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綜合首頁...數據參考  
2006年1月份中國中型客車市場監測報告
 
 

  1 中型客車生產(chan) 情況

  2006年1月份,全國共生產(chan) 中型客車1979輛,環比下降33.77%。其中,前十名中型客車製造商產(chan) 量達到1926輛,占本月中型客車總產(chan) 量的97.32%。

  2006年1月份,前五名中型客車製造商依次為(wei) :金龍聯合汽車工業(ye) (蘇州)有限公司、鄭州宇通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丹東(dong) 黃海汽車有限責任公司、揚州亞(ya) 星客車股份有限公司和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中型客車產(chan) 量分別為(wei) 689輛、605輛、145輛、120輛和84輛,環比除丹東(dong) 黃海汽車有限責任公司和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呈增長趨勢,分別增長70.59%和3.70%外,其餘(yu) 三家製造商產(chan) 量均呈現下降趨勢,分別下降了24.70%、46.08%和21.57%。

表1 2006年1月份中國前十名中型客車製造商產(chan) 量分析

製造商
當月產量(輛)
上月產量(輛)
環比增長(%)
金龍聯合汽車工業(蘇州)有限公司
689
910
-24.70
鄭州宇通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605
1122
-46.08
丹東黃海汽車有限責任公司
145
85
70.59
揚州亞星客車股份有限公司
120
153
-21.57
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84
81
3.70
保定長安客車製造有限公司
66
91
-27.47
安徽安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69
104
-39.42
江蘇亞星客車集團有限公司
62
75
-17.33
東風汽車公司
60
190
-68.42
湖南省三湘客車集團有限公司
32
1
3100.00
其他
53
171
-69.01
合計
1979
2988
-33.77

注:本報告中中型客車數據為(wei) 整車數據,不包括底盤數據,以下同。

  2006年1月份,前十名中型客車製造商的生產(chan) 集中度達到97.32%。其中,前五名中型客車製造商,金龍聯合汽車工業(ye) (蘇州)有限公司、鄭州宇通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丹東(dong) 黃海汽車有限責任公司、揚州亞(ya) 星客車股份有限公司和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的生產(chan) 集中度達到83.02%。

表2 2006年1月份中國前十名中型客車製造商產(chan) 量占比分析

製造商
2006年1月
2005年12月
金龍聯合汽車工業(蘇州)有限公司
34.82
30.62
鄭州宇通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30.57
37.55
丹東黃海汽車有限責任公司
7.33
2.84
揚州亞星客車股份有限公司
6.06
5.12
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4.24
2.71
保定長安客車製造有限公司
3.34
3.05
安徽安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3.18
3.48
江蘇亞星客車集團有限公司
3.13
2.51
東風汽車公司
3.03
6.36
湖南省三湘客車集團有限公司
1.62
0.03
其他
2.68
5.72
合計(%)
100.00
100.00


  2 中型客車銷售情況

  2006年1月份,全國共銷售中型客車2166輛,環比下降24.84%。其中,前十名中型客車製造商銷量達到2114輛,占本月中型客車總銷量的97.60%。

  2006年1月份,前五名中型客車製造商依次為(wei) :鄭州宇通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金龍聯合汽車工業(ye) (蘇州)有限公司、揚州亞(ya) 星客車股份有限公司、丹東(dong) 黃海汽車有限責任公司和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中型客車銷量分別為(wei) 754輛、721輛、147輛、107輛和89輛,除揚州亞(ya) 星客車股份有限公司和丹東(dong) 黃海汽車有限責任公司環比呈增長趨勢,分別增長了13.95%和13.83%外,其餘(yu) 三家製造商本月銷量均呈現環比下降趨勢,分別下降了26.08%、20.42%和6.32%。

表3 2006年1月份中國前十名中型客車製造商銷量分析

製造商
當月銷量(輛)
上月銷量(輛)
同比增長(%)
鄭州宇通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754
1020
-26.08
金龍聯合汽車工業(蘇州)有限公司
721
906
-20.42
揚州亞星客車股份有限公司
147
129
13.95
丹東黃海汽車有限責任公司
107
94
13.83
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89
95
-6.32
安徽安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69
115
-40.00
江蘇亞星客車集團有限公司
62
78
-20.51
東風汽車公司
60
197
-69.54
湖南省三湘客車集團有限公司
54
6
800.00
保定長安客車製造有限公司
51
76
-32.89
其他
52
166
-68.67
合計
2166
2882
-24.84

  2006年1月份,前十名中型客車製造商的市場集中度達到97.60%。其中,前五名中型客車製造商,鄭州宇通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金龍聯合汽車工業(ye) (蘇州)有限公司、揚州亞(ya) 星客車股份有限公司、丹東(dong) 黃海汽車有限責任公司和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的市場集中度達到83.93%。

表4 2006年1月份中國前十名中型客車製造商市場占有率分析

製造商
2006年1月
2005年12月
鄭州宇通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34.81
35.39
金龍聯合汽車工業(蘇州)有限公司
33.29
31.44
揚州亞星客車股份有限公司
6.79
4.48
丹東黃海汽車有限責任公司
4.94
3.26
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4.11
3.30
安徽安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3.19
3.99
江蘇亞星客車集團有限公司
2.86
2.71
東風汽車公司
2.77
6.84
湖南省三湘客車集團有限公司
2.49
0.21
保定長安客車製造有限公司
2.35
2.64
其他
2.40
5.76
合計(%)
100.00
100.00

  3 2006年中型客車市場發展前景預測

  2005年,客車行業(ye) 整體(ti) 雖未擺脫近年來低速運行態勢,但由於(yu) 客車行業(ye) 對於(yu) 市場的總體(ti) 把握和掌控能力逐漸加強,因而產(chan) 銷平衡較好,尤其是從(cong) 各月產(chan) 銷率來看,均維持在95%以上,其中1月、2月、7月、10月和12月產(chan) 銷率均超過100%。在客車各品種中,中型客車由於(yu) 本身產(chan) 品特色和競爭(zheng) 力相對薄弱,因而市場需求進入2005年後呈明顯下降,2005年中型客車產(chan) 銷5.59萬(wan) 輛和5.54萬(wan) 輛,同比下降6.06%和7.86%。

  目前中型客車市場已經形成壟斷競爭(zheng) 格局,一批具有國際競爭(zheng) 能力的跨部門、跨行業(ye) 、跨地區的大型企業(ye) 集團將會(hui) 出現。2008年之前,國外中型客車不會(hui) 對中國中型客車產(chan) 業(ye) 構成實質性威脅,國內(nei) 中型客車品牌仍將占據主導地位。中型客車需求潛力巨大,國內(nei) 廠家不斷引進新技術,擴大生產(chan) 規模,以應對市場需求的新趨勢。

  同時,國家將加大對"三農(nong) "的投入,加快農(nong) 村公路建設作為(wei) "十一五"交通工作的重中之重,未來5年將投資1000億(yi) 元來推進農(nong) 村公路"通達"、"通暢"工程,並提出積極發展農(nong) 村客運,大力推廣適合農(nong) 村特點的客車車型。未來適應城鄉(xiang) 客運市場的經濟實用性中型客車無疑具有巨大的需求潛力。例如,南京金龍公司目前已開發出"淩越"係列中型快客,並逐步形成從(cong) 6米到8米、從(cong) 經濟實用型到高檔豪華型覆蓋較全的產(chan) 品係列;少林客車6-8米長的客車則在國內(nei) 同業(ye) 中占首位,表明適合農(nong) 村特點的客車仍有良好的市場潛力。

  根據2005年中型客車市場的發展狀況,綜合分析,得出以下結論:預計2006年9m以上客車增長約10%左右,銷售約2.5萬(wan) 輛左右;而8-9m客車銷售銷售將會(hui) 大幅下滑,銷售量0.8萬(wan) 輛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