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前幾年人們(men) 關(guan) 注錫柴的焦點是其奧威的橫空出世,因為(wei) 國內(nei) 首台擁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四氣門重型柴油機是那麽(me) 振奮人心。而如今,人們(men) 關(guan) 注錫柴,更多的是探究其持續發展的創新能力,探究其成為(wei) 目前國內(nei) 同行業(ye) 中排量跨越最大,功率覆蓋最寬的係列化柴油機生產(chan) 商的奧秘。
錫柴:成功寫(xie) 在創新上
2003年末,奧威四氣門重型柴油機在錫柴批量下線,轟動全國,促進了業(ye) 內(nei) 自主創新的討論和實踐,形成了一股錫柴旋風。然而,擺在錫柴麵前的卻是更高層麵的市場競爭(zheng) 。如何使錫柴在群雄逐鹿中勝出?錫柴深深地感到:以人為(wei) 本,走持續創新之路,搭建係列產(chan) 品平台,提升企業(ye) 核心競爭(zheng) 能力是關(guan) 鍵。
 |
今年3月7日,首套共軌係統在錫柴點火成功,博世與錫柴雙方深感欣慰
|
搭建平台 打造自主創新高地
大家知道,奧威是中國柴油機行業(ye) 自主開發的典型,也是集成式創新的典型。但是錫柴認為(wei) ,要發展壯大企業(ye) ,眼睛就不能隻盯住奧威這樣的高端產(chan) 品,中國的國情和市場決(jue) 定了既要有引領重型車市場的“陽春白雪”,又要有適宜農(nong) 用車市場的“下裏巴人”,既要有高端機與(yu) 世界接軌,又要有國情機與(yu) 用戶的要求相適應。錫柴不能為(wei) 每個(ge) 用戶量身定做一個(ge) 產(chan) 品,但至少可以針對不同的用戶層麵,劃出一係列模塊進行自我設計。因此,在奧威這個(ge) 平台上,加速向兩(liang) 端發展,充分運用好國內(nei) 外最優(you) 、最好、最經濟的資源,通過創新,生產(chan) 最經濟、最實惠、最適應中國國情民情的係列化產(chan) 品,將優(you) 秀的科技成果轉化為(wei) 最適合用戶贏利需求的“掙錢機”,就能使錫柴在自主開發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收到實實在在的效果。
按照這個(ge) 思路,錫柴以市場為(wei) 第一信號,貼緊用戶,抓住排放升級,實施重點平台戰略,加速階梯化產(chan) 品拓展,加快多元化結構調整,使各個(ge) 平台產(chan) 品的開發拓展和挖潛提高,都取得了較為(wei) 顯著的成果。繼6DL奧威柴油機開發成功後,在功率方麵,向上,錫柴又先後成功地自主開發了國Ⅲ排放,具有國Ⅳ潛力的9升電控共軌發動機、12升JM機;向下開發了AOO、BOO小功率農(nong) 用車,使錫柴產(chan) 品形成
“D、W、X、F、L、M”六大係列,18個(ge) 功率平台,功率覆蓋範圍從(cong) 80到460馬力。可以滿足6米到13.7米各種客車和微、輕、中、重型所有卡車配套的要求,成為(wei) 目前國內(nei) 同行業(ye) 中排量跨越最大,功率覆蓋最寬的係列化柴油機。
 |
蔣廠長在向參觀者介紹錫柴國Ⅲ機性能
|
為(wei) 提升科研成果二次轉化的成功率,錫柴提出從(cong) 提高裝備水平和生產(chan) 手段著手,貫徹“以一流的裝備保證一流的水平;以生產(chan) 的柔性適應品種的柔性;以體(ti) 係的質量控製產(chan) 品的質量”的原則,引進世界最先進的測試儀(yi) 器和智能加工設備。建成了國內(nei) ,乃至國際一流的加工、裝配等流水線,形成了以柔性生產(chan) 、信息集成、在線檢測、敏捷製造為(wei) 特征的核心製造能力。
錫柴搭建的自主創新平台,結出豐(feng) 碩的果實,錫柴產(chan) 品榮譽連連。2004年,錫柴被評為(wei) 中國內(nei) 燃機十大影響品牌,2005年,配裝“奧威”的重卡被中國年度商用汽車評委會(hui) 評定為(wei) 唯一的“中國年度卡車”,2006年4月,配裝8.6升奧威的重卡被評為(wei) “掙錢機器”。
 |
印度客商稱錫柴他們看到的發動機生產廠家中最好的企業
|
機製激勵 營造良好創新環境
自主創新要上去,人才是關(guan) 鍵。錫柴感到,對於(yu) 企業(ye) 發展,融智勝於(yu) 融資。建立一套有利於(yu) 人才培養(yang) 和使用的激勵機製,激發科技人員瞄準世界科技發展前沿,加強科技創新,才能取得更多的科技成果,保持旺盛的創新能力。
培養(yang) 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是錫柴的人才戰略。走出去,向國外學習(xi) 先進技術,請進來,請國內(nei) 外專(zhuan) 家到企業(ye) 實地授課,是錫柴培養(yang) 人才的方式之一。近年來,錫柴開發新品過程中先後派出20多名工藝、設計人員到AVL公司參與(yu) 項目的開發設計,而且派出的絕大多數是年輕科技人員,有的大學畢業(ye) 還不到二年。為(wei) 擴大開發隊伍的整體(ti) 能力,錫柴在廠內(nei) 實施了科技項目承包,成立項目課題組,實施項目化管理,鍛煉出了一批學科帶頭人,一批技術尖子。近兩(liang) 年,有2名科技人員被確定為(wei) 江蘇省“333工程”重點培養(yang) 對象,有4名同誌成為(wei) 省級中青年專(zhuan) 家,8人被一汽集團公司授予科技專(zhuan) 家、10人被授予科技人才。
在錫柴,每年都要對員工的創新能力進行評定,員工的創新成果和價(jia) 值得到肯定,就可被評為(wei) “星級”先進職工,獲得物質和精神上的獎勵,包括享受選送參加培訓。每兩(liang) 年,錫柴還要召開科技大會(hui) ,重獎科技人才,根據科研成果的價(jia) 值確定獎勵額度,科技人員能獲得上至10萬(wan) 元,下至數千元的一次性獎勵。
為(wei) 使科技人員立足崗位潛心研究,錫柴還設立了包括研發、工藝、操作人員在內(nei) 的各類非領導高層次職務。其待遇相當甚至超過領導幹部,技術人員待遇的提高,有力促進了職工隊伍的穩定。
給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是錫柴吸引人才加盟的又一舉(ju) 措。凡博士生到錫柴工作,薪酬待遇可以與(yu) 錫柴雙向談判,在住宅上考慮津貼,同時在工作上明確其領軍(jun) 要求的地位。研究生加盟錫柴,企業(ye) 也會(hui) 給予良好的待遇。梧桐引得鳳凰來,近年來,已有4名博士、20餘(yu) 名研究生加盟錫柴,在錫柴產(chan) 品平台開發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一係列激勵機製的出台,極大地鼓舞和調動了科技人員投身科技研究的積極性。近年來,錫柴每年都會(hui) 推出一百餘(yu) 個(ge) 新產(chan) 品,在市場銷售的產(chan) 品中,新品占到了75%以上,給錫柴帶來了勃勃生機。
文化建設 聚成強大創新力量
科技部部長徐冠華曾經說過:“所有創新都要回歸到文化創新,建立創新文化是母體(ti) ”。在實踐中,錫柴領悟到企業(ye) 文化的魅力,逐步摸索形成出一套具有錫柴特色的理念文化、製度文化和環境文化。
 |
錫柴的文化活動,滲透著振興錫柴的主題
|
到過錫柴的人,都會(hui) 被錫柴的三本小冊(ce) 子所吸引,這三本小冊(ce) 子分別是《理念手冊(ce) 》、《質量手冊(ce) 》、《員工行為(wei) 規範》手冊(ce) 。手冊(ce) 中涵蓋了企業(ye) 精神、企業(ye) 價(jia) 值觀、企業(ye) 宗旨、敬業(ye) 準則等,引導員工學習(xi) 、創新、抗爭(zheng) 、自強,勇於(yu) 超越自我,追求民族夢想。每天早晨上班前,每位員工都會(hui) 以班組為(wei) 單位,列隊朗誦小冊(ce) 子上的理念,直至熟練地背誦,使這些理念內(nei) 化於(yu) 心,外化於(yu) 行。
對於(yu) 製度文化,錫柴著力通過硬規範管理的“鐵腕”和軟環境管理的“高手”相結合,軟硬兼施,剛柔並濟,在更大程度、更廣範圍、更深層次上,發揮文化的鑄魂塑形作用。在錫柴的製度文化整合中,將員工耳熟能詳的一些理念提煉出來,加以固化。例如,錫柴人深知的服務理念為(wei) “體(ti) 貼周到”。那麽(me) ,怎樣讓錫柴機用戶得到錫柴體(ti) 貼周到的服務,如何以用戶為(wei) 中心,讓用戶放心,保用戶稱心。為(wei) 此,工廠製訂了一係列的規章製度。
為(wei) 了給用戶提供便捷快速的服務,在進一步加強與(yu) 集團公司服務站合作基礎上,錫柴建設發展了特約維修站和聯網服務站,並與(yu) 配套廠家的營銷服務網絡實行對接,目前已經有駐外服務機構40多個(ge) ,各類服務站近1000家。不斷擴大服務網絡覆蓋麵,縮小服務半徑,消除服務盲點,增強了服務力量,拓展了網絡功能。
在質量文化上,錫柴提出了“質量就是生命,生命隻有一次”的質量理念。在落實質量文化理念上,錫柴以嚴(yan) 密的製度強化保證,以典型的事例來加以影響和推動。今年7月份,錫柴發現了一起因操作者責任意識不強,漏裝轉向泵,而檢驗員又沒有及時發現,導致在用戶中產(chan) 生不良影響。根據工廠部、室領導幹部質量職責追查製度規定,廠部對裝配車間、質保部的行政一把手、主要責任部門的分管領導進行了經濟處罰,並對兩(liang) 個(ge) 部門進行通報批評。同時,對相關(guan) 責任意識不強的員工,分別給予解除勞動合同和轉入二線員工的處理。該處罰決(jue) 定一經公布,立即引起了全廠上下的震動,提升產(chan) 品質量,規範質量行為(wei) 的自覺性得到增強。
物質環境是企業(ye) 文化的外觀表現,時時起著培育人格的作用。錫柴以獨具特色的企業(ye) 文化貫穿到軟、硬環境建設之中,秉承創建“花園式工廠、展品式車間”理念,把企業(ye) 的中心工作和創新的理念通過宣傳(chuan) 畫廊、雕塑、燈箱宣傳(chuan) 牌等形式展現在員工麵前。每年工廠都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提升企業(ye) 形象,目前工廠擁有自己的公園(怡園)和文化廣場,物質環境和人文環境已成為(wei) 無所不在的“文化場”,達到“入廠門而知其教”的效果。
獨具特色的錫柴企業(ye) 文化,把員工的價(jia) 值觀導向到支持和積極參與(yu) 自主創新的方向上來,形成一股強大的創新力量,有效地提升了企業(ye) 的核心競爭(zheng) 力。
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我們(men) 相信,迎著自主創新和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曙光,一汽錫柴在未來的發展中,一定會(hui) 鯤鵬展翅,吸引世人更多的眼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