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yu) 宇通共成長

  光陰荏苒,歲月如梭。不知不覺,我在宇通工作已經整整26年了。26年來,宇通從(cong) 以前默默無聞的一個(ge) 僅(jin) 五六百人的小廠-鄭州客車廠,到現在發展成亞(ya) 洲規模最大客車生產(chan) 基地,全國銷量連年第一,產(chan) 品遠銷海外二十多個(ge) 國家,成為(wei) 全國人民耳熟能詳的客車品牌的宇通集團。我們(men) 一起成長,一起變化。回想這些年來的工作經曆和公司翻天覆地的變化,內(nei) 心感慨萬(wan) 分。

  1980年,我來到鄭州客車廠(宇通公司的前身)當了一名普通工人,這一幹就是26年。自己也從(cong) 一個(ge) 隻會(hui) 擰螺絲(si) 的工人變成了能熟練使用電腦,懂得利用SAP、熟練掌握Excel Word等工具軟件的管理人員,並隨著宇通的成長我也在1990年成為(wei) 一名光榮的共產(chan) 黨(dang) 員,2000年被公司派到德國學習(xi) ,進行技能提升。現在回憶起來,26年來我最大的收獲是:一個(ge) 人的成長與(yu) 企業(ye) 的發展是同步的。

  有一件事直到現在我還記憶猶新。記得在90年代初,那時候公司效益不景氣,我被派到銷售公司做一名銷售人員,到銷售公司報到後經過3天的強化培訓我便踏上了開往山東(dong) 的火車,開始了我的售車路程。短短兩(liang) 個(ge) 月下來,我跑遍了山東(dong) 所有的城市和鄉(xiang) 村小鎮,從(cong) 沿海城市到沂蒙山區,都留下了我奔波的足跡。下了火車坐汽車,坐完汽車坐三輪,每天下車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趕去各大運輸公司了解該公司目前的車況及購車需求,希望能有一點成效。當時廠裏要求每個(ge) 業(ye) 務員一個(ge) 月賣出一台車就算完成當月任務了,就這個(ge) 現在看來十分簡單的事情,那時候做起來卻是難上加難。當年公司的知名度小,市場拓展難度很大,每到一個(ge) 公司介紹我公司產(chan) 品的時候,人家根本都不知道鄭州還有個(ge) 鄭州客車廠。遇到態度好點的,還能喝上一杯水,說有需要的時候再聯係;遇到態度差點的,冷眼對待,無人問津。那時候為(wei) 能賣一台車我常常是跑的腳上起了不知多少泡,想想當時其中的酸甜苦辣隻有自己心裏最清楚……所以我看到現在我們(men) 的宇通客車已縱橫中國,走向世界,我有說不出的感慨。 26年來通過公司領導和全體(ti) 職工這些年來的共同努力,目前宇通已赫然成為(wei) 全國,甚至世界都響當當的客車品牌。公司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不能不說是一種奇跡。員工的工作環境、住房條件等也隨著宇通的壯大在發生著變化:

  記得80年初,我們(men) 家居住在一間14平米的平房中,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從(cong) 門口到床上隻需兩(liang) 大步,晴天還可以,到了雨天常常是家裏的鍋碗瓢勺都得用來接雨水,更害怕的是到了深夜感覺身邊涼涼的,啊!雨水漏到床上了,那就沒有辦法睡了。隨著公司的快速發展,職工的住房條件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我家於(yu) 1995年分到了一套兩(liang) 室一廳,當時我高興(xing) 得樓房還沒有建好就每天下班後去看蓋房子,才蓋到三樓我就開始迫不及待得設計電視放那裏,組合櫃放什麽(me) 地方……住上新樓房後我想著再也不害怕下雨了,這輩子我就滿足了,可是我做夢也沒有想到了1999年我家再一次搬到了三室兩(liang) 廳的一百三十多平米的更大的套房了,光是客廳就近三十平米,又寬敞又明亮,這實在歸功於(yu) 公司對員工生活的關(guan) 心。

  在宇通26年的曆程,充滿機遇和挑戰,充滿關(guan) 心和幫助,宇通這片熱土是有誌之士施展才華的地方。我幸運,能為(wei) 讓人永遠充滿激情的宇通工作;我欣慰,能與(yu) 宇通一起快樂(le) 地成長。我為(wei) 能加入宇通這個(ge) 團隊而感到幸運和驕傲。因為(wei) 這裏有最優(you) 秀的企業(ye) 文化,因為(wei) 這裏有最好的團隊,因為(wei) 這裏有最好的領導和同事,宇通是實現自我價(jia) 值的最好舞台。現在宇通正處在高速發展時機,向著國際化發展目標闊步前進,而我也將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努力的工作,展望宇通公司在中國在世界的前景,也想想我的未來,我充滿信心,美好的明天在向我們(men) 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