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鄭開大道的開通,鄭汴之間一種全新的利益格局出現了。鄭州到開封道路上的原有利益方,因鏈條的突然中斷,多多少少都有些損失。在這場由一條路引起的變革中,社會(hui) 資源和財富正在按照市場經濟規律的自然驅動,衝(chong) 破種種藩籬和阻礙,形成新的市場格局。
就目前而言,鄭開城際公交與(yu) 鄭汴長途客運呈現一熱一冷態勢,如何熱冷平衡,擺在了政府和公眾(zhong) 麵前。就此,有市民提出,應撤銷310國道上的兩(liang) 個(ge) 收費站,使該國道成為(wei) 鄭汴之間第二條快捷、便利的城市通道。
鄭開大道開通剛四天,鄭開城際公交正式收費運營僅(jin) 僅(jin) 3天,鄭州至開封的交通利益格局已經發生改變:公交車供不應求,長途客車生意寡淡;私家車省去了過路費,公路收費站效益急劇下滑;更多的市民開始選擇公路交通,鄭州至開封的鐵路運輸受到影響……

鄭開城際公交炙手可熱
鄭汴交通格局動搖
22日,鄭州的天空中飄著小雨,盡管街頭行人被突降的氣溫“襲擊”得直縮脖子,但在鄭州市歐凱龍汽車站,乘客擠車的“熱情”依舊不減——鄭開城際公交車前排起長長的隊伍,等待趕往開封。
“今天起個(ge) 大早,就是來這兒(er) 乘公交去開封的,沒想到人這麽(me) 多,中間走了兩(liang) 班車,估計排到我,還得半小時。”鄭州市民郭豔說,鄭開公交開通前,每逢從(cong) 鄭州回開封老家,她就得掐著時間趕火車,麻煩!現在,公交車開通了,可以想什麽(me) 時候回,就什麽(me) 時候回了!“但這兩(liang) 天好像不是太樂(le) 觀,人太多,昨天急著走,就一路站著去開封了。”
買(mai) 票的人也排起了“長龍”,洛陽專(zhuan) 用售票窗口不得不“改行”,專(zhuan) 售開封公交票,去洛陽的乘客隻得在車上買(mai) 票。
鄭州歐凱龍汽車站站長張源說,11月20日,鄭開城際公交收費運營首日,鄭州歐凱龍汽車站日發送客流量已上躥至3680人,加上沿途乘客,鄭開公交線路日客流量達1萬(wan) 人。
11月21日,客流量雖有所緩和,但歐凱龍汽車站發送人次仍達3053人。
為(wei) 盡快疏散客流,歐凱龍汽車站臨(lin) 時加開“加班車”,調來了12輛豪華大巴前來“支援”,運送市民一站直達開封,依舊按公交每人7元錢的票價(jia) 執行。
鄭開公交原計劃30分鍾發送一班車,但在20日改為(wei) 每20分鍾發一班。21日,營運時間再次更改為(wei) :每10分鍾發送一班。高峰期達到了每隔5分鍾發一班車,運營班次由原計劃的32班,增加至68班。
鄭開城際公交車的炙手可熱,就像射出去的一支利箭,發起了一股有多米諾骨牌效應的衝(chong) 擊波,動搖鄭汴交通行業(ye) 原有的利益格局。
鄭州葑開封長途客車客源流失
相比鄭開公交的繁榮景象,鄭州發往開封長途汽車站內(nei) ,生意顯得頗為(wei) 冷清。
“開封!開封!”“中牟走了,誰去中牟?”昨日上午10時13分,剛剛邁進鄭州新東(dong) 站候車廳,就聽見招徠乘客的聲音此起彼伏。
遠遠看去,兩(liang) 個(ge) 中年男子正站在進站口的右側(ce) ,一看到有人買(mai) 票便吆喝。“不喊不中啊,我9點多都上位了,到現在還沒拉上幾個(ge) 人呢。”車主俞楠說話間,扭過頭向身後的停車區努了努嘴。
在該站停車區,冷冷清清地停著十幾輛車,其中4輛發往開封的中巴並排而立,但大部分車都空著,隻有一輛車上稀稀疏疏地坐了三四個(ge) 人,寒戰著,等待發車。
自打鄭開大道開通,俞楠的日子就開始不好過了。“禮拜一,我發的是首班車,要是平時再不濟我也要拉個(ge) 二十六七個(ge) 人,結果我就拉了7個(ge) 人,還有4個(ge) 是去中牟的。”俞楠說,東(dong) 站剛剛外遷,客流就受到一定的衝(chong) 擊,好不容易緩和了一下,鄭開大道一開通,“就又死了”。俞楠右手五指捏在一起,以示無奈。
“本來想著,鄭開大道開通了,我們(men) 也可以沾沾光,省個(ge) 過路費,現在看來,沒戲。”聽記者和俞楠攀談,另一位跑開封線的車主也湊了過來。用他的話說,走310國道,還可以撿幾個(ge) 在中牟白沙等地下車的客人,“補貼點油錢,不會(hui) 虧(kui) 本”。
說話的間歇,俞楠的眼睛一直在朝大門處瞥,稍有“風吹草動”,就趕緊停了話頭,衝(chong) 著來人吆喝“開封!開封!開封走了。”事實上,俞楠的發車時間是上午11時40分。
“從(cong) 過了十一就開始了,一天比一天少。”作為(wei) 鄭州市外遷第一站,麵對這樣一個(ge) 數字,該站辦公室主任刑誌彪臉上帶了點尷尬。
“昨天一天,11輛發往開封的車,共拉乘客199人。”刑誌彪說,開封本來就是東(dong) 站的主打線路,原來一天的乘客量在2000人左右,現在受鄭開大道的影響,客流量受到不小衝(chong) 擊,“現在隻等市場冷靜,如果這樣的客流一直持續,車站受損也不小”。
和鄭州新東(dong) 站的情況差不多,開封客運西站的日子最近也不好過。
該站位於(yu) 開封市中心,每天有40輛車80餘(yu) 班次發往鄭州,是開封市發往鄭州客車最大的停靠站。在該站一調度員說,發往鄭州的車每9分鍾一班,這幾天的上座率不到30%。
“(我們(men) 站)最多時日發往鄭州乘客5000人,最少時也有1000多人,這幾天還不到400人。”該站站長楊培長說。
一個(ge) 收費站每天損失近3萬(wan) 元
“從(cong) 昨天開始,站裏的車基本上都走鄭開大道了。你算算,一輛客車一來一回過路費60元,一天跑兩(liang) 個(ge) 來回120元,一月就是3600元,走鄭開大道,這3600元就省下來了。”楊培長說,雖然從(cong) 站裏走鄭開大道要往北拐一段路,耽誤一點時間,但整個(ge) 路段時間也相差不了多少。
鄭州到開封的汽車總量大致是穩定的,走鄭開大道的車多了,走國道的車自然就被分流了,而這直接影響著國道收費站的收益。
310國道鄭州至開封之間共設兩(liang) 個(ge) 收費站,一個(ge) 是位於(yu) 中牟境內(nei) 的堤劉收費站,一個(ge) 是位於(yu) 開封境內(nei) 的楊寨收費站(原劉寺收費站)。其中,堤劉收費站是中牟縣交通建設開發總公司和香港天裕投資有限公司合資收費站。
昨日,由於(yu) 下雨,路上的車輛不是很多。
堤劉收費站副站長馬學武說,城際公交開通前,鄭州開往開封的車輛,基本上都走310國道或高速,公交開通僅(jin) 3天,高速收費處因大霧幾次關(guan) 停,為(wei) 310國道分流了部分車輛,但收費站還是明顯感到客車和小轎車減少。
“平時收費10元的小車日通過量都在3400輛左右,現在2000輛不到,每天損失將近3萬(wan) 元左右。”馬學武查了查近兩(liang) 天的統計表。
“這還不說貨車。一定時期內(nei) ,鄭開大道不允許貨車通行,將來對貨車放行後,這邊收費站就要麵臨(lin) 關(guan) 閉了。”馬學武說,“現在,由於(yu) 收費站東(dong) 邊的萬(wan) 三路往北直通鄭開大道,中牟過來的車,很多到那裏就北拐,這樣就避開了收費站。”
記者現場看到,僅(jin) 10分鍾時間,就有3輛自東(dong) 向西行駛的轎車北拐。現在是不少司機還不熟悉道路,過一段估計這種情況更嚴(yan) 重。
在楊寨收費站,該站書(shu) 記徐淩也承認,與(yu) 鄭開大道開通前相比,每天減少車輛近1000輛。
有市民稱不願再趕火車
相比長途客運客流急劇下降,鄭州、開封之間的鐵路客運也受到了影響。
開封市火車站客運車間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時清香說,無論是開封車站,還是鄭州市火車站,車站都在市區,有較好的地裏位置,人流量大自然客流就足。“而坐火車隻需5.5元,比公交車還要便宜,具有票價(jia) 優(you) 勢,城際公交對火車的客流影響應該不大,但具體(ti) 的數據還沒統計出來。”
對於(yu) 鄭開城際公交的衝(chong) 擊,鄭州市火車站表現很平淡。一負責人說,火車站的客流主要集中在中長途乘客,“短途乘客本身就不是我們(men) 的重點,鄭州向東(dong) 方向的列車,多數都在開封停留,對鄭州至開封的客流影響有多大,還沒作出統計。”
而在歐凱龍汽車站,記者采訪的四個(ge) 乘客中,卻有3位乘客原來一直乘坐火車。河南財經學院學生申明說,以前,每周要回開封老家兩(liang) 次,因為(wei) 火車票價(jia) 便宜,一直乘坐火車。“但每次都要趕點,提前買(mai) 火車票,提前去火車站等車,麻煩不說,還很浪費時間,有了公交車,就不用趕點了。”
[政策解讀]
客運長途不得走鄭開大道
對於(yu) 鄭州和開封兩(liang) 地的長途客車紛紛改走鄭開大道的做法,“不按原核定的線路行車是違規的。”鄭州市運管處路管科一負責人說,“原來客運車輛核定線路走310國道,現在改走鄭開大道就得重新核定線路,如果未經重新核定,私自改變線路,就算違規,按照相關(guan) 規定,私自改線車輛是要受到處罰的。”
麵對鄭開公交所帶來的競爭(zheng) 壓力,長途客車車主的願望是:把運管費等各種費用減免,“成本降低了,就可以與(yu) 公交站在一個(ge) 起跑線上競爭(zheng) 了。”
對於(yu) 這樣的“要求”,昨日,鄭州市客運管理處副處長郝占元說,對於(yu) 鄭州到開封的長途客車,仍在按原來的收費、管理、補貼辦法執行,對於(yu) 各項規費會(hui) 盡量照顧,但沒有具體(ti) 的優(you) 惠政策,也沒將其提上議案。
“不適應這個(ge) 市場,可以退出。”郝占元說,無論是長途客運或是鄭州公交,都是按市場經濟模式運營的,不適應市場競爭(zheng) ,就被淘汰,經營者可以退出這個(ge) 市場,另找出路,“不想繳納規費很容易,可以報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