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上海客車展,當大金龍發布新的品牌定位——“中國客車專(zhuan) 家”,及“細微之處,專(zhuan) 業(ye) 之道”的品牌主張時,記者對此就有了一種探究的好奇,“中國”、“專(zhuan) 家”對於(yu) 這帶有明顯品牌領袖色彩的定位,如何構築其價(jia) 值鏈就成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9月10日,帶著思索,記者來到了廈門。希望用自己的眼與(yu) 耳(希望通過采訪),解答這一有意思的問題。
有“日本戰略之父”之譽的日本管理谘詢專(zhuan) 家大前研一,在其最新著作《專(zhuan) 業(ye) 主義(yi) 》指出,在世界進入21世紀的今天,專(zhuan) 家將會(hui) 對世界、社會(hui) 、組織乃至個(ge) 人產(chan) 生決(jue) 定性影響。同時他給出“專(zhuan) 家”這樣的定義(yi) :在重新認識自身市場的過程中,專(zhuan) 家這個(ge) 詞是象征性的,大家對“專(zhuan) 家”共同的看法是“具備較高的專(zhuan) 業(ye) 水平”、“自立和自主”以及“高績效”。
“從(cong) 成立到現在,自立、自主一直是大金龍堅定不移所走的路。金龍客車‘國車’口碑的流傳(chuan) ,一次次引領客車行業(ye) 技術創新的浪潮,顛覆傳(chuan) 統思維的商業(ye) 模式,已構成大金龍獨有的商業(ye) 氣質。在金龍人的概念當中,不是領先即為(wei) 落後,沒有中間階段,不容偏安之念。大金龍一路走來,都是世界資源為(wei) 我所有,而不傍洋品牌來給自己的品牌貼金。什麽(me) 是中國客車專(zhuan) 家?首先的定位應該是民族的、有中國特色的,而不應倡導所謂的歐洲元素。發現之旅活動中,我們(men) 推出的捷冠、龍威客車,要體(ti) 現的就是這一內(nei) 涵。”“中國客車專(zhuan) 家”主要策劃人——企劃部經理戴永佳對記者說。
沐浴過大金龍光榮與(yu) 困頓的“三朝元老”之一的副總經理徐向東(dong) ,他的解釋或更代表高層的思路。“做‘中國客車專(zhuan) 家’,就要逐步走向專(zhuan) 業(ye) 化。而現有的客車生產(chan) 仍屬勞動密集型,如何顛覆舊有的模式,實現專(zhuan) 業(ye) 化生產(chan) 、專(zhuan) 業(ye) 化服務、專(zhuan) 業(ye) 化營銷,這就是我們(men) 的命題。要完成這一命題,就要向轎車企業(ye) 學習(xi) ,向國際化公司學習(xi) 。就像當年豐(feng) 田向世界學習(xi) 一樣。為(wei) 什麽(me) 這麽(me) 說,因為(wei) 習(xi) 慣手工操作的客車業(ye) ,管理粗放,管理的構架是發散的,沒有形成係統。做專(zhuan) 家就要創造客戶的價(jia) 值鏈,但往往我們(men) 的概念中,客戶就是市場的終端。如果是這種思維,企業(ye) 的管理就是斷層的。價(jia) 值鏈上每一位參與(yu) 者都應是我們(men) 的客戶,創造和諧的價(jia) 值鏈,企業(ye) 才能成為(wei) 真正的專(zhuan) 家。”
實際上,在采訪中,記者有一很深的感覺,客車專(zhuan) 家的概念並非是抽象的,而是具體(ti) 的,動態的。這一感覺越到基層越強烈。
兩(liang) 天半的時間,記者共采訪了十幾人。他們(men) 來自不同的崗位,有一線的工人、現場管理者,有產(chan) 品前端的開發者,也有後方的工藝員。盡管他們(men) 來自不同的崗位,可他們(men) 卻有一共同的認識:要做客車專(zhuan) 家,就要強調細節。也許正因如此,記者才理解了細微之處對“專(zhuan) 家”一詞演繹的重要。
“隻有保障了細節,才能讓其客車產(chan) 品在可靠性、舒適性、安全性、操控性等諸多產(chan) 品層麵具備為(wei) 客戶創造價(jia) 值的實質內(nei) 容。這些細節包括,在客車的每一個(ge) 部件選用最優(you) 質的原材料和生產(chan) 工藝,使產(chan) 品更耐用,為(wei) 客運經營者節省每一分運營成本;精心設計每一個(ge) 車內(nei) 設施,為(wei) 乘客提供最舒適、最人性化乘坐體(ti) 驗;不斷改進操縱係統,讓司機的每一步操作都輕便靈活。總而言之,就是從(cong) 所有與(yu) 客車相關(guan) 的‘人’的角度出發,去滿足他們(men) 每一個(ge) 細微之處的需求。”大金龍製造部負責人劉愛國的話概括了很多被采訪對象的語言。
不放過每一個(ge) 細小的環節,讓客戶無時無刻感受大金龍的關(guan) 懷。這一理念從(cong) 上至下傳(chuan) 遞著。然而,如何才能讓其不走樣,這給管理者提出了一個(ge) 難解的題。
“標準”這是大金龍解題的思路,也是專(zhuan) 業(ye) 之道的必由之路。總經理江世煌對記者說:公司管理要係統化、標準化。管理不能從(cong) 單一的、增長的角度考慮。江世煌說:治理企業(ye) 就像治理國家一樣要法治而不是人治。如何法治?就是要有可參照的標準。比如:有製造標準、設計標準、甚至有倉(cang) 儲(chu) 標準。
現在,標準的概念,在漸漸滲透大金龍每一個(ge) 角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