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綜合首頁...企業(ye) 研究  
東(dong) 風揚子江跨越式發展戰略探討
 
 

                  雷洪鈞
 

  一、城市客車總的發展趨勢

  城市客車正向大型化、低地板化、環保化、高檔化、乘務電子化、造型現代化發展,而且城市客車的燃料采用趨於(yu) 多元化,柴油、汽油、液化汽、天然氣、電、氣-柴混合、電-柴混合等多種動力並存。

  城市人口密集、客流量大,特別是在客流量的高峰期,擁擠不堪的現象非常明顯。改善這一現狀有效辦法之一就是加大車身長度,使車身長度加大到11~12m(包括雙層客車和全鉸接式客車),增加客容量。客車自身大型化是必然的。

  對公交客車運營指標影響最大的是地板高度是低地板化。主要的理由有地板高度降低57%,可使乘客上下車的時間節省50%,從(cong) 而可提高定線平均運輸速度7.5%。地板降低無疑可增加平均運輸速度,提高運營效率,同時又便利老齡人、小孩及殘疾人上下車。客車廠家必須要有這種能力。

  "綠色環保汽車"是社會(hui) 發展必然趨勢要求。重點:一方麵改裝從(cong) 發動機,如:電噴、三元催化技術已經從(cong) 小轎車向大功率發動機延伸;另一方麵,開發betway在线官网發動機裝於(yu) 城市公交客車上也是一種趨勢。betway在线官网主要有電力、壓縮天然氣(CNG)、液化石油氣(LPG)、甲醇等。在城市客車中,電力、壓縮天然氣、液化石油氣及混合燃料汽車已開始投入使用。再一個(ge) 方麵,歐共體(ti) 要求車外加速噪聲降到82dB(A),我國汽車車外加速噪聲也要降到85dB(A)。

  柴油化。汽車動力柴油機化是國際汽車動力發展的主要趨勢之一,對城市大客車來說尤其如此。

  清新化。城市公共汽車空調化的比例越來越多。

  綜上所述,城市客車總的發展趨勢,從(cong) 技術層麵上講,隻有底盤技術的變革才能支撐這種總的發展。

  二、客車製造的核心技術在於(yu) 底盤技術

  客車製造的核心技術在於(yu) 底盤能力,整車廠的核心技術在於(yu) 底盤布置水準的高低。

  從(cong) 20世紀60年代起,中國客車底盤製造業(ye) 隨著中國客車工業(ye) 的發展從(cong) 無到有,走過了一段艱難曲折的發展曆程。20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期間,中國客車製造基本是直接采用載貨車底盤改裝而成。其中大型客車基本上采用黃河牌載貨車底盤,中型客車主要采用解放、東(dong) 風載貨車底盤,輕型客車采用躍進載貨車、北京吉普的底盤。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客車企業(ye) 加強了與(yu) 國外客車製造企業(ye) 在資金和技術方麵的合作,引進了一批客車底盤係列產(chan) 品和製造技術,國外著名的客車及客車底盤製造公司,如德國的凱斯鮑爾、奔馳、曼;法國的雷諾;意大利的依維柯;瑞典的沃爾沃和日本的日產(chan) 柴先後與(yu) 我國簽定了合作、合資和技術引進協議。

  在引進技術的同時,國內(nei) 一些客車底盤製造企業(ye) 如一汽、東(dong) 風和江淮等通過模仿,自主研製開發出一批客車專(zhuan) 用底盤,其中6~8m客車底盤以HFC6601KY、HFC6702KY、HFC6782為(wei) 代表,10~11m客車底盤以CA6100、EQ145係列客車底盤為(wei) 代表,較好地滿足了市場需求。

  目前,除了部分技術含量較高的大型客車底盤外,國內(nei) 生產(chan) 的客車專(zhuan) 用底盤在品種、數量、質量、技術水平等方麵已基本滿足市場需求。通過產(chan) 品的技術引進,並經過自身的消化吸收,促使我國客車及底盤產(chan) 品更新換代速度加快,並使客車底盤的總體(ti) 製造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

  三、東(dong) 風揚子江底盤技術既有傳(chuan) 統基礎,又有現實優(you) 勢

  60年代,東(dong) 風揚子江汽車(武漢)有限責任公司曾經係統地生產(chan) 過底盤總成件,是我國早期客車底盤生產(chan) 廠家之一,並在全國都是有一定名氣的,後來,由於(yu) 分工專(zhuan) 業(ye) 化,底盤總成件生產(chan) 逐漸放棄。全國的底盤總成件生產(chan) 卻形成了一個(ge) 產(chan) 業(ye) 鏈,出現係統化、專(zhuan) 業(ye) 化的產(chan) 業(ye) 群體(ti) 。

  但是東(dong) 風揚子江汽車(武漢)有限責任公司大梁自製工序卻一直保留至今,且有三十多年的曆史。現有技術水平與(yu) 專(zhuan) 業(ye) 性底盤廠家基本處於(yu) 同一水準上。但是,由於(yu) 東(dong) 風揚子江汽車(武漢)有限責任公司對於(yu) 客車底盤的發展規律性認識不到位,對國家的產(chan) 業(ye) 政策沒有吃透,導致客車底盤發展的相關(guan) 工作,定位始終不明確、不清晰、,錯失了一些機會(hui) ,很大程度上製約了企業(ye) 的發展。

  四、實施"底盤自主化,整車係列化"是東(dong) 風揚子江"十一五"發展必然的選擇


  由於(yu) 中國客車市場呈現多品種、小批量、個(ge) 性化特性,以東(dong) 風客車底盤廠為(wei) 例,2005年全年的生產(chan) 總數剛剛突破5000輛,處於(yu) 專(zhuan) 業(ye) 性廠家首位,這一事實說明在中國當前的條件下,組建規模宏大的專(zhuan) 業(ye) 化底盤製作廠家是很難產(chan) 生規模經濟效益的,另一方麵,由於(yu) 整車廠的批量數一般30台左右,若對專(zhuan) 業(ye) 化底盤製作廠家依賴度過大,底盤貨款沒有餘(yu) 地,而且自己的生產(chan) 交貨周期被外部因素拉長,加之客車的核心技術在底盤,利潤點也在底盤上,作為(wei) 一個(ge) 中型客車廠家,處於(yu) 中國這樣一個(ge) 國情下,不立足底盤自主化,是很難發展的。底盤不能自主,整車的市場拓展將是十分艱難的。所以說,實施"底盤自主化,整車係列化"是東(dong) 風揚子江汽車(武漢)有限責任公司"十一五"時期發展的必然選擇,走"底盤自主化帶動整車係列化,整車係列化促進底盤自主化"跨越性發展道路,是企業(ye) 這多年實踐中所總結出來的經驗。

  (一)底盤自主化帶動整車係列化。所謂自主,當然要有生產(chan) 資質,所以要迅速改變現狀。

  第一步,要把發展底盤工作力度要加大。在現有底盤室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分工優(you) 勢,挖掘現有的潛力,向縱深發展,自己暫不能做的,要擴散出去,要借助外部力量來做。具體(ti) 地說,6~12米等不同長度的底盤都要做,不求每一局部都由自己做,但求綜合布置以我為(wei) 主,核心技術要在我手上;加大不同檔次、不同長度的底盤研發投入力度,帶動整車係列化。

  第二步,要充分認識到大梁組合小組的地位和作用。要配齊工種,尤其是校正工;要給足校正的時間間隔和空間,加強大梁組合小組的柔性,應對多品種、小批量、個(ge) 性化市場需求。

  第三步,要在現有底盤車間的基礎上,要朝底盤生產(chan) 事業(ye) 部的方向發展。精加工段劃歸底盤車間,增強氣路組的功能,底盤裝配線實行封閉性作業(ye) ,成立獨立的底盤裝配小組,與(yu) 汽路製作小組、電路製作車間、發動機調試小組分離。

  第四步,底盤生產(chan) 事業(ye) 部除能滿足公司內(nei) 部不同整車事業(ye) 部的及時性要以外,要爭(zheng) 取對外供應底盤。

  (二)整車係列化促進底盤自主化。政府主管部門自然會(hui) 要求底盤專(zhuan) 門化、規模化。

  
若底盤年產(chan) 量達不相應的規模,政府主管部門是不會(hui) 同意我司底盤自主化的。要取得底盤生產(chan) 資質,提高年產(chan) 量是越不過的要求。為(wei) 了達到這一要求:

  第一步,技術部再設一個(ge) 車身設計室,專(zhuan) 攻6~8.5之間的車身,共享技術部的其它資源。

  第二步,富斯特公司和製造部各生產(chan) 車間,要加強工藝人員的力量,增設技師崗位。

  第三部,要在現有單件車間的基礎上,要朝單件供給事業(ye) 部的方向發展。單件事業(ye) 部與(yu) 底盤事業(ye) 部、與(yu) 車身事業(ye) 部要形成成本結算關(guan) 係。

  第四步,銷售公司要由當前自銷模式向4S(客車品牌銷售模式)轉變。銷售公司與(yu) 公司的關(guan) 係要由當前費用結算向成本結算方式發展。

  五、結論

  要創中國名牌,年銷量是一個(ge) 硬指標,要實現底盤自主化,年生產(chan) 量同樣是一個(ge) 硬指標。沒有一定量的銷售,底盤自主化是無法實現的;要實現中期事業(ye) 的銷售目標,沒有係列的品種,也是不可能的;要想有係列品種去占領市場,若底盤不自主化,是很難實現的。在分析我國客車發展規律和趨勢以後,可以清楚地看出:底盤的發展與(yu) 整車發展的關(guan) 係。基於(yu) 東(dong) 風揚子江汽車(武漢)有限責任公司的發展曆史和現實基礎,隻有實施"底盤自主化帶動整車係列化,整車係列化促進動底盤自主化"的戰略才有可能使東(dong) 風揚子江汽車(武漢)有限責任公司在"十一五"期間獲得跨越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