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綜合首頁...必威betway官网网页登录快報

堅持自主,敢於(yu) 創新——金龍的經驗和中國汽車工業(ye) 國際化之路

圖/文 中國betway最新网站原創必威betway官网网页登录組 李冠傑 劉海鋒


  8月18日,大金龍年度品牌傳(chuan) 播暨新產(chan) 品上市活動--"發現之旅"在北京隆重啟動。來自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汽車專(zhuan) 家郭孔輝、中國道路運輸協會(hui) 會(hui) 長姚明德、國家環保局機動車汙控中心主任倪紅、中國公路學會(hui) 客車分會(hui) 理事長鄒虎嘯、建設部科技委城市車輛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主任李世豪、以及來自北京、天津、河北、內(nei) 蒙等地區市場的用戶及大金龍高層共同出席了本次活動。

  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汽車專(zhuan) 家郭孔輝先生在啟動儀(yi) 式上就金龍的經驗和中國汽車工業(ye) 國際化之路發表了講話。

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汽車專(zhuan) 家郭孔輝先生在大金龍發現之旅啟動儀(yi) 式上講話

  中國客車工業(ye) 的特色

  作為(wei) 中國汽車業(ye) 的泰鬥,郭孔輝先生就中國客車業(ye) 的發展現狀進行了分析。他認為(wei) ,目前的中國客車工作具有以下特色:

  首先,近幾年我國客車發展迅猛,國產(chan) 客車品牌具有強大的抗風險優(you) 勢,國外的客車品牌在進入中國市場上,遇到了相當大的阻力。可以說,國外客車幹不過自主品牌,像奔馳、VOLVO、凱茲(zi) 波爾、雷諾…等在中國市場上都不太成功。

  其次,由於(yu) 客車產(chan) 業(ye) 屬於(yu) 勞動密集型產(chan) 業(ye) ,勞動力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就決(jue) 定了客車的成本。跨國公司在客車生產(chan) 方麵,勞動力成本成了其利潤增長的最大障礙。相反,我國具有勞動力成本低的比較優(you) 勢,非常容易生產(chan) 出性價(jia) 比相對較低的客車產(chan) 品,國外客車企業(ye) 在競爭(zheng) 中往往處於(yu) 不利地位。

  第三,一個(ge) 行業(ye) 要取得長足的發展,必須要有一個(ge) 具有強大競爭(zheng) 力和創造力的龍頭,這樣才能帶動整個(ge) 行業(ye) 的發展。而在中國客車業(ye) ,我們(men) 有像"金龍"這樣的堅持自主敢幹創新,敢於(yu) 嚐試"吃螃蟹"的"領頭羊"在推動著中國客車業(ye) 向前發展。

  郭孔輝先生在會(hui) 上說,中國客車業(ye) 要想取得長足的發展,就需要發展好自主品牌。自主品牌不但能站住,還學會(hui) 自己走路,而且要走出國門。金龍客車在自主品牌的建設和推廣上,無疑是相當成功的。2005年10月大金龍到比利時參加"世界客車聯展覽"(表明強烈的參加國際競爭(zheng) 意識),現在120多國家說明,外銷到30多個(ge) 國家,2006年國產(chan) 客車15萬(wan) 輛占全國近幾年30%,預計五年後50%。

  在談到大金龍的發展經驗時,郭院士重點談到大金龍四個(ge) 方麵的表現。

  大金龍強調堅持自主發展,努力打造自主品牌。不像不少走依賴型合資道路的企業(ye) ,陷入受人控製,無法邁步的境地。同時,大金龍敢於(yu) 創新,敢為(wei) 天下先。1988年,金龍始創,正值合資高潮,各地除了陳舊的國產(chan) 車型就是引進合資的外國品牌;金龍堅持自主,獨辟蹊徑,走出一條自主創新、自主品牌、自主發展的道路。這種敢為(wei) 天下先的膽識,是不容易的。江世煌總經理所說的:"敢於(yu) 夢想、敢於(yu) 實現"就代表了這種金龍精神。

  大金龍精益求精苦煉內(nei) 功,創造出過硬的"金龍品牌"。當時國產(chan) =低檔,中、高檔都是外國品牌,金龍車的出現改變了這種狀態,金龍憑著自主創新精益求精的精神,創造出價(jia) 廉物美,檔次超群的國產(chan) 品牌。沒有自主權就不可能實幹創牌、苦練求精,更不能出口;但若無追求卓越的實幹精神,就不可能有核心競爭(zheng) 力,就不可能在市場上取勝,也就不可能出口。

發現之旅活動現場的金龍車

  大金龍在發展過程中,強調以我為(wei) 主,充分利用國內(nei) 外優(you) 秀資源,通過國內(nei) 合作和全球配套,集成創新,創造出自主品牌。

  汽車工業(ye) 國際化之路

  最近由於(yu) 國內(nei) 自主企業(ye) 和自主品牌的發展和國際市場的成功開拓,國際合作出現了一些新動向,因而在中國汽車國際化道路問題討論很多,過去一直覺得無需自主發展搞自主品牌的人又有所抬頭。

  過去他們(men) 認為(wei) "經濟全球化時代'民族工業(ye) '的概念是錯誤的。什麽(me) 叫中國汽車工業(ye) ?、在中國的汽車工業(ye) 就是中國汽車工業(ye) ……"。他們(men) 看不起土裏土氣的自主企業(ye) ,在不得不承認要搞自主品牌時,就主要指望合資企業(ye) 來搞搞自主品牌; "我本將心想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但很可惜,過去二十多年,不管人們(men) 多麽(me) 希望合資雙方合力打造自主品牌,外方就是不想搞自主品牌。他們(men) 現在突然看到廣本宣布搞"合資自主品牌"就迫不及待地宣布:"突破了以往認為(wei) 合資企業(ye) 不能搞自主品牌的理論誤區"。"我勸他們(men) 還是要認真斟酌一下此說的作用和什麽(me) 是真正的'誤區'為(wei) 好。"郭院士說。

  我們(men) 應該承認,合資企業(ye) 對中國汽車工業(ye) 的進步作用,以及為(wei) 自主企業(ye) 的發展也創造一些有利條件。對那些願意在中國搞真正自主品牌的合資企業(ye) ,我們(men) 應當誠心地表示歡迎。但回顧一下我國汽車工業(ye) 的發展史,就會(hui) 發現到底是誰在引領自主品牌的發展,並通過錘煉自主品牌來培育自已的核心競爭(zheng) 力?轎車方麵是奇瑞、吉利、長安、哈飛;輕型車和SUV方麵是江淮、長城;重型車方麵是華菱、福田;客車方麵最早引領方向的就是是金龍。

  過去我們(men) 提出"以市場換技術"來爭(zheng) 取國際合作,就是因為(wei) 缺乏正確的指導思想,結果是市場著實給出去了,但技術特別是關(guan) 鍵技術就是換不回來。最近奇瑞與(yu) 克萊斯勒也在搞合資,這是性質完全不同的合資,過去是"以市場換技術",現在是"以技術換市場",是用奇瑞的技術去換外國的市場,奇瑞成了技術輸出方,這就大大超乎那些崇洋媚外人們(men) 的想象。

  最後,郭院士總結說:"認為(wei) 我們(men) 的指導思想始終應該是'堅持自主,力爭(zheng) 雙贏','把發展建立在自己力量的基礎上'",這決(jue) 不是排斥國際援助;恰恰相反,自強不息才能左右逢源,才能爭(zheng) 取不受欺淩的國際合作。"在戰略上主要靠自己能作主的企業(ye) 來發展自主品牌";就像過去中國革命的指導思想是"自力更生為(wei) 主,爭(zheng) 取外援為(wei) 輔"一樣,這決(jue) 不是什麽(me) "理論上的誤區",而是我國客車企業(ye) 發展戰略的立足點。


責任編輯:一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