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綜合首頁...數據參考  
2006年1月份中國大型客車市場監測報告
 
 

  1 大型客車生產(chan) 情況
  
  2006年1月份,全國共生產(chan) 大型客車1353輛,環比下降55.48%。其中,前十名大型客車製造商的產(chan) 量達到1291輛,占本月大型客車總產(chan) 量的95.42%。

  2006年1月份,前五名大型客車製造商依次為(wei) 鄭州宇通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丹東(dong) 黃海汽車有限責任公司、上海申沃客車有限公司、揚州亞(ya) 星客車股份有限公司和安徽安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產(chan) 量總計達1059輛。鄭州宇通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479輛的產(chan) 量繼續占據大型客車產(chan) 量第一的位置,環比下降57.42%。而丹東(dong) 黃海汽車有限責任公司產(chan) 量為(wei) 170輛,繼續位居大型客車產(chan) 量第二的位置,環比下降45.69%。

表1 2006年1月份中國前十名大型客車製造商產(chan) 量分析

製造商
當月產量(輛)
上月產量(輛)
環比增長(%)
鄭州宇通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479
1125
-57.42
丹東黃海汽車有限責任公司
170
313
-45.69
上海申沃客車有限公司
160
159
0.63
揚州亞星客車股份有限公司
138
256
-46.09
安徽安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112
269
-58.36
金龍聯合汽車工業(蘇州)有限公司
99
138
-28.26
江蘇亞星客車集團有限公司
51
83
-38.55
金華青年汽車製造有限公司
49
187
-73.80
四川銀河汽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18
21
-14.29
東風汽車公司
15
121
-87.60
其他
62
367
-83.11
合計
1353
3039
-55.48

注:本報告中大型客車數據為(wei) 整車數據,不包括底盤數據,以下同。

  2006年1月份,前十名大型客車製造商的生產(chan) 集中度達到95.42%。其中,前五名大型客車製造商,鄭州宇通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丹東(dong) 黃海汽車有限責任公司、上海申沃客車有限公司、揚州亞(ya) 星客車股份有限公司和安徽安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的生產(chan) 集中度達到78.72%。

表2 2006年1月份中國前十名大型客車製造商產(chan) 量占比分析

製造商
2006年1月
2005年12月
鄭州宇通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35.40
37.02
丹東黃海汽車有限責任公司
12.56
10.30
上海申沃客車有限公司
11.83
5.23
揚州亞星客車股份有限公司
10.20
8.42
安徽安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8.28
8.85
金龍聯合汽車工業(蘇州)有限公司
7.32
4.54
江蘇亞星客車集團有限公司
3.77
2.73
金華青年汽車製造有限公司
3.62
6.15
四川銀河汽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1.33
0.69
東風汽車公司
1.11
3.98
其他
4.58
12.08
合計(%)
100.00
100.00


  2 大型客車銷售情況

  2006年1月份,全國共銷售大型客車1471輛,環比下降57.16%。其中,前十名大型客車製造商的銷量達到1373輛,占本月大型客車總銷量的93.34%。

  2006年1月份,前五名大型客車製造商銷量達到1128輛,分別為(wei) 鄭州宇通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上海申沃客車有限公司、丹東(dong) 黃海汽車有限責任公司、安徽安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和金龍聯合汽車工業(ye) (蘇州)有限公司,銷量分別為(wei) 614輛、160輛、128輛、123輛和103輛。其中,除上海申沃客車有限公司環比持平外,其餘(yu) 四家製造商均呈現環比下降的趨勢,分別下降了56.79%、69.38%、51.38%和21.97%。

表3 2006年1月份中國前十名大型客車製造商銷量分析

製造商
當月銷量(輛)
上月銷量(輛)
環比增長(%)
鄭州宇通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614
1421
-56.79
上海申沃客車有限公司
160
160
0.00
丹東黃海汽車有限責任公司
128
418
-69.38
安徽安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123
253
-51.38
金龍聯合汽車工業(蘇州)有限公司
103
132
-21.97
金華青年汽車製造有限公司
83
116
-28.45
揚州亞星客車股份有限公司
83
266
-68.80
北方華德尼奧普蘭客車股份有限公司
30
9
233.33
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25
58
-56.90
湖南省三湘客車集團有限公司
24
32
-25.00
其他
98
569
-82.78
合計
1471
3434
-57.16

  2006年1月份,前十名大型客車製造商的市場集中度達到93.34%。其中,前五名大型客車製造商,鄭州宇通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上海申沃客車有限公司、丹東(dong) 黃海汽車有限責任公司、安徽安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和金龍聯合汽車工業(ye) (蘇州)有限公司的市場集中度達到76.68%。

表4 2006年1月份中國前十名大型客車製造商市場占有率分析

製造商
2006年1月
2005年12月
鄭州宇通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41.74
41.38
上海申沃客車有限公司
10.88
4.66
丹東黃海汽車有限責任公司
8.70
12.17
安徽安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8.36
7.37
金龍聯合汽車工業(蘇州)有限公司
7.00
3.84
金華青年汽車製造有限公司
5.64
3.38
揚州亞星客車股份有限公司
5.64
7.75
北方華德尼奧普蘭客車股份有限公司
2.04
0.26
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1.70
1.69
湖南省三湘客車集團有限公司
1.63
0.93
其他
6.66
16.57
合計(%)

  3 2006年中國客車產(chan) 業(ye) 發展環境分析

  2006年是"十一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從(cong) 各種環境來看,客車市場既麵臨(lin) 著有利因素,也麵臨(lin) 著不利因素,但總體(ti) 來看,有利因素大於(yu) 不利因素。

  1.利好因素

  (1)國民經濟將保持較高速度增長,將有利於(yu) 包括客車工業(ye) 發展。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確定,2006年宏觀經濟調控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這將有利於(yu) 2006年經濟增長繼續保持持續、穩定。協調,健康的態勢,專(zhuan) 家指出,如果"雙穩健"政策操作的好的話,未來連續四、五年經濟增長速度保持在9%左右是可以預見的。根據國內(nei) 有關(guan) 機構的預測,2005年經濟增長率的預測值為(wei) 9%-9.5%;2006年國民經濟將繼續較快增長,可能比2005年將有所回落,但增幅也將在8.7%-9.2%之間。國家信息中心認為(wei) 近幾年城鄉(xiang) 居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社會(hui) 保障製度逐步完善,將帶動明年消費需求加快增長,預測2006年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額增長13%,增幅略高於(yu) 2005年。對外貿易繼續快速增長,增速有所回落。預測2005年出口額、進口額增長率分別為(wei) 25.7%-30.5%和16.1%-19%;2006年分別增長12.6-27%和16.2%-20%,仍保持較高速度增長。這些對客車工業(ye) 的發展都具有推動作用。

  (2)2006年經濟發展的國內(nei) 環境將繼續改善,煤、電、油、運的供求矛盾將逐步緩解,目前宏觀經濟前期投資的產(chan) 能逐步形成實際生產(chan) 能力,供給瓶頸約束在減弱,整個(ge) 經濟的內(nei) 在推動力量比較強勁。

  (3)"十一五"期間,廣東(dong) 、山東(dong) 等大部分地區都將實現"村村通"作為(wei) "十一五"目標之一,將促進農(nong) 村客車市場繁榮。

  (4)今年9月23日,國務院辦公廳國辦發46號文轉發建設部、發改委、科技部、公安部、財政部。國土資源部《關(guan) 於(yu) 優(you) 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見》,要求各地區和有關(guan) 部門進一步提高認識,確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優(you) 先地位,城市客車的更新或新增對高,中、低各檔次客車需求,滿足各種不同線路、不同層次旅客出行的需要,客車工業(ye) 特別是城市客車將麵臨(lin) 新的發展機遇,進入新一輪發展的新階段。

  (5)2008年奧運會(hui) 對車輛的需求。

  2.利空因素

  (1)油價(jia) 仍將走高,對客車使用成本壓力無法緩解。中國是亞(ya) 洲最大的燃油買(mai) 家,世界第二大石油進口國.年進口數量1700萬(wan) 噸至1800萬(wan) 噸。油價(jia) 的波動將緊隨國際燃油價(jia) 格變化。專(zhuan) 家分析稱,今後國內(nei) 油價(jia) 還將隨國際市場價(jia) 格迅速調整,且調整頻率會(hui) 更頻繁。目前已進入高油價(jia) 時代,2006年油價(jia) 可能繼續上調,這將製約傳(chuan) 統燃油客車的發展。

  (2)經濟發展因素將給2006年客車消費投資的增長帶來了不利影響。雖然對宏觀經濟預期看好,但是2006年的經濟發展還麵臨(lin) 著一些不確定性。農(nong) 民增收難;工業(ye) 企業(ye) 利潤增幅回落;投資規模依然偏大,結構仍不合理;進出口不平衡矛盾突出,部分高耗能產(chan) 品出口增速仍然很快等等,這些製約我國經濟持續協調健康發展的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還沒有得到有效解決(jue) ,經濟運行中還將出現一些新情況、新問題。這些都將對汽車工業(ye) 的發展產(chan) 生影響。

  (3)人民幣匯率上調將對剛剛興(xing) 起的客車出口產(chan) 生較大的影響。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中國經濟實力進一步增強.對外貿易在世界貿易中的比重越來越大,但是美元。日元等不斷地自我貶值,使得美國、日本、歐洲等給人民幣升值施壓,2005年7月21日中央銀行宣布自即日起,中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wei) 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製度,對人民幣匯率機製進行了改革調整。目前處於(yu) 改革初期,市場難免存在一些不確定因素,將對人民幣匯率產(chan) 生一定的影響。人民幣升值使本土化程度高的企業(ye) 出口成本上升,將使依靠低成本。低價(jia) 格獲得市場.而自身國際競爭(zheng) 力弱的中國客車產(chan) 品出口受到抑製,對於(yu) 近兩(liang) 年剛剛興(xing) 起的汽車特別是客車出口將產(chan) 生負麵的影響。

  (4)原材料價(jia) 格上漲增加客車企業(ye) 經營成本降低企業(ye) 利潤。近兩(liang) 年來,全國性原材料供應持續緊張,價(jia) 格一路上揚,致使我國處在工業(ye) 下遊的汽車工業(ye) 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使企業(ye) 成本增加,而且關(guan) 稅下調至最低,進口配額已取消、持幣待購仍將持續等,汽車價(jia) 格不斷下調等多重因素,將使企業(ye) 利潤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