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雲(yun) 五十載---看中國客車的發展
合肥工業(ye) 大學機械專(zhuan) 業(ye) 碩士研究生 李衛榮

  中國客車業(ye) 經過了50年的發展,如今呈現出如此繁榮之景象,是中國人乘風破浪勇往直前的結果,是十年客車業(ye) 爆發式發展的結果。

  最初,在計劃經濟的環境下,中國客車業(ye) 封閉的自我緩慢發展。但是,近10年,中國客車業(ye) 呈現良好的發展趨勢,客車需求猛增。一方麵,客車企業(ye) 在自主開發的同時,不斷改進國產(chan) 客車和底盤;另一方麵,大量先進的客車底盤和總成的進口、國外客車新技術和工藝的引進吸收,使我國客車的總體(ti) 技術水平得到了很快的提高。客車造型、工藝、技術性能與(yu) 國外知名客車的差距逐漸縮小。客車產(chan) 品基本滿足了當前客車市場對產(chan) 品性能和價(jia) 格的需要。

  尤其在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沒有出現大量進口國外大客車的局麵。這點足以證明我國客車行業(ye) 在技術上取得了巨大進步,更說明我國客車產(chan) 品在激烈的競爭(zheng) 中贏得了市場,使我國在市場中有著先人一步的優(you) 勢。今天,大中型客車與(yu) 10年前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語。

  "繁華背後看問題, 製勝關(guan) 鍵在內(nei) 涵" 。滿目繁華不能讓我們(men) 停止思考,否則,就談不上可持續發展。"其實,中國的客車業(ye) 將馬上麵臨(lin) 毛利下降、競爭(zheng) 升級,產(chan) 業(ye) 格局可能會(hui) 發生比較大的變化",對中國客車業(ye) 有著深入研究的中國公路車輛機械總公司顧問孟憲欣對繁榮的客車業(ye) 有自己冷靜的思考。 首先是產(chan) 能過剩依然存在。2002年大中型客車的產(chan) 銷量不到8萬(wan) 輛,但生產(chan) 能力約在11-12萬(wan) 輛的水平,產(chan) 能與(yu) 市場需求的差距約有1/4-1/3。而公路客運和客運周轉量,近年來基本穩定在5%~8%的增長率水平。

  另外,我國客車的可靠性、經濟性還不夠,技術根基不夠踏實。我國客車在技術性能指標上與(yu) 國外並無太大差距。但在一些基礎指標上,還存在一定差距。比如車身的強度剛度、抗翻傾(qing) 能力及底盤的製動係統。 這些問題,與(yu) 不少廠家在產(chan) 品開發上投入少、周期短、起點低、程序不係統有密切的關(guan) 係。所以說,客車業(ye) 下一步的競爭(zheng) ,還不到打價(jia) 格戰的階段,關(guan) 鍵是看誰的技術紮實,看"內(nei) 涵"。
  
  群雄逐鹿客車業(ye) ,誰將贏取內(nei) 涵式競爭(zheng) ?盡管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客車業(ye) 仍然保持著大約20%的平均毛利水平。而正是這一點,吸引著眾(zhong) 多商界群雄逐鹿客車業(ye) 。如:做家電的美的、做商用車轎車的一汽、做摩托車的力帆、還有新進入者中大……

  幾大陣營中,民族品牌--宇通可謂厚積薄發。在國家統計局和中國行業(ye) 企業(ye) 信息發布中心共同公布的"2004中國最大500家企業(ye) 集團"排名中,鄭州宇通集團以年營業(ye) 收入超過62.7億(yi) 元(不含稅)位居第333位,是國內(nei) 惟一一家進入中國"500強"的客車製造企業(ye) 。

  從(cong) 宇通所走過的曆程來看,從(cong) 最初憑臥鋪客車的創新設計在客車行業(ye) 一炮打響,宇通在產(chan) 品、技術、管理等各個(ge) 層麵的創新就從(cong) 未停止過。經過多年的成長,宇通客車麵對競爭(zheng) 顯得從(cong) 容不迫:先是投入了1.3億(yi) 多元,精心打造了10多家集銷售、售後服務、配件供應和信息反饋四位一體(ti) 的4S站,將單一的車身服務升級為(wei) 整車服務。

  2003年5月,宇通在繼成功上線SAP後又請來了國際知名的羅蘭(lan) 貝格管理谘詢公司,確立了未來5-10年仍然以客車作為(wei) 核心業(ye) 務,集中精力將客車業(ye) 務做強、做大的戰略;同時,圍繞宇通的優(you) 勢資源,選擇進入具有較好投資回報且對主業(ye) 有支撐作用的行業(ye) 以有限多元化的發展模式,如工程機械、汽車零部件等。宇通於(yu) 1999年開始投資自己生產(chan) 底盤,2002年1月又同德國MAN公司成立合資公司猛獅客車有限公司,生產(chan) 中高檔客車專(zhuan) 用底盤,從(cong) 而掌握了客車行業(ye) 的戰略資源。

  這些戰略部署不僅(jin) 折現出宇通腳踏實地的作風,更讓人不禁與(yu) 內(nei) 涵式競爭(zheng) 產(chan) 生很多遐想。由此而獲得的榮譽也不能不讓同行及業(ye) 界人士佩服,2000年4月,宇通建成了企業(ye) 博士後科研工作站;2004年3月,宇通技術中心被國家四部委認定為(wei) 國家級技術中心; 2004年4月,宇通被中華全國總工會(hui) 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04年6月,宇通在"2003/2004"中國500最具價(jia) 值品牌評估中以53.84億(yi) 元的品牌價(jia) 值被評為(wei) 中國500最具價(jia) 值品牌第95位;2004年9月,宇通榮膺中國名牌和國家質量管理先進企業(ye) ;2005年3月15日,宇通再次榮膺"BAAV 2005年度最佳客車製造商";2005年8月3日,宇通被全國總工會(hui) 授予"全國模範職工之家"稱號;2005年10月8日,"宇通"注冊(ce) 商標被認定為(wei) 馳名商標,這是國內(nei) 客車行業(ye) 第一家被認定為(wei) 馳名商標的客車企業(ye) ;2005年11月1日,由世界經理人周刊、世界金融實驗室和華爾街電訊網站共同評選的2005年中國公司治理結構評選揭曉, 宇通客車榮獲中國上市公司最佳治理100強,並榮獲2005年"中國25家最受尊敬上市公司"榮譽稱號; 2005年年底,宇通客車在香港被車王雜誌評為(wei) 2005年年度最佳豪華巴士。所有這些成績無不說明宇通人正肩負著 "致力於(yu) 中國商用車領域的發展,提供舒適,安全和客戶價(jia) 值最大化的產(chan) 品,成為(wei) 客戶和消費者的首選"的使命,向著 "中國一流的以商用車業(ye) 務為(wei) 主業(ye) 的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集團"的目標不斷的邁近。

  那麽(me) ,將來的客車業(ye) 發展前景如何呢?根據對國內(nei) 70家客車企業(ye) 2005年的產(chan) 銷數據分析,業(ye) 內(nei) 分析人士及部分客車生產(chan) 廠家認為(wei) ,2006年中國客車市場將以平穩增長為(wei) 主,形勢好於(yu) 2005年,城市公交、農(nong) 村客車和對外出口3個(ge) 市場有望成為(wei) 拉動行業(ye) 增長的原動力。

  一、城市公交升級換代

  根據統計資料顯示,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加快,到2010年,我國城市化水平將由2000年的30.4%提高到45%;到2010年按每萬(wan) 人擁有一輛城市客車計算,城市公交客車至少要達到63萬(wan) 輛,平均每年至少要增加3萬(wan) 至4萬(wan) 輛;加上報廢更新,平均每年必須相應增加5.5萬(wan) 輛左右,這對於(yu) 城市客車來說是一個(ge) 巨大的市場。以北京公交為(wei) 例,到2008年,北京市的公交保有量將從(cong) 現在的17000多輛增加到23000輛左右。去年北京奧運公交招標,投資30億(yi) 元巨資打造中國第一公交,共涉及公交車輛4000多台。而上海世博會(hui) 的申辦成功,也無疑會(hui) 帶動上海公交客車的更新和發展,每年將有2000輛以上的公交車輛得到更新。 丹東(dong) 黃海一位高層人士透露,今年繼續看好城市公交市場,進一步鞏固在城市公交客車的優(you) 勢地位。京通客車銷售公司李金培認為(wei) ,目前國內(nei) 城市絕大部分車型排放標準是歐Ⅱ標準,2007年以前國內(nei) 公交車要達到歐Ⅲ排放標準,促使大批公交客車升級換代。隨著國際、國內(nei) 資本的大量輸入,行業(ye) 內(nei) 骨幹廠家通過資本運作,將形成若幹家規模化和有強大競爭(zheng) 能力的客車集團,打造蓬勃發展和競爭(zheng) 有序的城市客車市場。

  二、農(nong) 村客車逐漸升溫

  國家將加大對"三農(nong) "的投入,加快農(nong) 村公路建設作為(wei) "十一五"交通工作的重中之重,未來5年將投資1000億(yi) 元來推進農(nong) 村公路"通達"、"通暢"工程,並提出積極發展農(nong) 村客運,大力推廣適合農(nong) 村特點的客車車型。南京金龍公司認為(wei) ,未來適應城鄉(xiang) 客運市場的經濟實用性中型客車無疑具有巨大的需求潛力。該公司目前已開發出"淩越"係列中型快客,並逐步形成從(cong) 6米到8米、從(cong) 經濟實用型到高檔豪華型覆蓋較全的產(chan) 品係列。少林客車銷售部一位人士說,少林6~8米長的客車在國內(nei) 同業(ye) 中占首位,適合農(nong) 村特點的客車仍有良好的市場潛力。

  三、對外出口蓬勃發展

  出口增長有望持續2005年,客車出口與(yu) 國內(nei) 銷售形成明顯反差,鄭州宇通客車大批量出口古巴、伊朗;大金龍通過英國商用汽車認證,大型客車出口中東(dong) ,參加比利時車展;中大汽車批量出口津巴布韋;少林客車賣到哈薩克斯坦;亞(ya) 星"天帥"出口沙特阿拉伯;丹東(dong) 黃海出口朝鮮,"迅猛"成為(wei) 客車廠商形容去年海外拓展用的最多的字眼。 為(wei) 了進一步鞏固客車出口成果,大金龍今年提出以"金龍客車,通行世界"為(wei) 經營指導,在技術、品質和服務上麵進一步縮短與(yu) 歐洲品牌的差距,未來3年內(nei) 將斥資8億(yi) 元人民幣,用於(yu) 核心技術提升。

  綜上所述,中國客車業(ye) 五十年的發展曆程是一個(ge) 艱辛的曆程,但同時,也是一個(ge) 賦予創業(ye) 的曆程。五十年的輝煌曆程,奠定了中國客車業(ye) 的發展基礎;五十年的辛勤創業(ye) ,鑄就了中國客車業(ye) 的發展動力;五十年的不斷探索,營造了中國客車業(ye) 的美好前景。今天,我們(men) 回顧客車業(ye) 的發展,希望能夠給未來的客車業(ye) 的發展提供有用的參照,憧憬中國客車業(ye) 的美好前景,不斷提高中國客車業(ye) 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