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第六次大提速帶來的影響波及了其他客運行業(ye) ,對公路運輸的影響尤其大。記者4月11日采訪南京市部分公路運輸企業(ye) 的負責人時,對方凝重的語氣裏流露出對鐵路大提速後的擔心——公路運輸的劣勢將變得更加明顯,競爭(zheng) 也會(hui) 變得愈加慘烈。但對普通乘客而言,鐵路的提速不隻帶來了更便捷出行的可能,鐵路與(yu) 公路、民航的直接競爭(zheng) 也將給他們(men) 帶來更多的實惠。
最早的火車輪渡就在南京 影響
之記憶 影響 之同行 ———南京火車的百年軌跡 公路:不降價(jia) ,搶占鐵路運輸空缺 航空: 短途票價(jia) 有望下降 南京人認識火車,到明年就整整100周年了。
從(cong) 1908年第一條通車南京的滬寧鐵路開始,火車始終影響著南京人的出行方式。從(cong) 蒸汽火車頭到燒油的內(nei) 燃機,再到清潔的電氣化列車,不同年代的人,對火車有著不同的歲月記憶。 此次鐵路提速對以滬寧線運輸為(wei) 主的快鹿公司影響最大,記者11日找到快鹿公司董事長桑登喜時,他正拿著鐵路新運行圖研究對策。 桑登喜說,此次鐵路提速,滬寧線就有25對動車組,加上常州、無錫各2對、蘇州1對動車組,僅(jin) 滬寧之間的高速列車一下子就增加到30對,鐵路運輸基本上做到了公交化,對公路客流的分流是非常明顯的。他分析,鐵路提速後價(jia) 格與(yu) 公路相比差不多,尤其是動車組與(yu) 公路客運相比價(jia) 格上並無優(you) 勢。因此,他們(men) 不打算降價(jia) 應戰。對比鐵路新的運行圖,他發現雖然從(cong) 9點開始的一段時間內(nei) 幾乎每5分鍾都有動車組發車,可都是直達上海、無錫、蘇州等大城市的,一些小城市基本不停靠。因此,從(cong) 方便性和發車密度上快鹿還是有文章可做的,他們(men) 將調整發車時間,搶占鐵路留下的空缺,如在鎮江、丹陽、張家港等動車組盲點上做文章。 桑登喜透露,麵對鐵路帶來的競爭(zheng) ,他們(men) 有三大提升服務水準的舉(ju) 措即將推出。第一是綠色通道。快鹿公司打算在蘇州、無錫、常州、鎮江、南京等沿線城市設立專(zhuan) 門的候車室、售票窗口和發車口,形成綠色通道。在上海的站點也由原來的小站調整到上海火車站附近,位置更加方便。第二是實行車輛大、中、小配套。快鹿去年國慶起推出商務車,將座位改為(wei) 30座,比航空座椅還舒適寬敞,並配置了乘務員。除了大商務車,他們(men) 還打算很快推出15座左右的中型商務車和小型的別克商務車,在發車時間上提前到上午6點開始,10-20分鍾一班。第三是延伸服務。快鹿將在黃栗墅等服務區設置豪華臨(lin) 時休息室,感覺到汽車站下車不方便的乘客可以休息一下並免費換乘快鹿公司安排的考斯特客車,客車將免費把乘客送往新街口、鼓樓等目的地。 南京長客公司負責人麵對鐵路提速的競爭(zheng) 眉頭緊鎖,苦尋良策。他告訴記者,鐵路提速後,公路客運市場被攻占是早晚的事。目前公路客運除了黃金周和春運期間供不應求外,其餘(yu) 時間運力都過剩,班次又不能隨意停掉,競爭(zheng) 中非常不利。他呼籲應該從(cong) 政策上給予公路客運扶持,如現在實施的稅費是按客座數量收取的,對於(yu) 實載率很低的公路客運明顯不合理,應當按照實際客票銷售量來收取。南京長客公司負責人還表示,對於(yu) 鐵路需要繞行的地方(如武漢)、客票運力緊張的地方(如西南)和尚未開辟鐵路線的地方,他們(men) 將積極出擊,彌補鐵路運輸的不足。 五一快到了,準備出遊的大三學生吳晴卻遲遲定不下來出遊計劃。聽說4月18日以後火車要提速,最近她一直在網上搜索出遊信息,等待著新時刻表出來。 “打算去重慶玩,但南京到重慶沒有直達列車,必須到上海或者徐州、成都轉車,太麻煩了。”吳晴說,之前都考慮買(mai) 機票了,但五一期間價(jia) 格太高,算來算去都舍不得。聽說這一次全國大提速,線路也有不少變化,南通有趟車到重慶,剛好路過南京。“路上大概是33個(ge) 小時,時間不短,但畢竟是直達的。” 雖然機票價(jia) 格一降再降,但低廉的火車票仍然有很大的價(jia) 格優(you) 勢。目前南京各旅行社也在密切關(guan) 注著鐵路提速的詳細信息。一家旅行社負責人告訴記者,坐火車出遊始終還是有它的不可替代性,除了價(jia) 格便宜外,沿途還可以很愜意地觀光。特別對中老年人來講,火車讓他們(men) 覺得更安心。鐵路提速後,坐火車出遊的旅行方式肯定會(hui) 更受寵。 此外,全國最南端的火車站三亞(ya) 車站4月19日也將正式通車。記者了解到,上海和北京都有直通三亞(ya) 的列車。雖然南京旅行社開通這條列車遊線的可能性還不是太大,但旅遊界人士介紹,對於(yu) 自由行的遊客來說,倒不妨嚐試一下坐火車去三亞(ya) ,雖然跑到上海去坐火車有點麻煩,但途中有國內(nei) 目前獨一無二的看點———火車開上渡船,橫渡瓊州海峽,可以欣賞到火車過海的壯觀景象。 清晨,坐火車去另一個(ge) 城市上班掙錢;傍晚,坐著火車回到家裏。鐵路提速後,滬寧線上的“候鳥族”將越來越多。 從(cong) 新調整的列車時刻表,明顯可以看出對“候鳥族”們(men) 更照顧了。記者粗略地統計了一下,以滬寧兩(liang) 地為(wei) 例,南京到上海的列車多數集中在早晨7點多,而在16:08~16:28,先後就有四趟上海開來的“D”字頭列車抵達南京,而到了18點左右,又是一輪高峰。蘇州、無錫的列車時刻同樣如此。鐵路部門表示,這樣安排的原因就是為(wei) 了方便到上海上班、出差的旅客。現在滬寧線上的“候鳥”們(men) ,多數還是周一早晨去上海上班,周末下午就趕回溫馨的家中;以後如果速度更快,或許滬寧線就真的成了“市內(nei) 公交”。而隨之而來的,是“候鳥族”越來越龐大。 旅客坐火車是更方便了,但有關(guan) 人士也提醒,集中在早晚高峰到站的列車群,很可能會(hui) 加劇城市的交通擁堵。“每次周末回來,下了火車打車都難。”在上海讀大學的宋妍每個(ge) 月都要回南京一趟過周末。從(cong) 上海來的城際列車很多,但下了車回家倒難了。打車的隊伍排得老長,公交、地鐵裏人山人海,擠得要命。“以後提速了,兩(liang) 小時還不到,來往這麽(me) 方便,肯定客流量更大,到時候更不知道出了站該怎麽(me) 走了。”有關(guan) 人士認為(wei) ,這也提出了一個(ge) 新的課題,如何實現城際火車與(yu) 市內(nei) 交通的聯動?南京地鐵通車後,已經大大提高了疏散能力,但麵臨(lin) 即將到來的新客流高峰,市內(nei) 交通很可能要麵臨(lin) 新的挑戰。 提速將催生滬寧線上“候鳥族” 提速了,坐火車還是坐飛機呢? 影響 之乘客 
南京汽車站前的人流,會(hui) 因為(wei) 鐵路的提速逐漸稀疏嗎? 麵對鐵路的第六次大提速,民航部門表示並無太大影響。但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鐵路提速除了促使航空公司改善服務,至少還會(hui) 迫使航空短途航線票價(jia) 下降。東(dong) 航江蘇分公司有關(guan) 負責人告訴記者,民航業(ye) 公認的民航與(yu) 鐵路競爭(zheng) 的臨(lin) 界點大約在800-900公裏,距離較近的選擇坐火車較多,距離遠的可能會(hui) 選擇坐飛機。他承認,隨著鐵路提速,這一臨(lin) 界點可能被拉長到1000公裏,也就是說短途航線會(hui) 有影響。有關(guan) 人士分析,這幾年來民航不斷打價(jia) 格戰,很多航線如南京—北京的折後機票價(jia) 甚至低於(yu) 火車軟臥的票價(jia) ,吸引了一些原來乘火車的人改乘飛機出行。可以預言的是,鐵路提速後飛機、鐵路的價(jia) 格戰仍會(hui) 繼續進行,市民將從(cong) 鐵路、民航的競爭(zheng) 中獲益。 兩(liang) 名司爐邊開邊加煤 最早的火車是什麽(me) 樣子?現代人隻能從(cong) 民國影視劇或博物館裏獲得一些支離破碎的印象了。今年70歲的時盛麟老人退休前編輯了30多年《鐵路誌》,他說,南京最早的火車就是燒煤的蒸汽機車頭拖著車廂跑,火車司機在敞開的駕駛室裏看起來很威風。不過,那速度在現在看來簡直是在“爬”了,去上海差不多要10個(ge) 小時。 那時候,車上有兩(liang) 個(ge) 人專(zhuan) 門負責加煤,叫“司爐”。他們(men) 一路上要不停地向爐膛裏添加煤炭,稍微慢一點動力就不夠了。遇到一些坡路,蒸汽的力頂不上去,火車就特別吃力,爬不上去車輪會(hui) 直打滑,所以這時候還要往主輪下麵撒沙子,增加摩擦力。因為(wei) 是燒煤的,那時候火車很髒,車一開,煤灰也亂(luan) 飄,乘客們(men) 坐個(ge) 火車到上海,拿手帕一擦臉,雪白的手帕就黑了。還有種悶罐車,一般是運貨的,但到客運高峰也被拿來運客,裏麵不通風,顛得很厲害,樂(le) 觀的人幹脆戲稱它為(wei) “跳舞車”。頭頂上一盞馬燈晃來晃去,人擠人散發出來的汗臭味混合著各種怪味,匯成了那個(ge) 年代人們(men) 對火車的特殊記憶。 小火車城裏跑了50年 “揚子江頭看落霞,秦淮河上響鳴蛙。乘車直入華燈市,風鼓鐵輪送到家。”這是上世紀30年代南京街頭流傳(chuan) 的一曲金陵小唱,說的就是當年溝通南京下關(guan) 與(yu) 中華門之間的城區鐵路。提到這段鐵路,上了年紀的南京人都有很深的印象,當年大家親(qin) 切地叫它“小火車”。時老說,“小火車”穿行市內(nei) ,就像現在的地鐵一樣,與(yu) 市民生活息息相關(guan) 。 1907年,清政府動用庫銀50萬(wan) 兩(liang) 建造了這條鐵路。線路從(cong) 下關(guan) 江邊起,跨惠民河,經柵欄門,由金川門入城,再過大鍾亭、鼓樓,沿北極閣南麓越珍珠河後至今天的白下路止,全長11.3公裏,沿途設有江口、下關(guan) 、三牌樓、無量庵(後改為(wei) 鼓樓)、督署(後多次更名,新中國成立後定名為(wei) 長江路)等站。時老說,客車當時隻要十文錢一站路,還可以帶貨,既經濟又快捷,所以很受歡迎。但後來連年戰亂(luan) ,常被調去軍(jun) 用,再加上市內(nei) 逐漸有了公交汽車,“小火車”也就日益衰落了。新中國成立後,“小火車”由上海鐵路局管轄。不過,“小火車”可沒有現在地鐵這麽(me) 安靜,它穿行鬧市,帶來不少交通安全及噪聲汙染問題。1958年,在南京市區運行了近50年的“小火車”終於(yu) 消失了。 最早的火車輪渡在南京 這次4月18日大提速中,瓊州海峽火車輪渡因第一條跨海火車輪渡的身份頗為(wei) 引人注目。記者了解到,國內(nei) 最早的火車輪渡其實就在南京,早在1933年,南京人就可以坐在火車上乘風破浪擺渡過江了。 今年60歲的王女士還記得要從(cong) 南京過江的那趟列車。當時長江大橋還沒修好。王女士說,不用拎著大包小包下車,有一個(ge) 專(zhuan) 門的渡口,火車直接就能上輪渡。透過車窗看到外麵的浩瀚長江,覺得就像是火車在江麵上奔馳。時老告訴記者,南京火車輪渡上世紀30年代就建成了,1968年10月,南京長江大橋開通,坐在火車上擺渡的奇景就成為(wei) 記憶了。到了1973年,連貨車也不再坐船過江,火車輪渡就此停航。 城際綠皮車也將成追憶 上世紀60年代,南京人坐上了內(nei) 燃機車。與(yu) 蒸汽機車比起來,燒柴油的內(nei) 燃機車要幹淨多了,動力也強勁。陳舊的客車車廂也變成了嶄新的綠色車廂,在這種車廂裏不用擔心蒸汽和煤灰的汙染,可以放心地觀賞窗外景物。 至今,南京的戚先生還很喜歡綠皮車,他有時候去蘇州的女兒(er) 家,就買(mai) 張慢車票坐著綠皮車慢悠悠地晃過去,在車上閉目養(yang) 神,聽著火車轟隆隆地過橋鑽隧洞,就像回到了20多年前那個(ge) 激情飛揚的年代。“那時候要表現我們(men) 飛快的發展速度,往往就是一幅綠皮車飛馳而來的畫麵。”不過,滬寧線上的綠皮車現在也越來越少了,懷舊的綠皮車正逐漸被風馳電掣的電氣化列車掩蓋住曾經驕傲的身影,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滬寧線上的綠皮車也將成為(wei) 人們(men) 隻能在記憶中搜索的過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