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
濤
武俠(xia) 小說裏講的高手之間的過招基本都是內(nei) 力的比拚,這是符合客觀規律的,招式是形式,而內(nei) 力是本質。大音希聲,大象無形,越是頂級人物越不重視形式。如果與(yu) 客車行業(ye) 進行類比,我們(men) 可以把內(nei) 力看作是企業(ye) 經營管理,把招式看成是企業(ye) 營銷。內(nei) 力不行,招式再花哨也是沒有戰鬥力的。肯定會(hui) 有人舉(ju) 令狐衝(chong) 獨孤九劍的例子進行反駁,令狐衝(chong) 在內(nei) 力盡失的情況下使用獨孤九劍依然是所向無敵,這的確是一個(ge) 有利的反證,但是我們(men) 不要忘了令狐衝(chong) 最後還是要依靠少林的易筋經來調理內(nei) 力,當內(nei) 力達到了一定水平,他也真正成為(wei) 武林的頂尖高手了。
在客車行業(ye) 混了幾年,我個(ge) 人感覺這個(ge) 行業(ye) 目前最缺少的不是營銷攻略的製定,而是企業(ye) 管理能力的提高。無論是實踐經驗還是理論推導,產(chan) 品功能、營銷方式、品牌訴求的同質化是一個(ge) 總的趨勢,形式上的變化是不足以形成真正的差異化。對於(yu) 現階段客車市場競爭(zheng) 來講,真正的差別的產(chan) 生是企業(ye) 的管理能力。關(guan) 於(yu) 管理的課題,國內(nei) 外有相當多的管理谘詢公司都有著出色的解決(jue) 方案,比較有名的有:麥肯錫、波士頓、羅蘭(lan) 貝格、科爾尼等等,他們(men) 在全球都非常多的成功案例,在企業(ye) 界有著非常高的認可度。當然我們(men) 也不能忘記在中國的管理谘詢業(ye) 還有象餘(yu) 世維、李踐這樣的管理培訓大師,同樣值得我們(men) 尊重。但是在中國管理谘詢界也存在一些有名無實的形式主義(yi) 現象,也必須引起我們(men) 的注意:近年來一些軟件企業(ye) 打著"流程再造"的大旗,到處推廣ERP等流程管理軟件。雖然廣告語相當響亮,但是成功案例卻少之又少。同樣還有前些年比較風行的企業(ye) 文化,一大堆理論和經驗,但是到了最後企業(ye) 文化變成了吃喝文化和腐敗文化。此外,管理課題偏多,現在比較流行的如:流程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成本管理、企業(ye) 文化、創新管理、危機管理等等,讓人目不睱接不知道該從(cong) 何處入手。如果調查企業(ye) 經營者他們(men) 認為(wei) 的企業(ye) 經營中的關(guan) 鍵要素,我相信,不同經曆、不同背景、不同規模的企業(ye) 經營者都會(hui) 有不同的答案。依照筆者在客車行業(ye) 中的體(ti) 會(hui) ,個(ge) 人認為(wei) 目前客車行業(ye) 發展階段中,企業(ye) 提升競爭(zheng) 力的最關(guan) 鍵要素是效率。
市場是社會(hui) 資源的分配器,企業(ye) 作為(wei) 市場活動中的基本成員接受並提供各種社會(hui) 資源。從(cong) 這個(ge) 角度講,企業(ye) 其實是社會(hui) 資源的轉化器,由於(yu) 企業(ye) 效率的差異,企業(ye) 的轉化能力也會(hui) 差異,這種差異在市場上表現出來就是企業(ye) 的競爭(zheng) 力。效率高的企業(ye) 當然會(hui) 取得更多的社會(hui) 資源,並且會(hui) 逐漸成長;效率低的企業(ye) 會(hui) 逐漸喪(sang) 失社會(hui) 資源,最終淘汰出局。企業(ye) 效率並不簡單地指工作效率,而企業(ye) 作為(wei) 市場中的一個(ge) 細胞的整體(ti) 效率。社會(hui) 資源分配標準是依效率而定,自由競爭(zheng) 總是讓社會(hui) 資源總是從(cong) 低效率流向高效率。
筆者這裏強調的效率主要是指兩(liang) 個(ge) 方麵:
一、投入產(chan) 出的比率。這裏涵蓋了企業(ye) 管理中大多數的管理內(nei) 容,特別是在價(jia) 格競爭(zheng) 環境中,投入產(chan) 出的效率往往是企業(ye) 生存和發展的關(guan) 鍵。原因很簡單:生產(chan) 相同的客車產(chan) 品,哪家的投放的成本低,哪家在價(jia) 格競爭(zheng) 中就會(hui) 處於(yu) 優(you) 勢地位。價(jia) 格競爭(zheng) 是市場經濟中永恒的主題,隻有適應環境的企業(ye) 才能生存和發展。
二、是創新的效率。價(jia) 格競爭(zheng) 的出路就在於(yu) 創新,但是創新需要企業(ye) 具有良好穩定的創新機製,這種機製可以保證企業(ye) 的創新效率。比如,在A企業(ye) 的創新機製下,一項創新的成本投入是X;但是在B企業(ye) 裏,同樣的創新需要Y。這裏的X、Y就是企業(ye) 的創新成本,它包括人才、物力和財力以及時間成本等等要素,而X、Y的高低往往決(jue) 定這項創新的使用價(jia) 值。
中國客車行業(ye) 多是由老企業(ye) 轉型而來,在某些管理基礎方麵有著比較好的積累,但是由於(yu) 受到激勵因素等的影響,這些企業(ye) 製度完善和執行方麵還很不徹底。
著名經濟學家薩繆爾森說:"效率是經濟學所要研究的一個(ge) 中心問題。"雖然這個(ge) 效率與(yu) 企業(ye) 管理中的效率在概念範圍上更大更廣,但是我們(men) 還可以得出效率在企業(ye) 經營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中國客車行業(ye) 如何實現高效率?筆者結合自身在客車行業(ye) 的工作體(ti) 會(hui) 提出提高效率的三個(ge) 層級。
第一個(ge) 層級是流程製度。這是一個(ge) 組織最根本的框架結構。每個(ge) 企業(ye) 都會(hui) 有非常明確的組織機構圖,但是不一定有明確有管理流程圖。重人治,輕製度是中國式管理的最大不足,正是由於(yu) 企業(ye) 對日常工作沒有明確的規範和流程規定,往往會(hui) 增加隱性的企業(ye) 管理成本。流程不完善或者不規範的最明顯的一個(ge) 後果是企業(ye) 會(hui) 議超多。前幾年流行的ERP流程管理係統是希望基於(yu) 電腦網絡化技術與(yu) 企業(ye) 管理流程相結合,引導企業(ye) 規範相關(guan) 製度,提高管理效率。但是ERP係統最大的不足是解決(jue) 了硬件問題,卻沒有改變人的觀念和行為(wei) ,企業(ye) 管理水平的提高依靠一套管理軟件來實現是很天真的。完善流程管理是改變企業(ye) 以職能分割企業(ye) 係統的有效手段,是企業(ye) 建立高效管理體(ti) 係的基本所在。
在完善製度層麵的工作後,最重要的是強化執行能力。有專(zhuan) 家講,執行力是企業(ye) 管理的黑洞,講規劃的人很多,但是企業(ye) 最需要的是執行。學校可以培養(yang) 思想家,但是卻不能培訓執行強人。缺乏執行力是許多企業(ye) 的通病,執行力不強常常是企業(ye) 管理中無形的"軟肋"
。我們(men) 看到很多企業(ye) 都會(hui) 製定非常宏偉(wei) 的戰略目標,但是具體(ti) 結果卻千差萬(wan) 別,這裏的主要原因就在於(yu) 執行力。沒有執行力,一切都是空談。有關(guan) 調查表明:成功的企業(ye) ,20%靠策略,80%靠企業(ye) 各層管理者的執行力。戰略的正確並不能保證公司的成功,成功的公司一定是在戰略方向和執行力兩(liang) 個(ge) 方麵都到位。很多的公司是在幾乎同樣的戰略方向下在競爭(zheng) 中拉開了距離,執行力在公司的發展中起到了更持久的作用。一般來講,執行力的強化主要包括四個(ge) 方麵:一是態度,隻有認同才會(hui) 有動力去執行;二是工具,借助現代化的管理工具會(hui) 極大提高執行能力,前麵講的ERP就是一個(ge) ;三是角色,一紙認命並不代表認同這個(ge) 職位,職位與(yu) 人選的匹配是提高執行力的重要內(nei) 容;最後是科學的流程,沒有流程就談不上有效執行,流程是決(jue) 定如何做,是執行的基礎和框架。
當一個(ge) 企業(ye) 具備了良好的執行力以後,企業(ye) 文化也會(hui) 受到強烈的影響,這就涉及到了第三個(ge) 層麵:建立符合企業(ye) 利益的企業(ye) 文化。上麵講的流程和執行力是企業(ye) 建立高效體(ti) 製的核心所在,在這樣的體(ti) 製內(nei) 實施企業(ye) 戰略才會(hui) 取得成效。流程還是處於(yu) 製度層麵,但執行已經涉及員工行為(wei) 和觀念,這是形成企業(ye) 文化的基礎。執行的意義(yi) 在於(yu) 通過影響員工的行為(wei) 逐漸形成有利於(yu) 企業(ye) 發展的企業(ye) 文化,並形成自覺的行為(wei) 習(xi) 慣和行為(wei) 認同。當管理進入到文化層麵,企業(ye) 的就會(hui) 進入良性的自我提高階段。大家都知道豐(feng) 田的管理是各企業(ye) 都爭(zheng) 相效仿的模式,但是學會(hui) 的卻少之又少,這裏最關(guan) 鍵的原因是豐(feng) 田的管理已經融入企業(ye) 文化之中,別人可以複製相關(guan) 在製度和規範,便卻沒辦法複製這種氛圍。
流程-執行力-企業(ye) 文化:是筆者根據自己在企業(ye) 的經曆而總結出來的管理層級遞進概念。一家之言,偏頗之處,請各位讀者提出寶貴意見。
同質化、價(jia) 格戰、虧(kui) 損......這些詞語近年來好象和客車行業(ye) 結緣不淺。其實在中國除了壟斷行業(ye) ,多數比較成熟的行業(ye) 都曾經經曆或者正在經曆類似的過程。在市場經濟中,同質化永遠是一個(ge) 市場趨勢,價(jia) 格戰也是最有效的競爭(zheng) 手段之一,客車行業(ye) 也不例外。在產(chan) 品、服務趨同,價(jia) 格越走越低的大環境下,企業(ye) 要做的事情很多,但是有一點必須要做好準備,那就是企業(ye) 要"練內(nei) 功",要不斷提高管理能力,適應市場競爭(zheng) 的需求。通過有效管理,我們(men) 要達到如下目的:
一是通過管理降低成本。相對成本較低,是企業(ye) 在市場中存活和發展的重要前提,價(jia) 格競爭(zheng) 是沒有辦法回避的,如何應對價(jia) 格競爭(zheng) ,最有效的辦法就通過管理手段,降低企業(ye) 的相對成本。
二是通過管理保證產(chan) 品品質。品質和成本同樣重要,通過有效管理建立企業(ye) 品質管理體(ti) 係,是企業(ye) 贏得市場的重要條件。
三是通過管理提高服務水平。服務水平的好壞已經成為(wei) 客運企業(ye) 選擇客車產(chan) 品的重要參考指標。客車生產(chan) 企業(ye) 建立服務保障體(ti) 係,也同樣是依賴有效的管理。
四是通過管理創立品牌。做品牌的知名度很容易,但是要建立美譽度和忠誠度就必須依靠管理的手段,有策略有計劃的逐漸實施。
如果說2000年前後的客車市場競爭(zheng) 是憑借企業(ye) 的市場觀察力和反應能力;那麽(me) 現今和以後的一段時間內(nei) 的客車市場競爭(zheng) 則是依靠企業(ye) 的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