道考慮研究一些新的融資方式,如發行農(nong) 村公路債(zhai) 券等,但應避免增加鄉(xiang) 村債(zhai) 務和農(nong) 民的負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