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對於(yu) 上柴動力工程研究院的建立您有何感想?
答(倪宏傑):
我很高興(xing) 參加成立大會(hui) ,研究院成立是行業(ye) 的一件大事情,是第一家。高科技生產(chan) 力,本身就是高科技產(chan) 品。要想振興(xing) 必須通過科學技術帶動行業(ye) 發展。行業(ye) 中強調科學技術要以企業(ye) 為(wei) 心的,在世界高科技內(nei) 燃機發展領域的前沿,把我國的科技水平提升上去。上柴是我們(men) 行業(ye) 中第一家成立研究院的,我想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完全符合我們(men) 國家在新的戰略規劃裏提出今後要加強自主創新,提高自主創新的能力是國家的戰略,調整知識結構改變經濟增長方式,我們(men) 上柴在這點上來講走在了最前沿,我是非常高興(xing) 的。
2、我國以科研院所為(wei) 主,企業(ye) 基本不做研發,那麽(me) 從(cong) 長遠來看這個(ge) 體(ti) 製不是很成功的,現在國家開始重視企業(ye) 科研的開發。那麽(me) 在現在這樣的新形式下,產(chan) 、學、研之間怎麽(me) 樣做,如何發揮科研院所和企業(ye) 的優(you) 勢,使我們(men) 行業(ye) 和企業(ye) 取得更大成果。
答(歐陽明高):
的確過去學校在技術創新或者自主創新中間還是起到相當的作用尤其是一些前沿性的研究,學校在裏麵占的還是比較多的,就我們(men) 而言,可以說九五、十五我們(men) 關(guan) 於(yu) 發動機或者汽車一些大的項目所占的比重還是很大的。企業(ye) 的比重不大,但是我覺得到了十一五期間這個(ge) 情況會(hui) 發生很大的變化,必須堅持以企業(ye) 為(wei) 中心的創新。企業(ye) 為(wei) 中心,市場為(wei) 導向產(chan) 業(ye) 結合這樣的一個(ge) 提法。那麽(me) 在十一五,我認為(wei) 可能會(hui) 有一個(ge) 轉型。我認為(wei) 這是必然的。企業(ye) 經過這些年,企業(ye) 更多的是忙碌市場。因為(wei) 企業(ye) 第一要物還是市場,可能壓力非常大。
同時國外的技術和國外合作這是一個(ge) 必然的過程,因為(wei) 我們(men) 要和國際融合、要應對市場,經過這些年的學習(xi) ,經過這些年的競爭(zheng) ,未來是向差異化的方向發展。靠什麽(me) 來進行差異化?主要還是有技術,尤其是現在,現在已經進入了一個(ge) 高科技技術時代,高科技時代就會(hui) 把不同的產(chan) 品不同的企業(ye) ,把他重新洗牌,形成差異化的局麵,,那麽(me) 技術就會(hui) 成為(wei) 差異化最重要的武器,到了現在企業(ye) 已經有了這種內(nei) 在的需求,由於(yu) 市場他有這個(ge) 需求。經過這些年,從(cong) 全國的範圍來看呢,中國要朝自主開發轉型。所以在十一的期間,國家會(hui) 有相應的政策,鼓勵企業(ye) 這樣做,對企業(ye) 有驅動力,我想,企業(ye) 在十一五期間,技術創新的比重會(hui) 加大。更長遠的,比如我們(men) 國家實驗室請企業(ye) 來協助配合,在這上麵會(hui) 有一個(ge) 合理的分工。
3、上柴定位成品牌、科技和未來 ,如何理解品牌、科技和未來之間的關(guan) 係?
答(白洪法):
品牌說起來不容易,我有很多親(qin) 身的感受。品牌就是你的質量、你的服務。看到這個(ge) 牌子就信任,這是長期給用戶帶來的價(jia) 值。材料都一樣,看到這幾個(ge) 符號,這是個(ge) 粗淺的認識。目前我們(men) 上柴發動機要打造品牌,就是要技術創新,這是一個(ge) 最大的檻。沒有技術沒有基因。所以我們(men) 上柴把技術看作品牌的一個(ge) 基因。也就是最核心的部分。品牌不僅(jin) 是一個(ge) 技術的概念,還包括很多很多,我們(men) 上柴最急的要做的,就是技術。有了品牌就有了位置。有了科技就有了打造品牌的很重要的關(guan) 鍵的一步。
4.我國的發動機與(yu) 國外的差距有多少年?多久可以追的上?國家在十一中有何扶持政策?
答(傅新華):
從(cong) 上海來講,從(cong) 十五開始,一直堅持科技是企業(ye) 創新的主體(ti) 。我們(men) 常講的產(chan) 需問題,政府推進了20年,通過我們(men) 個(ge) 人研究的情況來看呢,產(chan) 需這兩(liang) 張皮是永遠達不到一塊去的,科研高校院所是邏輯發明、概念發明。從(cong) 企業(ye) 來看,他也很難從(cong) 事風險比較高,結果很難預料的前沿技術,這樣不現實。這兩(liang) 者錯位是必然的,但關(guan) 鍵是我們(men) 講產(chan) 業(ye) 化,產(chan) 業(ye) 化的時候,是必須要以企業(ye) 為(wei) 中心的,但是我們(men) 講科技方麵的時候,那一定要以科研院所和高校為(wei) 主。
十一五上海有些舉(ju) 措,上海從(cong) 去年開始,上海市經委、科委支持以企業(ye) 牽頭的創新工作。目前市裏有連續不斷企業(ye) 和高校合作。上海市特別重視在企業(ye) 裏搞合作。上海對這塊有相當一部分的專(zhuan) 款,今年是1個(ge) 億(yi) ,打造以企業(ye) 為(wei) 創新機構核心的這樣的企業(ye) 。從(cong) 去年開始,上海就提出了科教興(xing) 市的重大項目。
5, 工程動力研究院靠什麽(me) 來改變中國的重柴?
答(彭立新):
巧婦難為(wei) 無米之萃,對於(yu) 今天來技術,關(guan) 起門作同質化產(chan) 品的時代已經過去,那麽(me) 差異化,是要有人買(mai) 單的,資金從(cong) 那裏來?有三個(ge) 方麵
1.企業(ye) 內(nei) 部必須支持。上柴在研究院今年是投資了8000萬(wan) ,白總許諾:連續三年8000萬(wan) 不變。給了我一個(ge) 定心丸;產(chan) 品研發的速度或者是步調就是根據8000萬(wan) 來定的。一年兩(liang) 年、三年我們(men) 有一個(ge) 計劃和規劃。
2.是政府支持。我們(men) 從(cong) 市政府國家等得到一些課題,這些課題和企業(ye) 要做的課題稍有些距離的。課題和產(chan) 品不是馬上收到的成效的產(chan) 品。是以後的產(chan) 品。這個(ge) 時候需要政府支持,政府從(cong) 各個(ge) 方麵給予支持給了我們(men) 很多鼓勵,這個(ge) 時候,我們(men) 可以做一點稍微遠一點的課題。那麽(me) ,上柴保證專(zhuan) 款專(zhuan) 用,政府撥來的錢我們(men) 有另外的帳號。保證這個(ge) 錢能夠出產(chan) 品。
3.借力。我們(men) 與(yu) 國外的有一定的差距,表麵看起來是一件壞事,我們(men) 落後了,其實也可以是一個(ge) 好處。人家已經作好,我們(men) 不用走彎路了。可以少花錢,多辦事,在比較短的時間內(nei) ,縮短這個(ge) 差距。所以也是一個(ge) 資源,盡管是無形的。
6.我國柴油機多久能趕上國外的水平?
答(彭立新):
我認為(wei) 可靠性不能隻在表麵上做文章的。今天這個(ge) 壞了,檢查這裏,明天水溫高了檢查水溫,不要做表麵文章。我們(men) 對柴油機的認識還是有一段距離。我們(men) 例了水溫高的例子,我想不管是那台柴油機,都有這樣的問題,在處理這樣的問題的時候,用傳(chuan) 統的辦法,把水溫加大啊或者別的辦法,發現都不奏效。我們(men) 對發動機的認識不夠。我們(men) 紮紮實實的做,有那麽(me) 個(ge) 三年五年,我們(men) 就能拍拍胸口說沒問題!那裏出了可靠性的問題,不用我們(men) 派三五個(ge) 人去作實驗,可以用電話解決(jue) 。這是我們(men) 正在做的事情。
7、為(wei) 什麽(me) 上柴能走在歐三的前列?
答(彭立新):
原因我想是比較多的,第一個(ge) 原因是起步比較早。2003年我們(men) 的第一台歐三發動機就達到了標準,國內(nei) 的歐三我們(men) 是做的最早的。
第二個(ge) 原因是聯合優(you) 勢,上柴和日野有合作公司,上柴和電專(zhuan) 有合作公司,電專(zhuan) 在全世界做重型柴油機共有係統技術做的最好的。日野公司有他的準確性。我們(men) 在03年的時候把我們(men) 聯合在一起作了歐三機器的開發項目。這個(ge) 項目開發的直接結果,就是我們(men) 注冊(ce) 了一個(ge) 性能比較可靠的產(chan) 品出來。再有一個(ge) 好處就是我們(men) 作出來的產(chan) 品是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
8、三十年後上柴在中國是什麽(me) 地位?
答(彭立新):
三十年太長了,我希望上柴能成為(wei) 中國最好的。可能在國際上完全接軌還是有差距的,但是能夠滿足中國的問題,能夠解決(jue) 中國問題的研究院,可能國外的機構能夠在外國解決(jue) 的問題在中國就不能解決(jue) ,我們(men) 上柴十年後能解決(jue) 這些問題,所以從(cong) 這個(ge) 角度說可能還會(hui) 比國外的強一些。
9、神六能夠上天,我國的科技有這樣的水平,為(wei) 什麽(me) 汽車工業(ye) 水平不高?
答(彭立新):
從(cong) 歐一走到歐二的時候,因為(wei) 主要技術是增壓,他的主要問題是機械泵。那麽(me) 為(wei) 了解決(jue) 排放問題,迫使我們(men) 把噴油的時間要往後推遲,使的我們(men) 的熱效應、燃燒的熱效應下降,否則的話,氮氧化物就過不了關(guan) ,這就是為(wei) 什麽(me) 我們(men) 用歐二產(chan) 品代替歐一產(chan) 品的時候,油耗受到了損害,這也就是為(wei) 什麽(me) 市場上有這麽(me) 多假歐二的產(chan) 品。因為(wei) 真的要實行歐二的時候,對油耗不能作到損害,這也是為(wei) 什麽(me) 上柴在做歐二產(chan) 品,很頭疼的問題。
做到歐三的時候是一個(ge) 飛躍性的跨越,采用了電控。電控這個(ge) 東(dong) 西有兩(liang) 個(ge) 好處,一是可以全程控製,不象機械泵,過了高速過不了低速,過了低端過不了高端。那麽(me) 有了電控以後,他可以全程控製,在低速高速的時候都可以控製,還有一個(ge) 好處,低轉速的時候噴油壓力提高了,提高了一倍,這樣可以把油耗降低。我們(men) 由310個(ge) 按紐可以調,那麽(me) 通過調試的不同組合,就可以用於(yu) 不同的用戶用於(yu) 不同的發動機。來充分發揮好處,這樣就是柴油發動機為(wei) 什麽(me) 可以減少油耗,另外就是在使用的時候油耗更加低一些。比如客車,改用歐三後,比較有把握的說降低5%的油耗。
10、現在的形式下還要不要研究發展柴油機?
答(張興(xing) 業(ye) ):
從(cong) 柴油機的發展來講,特別是轎車的發展,現在柴油機轎車的銷售接近50%,那麽(me) 由於(yu) 柴油機現代化發展,被稱為(wei) 綠色的柴油機,所以他的排放是很好的。效果是很好的。現在是達到歐四歐五了,沒有問題。現在歐洲達到了歐四的標準了。那麽(me) 其中有一個(ge) 問題,就是柴油機的質量,柴油機的問題不是柴油的問題了。2006年美國所有的煉油廠必須煉15個(ge) ppm的含油量的柴油,就是明年。明年必須在所有的家用必須達到15個(ge) ppm,所以美國從(cong) 明年起發展柴油機轎車,而且他們(men) 算了一個(ge) 帳,中國人的帳,如果他的轎車能有30%是柴油的,不用達到50%的歐洲標準,那這麽(me) 一天節約的燃料就可以夠亞(ya) 洲用,因此這個(ge) 效率是非常之高。因此我們(men) 國家把發展柴油機轎車列入我們(men) 的產(chan) 業(ye) 發展政策,同時也要列入十一五規劃,石化經過研究決(jue) 定,首先達到30-40個(ge) ppm,我們(men) 也在改變我們(men) 的燃油功率,而且能夠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