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cong) 爬坡上坎、肩挑背磨到在家門口坐客車出行,這是綦江農(nong) 民在直轄十年中感受到的最大變化之一。近日,綦江縣交通局一負責人說:如今,綦江縣的314個(ge) 村,已有223個(ge) 村通了客車;全縣75萬(wan) 農(nong) 民中,已有60萬(wan) 在家門口乘坐客車出行。
“我們(men) 過去到趕水,走路要花半天時間。現在坐車,不到1個(ge) 小時就到了。”趕水鎮官田村農(nong) 民田茂乾說,“從(cong) 爬坡上坎出行到坐客車出行,是我們(men) 在這10年中感受最大的變化之一。”他說,去年8月,從(cong) 鎮裏到村的38公裏公路改造成能通行客車的等級路後,重慶冠忠公司的公交車就開進了村裏。客車還夜宿山村,早上7點鍾,村民們(men) 就可以坐上第一班車出山。 “直轄前,綦江縣除一些在主幹道邊的個(ge) 別村的農(nong) 民能搭上客車外,沒有一個(ge) 村通客車。”該縣交通局的這位負責人說,直轄後,縣裏通過改造鄉(xiang) 村公路,投入客運車輛,改變了農(nong) 民出行難的現狀。 近幾年中,綦江縣累計投入1280萬(wan) 元,加上農(nong) 民的投工投勞,新修鄉(xiang) 村公路280公裏,改建鄉(xiang) 村公路860公裏。投資600萬(wan) 元,為(wei) 已通客車的農(nong) 村公路急彎、陡坡、深溝等危險路段安裝柔性防撞護欄,保證客運的安全。 目前,綦江縣已開通了107條、共970公裏的農(nong) 村客運線路。500多輛客運車輛奔跑在鄉(xiang) 村公路上,讓農(nong) 民也像城裏人一樣,在家門口就能乘坐客車出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