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前,廈門蓮嶽路一間普通的廠房內(nei) ,大金龍在"廈門也能造客車?"的質疑聲中誕生了。
18年後,大金龍不僅(jin) 回答了人們(men) 的疑問,而且憑借對市場的靈敏嗅覺,成為(wei) 單一品牌累計產(chan) 量10萬(wan) 輛的創造者。
18年來,大金龍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一直為(wei) 行業(ye) 所稱道。甚至有人說,金龍客車的持續創新推動了我國客車行業(ye) 的結構升級。

大金龍宣告成立的1988年,國內(nei) 中高檔旅遊客車市場還是一片空白,旅遊部門隻能用進口車滿足日益增加的外國遊客的運輸需要。為(wei) 此,國家旅遊局多次給國務院打報告,呼喚國產(chan) 中高檔旅遊客車。大金龍的決(jue) 策者果斷地把產(chan) 品定位在中高檔旅遊客車市場。因為(wei) 受場地、資金的限製,他們(men) 摒棄了傳(chuan) 統車身製造的"鋼板、模具、衝(chong) 壓"生產(chan) 方式,采用"鋁板+前後圍玻璃鋼+頂蓋鋼板焊接"的方式,既縮短了開發生產(chan) 周期,又順應了客車"小批量、多品種"的市場特點。
現在看來,當初大金龍的市場意識還很朦朧,工藝的選擇也並非主觀意識上的清醒。但這寶貴的"朦朧"和"無意識"卻保障了新產(chan) 品的不斷推出,大金龍也由此嚐到了創新的甜頭。
1995年,是大金龍創造輝煌的開始。XMQ6110、XMQ6111旗艦係列產(chan) 品的推出,不僅(jin) 使金龍客車在旅遊用車市場打開了天地,而且為(wei) 其今後領軍(jun) 國內(nei) 客車業(ye) 打下了基礎。
當時,國內(nei) 客車市場產(chan) 品兩(liang) 極分化,要麽(me) 是100多萬(wan) 元以上的以合資、引進產(chan) 品為(wei) 代表的豪華客車,要麽(me) 是20萬(wan) ~30萬(wan) 元的國產(chan) 低檔客車。也許是"初生牛犢不怕虎",沒有技術積累、沒有品牌影響、沒有市場基礎,反而成了大金龍思變的創新動力,"模仿創新+國際配套"的方式由此在客車業(ye) 誕生,全球采購的術語也在客車業(ye) 流行開來。美國康明斯發動機、TELMA緩速器、ZF變速器等國際名牌產(chan) 品,開始與(yu) 國產(chan) 零部件混裝在金龍客車上。客車業(ye) 戲稱為(wei) "八國聯軍(jun) "造客車方式的出現,使中國客車開始與(yu) 洋品牌在市場上的抗衡,也才有了日後中國客車全麵替代進口的局麵。

灌南新廠區生產(chan) 車間
1999年,大金龍推出XMQ6115奔騰係列產(chan) 品。此時恰是大金龍巔峰時刻的前夜。可以說,2000年大金龍登上國內(nei) 客車行業(ye) 銷量冠軍(jun) 寶座,奔騰係列產(chan) 品功不可沒。
XMQ6115奔騰客車一改往日國產(chan) 大中型客車的老造型,加進了許多新的設計元素。比如,過去的車燈是方方正正的,而改進的車燈采用了柔性的弧形圓燈設計。不僅(jin) 如此,歐洲許多先進的造型和技術開始同步出現在金龍客車上。一時間,金龍客車成為(wei) 中國客車界的樣板。
金龍客車近年來研發的"奔騰"、"飛騰"、"豪爵"、"捷歐"、"歐洲之星"等係列產(chan) 品,都由於(yu) 造型時尚新穎、技術領先、人性化設計而備受市場好評。這些車型的不斷推出,也加速了市場產(chan) 品結構的升級。用金龍人的話說就是:"創新給了我們(men) 騰飛的翅膀"。
|