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到現在SCANIA方麵還沒有就與(yu) 海格的關(guan) 係公開表態,雖然在國內(nei) 依舊還有數家購買(mai) SCANIA底盤製造整車的生產(chan) 商,但從(cong) 最近幾次展覽會(hui) 上SCANIA與(yu) 海格的“聯合行動”來看,這2兩(liang) 企業(ye) 之間的關(guan) 係,已不僅(jin) 僅(jin) 是曖昧。
筆者在瑞典的時候曾和SCANIA中國區出口項目總監Charles先生有過一次會(hui) 談,當時的他曾對與(yu) 海格之間的關(guan) 係給出過這樣的論述:“海格客車已成為(wei) SCANIA的家族成員,我對雙方之間的合作非常有信心,通過SCANIA的銷售網絡,我相信海格客車能與(yu) SCANIA一起走向世界。”

海格與(yu) 斯堪尼亞(ya) 同台演繹
“家族成員”?這可能是之前筆者並沒有想到的答案。畢竟,在此之前,SCANIA雖然與(yu) 全球上百家整車企業(ye) 有過合作,但真正核心的隻有2家——西班牙的伊莉薩爾和波蘭(lan) 的omnline,海格已被定義(yi) 為(wei) “SCANIA之鼎的第3之足?”這無疑是個(ge) 重大的必威betway官网网页登录。
筆者的猜測在之後對海格和SCANIA雙方關(guan) 係有了進一步了解後並沒有被否認,相反,這一信息被逐漸清晰——海格與(yu) SCANIA之間的合作,已被定義(yi) 為(wei) SCANIA方麵從(cong) 未有過的突破。從(cong) 上百家合作夥(huo) 伴中甄選,海格客車,正是SCANIA最終牽手的那個(ge) “尋她千百度”。
初進
與(yu) BENZ、MAN、VOLVO等企業(ye) 相比,SCANIA的中國之路怎麽(me) 算也隻是個(ge) 後進者。但可惜的是,在過去的10年裏,這些企業(ye) 的客車合作項目無疑沒有獲得成功。
亞(ya) 星-奔馳項目最終還是選擇了“好心分手”,西沃、申沃的出路卻也艱難,雖然MAN和宇通之間的猛獅項目還在繼續,但也似乎並沒有達到MAN最早預期的成功,在諸多老對手的相繼失利之後,SCANIA忽然在3年前進入中國客車圈,也曾引起過眾(zhong) 人的無數聯想,畢竟,之前合作失敗的案例,太多了。
SCANIA銷售(中國)有限公司的何墨池先生並不認為(wei) SCANIA同樣將進入這樣的困境,他說:“我們(men) 進入中國,正是時機。”這句話裏麵固然有著瑞典人貫有的自信,但也不乏顯示出SCANIA進入中國的信心。可能SCANIA在晚進入中國客車行業(ye) 的這些年裏對合作的模式有了新的研究,至少何墨池相信,SCANIA在中國的路徑,必然成功。

海格與(yu) 斯堪尼亞(ya) 的展台渾然一體(ti)
中國有句老話叫“全麵撒網,重點培養(yang) 。”在SCANIA的進入之初,選擇的合作夥(huo) 伴有點“很中國”,中通、金旅、常隆乃至申龍,都先後傳(chuan) 出過與(yu) SCANIA的合作消息,但最後,被肯定重點的,隻有海格一個(ge) 。
吸引
早在5年前,吳文文就已有尋求國際強勢品牌作為(wei) 合作夥(huo) 伴的打算。畢竟之前的“中巴王”,不但有海格,還有牡丹。到現在,牡丹已逐漸凋謝,而轉型成功的海格客車,則毫無疑問地站到了行業(ye) 的前列。吳文文說:“隻做中巴是沒出路的,企業(ye) 要做強,必須要做大車,做好車。”找一個(ge) 好的合作夥(huo) 伴,提升海格品牌形象,進而促進產(chan) 品品質的提升,這是吳文文的想法,也是海格的目標。
問題是,找誰合作,怎麽(me) 合作?這種過程本身代表著艱辛。在此之前,大多數國際品牌已進入中國並已有合作夥(huo) 伴,可供選擇的餘(yu) 地很小,門檻卻進一步抬高。曆經數年,通過反複考察,多輪談判,在碰撞過包括日本五十鈴、奔馳、亞(ya) 力山大等多家企業(ye) 之後,海格的選擇,最終指向享有世界“公路之王”美譽的SCANIA。
當然,選擇是相互的,SCANIA對合作夥(huo) 伴的考察同樣很多。據說在雙方合作之前,SCANIA曾委托一家國際谘詢公司對中國客車企業(ye) 做過深入調查,調查對象包括海格客車、廈門金旅和常隆客車,調查內(nei) 容涉及企業(ye) 理念、企業(ye) 的成長性、企業(ye) 團隊、企業(ye) 的體(ti) 製和經營業(ye) 績,甚至包括股權結構等。最終,海格客車近幾年的高速發展和強大的市場潛力,贏得了斯堪尼亞(ya) 的信任和尊重。
緊密
A80、A90……一年一個(ge) 新產(chan) 品係列的推出,SCANIA諸多部門頭頭腦腦的關(guan) 注,海格與(yu) SCANIA的合作逐漸變得緊密。
在海格客車的廠區裏,經常可以看到一些來自瑞典的技術人員,這些人不但與(yu) 海格的設計人員探討車型的設計,還經常下車間與(yu) 一線的製造工人交流,從(cong) 內(nei) 部先開始“革命”,SCANIA的技術人員想做到的,是讓海格客車能達到與(yu) SCANIA總部同樣的品質;2007年,海格的“安全之旅”,SCANIA銷售(中國)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幾乎全程陪同,外人看到的,是雙方站在同一個(ge) 講台上做市場推廣……由內(nei) 而外,這種合作,多少令SCANIA的其他合作夥(huo) 伴有點嫉妒。

海格新品受觀眾(zhong) 青睞
如果說,這種合作的緊密最終將為(wei) 海格客車帶來了什麽(me) ,我想,並非隻是雙方聯合推出一款車型、海格客車延伸產(chan) 品線,而是海格客車通過SCANIA全麵提高產(chan) 品檔次的戰略性舉(ju) 措,更是其追求內(nei) 涵式增長,提升研發水平、管理水平、製造水平和品牌影響力的重要裏程碑。
通過對SCANIA產(chan) 品的研發合作,海格的技術人員學習(xi) 到了國際最新的設計理念,自主研發車身、內(nei) 飾,設計時尚圖案,推動了海格客車的整體(ti) 設計水平提升。現代電子技術、氣控技術、液壓技術、電子模塊技術等新科技的大量采用,眾(zhong) 多配件的國際化采購,整車達到歐Ⅳ排放標準,海格客車的技術實力得到了很大升級,這為(wei) 海格未來的發展,積累了寶貴經驗。
融合
或許,從(cong) SCANIA這種國際化企業(ye) 身上,海格更多期望的,是一種融合。這種融合不僅(jin) 僅(jin) 是技術、產(chan) 品,更是一種由內(nei) 在折射出來到貴族氣質,是血統,是底蘊。
在2008年世界客車博覽亞(ya) 洲展覽會(hui) 上,海格和SCANIA聯袂出席,其展台的布置如出一格,簡約、大氣的展台布置,淡雅清新的色調,舒適的座椅,醒目的LOGO……沒有巨大的音響在耳邊呼嘯,展台的布置更傾(qing) 向於(yu) 讓參觀者有一個(ge) 足夠休息和觀賞的空間,給人一種置身歐美國際車展的錯覺。
把展場布置成這樣其實還有段典故,當初在參觀歐洲車展的時候,海格客車品牌管理部主任王新亮受一些國際品牌的展台布置觸動很深,當時的他就決(jue) 定未來海格的展場布置一定要做到高格調,通過專(zhuan) 業(ye) 的現場講解和熱情周到的服務來擯棄過去車展中國內(nei) 企業(ye) 喜歡用喧囂的聲音來吸引關(guan) 注的做法,他的這個(ge) 觀點,不但得到了參觀者的認可,更得到了SCANIA方麵的高度肯定。用SCANIA銷售人員的話說:“我們(men) 誌同道合。”
在世界客車博覽亞(ya) 洲展覽會(hui) 期間,為(wei) 響應政府“限塑令”的號召,海格還精心準備了一份的白色帆布環保購物袋,購物袋上“我不是一個(ge) 塑料袋,我是海格”的文字,不但巧妙地將企業(ye) 節能環保的理念融入其中,還讓現場觀眾(zhong) 愛不釋手,成為(wei) 展場上最搶手的禮物。
將品位融於(yu) 最簡單的細節表現中,海格體(ti) 現的,是一個(ge) 國際化企業(ye) 應該具有的氣質,這一點,可能也是在與(yu) SCANIA的逐步合作中,海格無意間流露的一些尋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