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 車 印 記
黑龍江省富裕縣煙草專(zhuan) 賣局 魏洪海

  客車對於(yu) 我來說再熟悉不過了。我從(cong) 小住在一個(ge) 比較偏僻的小農(nong) 場,那裏不通火車,出門辦事、串親(qin) 訪友隻能乘客車。我記憶裏見到最早的一輛客車是"十一屆三中全會(hui) "以後,農(nong) 場裏有個(ge) 姓宋的人承包的長春產(chan) 的大客車,那是整個(ge) 農(nong) 場裏唯一的一輛客車,是輛已經行駛許多年的車了,整個(ge) 車通體(ti) 是白色,比較破舊,有很多地方已經掉了漆,車內(nei) 能乘坐三十多人,硬梆梆的座椅,加上坑挖不平的道路將人巔得都快飛起來了,別提多難受了。我們(men) 都管承包客車的那個(ge) 人叫"宋大客",在當地如果打聽其他人,人們(men) 或許不一定知道,但是說起宋大客那可是遠近聞名。為(wei) 什麽(me) ?就是因為(wei) 他是開大客車的,用現在的話來說他的知名度那是一個(ge) 高。

  記憶當中,第一次乘客車是我一生當中最難忘的一件事。那是我上小學五年級時的一個(ge) 清晨,我走在公路上,看見一輛客車,正趕上兜裏有幾塊錢,便毫不猶豫地上了車。要知道,一個(ge) 農(nong) 村孩子從(cong) 來沒有出過遠門,更別說坐車了。在車上,我看別人買(mai) 票,我也拿錢買(mai) 了票。到了縣城,我一個(ge) 人下了車。想想要去哪裏呢?望著人來人往(那時根本沒有幾輛車)的景象,我也隻好稀裏糊塗地出了客車站,漫無邊際地向前走,我看見了書(shu) 店,便信步走了進去,買(mai) 了兩(liang) 本書(shu) 上學用的書(shu) ,記得好像是語文課外輔導和地理課外輔導。後來,我順著原路回到車站,那時根本不會(hui) 買(mai) 票,更不說是售票口在哪裏了。正猶豫間,看見了自己學校一個(ge) 姓袁的老師,便上前詢問如何買(mai) 票,在老師的指點下,買(mai) 了票,上了車。在下午時候,回到了家裏,爸爸正在掃院子。我便溜進了屋。要知道讓大人知道了我乘車去縣城的事,那可不得了呀,在他們(men) 看來那是不可思議的事情。因為(wei) 是自己第一次坐車,對我來說,算是件驚天動地的大事了,所以,記憶特別的深刻,每每閑暇時候,我總是想起自己的壯舉(ju) 來。

  隨著時間的流逝,我乘著大客車離開了生活的地方,來到省城的一所高等院校接受新的教育。閑暇之餘(yu) ,見到了更多的客車,基本上屬於(yu) 那種公交車一類的。這樣的大客車遍布了整個(ge) 省城的街道,給人們(men) 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我往返於(yu) 省城與(yu) 家鄉(xiang) 之間,經常出入客運站,在這裏各式各樣的客車更是屢見不鮮,比如"宇通"、"黃河","聊城"等大客車。這時的客車特別講究豪華性、舒適性、速度性。座椅舒服,環境幹淨,聽聽歌曲,車裏還能播放影視錄像等節目。更為(wei) 難得的是,現在的道路建設暢通無阻、四通八達,可以透過車窗,欣賞車外的風景。一路上,讓我們(men) 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到達了想去的地方。這時候坐客車不再是遭罪,而是一種享受。

  時過境遷,我步入社會(hui) ,開始了新的生活。對客車有了更多的了解,知道了客車在整個(ge) 汽車行業(ye) 當中,起著舉(ju) 足輕重的作用。我國有許多知名的客車生產(chan) 及其相關(guan) 企業(ye) ,比如:宇通客車、安凱客車、黃海股份等等。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宇通客車在2005年已經成功進入國內(nei) 500強的行列,客車銷量居國內(nei) 第一,還進入世界客車發展前10強,真是了不起呀。

  望著全新的客車,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的客車一定能夠飛速發展,在中國九百六十萬(wan) 平方公裏土地上,縱橫馳騁,一往無前,開辟出嶄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